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答案湖南益阳箴言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答案湖南益阳箴言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箴言中学高三语文组 ‎2018年高考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Ⅰ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民为主 ‎“民主”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有“以民为主”的含义。《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首要。《尚书》作为上古文献,早早就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甚至,这部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的古书,它十分严厉地训诫统治者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其实是在表明:民意就是天意。如果说“民”就是“天”,那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自己称为“天子”,从文化本意上讲,那应该是“人民之子”的意思,天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 以民为主、民比天大,这样的思想使得最高统治者是要想人民之所想的:人民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人民的愿望就是他的愿望,他只是带领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而不是做主者,他甚至要无限地弱化自己的意志、淡化自己的色彩,才能彰显和顺乎人民的意愿。所以《周易》里论述君王之道的乾卦就说“群龙无首,吉”,当社会领袖已经化入寻常的道之中,不再看见他高高在上的身影时,便是吉利之相。‎ 而《老子》也说“太上,不知有之”,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的意思是,在最好的世代里,人民只是模糊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而已,也就是,统治阶层虽超乎于民却顺乎于民,不与人民产生明显的距离;老子又称,这样的统治者,为百姓谋福利成功了,人民却感觉这本就是老百姓自己顺其自然的状态,本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程度的“以民为主”?统治者作为效劳于民的一个掌舵者,却早已无限虚化了自己的声音与功绩,在这大地上,只有人民作为主人自然而然的身影。‎ ‎《尚书》《周易》《老子》出现稍早,《孟子》晚出,儒家孟子目睹当时社会变得礼崩乐坏,却在论著里比前几部文献都更为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见,无论统治上层如何兴衰往来、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更改变幻,那贵重不变的,始终都是人民大众。‎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更迭、制度变迁都是岁月洗礼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客,唯有广大人民才是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中都永世不变的主人。‎ 所以,中国文化里的圣贤,是为这亘古不变的人民而思考命运的。他们与政客不同,政客的服务对象是当权者,而圣贤的关怀对象是为民者。他们的思考结果,不是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因此,才体现着最本质的人文关怀,才沉淀为岁月洪流中永不淘汰的金玉良言。‎ ‎(摘编自光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较早地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因此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 B.天子是“人民之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由此可见“民”就是“天”。‎ C.《周易》中的“群龙无首”是指百姓看不见统治者的身影,他们已经化入寻常的道之中。‎ D.最高统治者要顺乎民意,就要做带领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甚至要弱化自己的意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中国文化范畴内阐释民主的内涵,得出“唯有人民才是永世不变的主人”的观点。‎ B.文中引用《尚书》《周易》《老子》中的原文,不仅使文章有说服力,而且增强了文化气息。‎ C.文中引用《孟子》的观点,说明“以民为主”思想不随统治上层、社会制度变化而变化。‎ D ‎.文章先列举古代圣贤关于“以民为主”的不同阐释,最后总结观点,层次清晰,中心突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统治者和人民”关系的论述,《老子》比《尚书》《周易》中“以民为主”的程度更深。‎ B.《老子》中“超乎于民顺乎于民”,《孟子》中“民贵君轻”等思想,都是“民主”的体现。‎ C.中国文化里的圣贤之言会成为金玉良言,是因为其中体现着人文关怀、对人民思考命运的思考。‎ D.圣贤与政客不同,圣贤关怀“为民者”,不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阿咪 丰子恺 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客人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亲昵得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 访客之中,有的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主客都舒畅了。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 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我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紧张的演剧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了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 此时我但见贵客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无礼,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猫伯伯行年四岁,短命而死。这阿咪青春尚只三个月。希望它长寿健康,像我老家的老猫一样。这老猫是我父亲的爱物。父亲晚酌时,它总是端坐在酒壶边。父亲常常摘些豆腐干喂它。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 ‎(选自丰子恺《阿咪》,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交代阿咪的血统,介绍了阿咪可爱的样貌,突出了它活泼好动的习性,引出下文对有关阿咪的生活趣事的叙写。‎ B.文章通过对阿咪来家前后家里气氛的对比,表明阿咪的出现给家人和客人带来了热闹和欢笑,表达出对阿咪的喜爱之情。‎ C.作者说小朋友爱猫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而女孩子尤其喜欢猫,是因为女孩和猫有娇痴亲昵的共性,所以他赞成女儿养猫。‎ D.本文是丰子恺的随笔体散文,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细腻,叙述委婉,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5.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6.本文的标题是“阿咪”,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写“猫伯伯”?请谈一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来源:学#科#网Z#X#X#K]‎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一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B.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 C.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D.“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E.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 ‎9.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4分)[来源:学科网ZXXK]‎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乃大行,道不拾遗。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 ‎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 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节选自《后汉书·卓茂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B.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C.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D.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是中国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B.侍郎,官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C.光武,“光武皇帝”刘秀的谥号。谥号是给予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表闾,意思是旌表闾里,以显彰功德。出自《史记·殷本纪》“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卓茂性格宽厚谦恭。有人把卓茂的马认作是自己丢失的,卓茂明知是对方认错了,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 B.卓茂爱民如子。担任密县县令时,卓茂对百姓忧心苦思教诲不倦,任用贤良推行教化,从不对百姓恶言相加。‎ C.卓茂尊重礼仪政绩显著。卓茂认为律令制定的是大的准则,礼仪则要顺乎人情,治理密县几年后,县中道不拾遗。‎ D.卓茂深受吏民的爱戴。卓茂虽然袒护了受贿的亭长,但仍然受到吏民爱戴,离开密县时,百姓都流泪为他送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4分)‎ ‎(2)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南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问讯”写作者探听湖上的景色,是为了烘托后文“重来”的惊喜。‎ B.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 C.“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对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 D.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E.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 ‎15.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粱”,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陶渊明《饮酒》中“        ?        ”两句自问自答,告诉我们:心灵的净化超然能使外在的喧闹环境因之改变。‎ ‎(2)韩愈在《师说》中“      ,     ,    ”古今对比,批判了当时人们不良的学习风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厉害了,我的国》在运用大量航拍镜头分享震撼影像的同时,也将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②雾炮车这种所谓的“治尘神器”,价格不菲,但在很多专家看来差强人意,因为它不能治理PM2.5,防尘抑尘效果也仅局限于一小块局部地区。‎ ‎③当年在足球场上,罗纳尔迪尼奥总是在笑,他不知道,全世界很多小孩都被他感染了、影响了,这其中就包括现在如日中天的梅西。‎ ‎④2018年奥斯卡金像奖盖棺定论,墨西哥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凭借《水形物语》拿下最佳影片奖,智利影片《普通女人》获得最佳外语片奖。‎ ‎⑤直播答题源自美国游戏应用,原本一直不瘟不火,传到国内却迅速火爆起来,据统计,截至1月11日,《百万赢家》共举办51场直播,累计奖金池2235万。‎ ‎⑥经典的存在不是为了储存起来,让后人顶礼膜拜,然后落满尘埃,改编者必须大胆创新,在新文化语境中,为经典找到最恰切、最有魅力的存在方式。‎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显示,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 B.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与志同道合者共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大计,中国的互联网治理理念正稳步走向世界。‎ C.中国要想成为国际标准的引领者,除了广泛参与经济合作和国际标准化之外,还要有先进的理念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D.阅读把人类最广泛地联系起来——无论是上下数千年甚至更为久远,还是浩瀚的星空乃至纵横几万里,它都发挥作用。 ‎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黄老师对我说:“你在写作上有天分,平时要多写,习作可以交给我雅正。”‎ B.毕业之后,承蒙老师垂念,不胜感激,我将再接再厉,为您和母校争光。‎ C.日前,著名诗人余光中仙逝,说起华语诗坛的领军人物,余老是可以忝列其中的。‎ D.张帆和周凯在篮球场上玩单人对决,张帆说:“你就承让我一下,让我出个风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就会遭遇各种与身体活动水平低下相关的生理和健康问题。然而如果你运动的话,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可能会使得运动比不运动更加危险。②?答案,至少对中国男人来说,③。这个答案对中国的大多数妇女来说一定非常悦耳。你的丈夫在家是不是从来不分担家务?也许值得向他们指出:多做家务能降低他们患上各种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包括癌症。‎ ‎21.三段论推理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并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请仿照下面完整的三段论示例,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还原成三段论。(5分)‎ 示例:所有中医学院的学生都应当学好中医理论,你是中医学院的学生,所以你应当学好中医理论。‎ ‎(1)这款手机是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应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 ‎(2)影视剧演员是从业人员,影视剧演员应该有职业道德。‎ 四、写作(60分)‎ 命题一:‎ ‎“手机”“游戏”,现在已然成为不少家长和老师眼里的敏感词。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手机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标配”。据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6.76%的学生在家上网,上网所用工具为手机的占71.14%。显然,这与21世纪初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在网吧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本来学习第一的学生,自从打游戏以后,成绩下降得可厉害了!”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世纪小学六年级的XXX告诉记者,班里男同学用手机打游戏的“可多了!”‎ 随着网民向低龄化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由于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为此,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从通知里的“紧急”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紧迫性。‎ ‎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命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 ‎⑵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宿。 ——孔子《论语·述而》‎ ‎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大学》‎ ‎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⑸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注意:请考生从两个命题中选一个,作文。都选的考生,做离题对待 十模参考答案 ‎1.D 【解析】A 项,强加因果,原文中“早早就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和“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没有因果关系。B项,因果倒置,原文“如果说‘民’就是‘天’……天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C项,“百姓看不见统治者的身影”错误,原文中是“不再看见他高高在上的身影时”。‎ ‎6.①由阿咪联想到猫伯伯,写出猫可爱的共性,拓展了文章的内容,表达深厚的爱猫之情。②追忆猫伯伯趣事,表达出对猫伯伯的怀念之情。③引出下文对阿咪长寿的祝福,以及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深化主题。‎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以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段落的鉴赏能力,答案是不开放的。从内容上看,猫伯伯和阿咪同样为作者的家人和客人带来了欢乐,消除了作者与客人之间的隔膜,表明猫有可爱的共性,而作者爱猫也不是只爱哪一只猫。猫伯伯是短命的,对猫伯伯的回忆却是生动有趣的,表达出作者对猫伯伯的怀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由对猫伯伯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阿咪的祝福,以及对父亲的回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7. A (B项,“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错误 。C项,“都认为……有过度煽情之嫌”错误。只有材料二说“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D项,材料二“多贬低”不准确,应为“褒中有贬”。另外材料三“无褒贬”表述也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 ‎8. CE (A项,“仍持怀疑态度”错误。B项,“就是因为它有广泛的受众基础”过于片面、绝对。D项,“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的判断过于武断,这要看报道的内容等各种因素。)‎ ‎9. 节目优势应继续保留:①“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②继续高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③继续带观众回到文字的阅读上,感受其中的真情。弥补节目的不足:①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度(或“适可而止”)。②少些教化和煽情的“表现”,更专注于“朗读”本身。③精心选择“朗读者”和朗读文本,扩大电视受众群体,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走进《朗读者》。‎ 文言文阅读 ‎10.C【解析】画线句子上文讲的是有人状告亭长有受贿行为,卓茂问清是此人赠送并不是亭长索要,然后给此人讲解人与人之间应重礼节,百姓之间如此,吏民之间也如此。画线句子可分为三部分,“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说的是普遍的道理,“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是分析告状人的情况,“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是总结,据此可知BD两项断句错误,可排除。再比较AC两项,“宁能”可看作是固定结构,而且“吏岁时遗之”只能理解成官吏过年时送些礼物,与文意不符,由此可确定A项断句错误,答案应为C项。画线句子加标点为: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13.(1)而今我因为害怕他,所以给他送些米肉,亭长最终既然接受了,所以我来告发他。(“是以”“遗”‎ ‎“卒”各 1 分,句意 1 分)‎ ‎(2)拥有敦厚的性情宽广的胸襟就接近于仁爱,有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就接近于宽恕,遵循这个道理,埋怨悔恨怎么会招致呢!(“中”“校”“率”“曷”“致”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注意落实重点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是以”,所以;“遗”,赠送;“卒”,最终。(2)‎ ‎“中”,内心;“校”,计较;“率”,遵循;“曷”,通“何”,“曷其”,怎么会;“致”,招致。‎ ‎【参考译文】‎ 卓茂字子康,是南阳宛人。性格宽厚仁慈谦恭友爱。起初被征召担任丞相府史。有一次他曾从相府外出,有个人指认他骑的马是自己的马。卓茂有那匹马已经多年,他心里知道对方把马认错了,却默不做声地解开缰绳将马给了对方,回头对那人说:“如果你发现这匹马不是你的,希望你来丞相府把马还给我!”过了几天,那人意外地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匹马,于是他来到丞相府把马归还给卓茂,向卓茂叩头道歉。‎ 后来卓茂因精通儒家学术被举荐为侍郎,调任密县县令。卓茂忧心苦思教诲不倦,视百姓如同自己的孩子,任用贤良推行教化,从不对百姓恶言相加,官吏和百姓像对待父母那样爱戴他,不忍心欺骗他。有个人曾来告发他属下的一个亭长收受了他的米肉,卓茂屏退身边的人后询问那人:“是亭长跟你索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付他办而送给的?抑或是平时你认为他对你有恩而送给他的?”那人回答说:“是我自己前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自愿送给他,他接受了,为什么又来告发他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使百姓不惧怕官吏,官吏不向百姓索取财物。而今我因为害怕他,所以给他送些米肉,亭长最终既然接受了,所以我来告发他。”卓茂说:“大凡人比禽兽尊贵的原因,是因为人讲求仁爱,懂得互相敬重。现在乡邻之间尚且表达馈赠之礼,这是人们用来相互亲近的礼节啊,更何况官吏与百姓之间呢?官吏只是不能利用权势强求别人馈赠礼物罢了。大凡人生息之地,总是和许多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有人情礼仪上的互相交往。你却不想在人情礼节上加强修行,难道能远走高飞,不在人间生活吗?亭长平素是个好官吏,过年时送些米肉,这是礼节。”那人说:“假如这样的话,法律为什么禁止那样做呢?”卓茂笑着说:“律令制定的是大的准则,礼仪则要顺乎人情。如果我用礼教导你,你一定不会有怨恨;如果用法律来惩治你,你就会不知所措了吧?你且回去想想吧!”于是百姓都接受了卓茂的教导,官吏也很感激他的恩德。‎ 当初,卓茂刚到密县,有些事务被他废置了,官吏百姓嘲笑他。河南郡为他配置了代理县令,卓茂也不疑忌,处理事务同平常一样。几年后,教化广泛生效,县中道不拾遗。调卓茂担任京部丞,密县百姓老 老少少都流泪跟随着为他送行。那时光武帝刚登帝位,于是下诏表彰说:“先前的密州县令卓茂,严格约束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坚持纯洁的节操始终不变。而今任命卓茂担任太傅,封他为曪德侯。”‎ 评论说:卓茂绝对是个小官,然而首先施以聘请任命,用优胜的言辞尊重的礼仪,这与周王燕王表闾立馆有什么不同吗?拥有敦厚的性情宽广的胸襟就接近于仁爱,有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就接近于宽恕, 遵循这个道理,埋怨悔恨怎么会招致呢 古诗词阅读 14. AE【解析】A项,“问讯”理解不准确,“问讯”是“问候”的意思,目的是表达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从全词看词人已经到湖边。E项,“彻底解脱”不当,“此心到处悠然”,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 15. ‎①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翔为动静。一静一动,描绘出一幅充满了蓬勃的生气画面;‎ ‎②以景结情,结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起的和谐之景,表达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之情。(每点 3 分,手法 1 分,解释 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5分)(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舔字不给分。‎ ‎18、B【解析】A项,结构混乱,“根据……显示”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在标准化”后加入“活动”;D项,语序不当,把“浩瀚的星空”与“纵横几万里”换位。‎ ‎21.(1)所有智能手机都应当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这款手机是智能手机,所以这款手机应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 ‎(2)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当有职业道德,影视剧演员也是从业人员,所以影视剧演员应该有职业道德。‎ ‎(答对一句给 2 分,两句给 5 分)‎ ‎【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的能力。题干讲明了三段论推理的形式,例句以直观的形式对题干进行了诠释。考生解答时可参照例句仔细阅读题干,明确三段论推理的格式和要求,然后按照例句的形式改写所给句子。本题所给的两组句子都缺少一个大前提,首先要补出来,(1)句需要补的是“所有智能手机都应当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2)句需要补出的是“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当有职业道德”,然后再按例句形式分别改写即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