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五)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7月10日,马云杭州无人超市火热开业,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购物体验,它的背后则是集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和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于一身的IOT(物联网)技术方案,完成1~2题。
1.无人超市相对传统超市的优势是( )
①提高超市商品质量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降低商品物流成本 ④改善用户购物体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无人生活超市最适宜布局在( )
A.农村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商业区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无人超市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改善了用户购物体验;由于不需要服务员和收银员,降低了超市劳动力成本, ②④对。此题选D。第2题,无人生活超市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因此最适宜布局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故选B。
【答案】1.D 2.B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山谷里梯田
层层、炊烟袅袅、民居紧依。其民居是农民就地取材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依山就势,构思精巧,以马头墙(如下图)最有特色。马头墙又称“风火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3~4题。
3.马头墙建筑群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
A.地势起伏大,多石林、峰林 B.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C.以高原为主,夏季多强对流天气 D.隆冬时节,田间有成片油菜
4.马头墙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防火 B.防水 C.防风 D.祈福
【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马头墙建筑群所在地位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起伏大,但石林、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我国多分布于云贵地区,A错误;河水流量大,但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航运价值小,B错误;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安徽地区的山谷中,受山谷地形影响,该地多对流天气,C错误;隆冬时节,田间有成片油菜,D正确。故选D。第4题,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具有的功能是防火,防风,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祈福的功能,不具有防水功能。故选B。
【答案】3.D 4.B
福建海坛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据此完成5~6题。
5.“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
A.村落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B.地形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C.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 D.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
6.沙丘附近村庄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番薯 C.甘蔗 D.小麦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该岛常年吹东北风,村落位于山地的迎风地带;从图中看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地势升高,地形可改变沙粒运动方向,使沙不袭村,B正确;由材料可知,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不明显;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不明显。第6题,由材料“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可知,岛上多大风天气,种植农作物最可能是较低矮的番薯,B正确;水稻、甘蔗、小麦抗风性能差。
【答案】5.B 6.B
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读图,完成7~9题。
7.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
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 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 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
8.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闽南地区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宁夏平原
9.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
A.持续低温降水 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地表温度高于0℃ D.晴朗而风静的夜晚
【解析】第7题,地冰花是从泥土慢慢长出来,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冰花是气温0℃以下时,土壤中的水汽凝结成的,土壤的含水量较大,B对,D错。土壤孔隙一定要大,说明水分少,空气多,A错。温度高,土壤水汽不能结成冰花,C错。第8题,0℃以下时,土壤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冰花,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形成霜柱,除了气温0℃以下,还需要低洼、潮湿、松软的土壤。华北平原冬季干燥,土壤较硬,水汽不足,且水汽没法钻出地表,不会形成地冰花,B错。三江平原地表水太多,气温低,形成冻土,C错。宁夏平原接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且较干燥,土壤缝隙水分少,不会形成地冰花,D错。只有在潮湿的闽南地区,在低于0℃的松软的地面,能够形成地冰花。A对。第9题,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晴朗而风静的夜晚,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凝结成冰花,D对。持续低温降水,水太多,易结成冻土,A错。多云而微风的夜晚,降温慢,水汽不易凝结,B错。地表温度高于0℃水汽不能凝结,C错。
【答案】7.B 8.A 9.D
下图为冰岛地裂缝景观,拍摄于北京时间2017年7月19日22时,拍摄地点大致位于北纬64°、西经21°附近。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拍摄时( )
A.当地时间正值傍晚 B.北京该日昼短夜长
C.临近我国大暑节气 D.地球运行至近日点
11.图中地裂缝( )
A.大体呈东西向延伸 B.两侧岩石来自地核
C.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D.为地震形成的褶皱
【解析】第10题,北京为东八区,冰岛为西一区,二者相差9小时,拍摄时北京时间为7月19日22时,此时冰岛为7月19日3时,正值早晨,北京该日昼长夜短,临近我国大暑节气 ,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选C。第11题,为7月,冰岛日出北稍偏东,故影子偏南,根据图中地裂缝的影子可知,地裂缝大体呈东西向延伸;两侧岩石来自地幔;处于板块生长边界;为火山、地震形成的断层裂缝,选A。
【答案】10.C 11.A
12.2017年10月18日至2017年11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100美元)由685.20振荡走低至659.44,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解析】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振荡走低,意味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A项推导正确;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下降,B项推导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元贬值而不是升值,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币升值而不是贬值,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13.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确保补贴资金兑现到农户。读均衡价格曲线图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运行机制图,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E为市场均衡点,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2点
②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设置在P1点
③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应该低于P2点,此时应该对低收入消费者补贴
④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应该高于P1点,此时需要对低收入消费者补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高于均衡价,①项说法错误;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应高于均衡价,设置在P1点,②项正确;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应该低于P2点,此时应该对生产者补贴,③项说法错误;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应该高于P1点,此时需要对低收入消费者补贴,④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14.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有利于( )
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④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②④适合题意;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①;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再分配领域,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15.分享经济又称共享经济,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资源匹配,整合重构闲置资源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03%,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作为新兴业态,分享经济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列对该商业模式影响传递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
A.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领新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闲置资源充分利用→促进绿色发展
C.供需高效匹配→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D.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解析】分享经济又称共享经济,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资源匹配,整合重构闲置资源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通过对分享经济的描述可以看出,供需高效匹配,促使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C适合题意;A
是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不适合题意;B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适合题意;分享经济不一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D是不科学的。
【答案】C
16.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歌法。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 )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义务
②有利于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保障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有助于我国公民树立责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国歌法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我国公民树立责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有利于维护国歌尊严。②④项符合题意;国歌法的相关规定没有扩大公民的政治义务,①项说法错误;权利需要保障,义务要求履行,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17.2017年11月11日,党中央决定在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设立监察委员会,该机构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和国家决定设立监察委员会( )
①旨在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有利于杜绝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
④彰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党和国家决定设立监察委员会目的在于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该机构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彰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②④项符合题意;监察委员会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①项说法错误;设立监察委员会有利于防止腐败,而不能杜绝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18.2017年9月18日,在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17次修改党章。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修改,把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有利于党中央进一步凝心聚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
④党章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知识。党章的修改是适应时代的变化,是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故①④正确;党章不是法律,故“依法治国”没有体现,②不选;③为人民服务是工作态度而非工作原则。答案选B。
【答案】B
19.“扬帆未来,我们心手相牵!”2017年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在厦门隆重举行。这是一台兼具中国闽南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文艺晚会,欢迎金砖各国贵宾。晚会构思巧妙,南音、戏曲、木偶等古老元素始终贯穿于晚会中;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这说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传统现代交织共存、中西文化兼容并包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③选项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文化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故排除④。题目中,该晚会构思巧妙,南音、戏曲、木偶等古老元素始终贯穿于晚会中;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这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只有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故①②入选。选A。
【答案】A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 )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④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体现了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21.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数百人伤亡,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仍然是很难完成之事。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④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仍然是很难完成之事。这说明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且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②④项符合题意;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①项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22.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唯物史观看,不忘初心就是要( )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不忘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不断推进改革,以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唯物史观看,不忘初心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忘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23.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回信,对他们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行动表示肯定和鼓励。这启示我们( )
①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必须做出辉煌的业绩
②自觉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创新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④自觉践行中国梦,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不是非要做出辉煌的业绩,①不选;大学生们服务革命老区,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这启示我们要自觉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这是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②正确;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大学生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这启示我们要自觉践行中国梦,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身价值,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答案】B
24.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主要考查古代地方基层的管理制度,解题关键是根据信息“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进行判断,也可用排除法判断。材料中的“里”、“亭”、“乡”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掌管着地方教化、诉讼及赋税事务,以至“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说明了基层组织在地方管理上有较大的权利,只有C与题意相符。ABD与所学知识不符,故排除。故选C项。
【答案】C
25.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
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 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
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 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以来儒学思想的影响。材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兴起时,秦二世就曾召集诸儒生博士询问缘故,儒生皆引用《春秋》中的“义”来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编辑家法、谱牒为主要内容的儒学封建正统思想蔚然成风,唐宋以来此风气愈演愈烈,表明儒学思想影响逐步扩大,故选D。秦朝“焚书坑儒”主要焚毁民间私藏的儒学典籍和坑杀部分儒生,故A错误;隋唐以来实行科举制,以才学作为选官的标准,故B错误;秦朝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故C错误。
【答案】D
26.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信息说明宰相并没有因为皇帝的一厢情愿就改变了执法的力度,显然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故A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贵族衰落信息,故B错误;材料中宰相是依法执政,不是专权,故C错误;伦理道德处理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答案】A
27.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表明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
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说明农业技长趋于成熟
【解析】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得出面向市场的特点,根据题目中“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得出立体化的经营农场,其发展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不符合自给自足,故A错误;材料谭晓的农业经营属于个案,故B错误;根据题目中“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与精耕细作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不相符,故D错误。
【答案】C
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导致了机器设备进口的增长,即是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导致了题目中的变化,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也就破产了,洋务运动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A;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事情而本题考查的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排除B;材料的确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但本题是问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排除C;故本题选D。
【答案】D
29.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以上材料说明了( )
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
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
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
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这说明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故选C。“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而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排除A;B项“全国推行”不能体现;“良贱禁婚”即古代关于禁止良民与贱民之间通婚的法令与习俗,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30.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在强调“长沙大捷”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所以本题的材料是意在突出“长沙大捷”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
【答案】A
3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政机关等社会集团消费额年均约为42.3亿元,而1958—1960年分别猛增至约56.0亿元、68.5亿元和81.8亿元。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大力紧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
A.国家财政枯竭 B.市场供应不足加剧
C.群众生活受困 D.党和政府形象受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中国经济出现三年严重困难。根据材料文字“党政机关等社会集团消费额”“1958—1960年分别猛增”可知,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市场供应不足加剧。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答案】B
32.罗马法规定,凡与罗马没有签订友好条约的国家,该国公民均不受罗马法的保护,但各国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国家听凭处罚。这反映出罗马法( )
A.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维护罗马帝国的霸权地位 D.确立了近代社会行为规范
【解析】任何法律都有阶级性,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贵族的根本利益,所以并不保护奴隶的利益,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排除C;罗马法为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但由于时代局限性,不可能确立近代社会行为规范,排除D。“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国家听凭处罚”体现治外法权,体现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故选A。
【答案】A
33.据统计,从1789年到1970年,美国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的有75次。这表明此时期美国( )
A.总统立法能力远远高于国会 B.国会分裂导致制衡力量丧失
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D.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软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提取能力。根据材料文字“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的有75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1789
年到1970年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软弱。A、B、C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D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答案】D
34.1928年,苏联农民购买一公斤糖要卖7公斤小麦,至1962年,要卖14公斤小麦,1965年2月则要卖15—16公斤小麦。这表明苏联( )
A.长期优先工业建设 B.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C.国内物价持续上涨 D.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材料表明,苏联农民在1928年至1965年,购买糖所要付出的小麦代价越来越大,这说明糖的价值的不断上升。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所以重工业挤占了国内轻工业、农业的发展空间,导致轻工业产品不足,价格上涨,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粮食产量问题,也没有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排除BD。糖类产品的价格上涨不代表国内物价全部处于上涨趋势,排除C。故答案为A。
【答案】A
35.1971年,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苏、西欧、中国、日本)的观点,并且认为“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该观点出现的原因是( )
A.美国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美中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
C.美国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 D.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的失败,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美国迫切希望改善中国关系,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A正确。B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说法错误,美国在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而不是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排除。D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A。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2017年2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其影响,我国西北和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温在8℃以上并伴有4~6级大风,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2℃。
材料二
下右图为寒潮来临前浙江玉环果农在用塑料薄膜覆盖文旦。文旦在27℃-32℃生长最佳,不耐寒,忌高温,地下水位过高易烂根,栽培地点选择南向或东南向坡地最好。
(1)影响此次寒潮大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 、 。浙江玉环果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文旦起到了阻挡 、 (辐射)的作用。(6分)
(2)与乙地比,甲地在此次寒潮中降温幅度较大,简析其原因。(6分)
(3)从气候和地形条件角度简析浙江玉环种植文旦的条件。(6分)
(4)从气温的角度,说明文旦栽培地点不宜选择在西南坡的原因。(6分)
【答案】(1)冷锋 高气压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2)地形起伏较小,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地面阻力较小,风力强劲;纬度较低,距海近,强冷空气到达前气温较高。
(3)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较好;坡度适宜,排水良好。
不利条件:冬春季节易受低温冻害。
(4)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而此时太阳方位在西南方向;西南坡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多;盛夏时气温会超过32℃,不利于文旦生长。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海域面积有158.3万平方公里。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结冰,结冰最厚的月份可达1米。严冬季节,西北风会把浮冰吹向千岛群岛,使某些海峡堵塞。鄂霍次克海北部有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占海底面积的42%以上,往南水深增加。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鄂霍次克海海冰流动的形成过程。(6分)
(2)推测受海冰危害影响严重的产业活动。(8分)
(3)请评价鄂霍次克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8分)
【答案】(1)海域较封闭,与大洋的海水交换较少;沿岸河流的注入降低了表层海水含盐量;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表层海水易冻结成为海冰;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未凝结,易形成流冰;海冰在偏北风和南下寒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
(2)海冰易封锁港口,阻塞航道,影响海上航运;危害油气勘探和生产,损坏海洋工程;危害海洋渔业生产。
(3)有利条件:纬度高,结冰厚度大;海域面积广,海冰资源量大;海冰分布靠近海岸,易开采;不利条件:气候寒冷,开发成本高;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市场需求量小。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7年,分享经济迎来了发展的热潮。
材料一:
从汽车到自行车再到充电宝、篮球、雨伞甚至名牌包都在以“共享”之名以行。30余家共享单车企业、10余家共享充电宝企业、6家共享雨伞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5种共享产品正在“跑马圈地”,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的“风口”。对此;有专家表示,风口浪尖上的分享经济无限扩张,大量资本被投放到同一领域,一旦资本“退烧”,留下的“一地鸡毛”又将如何收拾?
材料二:
2017年7月,国家发政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强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进,加强分类指导,创新监管模式,推进协同治理,健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我国分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国家和企业应如何避免分享经济留下“一地鸡毛”。(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是怎样履行职责的。(12分)
【答案】(1)问题:大量资本进入分享经济领域,分享经济快速扩张,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可能会带来资源浪费。(4分)
措施: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掌握市场信息,科学预判,做到理性投资、可持续发展。(6分)
②政府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设立相应的准入门槛,规范分享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避免资源浪费。(4分)
(2)①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3分)
②创新监管模式,推进协同治理,提高为分享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3分)
③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政府依法管理分享经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3分)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支持和引导市场主体发展分享经济。(3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江西省赣州市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人们的经济状况与其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开化程度紧密相关。
材料二
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要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12分)
(3)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请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涉及两条动员标语。(4分)
【解析】本题以精准扶贫中的文化扶贫为话题,以华亭县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个地区的贫困和文化扶贫的重要性为载体,从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对立统一的观点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最后可以从进行总结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
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其实质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的知识。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作用,因此考生可以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展开说明即可。
(3)本题比较考查,以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为话题,要求考生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设计两条动员标语。考生所提的标语围绕着“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这个主题,同时要符合动员标语即可。
【答案】(1)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经济扶贫为文化扶贫提供物质保障,文化扶贫为经济扶贫提供精神动力。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学会统筹兼顾,经济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文化扶贫是经济扶贫的有益补充,二者相得益彰。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扶贫工作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文化扶贫。
(2)①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其实实质就是要肯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万村书库”工程,能够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①书香引领文明、教育助推发展。
②增文化之底蕴、促经济之发展。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早年以“儒”为业,“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洒困,何有于我哉”。他除了通晓迎生送葬的礼仪外,还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办私学,授徒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浩然正气”
的人格论,其主要学说体现在《孟子》一书中。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生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田苗苗《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方(克立)先生指出,现代新儒家主张“复兴儒家文化”、“重建儒家的价值系统”,呼唤和推进“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其根本精神不在于复古,而是要畅通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大流,使之不至于割断和失坠,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所谓“现代新儒学”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方先生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现代新儒学思潮并与之展开交流对话之始,乃至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他实际上一直在强调和凸显马克思主义较之现代新儒家具有更为开放、多元、理性和健全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方先生强调指出,与现代新儒家偏狭的新道统论、中体西用的文化立场和态度不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更为开放的文化视野,善于吸取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睁开眼睛看世界,对东方和西方各民族一切优秀的历史文化,对近代先进的科技成就,均采取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态度。 很明显,这两派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胸襟和开放态度应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较顽固守旧派有着相对多元开放立场的现代新儒家,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相比显然还是要逊色得多。
﹣﹣林存光《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儒学观与文化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1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谈谈我们应对“大陆新儒家”这一思想流派的态度。(9分)
【答案】(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需要人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盛;“士”(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10分)
脉络: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创立儒学;战国时期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荀子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发展了儒学。(6分)
(2)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西方现代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4分)
态度:公开自称“大陆新儒家”的观点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儒学;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上认清历史上儒学的本质及其现代命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5分)
41.阅读有关美国政体及评价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二十七部首,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之二,舍独洵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以前曾被(法国)君主体制视作奇闻的美国各项创制,应当成为共和政体的法国的学习对象……美国社会呈现的画面覆有一层民主的外罩,透过这层外罩随时可以看到贵族制度的遗痕。
——(1848年)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夺的自由。
——(1958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
(美国政体)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
——(1996年)美国法学家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外交事务》
根据以上一则或多则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
【答案】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不限于以下示例,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观点:鸦片战争后,传统夷夏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论述: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阶层主张“师夷长技”,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地理、政治。材料一中魏源了解到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人民主权(部酋、大酋总、皆自下始)等美国民主政治的零星状况。使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周政)进行主观理解。体现了对美国政体的肯定,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
示例二:观点:19世纪中叶,法国学术界对美国民主既有批判也有借鉴。
论述:法国大革命后,法兰西政局动荡,民主与专制激烈斗争,材料二中托克维尔从美国民主政治出发,对法国现实政治进行了批判。认识到美国共和制应是法国的学习对象,但也批判了美国民主中的贵族政治的痕迹。表达了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和民主平等势不可挡的主观愿望。
示例三:观点:建国初历史教科书对美国政体存在一定偏见。
论述: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对抗加剧。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中美关系恶化。50年代末受国内左倾思潮影响,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材料三中历史教科书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进行了批判,具有一定偏见。这反映了政治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示例四:美国政体优越性与局限性兼具。
论述:美国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材料一中魏源从民本思想的角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材料四中当代美国政治家亦肯定美国宪政中的人民主权原则。美国政体也存在局限性,例如保留了大量贵族政治的痕迹(如精英政治)。同时,美国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黑人和工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美国民主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这反映了民主制度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示例五: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
论述:面对民族危亡,魏源通过介绍西方以期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托克维尔眼见法国革命后政治动荡的社会现实,通过探讨美国民主的优劣表达对自由平等的诉求;而50年代的中国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侧重批判美国政治的弊端;当代美国政治家从美国的价值观念出发,颂扬了美国宪政民主的优越性。以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立场、身份、价值观下的多元历史认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惠州市龙门县是著名的温泉之乡,该县龙华镇沙径的乡间小道两旁小型温泉酒店林立,这些村民私人开发的小型温泉打井深度超过150米。每到节假日,小镇上私家车云集。下图为广东部分地区大地构造单元示意图和沙径镇某温泉酒店实景图。
(1)分析沙径地区温泉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当地温泉开发提出合理建议。(6分)
【解析】(1)温泉丰富的原因与地质构造、地下水丰富程度及岩性有关;图示沙径地区地处断裂带(或多活动断层),多地热资源;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水下渗量大,补充地下水资源;多透水岩层(含水层),地下水丰富。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温泉开发,要注意环境保护与开发同时进行,开发中要注意当地环境承载力,即建议要顾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控制打井规模(温泉数量),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资源短缺;增加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堆放与处理,防止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如村中道路及停车场的建设,提升接待能力。
【答案】(1)原因:地处断裂带(或多活动断层),多地热资源;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水下渗量大;多透水岩层(含水层),地下水丰富。
(2)建议:控制打井规模(温泉数量),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资源短缺;增加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堆放与处理,防止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如村中道路及停车场的建设,提升接待能力(任答两点)。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在我国,大型禽畜养殖场为防止禽兽疾病的发生,在禽兽养殖过程中,对禽畜过度注射抗生素,并对养殖场的圈舍喷洒大量的消毒液。在一个大型养殖场的外围,数千米到数万米的下游河道的鱼虾难以生存,两岸土地里的农作物难以生长。
(1)试列举大型养殖场破坏环境的污染物。(4分)
(2)试说出杜绝养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措施。(6分)
【解析】(1)大型养殖场禽畜排泄物中有抗生素和添加剂的残留,圈舍排放废水中有消毒液和农药的残留。冲洗圈舍的污水,进入河道,污染河水。圈舍周围有混合气体的污染。
(2)杜绝养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可以根据禽畜生长周期,对禽畜注射疫苗,减少禽畜排泄物中抗生素类残留。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农药,减少残留污染。对废水、废气、废渣先作无害化处理再达标排放,禁止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答案】(1)禽畜排泄物中的抗生素和添加剂的残留;消毒液和农药的残留;冲洗圈舍的污水;混合气体的污染。
(2)按禽畜生长周期对禽畜注射疫苗;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农药;对废水、废气、废渣先作无害化处理再达标排放。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改革回眸】(15分)
为缓和社会矛盾,1712年康熙颁发谕旨,把康熙五十年(1711)政府所掌握的全国人丁和应征的丁银,基本加以固定,作为以后每年征收丁银的常额依据,之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一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能解决赋役负担偏枯不均的问题。雍正即位后,进一步加强赋役改革,推行摊丁入亩。雍正元年(1723),按“因田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和“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的原则在直隶试点,将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第二年“造册征收,(在直隶全省)通省计摊,统为核算”。接着,除山西等少数省外,相继全国推行。至雍正七年基本上普及到全国的绝大部分省区。自此,“一省之内,(亦)则例各殊”的徭役形式“始归划一”,故有人称“(摊丁入亩)一举而数善备焉。”
——摘编自冯元魁《论清代前期的赋役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时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推行赋役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
【答案】(1)特点:继承前朝,因时更新;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丁随地起,地丁合一。(6分)
(2)作用:统一赋役,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保证赋税,巩固财政收入;刺激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削弱人身依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客观上有利人口增长和清查。(9分)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特别是进攻上海、华中和华南等地区,直接损害和严重威胁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在华的经济利益和地位。面对日本的严重挑战,美国有一部分人主张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进行反击;另一部分人,由于同日本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并受孤立主义影响,竭力反对制裁日本。虽然英日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不断加深,但因受日益紧张的欧洲局势的牵制,英国在远东的实力和地位不断下降,在处理对日关系中,不得不更多地仰仗美国。英国首相张伯伦宣布,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决不对日本进行制裁。法国则因国内政局动荡,又忙于西班牙内战,无力顾及远东,因此它的对华政策是跟随英美。在上述背景之下,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继续采取利已主义的两面手法。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第五卷》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英、法三国的对日政策及原因。(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对日政策的影响。(6分)
【答案】(1)政策:绥靖(妥协)。(1分)
原因:美国的孤立主义情绪:英国在远东实力下降,竭力维护自身利益;法国集中力量在欧洲对付德国;祸水北引,诱使日本攻打苏联。(8分)
(2)纵容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压力;最后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6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文翁,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让他们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他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将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悌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每次到各县巡查时,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翻译并整理自《汉书•文翁传》
(1)根据材料,概括文翁在蜀地进行民风教化的做法。(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翁推行民风教化的意义。(6分)
【答案】(1)做法:选拔青年就学于太学;提拔太学生担任要职;修建地方学校,减轻学生负担;重用学宫学生,让学宫学生宣传教化;提高学宫学生的社会地位等。(每点2分,答对五点满分9分)
(2)意义:改善了蜀地的社会风气;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选拔了有才能的官吏;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