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六)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C. 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结构与功能密切联系,组成成分和结构相同
D.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需要的物质甚至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
【答案】A
【解析】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A正确;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相等,主动运输是维持浓度差的,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B错误;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C错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D错误。
2. 植物A被害虫咬伤后,受伤部位分泌的多肽S能激活相邻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从而抑制害虫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多肽S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B. 多肽S基因是害虫的攻击诱导植物A突变产生的
C. 多肽S在植物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作用
D. 多肽S作为化学信息调节植物A与害虫的种间关系
【答案】C
【解析】多肽S和双缩脲试剂能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在害虫攻击前植物A中已有多肽S基因,在害虫的攻击下多肽S基因表达产生多肽S,B错误;由题干分析可知,多肽S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C正确;多肽S作为信息分子只对植物细胞起作用,调节植物A与害虫的种间关系的化学物质是蛋白酶抑制剂,D错误。
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重铬酸钾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B. 还原糖组织样液在加入苏丹Ⅲ后呈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C. 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使RNA呈现绿色
D.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
【答案】D
【解析】检测酒精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会出现灰绿色,A错误;还原糖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变成砖红色,苏丹III是鉴定脂肪的,B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使DNA呈现绿色,使RNA呈现红色,C错误;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反映的是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D正确。
4.某研究小组将某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图1)后小组成员甲绘制了图1中Ⅱ段的横切示意图(图2),小组成员乙根据资料绘制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示意图(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图1中Ⅱ段的色氨酸才可转变为生长素
B.图2中的b侧与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引起的生理效应相同
C.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由图3可以看出,生长素能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
【答案】D
【解析】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Ⅰ段),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色氨酸均可以转变为生长素,A错误;图2中的b侧的生理效应为高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生理效应为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B错误;达尔文经过实验发现,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得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C错误;由图3可以看出,生长素可作用于转录过程,能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D正确。
5.下列关于大气污染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B. 污染物中的病原体被人体吸入后,可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
C. 污染物中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机体需依靠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清除
D. 污染物中含有的病原体可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D
【解析】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防线,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A正确;污染物中的病原体被人体吸入后,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B正确;细胞免疫作用的对象是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因此病原体不能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6.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遗传病患者均带有致病基因
B. 遗传病往往表现出先天性和家族性等特点
C. 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监测遗传病
D. 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答案】A
【解析】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可不带有致病基因,A错误;遗传病往往表现出先天性和家族性等特点,B正确;基因诊断技术能够更好地监测和预防遗传病,C正确;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D正确。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答案】B
【解析】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A正确;B.生石灰或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没有抗氧化能力。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应加入抗氧化剂,B不正确;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在灼烧时发生了焰色反应,D正确。本题选D。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碳原子数目为0.1NA
B.常温下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1.5NA个SO2分子
C.常温下,22gCO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D.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答案】C
【解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常温下由于铁与浓硫酸能够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无法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CO2和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故22gCO2和N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CO2和N2O均为三原子分子,故0.5mol混合气体含1.5mol原子,个数为1.5NA,故C正确;D.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故D错误;故选C。
9.下列选项中的操作、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通入Cl2
溶液褪色
HClO有漂白性
B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气体通入溴水
溴水褪色
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
C
向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各滴加1滴酚酞
变红,前者红色深
结合H+能力: CO32->HCO32-
D
用发光小灯泡分别做HCl和CH3COOH导电性实验
发光强度:HCl强于CH3COOH
CH3COOH是弱电解质
【答案】C
【解析】A.氯气与NaOH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酚酞也可褪色,不能判断是HClO的漂白性,故A错误;B.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溴水反应,不能确定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则由现象可知结合H+能力:CO32->HCO3-,故C正确;D.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浓度未知,不能判断电离出离子浓度及电解质的强弱,故D错误;故选C。
10.下列关于正丁烷(b)、2-甲基丙烷(d)、甲苯(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d互为同系物
B.b、d、p的一氯代物种数分别为2、3、4
C.b、d、p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b、d、p中只有d的所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与d的分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b、d、p的一氯代物种数分别为2、2、4,故B错误;C.p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b、d、p中只有d的所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正确。故选D。
11.用甲醇燃料电池作电源,用铁作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最终可将Cr2O72-转化成Cr(OH)3沉淀而除去,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II)为阳极
B.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 CO32-+6H2O
C.电解一段时间后,在Fe(Ⅰ)极附近有沉淀析出
D.电路中每转移6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
【答案】C
【解析】A.H+向右移动,表明M电极是负电极,Fe(II)为阴极,故A错误;B.酸性溶液中没有大量OH-,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 CO2↑+6H+,故B错误;C. Fe(I)产生Fe2+,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电解一段时间后,Fe(II)产生的OH-大量移向阳极区,在Fe(I)极附近产生Fe(OH)3、Cr(OH)3沉淀析出,故C正确;D. 6Fe2+~Cr2O72-,电路中每转移6 mol电子,最多有0.5mol Cr2O72-被还原,故D错误。故选C。
12.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Y B.X、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W可形成双原子分子 D.M与W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
【答案】A
【解析】首先结合题意判断出X、Y、Z、M、W五种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应该是C和O元素,则Y为N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可推出M为H,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则为Na。H2CO3c(H2B)>c(B2-)
B.如左下图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 0.1mol·L-1 NaOH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C.在pH=2的NaHSO4溶液中c(H+)=c(OH-)+ c(SO42-)
D.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1)至pH=3,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x为强酸,y为弱酸且Vx>Vy
【答案】C
【解析】A.由于0.1mol/L NaHB溶液pH为4,所以NaHB在水溶液中既能电离又能水解,但其电离作用大于其水解作用,所以在该溶液中c(HB-)> c(B2-)>c(H2B),A不正确;B.分析左图曲线,在滴定终点pH=7附近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可以判断B不正确; C.在pH=2的NaHSO4溶液中,由电荷守恒c(H+)+ c(Na+)=c(OH-)+ 2c(SO42-),因为c(Na+)= c(SO42-),所以c(H+)=c(OH-)+ c(SO42-),C正确;D.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到1000mL时,x的pH分别变为3而y小于2.5,所以x是强酸、y是弱酸。因为它们起始时pH相同,所以弱酸y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大于强酸x,所以在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1)至pH=3过程中,y可以继续电离,因此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
(6) 12.5% (7) 0.4r(Mn2+)>r(Mg2+);因为S2-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面对角线是S2-半径的4倍,即4r=×0.520,解得r=×0.520nm=0.184nm;CaS也属于NaCl型结构,根据晶胞的结构,晶胞参数=2r(S2-)+2r(Ca2+),则r(Ca2+)==0.100nm;故答案为:>; r(Ca2+)>r(Mn2+)>r(Mg2+);0.184;0.100。
36.氰基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H)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 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F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由G生成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4)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的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 丙酮 (2) 醛基
(3)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4) + CH3OH + H2O
(5) CH3CH2CHO
【解析】(1)A的相对分子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则氧原子个数是58×0.276÷16=1,再根据商余法42÷12=3…6,A的分子式是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A是CH3COCH3;(2)A是CH3COCH3,根据信息②,可知B是;B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C,根据C的分子式C4H5N,可知C是;H是氰基丙烯酸酯,结合G在浓硫酸条件下与甲醇反应生成H,则H是;逆推G是;F是;E是;D是。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A是CH3COCH3,化学名称为丙酮。
(2)C的结构简式为,F是含氧官能团是-CHO,名称是醛基。
(3)由→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在浓硫酸条件下与甲醇反应生成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4)在浓硫酸条件下与甲醇反应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 CH3OH + H2O。
(5)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CH3COCH3含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O。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2016年初,中央电视台“手艺”栏目播放了《臭味相投》,介绍了腐乳的手工制作和王致和厂工业化生产流程,传播了腐乳制作展示的同时,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分析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制作过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___,该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_。
(2)加盐腌制过程中,离瓶口越近的,加盐量越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腐乳风味关系最密切的配料是________,其中加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腐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___________,而果酒变酸后表面的一层菌膜是___________。
【答案】(1)毛霉 15〜18℃
(2)多 离瓶口越近杂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 卤汤 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3)毛霉的菌丝 醋酸菌
【解析】腐乳的制作的原理:①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②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2
)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而离瓶口越近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加盐腌制要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卤汤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直接关系到腐乳的风味,其中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3)腐乳表面布满了毛菌的菌丝形成乳腐的硬皮;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变酸的酒表面现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已正式实施。一些高龄产妇希望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圆二胎梦。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而不通过服用雌激素来直接促进更多的卵泡发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外受精前,医生借助超声波探测仪等工具用吸卵针从某女士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随后将取出的卵母细胞置于与_____________中相似的环境,让它进一步发育成熟。受精过程中,精子顶体内含有的顶体酶能协助精子穿过卵子的___________,最终进入卵子内完成受精作用。
(3)胚胎的早期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一样,都需要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营养等条件。
(4)对移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要先从胚胎细胞中提取DNA,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_____。
A.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加入冷酒精后要用玻璃棒快速地搅拌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5)若做试管婴儿的夫妇中,妻子患有线粒体疾病(线粒体DNA缺陷),丈夫正常,则子女患病情况为__________。若要获得健康的孩子,可通过特殊的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即“三亲婴儿”(医生要去除女性捐赠者卵子中的细胞核,接着用母亲卵细胞中对应的遗传基因取而代之,最后再按照标准的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培育)。“三亲婴儿”的获得过程,除运用胚胎工程的技术手段外,还要特别运用_____________技术。
【答案】(1)过量的雌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卵巢的发育
(2)输卵管 放射冠和透明带
(3)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相应的气体环境
(4)AC
(5)全患病 动物细胞核移植
【解析】(1)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分级调节中,当雌激素含量增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卵巢的发育。因此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来促进卵巢的发育。(2)生物体内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输卵管,因此体外获得的卵母细胞也应置于与输卵管相似的环境中,让它进一步发育成熟。顶体酶能够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随后顶体酶能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精子借自身运动穿越透明带。(3)胚胎的早期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一样,需要满足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7.2—7.4)、相应的气体环境(O2与CO2)。(4)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A错误;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B正确;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C错误;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D正确。(5)受精作用时,受精卵中的线粒体来自于母本,而母本患有线粒体疾病,因此子女全患病。去除女性捐赠者卵子中的细胞核,接着用母亲卵细胞中对应的遗传基因取而代之,属于动物细胞核移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