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四)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北唐山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四)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唐山一中2019年高三冲刺卷(四)‎ 语文 一、基础知识(1—30题,共40分)‎ ‎(一)成语运用(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7.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争奇斗艳 D.鱼目混珠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1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 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17.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 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的天职。‎ ‎② 中国传统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 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二)病句辨析(21—25题,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 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犹豫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2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25.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二、古文阅读(26—37题,共4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9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转起居郎。建国公出就傅,以震为赞读。迁中书舍人兼翊善。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转给事中兼直学士院,迁翰林学士。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①,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②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③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 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①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②越绋:指不受私丧限制,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③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 ‎2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2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朝会、祭祀等大典,都在此处举行。‎ B. 经筵,古代帝王为研习佛经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汉代发轫,但宋代始称经筵。‎ C. 丐祠,请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 D. 《公羊传》,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与《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朱震为官清廉,受到赏识。胡安国非常器重他,曾将他推荐给宋高宗。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也向皇上推荐了朱震。‎ B. 朱震学识渊博,得到恩宠。受召见时,他的回答得到皇帝认可,授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 C. 朱震聪明智慧,头脑灵活。他认为造成虔州百姓偷盗成风的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建议皇上由当地百姓选任官吏。‎ D. 朱震坚持礼制,敢于直言。徽宗去世后尚未安葬,吴表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2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0-33小题。‎ 耶律希亮,字明甫,铸之子也。师事北平赵衍。时方九岁,未浃旬,已能赋诗。岁戊午,宪宗在六盘山,希亮诣行在所。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反,遣使召主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皆不从,则弃其妻子,挺身来归。浑都海知铸去,使百人监视希亮母子,迫胁使从行。浑都海为大兵所杀,众推哈刺不花为帅。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谓曰:“我受恩于汝父,此图报之秋也。”希亮从二王兴师,还至不刺城,与哈刺不花战,败之,尽歼其众。二王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希亮入觐世祖于上都。‎ 世祖问日本可伐否。希亮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希亮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希亮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寤,问其故。希亮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希亮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 希亮以跋涉西土,谢事而去。久之,闲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卒,年八十一。希亮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赀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曰:“此中土之礼也。”虽疾病,不废书史,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目之曰《愫轩集》。‎ ‎(选自《元史·耶律希亮传》,有删改)‎ ‎【注】浃旬:十天。浑都海:阿里不哥的部属。‎ ‎3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B.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C.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D.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戊午,指戊午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世祖,皇帝的庙号。朝代的奠基者庙号一般为世祖,断代史的开创者一般为太祖。 ‎ C.驻跸,皇帝出行中途停留暂住。帝王出行时,派兵清道,禁止行人经过,称“跸”。 ‎ D.穹庐,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因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而称为穹庐。‎ ‎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耶律希亮历经艰难,回归朝廷。有人反叛朝廷,他的父亲独自回朝,他和母亲被人胁迫;最终他跟随朝廷军队平定叛军,回归朝廷。‎ B.耶律希亮报告实情,直言进谏。皇帝问他大都的近况,他报告实情,皇帝知道后很吃 惊,他又向皇帝进言,希望皇帝纠正错误,被皇帝采纳。‎ C.耶律希亮深得人心,孝而有礼。他退休后在京城居住,四方之士大多和他交往;他用虔诚的方式表达对先辈的尊敬,人们称赞他懂得中原的礼仪。‎ D.耶律希亮才干突出,勤于著述。他九岁时,学习不到十天就能写诗;他患病后,有时半夜起来点蜡烛写字;他留下三十卷诗文等著述。‎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5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5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37小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日:“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温薨之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刀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采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豫章郡居此州之半。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所为狼藉。郡城先有六门,宁悉改作重楼,复更开二门,合前为八。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有删节)‎ ‎3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 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B.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 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C.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 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D.初/宁以春秋谷粱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 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解褐,义与“释褐”相同,指开始担任官职。“褐”是指粗布衣服。‎ B.庠序,古时候学校的名称。殷称“序”,周称“庠”,后泛指学校。‎ C.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加《论语》为“六经”。‎ D.太常,官名。秦称奉常,掌宗庙礼仪。汉取“尊大”意,改名为太常。‎ ‎36.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范宁崇尚儒学。范宁认为王弼、何晏二人的玄理之说导致儒学衰微、其罪孽超过了桀纣,于是专门写文章斥责他们。‎ B.范宁热心教育。范宁崇尚儒学、重视教化,任地方官职时都积极兴办学校,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求学之人。‎ C.范宁正直无私。范宁敢于直言指斥朝臣的不端行为,对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外甥王国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指斥。‎ D.范宁勤于治学。范宁在少年时期就专心于学问,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居于丹阳,也仍然勤于经学,毫不松懈。‎ ‎3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古诗词阅读(38—40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上将行 耿淖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 ‎3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扫定”说明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犬羊群”表示对敌人的蔑视。‎ B.楼阁层城,落日余晖,景象雄阔。“闭”字暗示了严阵以待,防卫谨严。‎ C.马是良马“骅骝”,表明边关将士装备精良,将是“老”将,能征善战。‎ D.写旌旗招展映照山川,烘托军威强盛;“寒山”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 忆昔①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②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任闲职之时。②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 ‎3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随军强渡渭水,看到遗民提着酒浆慰问宋军,诗人激动地流下眼泪。‎ B.三、四两句刻画出当年从军的诗人时刻为北伐做着充分准备的爱国形象。‎ C.人们“共道”而诗人“老病”,这个的现实展现出诗人功业无成的无奈。‎ D.“逡巡”二字写出诗人当前因身体老病而深感抱负无法施展的仿徨心理。‎ 古风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①边。‎ ‎【注】华池:此处指王母的瑶池。‎ ‎4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托物言志,以荷花自喻,表达人生的感慨和理想。‎ B.荷花生于幽泉之侧,分外明艳动人,暗示了诗人高洁的人格与不俗的才华。‎ C.诗歌的末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当权者用人不问实际才干,只看门第的愤慨。‎ D.这首诗的语言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问题:“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一句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此题为自练题,不要答在答题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情景默写(每空1分,共6分)‎ ‎4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共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李商隐《锦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五、写作(60分)‎ ‎4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 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小时,试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一中2019年高三语文组题试卷(四)‎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30题,共40分)‎ ‎(一)成语运用(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D(指日可待:指着日期等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应为“为期不远”,表示灾难很快来临。A.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B.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C.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2.A(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B.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应为“繁冗拖沓”。C.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敢去。是贬义词。应为“青睐有加”。D.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应为“不绝于耳”。) ‎ ‎3.A(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应为“如期而至”。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应为“长河落日”。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应为“左劈右杀”。)‎ ‎4.C(A.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的状态或情形。应为“浩如烟海”。B.闲言碎语: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应为“只言片语”。D.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应为“参差不齐”。)‎ ‎5.B(B.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应为“死灰复燃”。A.相形见绌:形,比较。;绌,不足。和另一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C.跌宕起伏: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D.白云苍狗: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6.D(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觉如同亲眼看到一般。应为“活泼可爱”。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千篇一律: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生机勃勃: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7.B(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改为“目不暇接”。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C.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D.鱼目混珠:混,‎ 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8.B(A.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应为“玉树临风”。B.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应为“齐心协力”。D.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应为“始终如一”。)‎ ‎9.D(A.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应为“不负众望”。B.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应为“登台亮相”。C.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应为“风靡一时”。D.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10.(A.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应为“滔滔不绝”。B.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应为“闲云野鹤”。C.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应为“不辞而别”。D.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11.C(改名换姓:,改换了原来的姓名。移花接木: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大名鼎鼎:名气很大,极其有名。如雷贯耳:名声像雷声传入耳朵。根据“来得响亮”一语,选填“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真假难辨:真假难以分辨清楚。。)‎ ‎12.B(A.如数家珍: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应为“如指诸掌”。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应为“非同寻常”。D.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应为“血流成河”。)‎ ‎13.A(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应为“尺寸之地”。 B.忙里偷闲: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 ‎14.B(A.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应为“侃侃而谈”。B.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C.电光火石: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应为“”。D.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应为“分茅列土”。)‎ ‎15.B(A.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应为“遮风避雨”。 B.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她扮演的是旦角。‎ C.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应为“势均力敌”。D.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应为“金刚怒目”。)‎ ‎16.D(A.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在眼前(多指不好的)。应为“历久弥新”。B.处 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应为“深思熟虑”。C.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应为“耳提面命”。D.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17.B(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18.A(A.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B.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应为“耳目一新”。C.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应为“如火如荼”。D.亡羊补牢: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掉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除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用防止继续受损失。应为“未雨绸缪”。)‎ ‎19.D(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应为“恒河一沙”“沧海一粟”。A.让枣推梨:形容兄弟之间的友情很深;B.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得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患得患失: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20.C(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①句的中心是“天职”,②句说的是“义务”,③句主要强调的是“仁”。)‎ ‎(二)病句辨析(21—25题,每题2分,共10分)‎ ‎21.C(A.“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可在后一分句“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的关联词“如果”前加“我们”。B.缺谓语导致“学”与“活动”不搭配,应该为“开展学雷锋活动”。D.语序混乱或句式杂揉,将“为期两天”提至“这次”之前作定语,或将“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改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意见交流”。)‎ ‎22.B(A.介词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将“根据”放在“公司”后;搭配不当,“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前后不一致,应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C.成分残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缺宾语,在“目标”后加上“的地方”。D.不合逻辑,应该是“命题、海选、决赛到颁奖”;句式杂糅或偷换主语,“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应为“我们将参与活动全过程”。)‎ ‎23.B(A.“每个”和“均价”“都”在表意上有赘余,因为“均价”就是每个的价格,与“每个”“都”重复,只保留“均价”;C.关联词语误用,从逻辑关系上讲,“因此”表示前因后果,而C项语句的前后逻辑关系却是“前果后因”应该为“因为”;D.“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24.A(B.有歧义:“利息”的含义不明确,可改为“贷款利息”;“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与后文重复,可去掉。C.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D.表意不明:“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指“不能发生矛盾”尚可,指“发生矛盾后就各执己见”就不妥了。)‎ ‎25.A(B.“海内外”与“国家、地区和国内”有重复且语意不清,删“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C.“通过”一词使用不当,改为“进行”。D.动宾搭配不当,“看见”与“幽香”不能搭配,后一句改为“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原来幽香是从那里释放出来的”)‎ 二、古文阅读(26—37题,共48分)‎ ‎26.D ‎27.B(“研习佛经”应为“研习儒家经籍”)‎ ‎28.C(“由当地百姓选任官吏”错。“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的“其”代指新太守。)‎ ‎29. (1)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停止新的任命。(“侵夺”侵占强夺;“按治”按:查究;治:惩处;“寝”,停止、搁置;“命”,任命。)(2)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职,自请充任祠禄官。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世。(“谢病”意思是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丐”乞求、请求;“旋”不久;“知”主管“会”恰逢。)‎ ‎30. C(原文标点: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31.B(朝代的奠基者庙号一般为太祖,断代史的开创者一般为世祖。)‎ ‎32.B(“皇帝问他大都的近况”错,应是董文用问耶律希亮大都的近况。)‎ ‎33.(1)战争刚刚停止,人民才卸下重担,等过几年,再起兵不迟。(得分点:干戈、息肩、俟,各1分,句意2分)(2)皇帝说:“前言是玩笑话,何曾写入法令?”于是追究脱儿察的罪责。(得分点:戏、著、罪,各1分,句意2分)‎ ‎34.B ‎35.C(六经:《易》《书》《诗》《礼》《春秋》《乐》。)‎ ‎36.C.文中并未提到范宁指斥王国宝。‎ ‎37.(1)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辟范宁做属官,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办。(“为”,做;“辟”征辟;“为……所”,表被动;“讽”,劝阻;“寝”,搁置,这里指被搁置。)(2)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学,(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的时候,(孝武帝)就向范宁咨询。()“雅”,非常;“甚”,很,非常;“亲爱”,亲近喜爱;“疑议”,有疑难事情的时候;“辄”,就;“谘访”,咨询。)‎ 三、古诗词阅读(38—40题,每小题2分,共6分)‎ ‎38.D(“暗示战争形势严峻”分析错误,颈联的下句是“丝管千家静夜闻”,即千家万户夜弄丝管音乐,描绘的是一幅和平安宁的温馨场景,因此,“战争形势严峻”与和平安祥的场景相矛盾。)‎ ‎39.A(“诗人激动地流下眼泪”错,指遗民因在被占区受到屈辱,热切期望宋军收复失地而留下的眼泪。)‎ ‎40.C(“愿托华池边”,表达的是诗人希望受到重用的理想。)‎ ‎(自练题答案)“冒”字与“罗”字用得巧妙。(2分)“冒”字不仅写出荷花初出水的动态,而且写出荷花亭亭玉立的风姿。(2分)“罗”是网罗、环绕之意,非常形象地写出了茂密的荷叶为轻烟笼罩的景象。(2分)‎ 四、古诗文情景默写(每空1分,共6分)‎ ‎41.①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②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参考译文】‎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 人。应试考中政和年间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朱震到了后,皇上用《易经》《春秋》的旨意来考问他,朱震用自己的全部所学来答对。皇上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州、襄阳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调任起居郎,建国公出任太傅,让朱震担任赞读。升任中书舍人,兼任翊善。这时郭千里被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停止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以安抚当地百姓。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全部罢免,听凭新太守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任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没有祭祀庙堂的礼节。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祭祀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礼节。朱震于是上书说:“《礼记》说:‘(天子)居丧三年期间不举行祭礼,只祭祀天地社稷,称为越绋行事。’《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开始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这个做法)是可以的,在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不久任礼部贡举,恰逢生病而去世。‎ ‎【参考译文】‎ 耶律希亮,字明甫,是耶律铸的儿子。师从北平人赵衍学习。当时耶律希亮才九岁,不到十天,就已经可以写诗。戊午年,宪宗在六盘山,耶律希亮来到皇帝巡视所在的地方。世祖登上皇位,阿里不哥反叛,(世祖)派使者召见主将浑都海。耶律铸劝说浑都海等人入京朝见,他们都不听 从,耶律铸舍弃他的妻儿,挺身归顺朝廷。浑都海知道耶律铸离去,派百人去监视耶律希亮母子,胁迫他们随行。浑都海为大兵所杀,众人推举哈刺不花为帅。哈刺不花和耶律铸是亲家,加上哈刺不花在蜀地时,曾经染病,耶律铸召来医生为他治疗,送给他酒食,于是解开耶律希亮的绑绳,对他说:“我曾受过你父亲的恩惠,现在是我报恩之时。”耶律希亮跟随两个王爷起兵,回到不刺城,和哈刺不花战斗,打败了他们,全部消灭了他们的军队。两个王爷于是把哈刺不花的头装在盒子里,派使者向朝廷报捷。耶律希亮在上都朝见世祖。‎ 世祖问是否可以攻打日本国。耶律希亮上奏说:“宋和辽、金攻战将近三百年,战争刚刚停止,人民才卸下重担,等过几年,再起兵不迟。”世祖认为他说得对。升任吏部尚书。皇帝在察纳儿台之地停留暂住,耶律希亮来到此处,奏对完毕,董文用问及大都的近况。耶律希亮说:“监狱之中囚犯很多。”世祖正靠枕头躺着,忽然醒来,询问原因。耶律希亮奏说:“最近奉圣旨,汉人盗钞六文的杀。因此囚犯增多。”皇帝吃惊地问:“是谁传达这话的?”省臣说:“这道旨意确实是由脱儿察所传。”脱儿察说:“陛下在南坡,对蒙古儿童这样说过。”皇帝说:“前言是玩笑话,何曾写入法令?”于是追究脱儿察的罪责。耶律希亮接着奏说:“诏令现在已经发出了,所以一定要明确指出其错误,以安定民心。”皇帝称赞他的建议。‎ 耶律希亮因为在西土跋涉,辞职回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在京城闲居,四方之士大多与他交往。去世,终年八十一岁。耶律希亮生性至孝,在远方困难之中,家财已散尽,仅收藏着先辈的画像,每年四季在帐篷中陈列表达祭奠,尽诚尽敬。北方的人民,都聚集来观看,赞叹道:“这是中原的礼仪。”他虽然患病,也不荒废书史,有时半夜坐起,点燃蜡烛写字。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定名为《愫轩集》。‎ ‎【参考译文】‎ 范宁字武子。从小就专心好学,博览群书。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辟范宁做属官,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办了。所以在桓温在世期间,范宁兄弟没有一个在朝廷做官的。当时的人竞相宣扬清谈虚无的玄理,儒学影响日益衰颓,范宁认为这种风气开始于王弼、何晏,王、何两人的罪过超过了桀与纣。(范宁)于是撰文说“王何两人贪图天下人都赞美的虚名,凭借富贵人家的傲慢与荒诞,画魑魅来夸耀自己的机巧,鼓动天下人把不遵礼法作为习俗。郑国音乐扰乱了纯正的音乐,善于诡辩的言论颠覆国家,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啊!”范宁崇尚儒学贬抑玄学,大都像这样。桓温死后,(范宁)才走入仕途,担任余杭县令。范宁担任余杭县令期间,兴办学校,教育学生,廉洁立身、躬行礼法,崇尚儒学的人没有不尊崇他的。过了一年,余杭的风俗教化大为改观。自从中兴以来,崇尚儒学、重视教化,没有比得过范宁的人。‎ 后来朝廷征召他,授予他中书侍郎的职位。范宁在中书侍郎任上,提出了很多有好的建议并否定 了很多不好建议,对国家政治很有帮助。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化学术,(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的时候,(孝武帝)就向范宁咨询。范宁指摘朝廷大臣的缺点错误,都直接了当地说,没有任何避讳。王国宝是范宁的外甥,因为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害怕不被范宁所容忍,就挑拨范宁和皇帝的关系,范宁因此被皇帝疏远。范宁请求补任豫章太守,皇帝说:“你不适合担任豫章太守,为什么急着去亲自体验死亡呢?”范宁不相信占卜,坚持请求去补任豫章太守。范宁在豫章又大兴学校,派人到交州购买磬石以供修建学校所用,并改革旧有的制度,不拘泥于常规。从远近各地来豫章求学的有一千多人,这些人的耗费全都出于范宁的私人俸禄。范宁又将本郡的四姓子弟全都召集到学校来做学生,督促他们读《五经》。范宁又修筑学台,学校的功能更加齐备。‎ 江州刺史王凝之向朝廷弹劾范宁,说“豫章郡占了江州的一半。豫章太守范宁在朝廷做官参与机要,在地方做官担任大郡的长官(可见朝廷对范宁的信任),但是范宁却无所顾忌地做奢侈污浊之事,所作所为不合法度。郡城先有六座城门,范宁全部改建成层楼,又修建两座城门,加上以前的城门,豫章郡现在一种有八座城门。范宁还建造了七所私宅……希望将臣的这份奏章下发给太常寺讨论,按照礼法将范宁判罪。”皇帝下诏说,“汉宣帝说,‘可与之共同管理天下的,是优秀的郡守’,如果范宁真的像王凝之奏章中所说的那样,怎么还可以继续担任郡长官呢!”范宁因此被判罪接受惩处。范宁的儿子范泰当时为天门太守,弃官(为范宁)申诉。皇帝认为范宁所致力的只有儒学,这件事拖延了很久都没有判决。(后来)恰好碰上大赦,范宁就没有被判罪。范宁免官之后,定居在丹阳,仍然勤于经学,一年从头到尾毫不懈怠。范宁六十三岁时,在家中去世。当初,范宁因为《春秋谷梁传》没有好的注本,于是深入思考多年,为《春秋谷梁传》做了《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这部书义理精密详实,被天下人看重。不久徐邈又为《春秋谷梁传》做注,世人也很称赞。‎ ‎【思路引擎】‎ 这道试题涉及的材料有三则,审题时必须捕捉到材料的共同点,如果单从一则材料出发,确定立意,则难免会使之偏颇,也就是说偏题。那么这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所以考生必须捕捉到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即一级信息:‎ 第一则材料中,道尔顿意外发现自己自己色觉有问题,应该说他遇到了人生的危机,但,他面对危机,却没有气馁,潜心研究,得出了色盲症一说,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第二则材料,注意捕捉到关键词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破产”,是安藤百福人生的危机,但他却能及时转化危机,使之变成了机遇。‎ 第三则材料,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应该说,他也遇到了人生的危机,然而正是这场危机,使他获得了改变人生的机遇。由此可见, ‎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为:转化危机,变危机为机遇。转机与创新往往是在危机时刻产生的,危机中包含着转机。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机之后屈服于现实,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力量和勇气,也失去了另辟蹊径、创新思维的胆识。其实,危机一直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危险和机遇。如果有“危机就是转机”的精神,有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与胆识,在危机中就能寻求到柳暗花明。于是,我们可确立为立意。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 ‎1.危机意味着转机。只要我们不畏不惧,针对危机做出一定的调整,危机就有可能转化为转机。 ‎ ‎2.最可怕的是,对危机的这个可能转换缺乏认识,一挨遭遇危机,立即乱了分寸,乱了步调。‎ ‎3.实际上,危机的各种表现,都不过是关系发生“病变”的“症状”。而只要找到“病根”,并对症下药,生一场病是可以有效地增加免疫力的。经过砺炼,危机可以变成了转机。‎ ‎4.然而,为了能完成这样的转变,我们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成长,没有顺境条件下的自然成熟。逆境变为精神财富是有条件的。有道是,“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要接受各种考验,穿越危险地带,最后迎来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优秀作文】‎ 把“危机”变为“转机”‎ 一场危机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潜藏着机遇。结果怎样,全看人们如何面对它。‎ 面对危机,沉着应对,冷静分析,并且处理果断,意志坚定,危机就会变为转机。反之,或灰心丧气、意志消沉,逃避退缩,或没有危机感,自恃强大,骄傲轻敌,则会坐失良机。‎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的势力和项羽集团相差悬殊,面对“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面对兵力几倍于自己的楚军,刘邦可谓危机四伏,尤其是杀气腾腾的“鸿门宴”,更可谓鬼门关。但刘邦从容不迫,冷静应对,谋臣运筹帷幄,巧妙定计,武士临危受命,誓死护主,在不利的条件下,一步步变被动为主动。而项羽却刚愎自用,内部又矛盾重重,谋臣不能施其谋,武士不能效其力,一次次坐失良机,反而变主动为被动。“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中国首富李嘉成的信誉有口皆碑。当初李嘉成担任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时,以生产塑胶制品的长江塑胶厂正面临倒闭的危机,作为公司的领头人,李嘉成必须担负起“力挽狂澜”的重任,“扶大厦于将倾”。‎ 面临倒闭,李嘉成不认为它仅仅是危机,相反,他认为这是实行企业改革、探索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从而获得新生的有利时机。于是,面对危机,他不慌乱,不放弃,积极想办法,走访英国、荷兰等国家,吸收新的管理模式,引进了许多新工艺,并且开发研制出了备受世人青睐的塑胶花。长江实业公司获得了转机,并且东山再起,迅速发展起来。‎ ‎ 如果没有那场濒临倒闭的危机,也许长江实业公司还会安于现状,也许还只是一个平庸的塑胶厂。危机激发了人的巨大潜能,催生了希望,带来了转机。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刺伤你,也能成就你,关键看你的态度和行动。如果你被眼前的危难吓倒,一蹶不振,畏惧不前,那你将永远也走不出危机的阴影。‎ 危机就是转机 危机不期而至,我们习惯上只看到危机,看不到转机。‎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危机就是转机。‎ 司马迁为被迫降敌的李陵辩护,武帝震怒,将他打入大牢,并施以宫刑。这无疑是危机降临,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生命的转折,他明白了:刚正不阿的书生和专横跋扈的君王是水火不相容的。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抱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全身心投入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之中。至此,他完成了从御用文人到独立人格的转变。可以说是危机带来了他生命的转机。‎ 如果没有这场危机,司马迁也许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依然是皇帝的喉舌,唯皇命是听,能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大书,就难说啦。也许历史根本就记不住这个小人物的名字。可以说,是危难擦亮了他的眼睛,磨炼了他的意志,清醒了他的头脑,让他迸发出强大的生命潜能,从而从危机走向转机,走向辉煌。‎ 苏东坡,豪气冲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许正是他的豪气给他带来了危机,使他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倒霉的迁客,但黄州,这个在众人眼中的荒凉小镇,也给苏轼带来人生的转折。‎ 在黄州,他感到难言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人生的浮华。他勇敢面对,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美──山水,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哲──先贤。所有这一切危机苦难,反而使他彻底脱胎换骨,使他真正走向成熟。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 没有危机,谁能说得清这个世上是不是只多了一个政客,而少了一个文杰呢?‎ 古今同理,2003年春天,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非典。人们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难,不退缩,没有被危机吓倒,而是以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经过一春的奋战,终于,转机出现了,“非典”被我们扼住了喉咙,各种科学的应急机制应运而生。这场危机成了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生存奥秘的一个新起点,新契机。‎ 因此“危机”给你带来的是“危难”还是机遇,全看你如何面对了。‎ 创新的光华 ‎ 一流的人创新:二流的人模仿;三流的人盲从。‎ 看到传统拉面带来的不便,日本商人安藤百福大胆创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发现煤油污染能清除污渍,法国杂工乔利大胆创造,研制出了干洗剂。他们,让我不禁折服于创新的美丽和智慧…… ‎ 钱钟书曾评书说:“宋人学唐诗不像唐诗,明人学唐诗像唐诗”。他以为宋人学唐诗境界高,高就高在那一点不像上。 不禁为钱先生的见解舒眉浅笑。诗庄而词媚,正是因为宋人打破了前人的束缚,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才产生了美妙的宋词。而明人完全模仿古人,“学唐诗像唐诗”,显得毫无生趣。‎ 将天上宫阙的唐诗引渡到人间桃花的宋词,创新的光华熠熠生辉。 ‎ 创新是一种选择、一种勇气、一种智慧。 ‎ 有这样一群贫苦的人。他们不甘于困顿,却毫无造反欲望;他们感到拥挤,却不倾轧乡亲同胞;他们不相信不劳而获,却不愿将心血仅浇灌在身边的一方焦土。于是,他们渐渐将目光投向远方。试图以男子汉的强筋健骨踏出人生求变的第一步,他们的步伐,沉重而响亮。 ‎ 在变中求变,铸就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创造出不同于他人的经营方式。“机智而不小心眼,厚实而不排他,不为蝇头小利而背信弃义”。 ‎ 这便是当时独特的“大商人心态”,他们也踏出了中华历史上一页光辉的篇章一一“晋商神话”。 ‎ 创新不是盲目地抛弃传统,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不是蛮横,不是绝对,不是极端,而是有辨别的继承,有远见的求变,有理智的提升,是用头脑,用眼光,用胸怀写就的大气。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 ‎ 一场十年浩劫之后,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古老的国度在东方悄然崛起。 ‎ 是创新为古老的民族带来生机与活力,是创新为贫苦中的人们送去希望与温暖。‎ 创新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当我们沉湎于那些“雷”文化时,有思索过它的本质吗?创新需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勇气,在如此严峻的2009年,中华民族该怎样找到自己的出路? ‎ 创新的光华熠熠生辉,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伟大复兴的使命,唯有创新,才能像桃花源中的渔人那样,穿过幽洞后,前方,豁然开朗。 ‎ 历史的烟雨湮没在浩渺中,人们自爱历史的索居中泯灭,苍老,但创新的光华永恒。‎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