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全国统考理综考前适应性试题(二)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全国统考理综考前适应性试题(二)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 绝密 ★ 启用前 ‎2018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 S 32 Cr 52 Mn 55 Fe 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细胞膜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选择透过性 B.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生物膜均需要消耗能量 C.洋葱不同部位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低温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但是不会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 ‎【答案】C ‎【解析】两者均有选择透过性,他们的主要区别应该是前者只是有一定的滤过作用,由于没有生物活性,因此通透性大、选择性差,无主动转运功能,A错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无论是同一个洋葱还是不同的洋葱,不同部位的细胞内液渗透压可能不同,C正确;低温既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也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前者可以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呼吸速率,后者是影响水分子的运动速率,D错误。‎ ‎2.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上某一片段颠倒后不会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可能会产生影响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C.用生长素处理获得的无子番茄与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过程中都有染色体变异 D.诱导多倍体的育种方法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育的障碍,培育出新品种作物 ‎【答案】C ‎【解析】染色体上某一片段颠倒后不会改变基因数量,但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所以对个体性状可能会产生影响,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正确;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该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而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C错误;当植物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组数是奇数时,杂交不育,可以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培育出新品种作物,D正确。‎ ‎3.下列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佳方案是 A.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 B.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砖红色 C.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 D.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直接观察蛋白块的大小 ‎【答案】D ‎【解析】两个试管中均加入了蛋白酶,蛋白酶本质是蛋白质,所以无法通过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来判断蛋白质是否被分解,只能通过蛋白块是否变小或消失来判断蛋白酶的作用,A、C错误,D正确;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试剂,B错误。‎ ‎4.在寒意阵阵的隆冬季节人们既感觉到寒冷又容易感觉到饥饿,但人体的体温却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寒冷刺激温度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B.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都会增加 C.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人体需要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 D.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受到刺激后发出信号,导致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减少散热 ‎【答案】D ‎【解析】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变为动作电位,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A正确;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导致血液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血糖浓度下降,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B、C正确;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受到刺激后发出信号,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D错误。‎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甲、乙、丙、丁),且这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A.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丙数量增加 B.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就会降低甲种群的丰富度 C.丁的数量发生变化,不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 D.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因天敌(乙)的增加而数量下降,丙因天敌(甲)的减少而数量增加,A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如果乙大量捕食甲,则会降低甲种群的个体数量,而不是降低丰富度,B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丁的数量发生变化,说明乙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会影响乙的环境容纳量,C错误;甲的数量增加会引起乙的数量增加,而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的数量减少,说明甲与乙之间存在反馈调节,以维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6.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玉杏自交,子代F1中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现型 深紫色3/16‎ 淡紫色6/16‎ 白色7/16‎ A.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开淡紫色花的个体占1/4‎ B.F1中淡紫色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5/24‎ C.F1中深紫色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深紫色植株中纯合子占5/9‎ D.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 ‎【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为淡紫色花,占测交后代的1/4,A正确;F1中淡紫色的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F1中淡紫色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基因型为A_bb)=(1/3×1/4)+(2/3×3/4×1/4)=5/24,B正确;F1中深紫色的植株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可产生的配子为2/3Ab、1/3ab,F1中深紫色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深紫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所占比例=(2/3×2/3)+(2×2/3×1/3)=8/9,其中纯合子AAbb占1/2,C错误;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杂交,若杂合白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若杂合白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D正确。‎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浸渍水玻璃的方法防止木材腐朽 B.宣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与柴油的主要成分相同,所以地沟油可用于制生物柴油 D.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剂和食品防腐剂添加在粉条、红酒等食品饮料中 ‎【答案】A ‎【解析】A.水玻璃具有防腐阻燃的作用,故A正确;B.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B错误;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烃,故C错误;D.SO2是在葡萄酒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故D错误;本题选A。‎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足量的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每生成224 mL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A B.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氧气通过Na单质后,Na单质增重3.2 g,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 C.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2NA D.4 g SiC 中所含碳硅键数目为0.4NA ‎【答案】D ‎【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生成的气体就会发生变化转移电子数目无法计算,故A项错误;B.氧气与Na单质反应得到的产物有可能是氧化钠,也有可能是过氧化钠,转移电子数目无法计算,B项错误;C.未给出溶液体积,故C项错误;D.4gSiC即0.1molSiC,含碳硅键数目为0.4mol,故D项正确。‎ ‎9.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萜类化合物。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X、Y均属于芳香化合物 B.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Y的一氯代物有5 种 ‎【答案】C ‎【解析】X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Z分子结构含有-CH3 -CH2- 等结构,具有四面体的构型,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X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Y的分子结构不对称,氢核磁共振氢谱有6种,所以Y的一氯代物有6种,D错误;正确选项C。‎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化学方程式 结论 A 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新制Cu(OH)2 悬浊液,加热 ‎ 溶液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B 将C 和SiO2的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  ‎ ‎2C+SiO2  Si+2CO ↑‎ 非金属性:C>Si C 向盛有2mL0.1mol/L的NaCl溶液的试管 中逐滴加入几滴0.1mol/L的AgNO3‎ 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 Ksp(AgCl) > Ksp(AgI )‎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0.1mol/L的KI溶液 D 向待测液中加入适量的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未变红 ‎ 在待测液中不存在NH4+‎ ‎【答案】C ‎【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实验没有用碱液中和硫酸,所以达不到实验目的,A错误;在高温条件下,碳能够置换出SiO2中的硅,碳表现出还原性,不能用该反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B错误;溶解度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物质,根据实验可知,先生成白色沉淀AgCl、再转化为黄色沉淀AgI,所以这两种银盐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Ksp(AgCl)>Ksp(AgI),C正确;检验溶液中的 NH4+时,应该加入浓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含有NH4+;D错误;正确选项C。‎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负一价阴离子W-能与水反应生成W2,Y、Z同主族,其原子L 电子层的电子数比为3:4,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 Y B.W、X、Y 三者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X>Y D.W 与X只能形成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W的负一价阴离子W-能与水反应生成W2,氢负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气,W为氢;Y、Z同主族,其原子L电子层的电子数比为3:4,所以Y为氧,Z为硫;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X为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稀除外),所以原子半径:N>O>H, A错误;N、O、H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硝酸铵,离子化合物,B正确;简单氢化物为硫化氢、氨气和水,由于水形成的氢键比氨气多,硫化氢分子没有氢键,所以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氨气和硫化氢,C错误;氢与氮可以形成NH3,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也可以形成N2H4,氮氮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正确选项B。‎ ‎12.常温下向100mL 0.2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盐酸,所得溶液的pH、溶液中NH4+和NH3·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NH3·H2O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曲线是A B.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0-4.74 mol·L-1‎ C.当加入盐酸体积为50mL时,溶液中c(NH4+)-c(NH3·H2O)=2×(10-5-10-9)mol·L-1‎ D.pH=9.26时的溶液中,NH4+的水解程度等于NH3·H2O的电离程度 ‎【答案】D ‎【解析】A、向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降低,因此曲线A表示NH3·H2O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故A说法正确;B、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NH3·H2O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于NH4+物质的量分数,即c(NH3·H2O)=c(NH4+),此时溶液的pH=9.26,即溶液中c(OH-)=10-4.74mol·L-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Kb==10-4.74,故B说法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推出c(NH4+)+c(H+)=c(Cl-)+c(OH-),加入盐酸的体积为50mL,此时的溶质为NH3·H2O和NH4Cl,且两者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有c(NH4+)+c(NH3·H2O)=2c(Cl-),两式合并得到c(NH4+)-c(NH3·H2O) =2×(10-5-10-9)mol·L-1,故C说法正确;D、pH=9.26时,c(H+)=10-6.26mol·L-1,c(OH-)=10-4.74 mol·L-1,溶液显碱性,NH4+的水解程度小于NH3·H2O的电离程度,故D说法错误。‎ ‎13.某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Li1-xCoO2+LixCLiCoO2+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从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 B.放电时,若转移1mol e-,碳材料将增重7 g C.充电时,锂离子通过隔膜进入右室 D.充电时,a极反应:LiCoO2-xe-= Li1-xCoO2+xLi+‎ ‎【答案】B ‎【解析】电池反应为:Li1-xCoO2+LixCLiCoO2+C。放电时,a极反应: Li1-xCoO2+xLi++xe-= LiCoO2,故为原电池的正极,b极为负极,电极反应:LixC-xe-= xLi++C,A.放电时,电子从负极b极经用电器流向正极a极,选项A正确;B.根据电极反应:LixC-xe-= xLi++C,放电时,若转移1mol e-,碳材料将增重12/x g,选项B不正确;C.充电时,锂离子通过隔膜向阴极室进入右室,选项C正确;D.充电时,a极为阳极,电极反应:LiCoO2-xe-= Li1-xCoO2+xLi+,选项D正确。答案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分析甲图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乙图表明:只要有光射到金属板上,就一定有光电子射出 C. 丙图表示的是磁场对α、β和γ射线的作用情况,其中①是β射线,②是γ射线 D. 丁图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是人工无法控制的核反应 ‎【答案】A ‎15.2016年6月和8月,我国在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和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距地面约3600km),“墨子号”的圆形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约为500km。关于在轨运行的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墨子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北斗G7的运行速度大于11.2km/s C.“墨子号”的运行周期比北斗G7大 D.“墨子号”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大 ‎【答案】D ‎16.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如图,宽度忽略不计的窄缝A、C间的加速电场场强大小恒定,电场被限制在A、C间,与A、C平行的两虚线之间无电场。带电粒子从P0处以速度v0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对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电场的方向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 B.加速后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无关 C.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D.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直径的变化量相等,即P1P2等于P2P3‎ ‎【答案】C ‎17.如图,一质量为M、带有挂钩的小球套在倾角为θ的细杆上,恰能沿杆匀速下滑。若下滑过程中小球所受杆的作用力大小为F,且小球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增大θ(θ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