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压轴卷(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压轴卷(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绝密★启封前 ‎2018江苏省高考压轴卷 历 史 ‎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15年,在陕西富县秦直道两侧发现了一批建筑遗址和墓葬群,采集文物标本100余件,并发现了“削山填沟”的痕迹,即史籍上所谓的“堑山堙谷”现象。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上述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秦时的社会B.秦代的该墓葬可揭示秦皇族的发祥地 C.建筑和墓葬中可能出土画像砖和玻璃D.文物和史籍等文献资料是第一手史料 ‎2.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 ‎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3.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 ‎4.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参下图)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唐代佛教十分兴盛                                B.唐代市民文化繁荣 C.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      D.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5.由下表可以看出,两宋时期(  ) ‎ 两宋部分市镇商税岁入比较(单位:贯) ‎ 地名 ‎ 全州商 ‎ 税岁额 ‎ 市镇商 ‎ 税岁额 ‎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 地名 ‎ 全州商税岁额 ‎ 市镇商税岁额 ‎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 越州 ‎ ‎66,53.776 ‎ ‎12082.65 ‎ ‎18.18 ‎ 绍兴府 ‎ ‎105314.014 ‎ ‎21649.117 ‎ ‎20.55 ‎ 常州 ‎ ‎64953.048 ‎ ‎10021.155 ‎ ‎15.4 ‎ 常州 ‎ ‎110196.49 ‎ ‎47679 ‎ ‎43.2 ‎ 润州 ‎ ‎39502.962 ‎ ‎6309.962 ‎ ‎15.97 ‎ 镇江府 ‎ ‎206296 ‎ ‎131349 ‎ ‎63 ‎ A.商业经济型的城镇正在崛起      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C.经济重心完全实现南移        D.商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 ‎6.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此外,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火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渡过饥荒。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A.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          B.水利工程事业发达 C.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积极贯彻重农政策 ‎7.鸦片战争前,包世臣指出:小民计工授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于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又民户完赋亦以银折,银价高则 折钱多;(于是)小民重困。依据材料可推知(  )‎ A.鸦片走私影响到民众的生活      B.银贵钱贱导致小农经济瓦解 C.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商品经济发展获取优越条件 ‎8.史载: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A.兴建天王府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成为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统治的象征 ‎9. 1939年、冯友兰在《论抗战》中指出:“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此言论反映了(  )‎ A.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B.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10. 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 ‎ 省份 ‎ 整体模式 ‎ 湖北 ‎ 民主共和制 ‎ 江苏 ‎ 单一的中央集权制 ‎ 浙江 ‎ 议会为权利核心的代议制 ‎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11. 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是在玩弄新的词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并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上述材料主要是想表明(  )‎ A.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中国的知识分子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体系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作为社会改造指导思想 ‎12.下图为发表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 该漫画的寓意是(  ) ‎ A.清政府肆意压制革命舆论       B.新闻媒体面临恶劣的环境 C.报刊有效发挥着政治监督作用     D.革命派开始利用报刊启发民智 ‎13.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  )‎ A.“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     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 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 D.“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 ‎14.雅典改革家克利斯的母亲阿加里斯特是希巨昂人,其外祖父是希巨昂的统治者,他因其父亲麦加克利斯而获得雅典公民权。但是在这以后,公元前 451~前 450 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了伯里克利所提议的法令,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能享有公民权。这一变化(  )‎ A.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      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参政范围 C.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推动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15.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这表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已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C.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D.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16.至少三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发明并应用一些牙齿清洁法,只不过同古代达官贵人才有私人浴室一样,牙齿的清洁程度是与社会阶层挂钩的。将牙膏首先批量生产、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推广到普通大众的是美国的高露洁公司。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                                B.新不科技发明的出现 C.工业化生产的推广                                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7. 197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的窃听丑闻,即“水门事件”爆发后,《华盛顿邮报》一直追踪报道;民主党候选人乔治·戈迈文声称水门事件是对美国民主与自由的践踏;国会也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材料最能体现美国(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 C.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原则 ‎18. “白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19.罗斯福在第三次炉边谈话中说:“夜战中,战士们都在肩头带着明亮的标志,以避免自相射击。根据同一原则,在这项计划中合作的人,也必须随时相互识别。因此,我们已为此提供了一种荣誉标志,……我要求所有同我站在一起的人,都突显这一标志。”谈话中提到的这一“荣誉标志”是下列哪项内容的配套措施(  )‎ A.《农业调整法》                                      B.《公平劳动标准法》‎ C.《工业复兴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 ‎20.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箱子上写着“Nuclear War”,用双手按住箱子的是表情惊恐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人,标题为“Lets get a lock for this thing”。该漫画主旨所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 ‎ A.局部战争的激烈战况伤害了美苏利益 B.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C.欧洲一体化成为美苏合作的历史契机 D.超级大国争霸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当时进出口货物达 400 种。 ——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的原因。(4分) ‎ 材料二 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以及东西方传统商路的改道,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从14、15世纪开始,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使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崭新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积极的对外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14、15世纪“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产生的影响。(6分) ‎ 材料三 “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 ——2017年3月《南方周末》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分别对中国、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22. (13分)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一边倒”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 ‎ 材料一 历史的进程表明,当中共领导人开始考虑为新中国制定对外政策时,他们对世界政治形势及其发展方向,已经有了相当深入和固定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边倒”方针的形成的确反映了中共领导人对当时世界政治力量的分野和发展趋势的总看法,这种看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是他们根据革命理论和长期领导革命运动的经验观察世界的结果。另一方面“一边倒”方针的形成也说明,中共领导人在考虑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是以认识中国革命运动与世界的关系为出发点的。 ——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和主要特征》 ‎ 材料二 在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宣布向苏联“一边倒”的同时,斯大林同意给新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仅1%,以机器、设备等材料和商品的形式提供。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实现了全面改装。1954年初,中国组建的28个空军师、5个飞行团,共3000余架飞机,都是苏联赠送和售予的……苏联是当时唯一能够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经济上,苏联援建了47个项目,还无偿提供了大量技术资料,并派大量高级专家来华工作。 ‎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 ‎ 完成下列要求: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世界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基于这种政治形势,新中国制定“一边倒”方针的依据有哪些?(4分) ‎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一边倒政策与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280字左右)‎ ‎23. (13分)回顾英国脱欧公投始末.引发不少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崛起以及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都是对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实用主义哲学最好的诠释。“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句名言,蕴含的精神实质成为日后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在我生活的岁月中,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来自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 ——徐则荣、王也((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材料二 大多数脱欧派认为欧盟的政策,给予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钻空子的机会,使之能够自由进出英国,已然威胁到英国国内社会稳定和安全。在一定意义上,英国脱欧是想通过向外界“关门”,将欧债危机、外来移民、难民安置和不断涌现的恐怖主义关在英国门外。 ‎ ‎——任琳《英国脱欧对全球治理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 材料三 在谈到英国退欧对于欧盟的影响时,有些学者指出考虑到英国并非欧元区的一员,英 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以更加团结的态度去专注处理当前的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欧盟的运作甚至可能会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欧盟发展受阻,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甚至担心欧盟可能由此走向衰落。 ——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 完成下列要求: ‎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4分) ‎ ‎(2)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关于英国脱欧对欧盟影响的不同观点。(4分) ‎ ‎(3)有学者说“英国脱欧是全球化终结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分)‎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对于退休制度建立的目的,其指出在于“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职员”“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后,我国退休制度建立起来。由于“文革”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中央又于1978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使退休制度得以恢复。 ‎ ‎20世纪50年代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年龄要求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除因工致残外,因病提前退休中男性必须达到50周岁,女性必须达到45周岁,20世纪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 ‎ ‎——摘编自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管制制度优化研究》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退休制度建立的背景。(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4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查理·卓别林,1889年生于英国伦敦。1918年卓别林在洛杉矶好莱坞开设了电影公司。1925年主演《淘金记》,讲述了一个流浪汉凭借自己的善良、勤劳和坚毅而收获财富和爱情的故事,这也是卓别林第一部获得学院奖的作品。1931年的《城市之光》展现了流浪汉和盲人 卖花女之间的“悲与喜”“笑与泪”。卓别林从现实细节出发,营造大量笑料,但影片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批判性,卓别林通过执着的流浪汉与反复无常的富翁的际遇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表达出来。1936年的《摩登时代》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1940年的《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 影片刻画了一个残酷迫害犹太人,企图统治全世界的大独裁者。卓别林通过表演对大独裁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并在片末的演讲中说出了他的心声:“独栽者会死去,他们从人民手里夺去的权利即将归还人民。” ‎ ‎《新世纪周刊》曾评价: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 ‎ ‎——摘编自盛瑞祥《每天了解一个人——查理·卓别林》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卓别林影片的时代背景。(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卓别林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公元前900年—前400年,一个新的殷商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在美洲墨西哥湾兴起发展开来。在拉文塔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的工6尊翡翠雕像,面孔酷似中国人,且头颅系人工改型的高长头,正是殷商所崇尚的习俗。这16尊雕像中的15座黑色玉雕呈同心圆排列,面向一红色玉雕像。红色玉雕像后立着6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据专家考证,这些玉圭板上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 ‎ ‎——据韶华等《中华祖先拓荒美洲》 ‎ 材料二 以下是玛雅文明的部分文物图片 ‎ 材料三 (这些)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里)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为了平衡这种暂时的生活方式,耕种者们在主要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 建立了一些巨大的石头建筑物,以此承他们的社会的统一……4至10世纪期间,(这个)文明非常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据材料一、二,指出玛雅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5分) ‎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人为的角度,分析文明衰落的原因。(5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博物馆是人类与艺术之间展开对话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 材料一 1561年,美第奇家族决定为共和国的市政司法机构盖楼。二十年后,该家族将楼的最高层设为精湛艺术画廊的场所,即乌菲齐博物馆。之后不断扩充。据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看了博物馆,赞叹不已。1737年,美第奇家族势力衰微,共和国政权易手。家族在转交博物馆艺术遗产时约定: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这一约定流传至今。 ‎ ‎——引自[意大利]艾莱娜·吉纳耐斯奇《佛罗伦萨:乌菲齐画廊》 ‎ 材料二 法国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初。历史上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是拿破仑。他统治期间曾发生过几千吨艺术品运到巴黎的盛况,其中506件艺术品是从意大利掳掠来的。今天的卢浮宫里共有四十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宝。最大的展馆绘画馆,收藏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名画。朱自清曾说:巴黎人的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还有人说在卢浮宫“不管你看多少,都可以肯定它们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会唤起你身上蕴藏的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激发你对创造的认识和对幸福的理解。” ‎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等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概述美第奇家族能打造乌菲齐博物馆的主要条件,并用一句话概括乌菲齐博物馆的历史地位。(6分) ‎ ‎(2)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历史曾交织着人类的文明与野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述拿破仑是如何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博物馆对人类文明的意义。(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和解析 ‎1.【KS5U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直道两侧”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建筑遗址和墓葬群的考古发现为研究秦时的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史料,故A项正确;秦直道两侧的建筑遗址和墓葬群并不能说明是秦皇族的发祥地,故B项错误;玻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大约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故C项错误;文物是第一手史料,而史籍是第二手的,故D项错误。‎ ‎2.【KS5U答案】D ‎ 【解析】“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这种结论既不能通过材料图表得出,又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贵族化与皇位继承的关系并没有在材料中提及,故B项错误;豪富家族并不能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点,贵族化倾向在公元前160年前后急转直下,再结合所学我们不难知道,在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古代中国的贵族化趋势呈现出弱化直至消失的态势,故D项正确。‎ ‎3.【KS5U答案】C ‎ ‎【解析】国家分裂时期,为保证战争需要,需要重视耕战,故A项错误;由于分裂,北魏贾思勰不能对南方农业有深入了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没有多少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技术的地域间交流问题,故D项错误。‎ ‎4.【KS5U答案】C ‎ ‎【解析】材料绘画虽然属于佛教题材,但不能代表唐代社会佛教传播程度,故A项错误;唐代市民文化繁荣带来通俗文学的发展,但材料绘画属于佛教题材,与市民需求无关,故B项错误;佛教题材在中国绘画中出现,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佛教传入中国,故C项正确;材料绘画属于佛教题材,不能反映社会政治状况,故D项错误。‎ ‎5.【KS5U答案】A ‎ ‎【解析】从材料图表可知常州和镇江府的市镇商税接近甚至超过全州商税一半,可知这两个 地区出现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市镇商税在整个商税的比例,不能反映出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发生质变,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指江南经济超过北方,与材料中市镇商税与整体商税的比例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市镇商税在不同地区占商税的比例,没有体现商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故D项错误。‎ ‎6.【KS5U答案】D ‎ ‎【解析】据材料“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火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渡过饥荒”可知明清时期确有社会保障,但仅就材料不能说明清时期保障体系较为完备,故A项错误;明清两朝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也说明不了水利工程事业发达,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的农业,没有涉及商业,故C项错误;据材料“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此外,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火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渡过饥荒”可以得出明清时期积极贯彻重农政策,故D项正确。‎ ‎7.【KS5U答案】A ‎ ‎【解析】据材料“小民计工授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于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又民户完赋亦以银折,银价高则折钱多;(于是)小民重困”可以推知,由于鸦片走私造成大量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影响了百姓生活,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明朝就开始了,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鸦片走私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商品经济发展获取优越条件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8.【KS5U答案】B ‎ ‎【解析】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与材料中“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反映了追求享乐,但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指导,故C项错误;推翻清朝统治要依靠革命斗争,与材料中“大兴土木”不符,故D项错误。‎ ‎9.【KS5U答案】A ‎ ‎【解析】必胜信念,与材料中“处境最危的时候”又是“中兴的时代”相符,故A项正确;不仅仅是血战到底,忽视了材料中“是中国中兴的时代”,故B项错误;不仅仅是视死如归,忽视了材料中“是中国中兴的时代”,故C项错误;D项忽视了材料中“是中国中兴的时代”,‎ 故D项错误。‎ ‎10.【KS5U答案】D ‎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武昌起义后各省政体模式的不同而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地方政体模式而非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由材料“各省纷纷独立”可知权力并非来自中央,故C项错误;由材料“湖北:民主共和制”、“江苏: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浙江: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可知武昌起义后,在各派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出现了各省政体模式不尽相同的局面,故D项正确。‎ ‎11.【KS5U答案】D ‎ ‎【解析】A项与材料中“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符,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理论指导,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符,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为了救中国,与材料中“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相符,故D项正确。‎ ‎12.【KS5U答案】B ‎ ‎【解析】漫画中体现压制舆论,但是体现不了是“革命”舆论,故A项错误;媒体被挡住,反映媒体环境恶劣,故B项正确;漫画不能体现“有效监督”,故C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不了是1909年“开始”,故D项错误。‎ ‎13.【KS5U答案】A ‎ ‎【解析】题干是说在1961年时,毛泽东已经就台湾问题提出台湾回国祖国可以保留社会制度不变,这就说明此时“一国两制”这一思想已经萌芽,雏形已经初现,故A项正确;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是在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故B项错误;说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建国后两岸曾经敌对,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是在80年代初,故D项错误。‎ ‎14.【KS5U答案】A ‎ ‎【解析】据“因其父亲麦加克利斯而获得雅典公民权”到“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能享有公民权”的变化说明雅典女性的公民权的作用上升,体现女性地位增强,故A项正确;据“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能享有公民权”可知以前单纯凭借父亲公民权取 得公民资格的人将不再被认定为公民,缩小公民范围,故B项错误;据所学,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C项错误;据材料“规定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能享有公民权”说明雅典仍是公民法,故D项错误。‎ ‎15.【KS5U答案】C ‎ ‎【解析】材料中孟德斯鸠、康德在研究自然科学,而非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故A项错误;材料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肯定人的作用,没有偏离文艺复兴的轨道,故B项错误;材料中孟德斯鸠、康德从自然科学中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进而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封建的政治主张,与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无关,故D项错误。‎ ‎16.【KS5U答案】C ‎ ‎【解析】从材料“将牙膏首先批量生产、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可知这样的变化主要是技术发展带来的,故等级制度逐渐消失不是推动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新技术发明能推动牙膏的改良,但不是推动牙膏能批量生产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能够实现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是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优势的体现,故C项正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能推动牙膏的批量生产,故D项错误。‎ ‎17.【KS5U答案】C ‎ 【解析】主权在民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民手中,材料未体现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故A项错误;天赋人权指人生来就具有自由、平等等一些权利,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国会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水门事件”,反映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各州的关系,故D项错误。‎ ‎18.【KS5U答案】C ‎ 【解析】材料中有“将军、贵族”的革命发生在彼得格勒,说明沙皇制度还存在,表明是二月革命,故A项错误;二月革命不是“和平方式”,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故C项正确;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是十月革命,故D项错误。‎ ‎19.【KS5U答案】C ‎ ‎【解析】《农业调整法》中没有涉及到荣誉标志,故A项错误;《公平劳动标准法》中没有涉及到荣誉标志,故B项错误;谈话中的“荣誉标志”指的是蓝鹰标志,出现在《工业复兴法》中,故C项正确;《全国劳工关系法》中没有涉及到荣誉标志,故D项错误。‎ ‎20.【KS5U答案】D ‎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局部“热战”并没有同时损害了美苏的利益,故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核战争的问题,没有谈及第三世界崛起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树妖论述核战争问题,没有谈及欧洲一体化问题,故C项错误;由材料“Nuclear War”可知,所述为核战争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应为,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故D项正确。‎ ‎21.【KS5U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任意两点4分) ‎ ‎(2)变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2分)影响: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任意两点4分,其他合理性答案酌情给分。) ‎ ‎(3)对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加快经济发展与和平崛起的步伐。(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对世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国际局势稳定。(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2.【KS5U答案】(1)特点: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冷战局面(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分) ‎ 依据: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世界政治形势的认识;革命运动(革命理论)的经验。(任答两点,2分) ‎ ‎(2)(9分) ‎ 论点方面(2分) ‎ 论据方面(6分 ‎ 论证方面(1分) ‎ 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政治: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人民主权。(1分) ‎ 经济:苏联的援建项目和技术资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一五计划的 ‎(分层表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 建设。(2 分) ‎ 军事,有利于人民军队的全面改装升级,为抗美援朝做出了巨大贡献。(2分) ‎ 外交,与广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1分) ‎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当中共领导人开始考虑为新中国制定对外政策时”,可知当时是新中国成立时期,世界形势是美苏对峙,故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可知材料一中“世界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第二小问依据,结合制定外交政策需要考虑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对世界形势的认识、自身革命经验等不同方面,可知新中国制定“一边倒”方针的依据。 ‎ ‎(2)结合材料一、二,以及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各方面的影响,以“一边倒政策与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为主题,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证。‎ ‎23.【KS5U答案】(1)原因:英国外交的实用主义原则;欧盟的政策威胁到英国的稳定与安全(英国想通过“关税”避免国际麻烦)。(4分) ‎ ‎(2)不同观点: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运行更加高效;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导致欧盟衰落。(4分) ‎ ‎(3)问题: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任答三点给3分) ‎ 对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3分)‎ ‎【解析】(1)据材料一“‘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句名言,蕴含的精神实质成为日后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得出英国外交上的实用主义原则;据材料二“大多数脱欧派认为欧盟的政策,给予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钻空子的机会,使之能够自由进出英国,已然威胁到英国国内社会稳定和安全”得出欧盟的政策威胁到了英国的社会稳定和安全。 ‎ ‎(2)据材料三“些学者指出考虑到英国并非欧元区的一员,英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以更加团结的态度去专注处理当前的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欧盟的运作甚至可能会更加高效”得出会使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运行更加高效;据材料三“也有学者指出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欧盟发展受阻,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甚至担心欧盟可能由此走向衰落”得出会使欧盟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导致欧盟衰落。 ‎ ‎(3)第一小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全球化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金融风险,贫 富分化等,第二小问对策,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KS5U答案】(1)背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保护年老劳动者利益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有关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制定实施。(9分,言之成理即可) ‎ ‎(2)特点: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内容相对僵化;主要以《暂行办法》为准则。(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布和施行了”结合所学得出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据材料中“目的,其指出在于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职员”得出保护年老劳动者利益需要,据材料中“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出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据材料“《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得出,有关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制定实施。 ‎ ‎(2)据材料中“由于‘文革’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得出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据材料“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得出内容相对僵化,据材料“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得出主要以《暂行办法》为准则。‎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KS5U答案】(1)①柯立芝繁荣期间,美国社会充满乐观情绪,相信个人奋斗就能取得成功;②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社会生活水平大幅下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公平;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专制独裁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威胁。(每点2分,共8分)(评分细则:本题答案按照由远及近的相关性来组织语言。①卓别林的第一部获奖影片是1925年的,所以考生回答经济大危机前的社会繁荣均可得分;②答“经济大危机”的其他相关表述均可得分;③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其他相关表述均可得分;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相关表述均可得分。) ‎ ‎(2)①科技进步推动电影工业的发展;②卓别林的作品体现出对人性美好品质的歌颂和对社会弊病的思考;③卓别林的卓越努力。(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评分细则:①答有关“科技”的其他表述,如“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发展”“1895年电影的问世”等等,均可得 分;②答卓别林的电影作品的积极内涵的其他相关表述,均可得分;③答卓别林的个人因素的其他方面的表述,均可得分。)‎ ‎【解析】(1)根据“1925年主演《淘金记》,……这也是卓别林第一部获得学院奖的作品”可知柯立芝繁荣期间,美国社会充满乐观情绪,相信个人奋斗就能取得成功;根据“1931年的《城市之光》……影片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批判性,卓别林通过执着的流浪汉与反复无常的富翁的际遇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表达出来”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社会生活水平大幅下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根据“1936年的《摩登时代》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公平;根据“1940年的《大独裁者》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专制独裁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威胁。 ‎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技进步推动电影工业的发展是原因之一;根据其主演电影的主要内容可知作品体现出对人性美好品质的歌颂和对社会弊病的思考是原因之二;根据常识,我们可知其个人的卓越努力是其原因之三。‎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KS5U答案】(1)观点:奥尔梅克文明(或玛雅文明)渊源于中国殷商文明。(1分) ‎ 形式:建筑;雕刻;绘画;文字。(4分) ‎ ‎(2)原因:人口爆炸;土壤肥力耗尽;人类争斗;疫病流行。(5分)‎ ‎【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一“面孔酷似中国人,……正是殷商所崇尚的习俗”“中华祖先拓荒美洲”得出奥尔梅克文明(或玛雅文明)渊源于中国殷商文明,第二小问形式,据材料一“翡翠雕像”“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得出雕刻,文字,据材料二“金字塔”“壁画”得出建筑,绘画。 ‎ ‎(2)据材料三中“(这个)文明非常繁荣”结合所学得出人口爆炸,据材料三“(这里)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得出土壤肥力耗尽,结合所学得出人类争斗,疫病流行。‎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KS5U答案】(1)条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盛;美第奇家族把持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实权;家族非常富有;家族热衷于资助文化艺术。(4分)地位: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2分) ‎ ‎(2)如何:对外扩张雄霸欧洲;掳掠各国艺术珍品。(2分) ‎ 意义:保护与宣传文化艺术;见证人类文明;陶冶人文精神。(任意两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1)第一小问条件,根据材料一中时间“1561年”结合史实可知条件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盛;美第奇家族把持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实权;家族非常富有;家族热衷于资助文化艺术。第二小问地位,结合材料一“该家族将楼的最高层设为精湛艺术画廊的场所,即乌菲齐博物馆。之后不断扩充。据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看了博物馆,赞叹不已”可知乌菲齐博物馆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 ‎ ‎(2)第一小问如何,由材料“历史上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是拿破仑。他统治期间曾发生过几千吨艺术品运到巴黎的盛况,其中506件艺术品是从意大利掳掠来的”可知拿破仑通过对外扩张雄霸欧洲,并掳掠各国艺术珍品来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一“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及材料二中“还有人说在卢浮宫‘不管你看多少,都可以肯定它们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会唤起你身上蕴藏的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激发你对创造的认识和对幸福的理解’”可知博物馆对人类文明的意义有保护与宣传文化艺术;见证人类文明;陶冶人文精神。‎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