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理综全国统考仿真试卷(九)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理综全国统考仿真试卷(九)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九)‎ 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 ‎ 求的。‎ ‎1.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一般不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种类与含量均比其外膜的高 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这与其功能相适应 D. 神经元内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2.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条件和试剂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①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 ‎②酒精: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中的使用目的相同 ‎③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作用相同 ‎④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使用目的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 B. 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 C. 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 D. 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 ‎4. 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B. 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 C. 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 D. 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 ‎5.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B. 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C.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 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其过程受基因控制 ‎6.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 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个体需要能量少 C. 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消耗一部分能量 D. 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7.人类生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作路灯 B.用水清洗盛装过浓硫酸的铁桶要远离火源 C.锂电池应用广泛,是因为锂能直接与水反应,不需要特殊的电解质溶液 D.据报道,一定条件下氢气可转变为“金属氢”,“金属氢”具备超导等优良性能。由氢气转变为“金属氢”属于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的转化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氯甲烷分子所含原子总数为5NA B.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F含质子总数为5NA C.‎63 g HNO3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 D.1 mol环己烷含非极性键数目为5N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B.乙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分子式为C3H6ClBr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5种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浓盐酸 MnO2‎ 产生黄绿色气体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酸化的FeCl2溶液 H2O2溶液 溶液变成棕黄色,有气泡产生 D Fe2(SO4)3溶液 铜粉 溶液变蓝色、有黑色固体产生 ‎11.工业上用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②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 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 B.电解过程中,B室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 C.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的pH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活泼金属元素,Y的最常见单质与Z的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按物质的量之比1∶4或1∶2恰好反应生成Q或M,X、W均能形成含氧强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Zc(OH-)>c(H+)。(4)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则d极为阳极,因为铜为活性电极,故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氢氧碱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28.(15分)‎ ‎【答案】(1)使反应更容易控制或减少SO2的逸出,从而提高了产率等(2分) 使ClO2可以均匀地产生,在后续反应中得以充分吸收(2分)‎ ‎(2)Cl--6e-+6OH-Cl+3H2O(2分)‎ ‎(3)①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2分) ClO2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1分)‎ ‎②2Cl+2Cl-+4H+2ClO2↑+Cl2↑+2H2O(2分)‎ ‎(4)①ABCD(1分)‎ ‎②2ClO2+2OH-Cl+Cl+H2O(2分)‎ ‎(5)2 2 2 1 2(共1分)‎ ‎【解析】(2)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备NaClO3时,阳极上Cl-放电生成Cl,电极反应式为Cl--6e-+6OH-Cl+3H2O。(3)①从流程图可看出,反应物是氯酸钠、亚硫酸钠、硫酸,产物有二氧化氯、硫酸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得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即得2Cl+2Cl-+4H+2ClO2↑+Cl2↑+2H2O。(4)①吸收塔中,若氢氧化钠不足,则ClO2吸收不完全,污染环境且产率降低;若过氧化氢不足,则ClO2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发生歧化反应,使产率降低且副产物增多,影响产品质量,所以A、B、C、D都正确。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即得2ClO2+2OH-Cl+Cl+H2O ‎29.(10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同时围绕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对于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尤其是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联系。(1)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呈现在滤纸条上最下方的色素为叶绿素b,突变型水稻主要减少的色素是叶绿素b。(2)由于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与蓝紫光,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水稻,则对红光与蓝紫光吸收量低于野生型水稻。使光反应产生的ATP、[H]速率更慢,而ATP、[H]主要提供给暗反应。(3)虽然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更低,但突变体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因此当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固定CO2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速率。‎ ‎【答案】(1)无水乙醇 叶绿素b ‎ ‎(2)蓝紫光和红 ATP、[H] ‎ ‎(3)突变体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水稻,突变型水稻固定CO2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速率 ‎30.(8分)‎ ‎【解析】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等参与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1)参与神经调节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参与激素调节的信号分子为激素,参与其他体液调节的物质为CO2、H+等,参与免疫调节的信号分子为淋巴因子等。(2)咳嗽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从而产生兴奋,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小分子神经递质一般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使神经递质快速并大量释放,从而保证兴奋的有效传递。(3)人体接种流感疫苗后会激发有关免疫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接种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的流感,原因是病毒易发生变异,抗体具有特异性。‎ ‎【答案】(1)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CO2、H+ ‎ ‎(2)钠离子 胞吐 神经递质快速并大量释放 ‎ ‎(3)病毒易发生变异,抗体具有特异性 ‎31.(9分)‎ ‎【解析】(1)图甲中,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生产者;图乙表示食物网,其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图中B是消费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碳返回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因此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B→A。(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3)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R+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N。(4)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消耗植物,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4/5)÷10%÷10%=80kJ,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1/5)÷10%÷10%÷10%=200kJ,因此蛇每增加1kJ体重至少消耗植物200+80=280kJ。(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通过这种关系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6)该草原虽说发生火灾,但土壤中仍存有植物的根系、繁殖体等,因此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答案】(1)CO2(1分) B→A ‎ ‎(2)样方(1分) ‎ ‎(3)N+R (4)280 ‎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次生(1分)‎ ‎32.(1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变式,以及通过遗传考查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学生的难点,要求学生利用遗传的基本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问题。(1)根据题目描述,含有显性基因A、B的植株花色为紫色,其余均为白色。则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基因型为A_bb、aaB_、aabb。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一代为紫花(A_B_):白花(A_bb、aaB_、aabb)=9:7。子一代的紫花植株4/16AaBb自交,子二代紫花为36/256,子一代的紫花植株1/16AABB自交,子二代紫花为16/256,子一代的紫花植株2/16AaBB自交,子二代紫花为24/256,子一代的紫花植株2/16AABb自交,子二代紫花为24/256,则子二代紫花植株为100/256,可推出白花植株为156/256,即子二代紫花:白花=25:39。(2)根据题目假设,紫花为A_B_D_,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2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2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白花品系基因型可能为AABBdd或AAbbDD或aaBBDD中的两种。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说明紫花品系为AABBDD,白花植株为AABBdd或AAbbDD或aaBBDD中的一种,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2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可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2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若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紫花,则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若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紫花,另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为白花,则该白花植株的突变属于上述2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 ‎【答案】(1)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白色=9∶7(2分) 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白色=25∶39(2分) ‎ ‎(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2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若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紫花,则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若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紫花,另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为白花,则该白花植株的突变属于上述2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4分)‎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答案】 (1)ACD (2)见解析 ‎【解析】 (1) 液体表面层的密度比较小,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A正确;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就越多,微粒的受力越平衡,则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错误;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C正确;气体压强与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有关,D正确;液晶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E错误.‎ ‎(2) 当气体的温度由‎27 ℃‎缓缓升高的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假设当活塞到汽缸顶部的挡板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活塞的截面积为S,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其中V1=hS、T1=t1+273=300 K、V0=hS 代入整理得T0=450 K即t0=177 ℃ ‎ 当活塞移动到挡板处时,如果将气体温度继续升高,则封闭的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 其中T0=450 K、p0=p1、T2=t2+273=(207+273) K=480 K,‎ 解得:p2=p0 ‎ ‎34.[物理——选修3–4](15分)‎ ‎(1)ACE 解析: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A正确;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所以在同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波的传播速度相同,B错误;根据Δx=λ,当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成正比.黄光的波长比蓝光长,黄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大于蓝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但是用不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黄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小于蓝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C正确;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用振幅来反映,D错误;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v=λ·f,对电磁波也适用,E正确.‎ ‎(2)解:由题意该细光束在棱镜甲中的传播速度为v1==2×‎108 m/s 设该细光束在AB边的折射角为θ,由折射定律可得:n1= 解得:θ=30°‎ 由几何关系可知,细光束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与AB边的夹角为90°-30°=60°,故折射光与底边BC平行,光线进入棱镜乙时传播方向不变.‎ 因光线刚好在AC边发生全反射,由几何知识得,光线在AC边的入射角为 90°-60°=30°,即临界角:C=30°  ‎ 设棱镜乙的折射率为n2,则有sinC= ,解得:n2=2‎ 则该细光束在棱镜乙中的传播速度为v2==1.5×‎108 m/s  ‎ 由几何关系可知:OE==‎1.5 cm,EF==‎1.5 cm,FD==‎‎3 cm 则该光束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为t=+=3.75×10-10 s  ‎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答案】(1)[Ar]3d5(1分)‎ ‎(2)N>O>S(2分) sp2杂化(1分)‎ ‎(3)分子晶体(1分) 正四面体形(1分)‎ ‎(4)10(2分) CN-或(合理即可,1分)‎ ‎(5)3∶1(2分)‎ ‎(6)12(2分) ×1010(2分)‎ ‎【解析】(1)铁离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2)N、O、S的第一电离能:N>O>S。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3)氯化铁晶体的熔点、沸点较低,它是分子晶体。S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故S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4)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1个CO分子中有1个σ键,1个CO分子与Fe形成1个配位键,配位键也是σ键,所以1 mol Fe(CO)5含10 mol σ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CN-、等。(5)1个氮化 铁晶胞中含有铁的个数为12×+2×+3=6,含有氮的个数为2,故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6∶2=3∶1。(6)观察图2可知,与Fe2+紧邻且等距离的Fe2+有12个。1个氧化亚铁晶胞中含Fe2+数为8×+6×=4,含O2-数为12×+1=4,所以,1个氧化亚铁晶胞中含4个“FeO”。设Fe2+与O2-的最短核间距为d pm,则ρ=,解得d=×1010。‎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答案】(1)加成反应(1分)‎ ‎+O2+2H2O(2分)‎ ‎(2)消去反应(1分) 2-甲基丙烯酸(2分)‎ ‎(3)++H2O(2分)‎ ‎(4)(2分)‎ ‎(5)13(2分)‎ ‎(6)CH2=CH—CH3CH2=CH—CHO(3分)‎ ‎【解析】(1)铁离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2)N、O、S的第一电离能:N>O>S。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3)氯化铁晶体的熔点、沸点较低,它是分子晶体。S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故S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4)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1个CO分子中有1个σ键,1个CO分子与Fe形成1个配位键,配位键也是σ键,所以1 mol Fe(CO)5含10 mol σ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CN-、等。(5)1个氮化 铁晶胞中含有铁的个数为12×+2×+3=6,含有氮的个数为2,故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6∶2=3∶1。(6)观察图2可知,与Fe2+紧邻且等距离的Fe2+有12个。1个氧化亚铁晶胞中含Fe2+数为8×+6×=4,含O2-数为12×+1=4,所以,1个氧化亚铁晶胞中含4个“FeO”。设Fe2+与O2-的最短核间距为d pm,则ρ=,解得d=×1010。‎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解析】(1)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制作果醋所利用的醋酸杆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为:①豆腐上长出毛霉→②加盐腌制→③加卤汤装瓶→④密封腌制。可见,在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过程中全程需要氧气的是果醋。霉能在豆腐块上生长,是因为豆腐块能为其提供无机盐、碳源、氮源、水等基本营养物质。(2)在腐乳的发酵过程中,加入的酒、香辛料、盐都能起到防腐作用。在青方、红方和糟方三类腐乳中,没有加入辅料的是青方。对豆腐灭菌宜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3)曲线图显示:随食盐用量的增加,豆腐乳品质的综合评分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食盐用量为10%时,豆腐乳品质的综合评分最高,说明此浓度是选择食盐用量较为适宜的浓度。发酵周期与食盐的用量成正相关,原因可能是: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对发酵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强(或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对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 ‎【答案】(1)果醋 碳源、氮源、水 ‎ ‎(2)酒、香辛料、盐 青方 高压蒸汽灭菌 ‎ ‎(3)先上升后下降 10% 正 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其对发酵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强(或随食盐浓度的增加,其对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解析】本题考查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解题要点是识记胚胎工程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精子的获取、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为了促使优良母畜排出更多的卵子,采用的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促其超数排卵。(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3)d过程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若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e过程是胚胎移植,即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所以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4)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 ‎【答案】(1)精子的获取 卵母细胞的采集 促性腺激素 ‎ ‎(2)RNA聚合酶 ‎ ‎(3)显微注射法 胚胎移植 空间位置 ‎ ‎(4)囊胚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