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学生用书P41]
1.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 L大豆与1 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 L
2.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主要看构成物质的 ( )
A.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B.分子种类是否相同
C.分子质量是否相同
D.分子数量是否相同
4.[2018·济宁]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
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5.如图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2)在反应中氢气分子变成__________,氯气分子变成______ __,它们相互结合形成的新分子是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
3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8.把分别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和无色的氢气(H2)的集气瓶按照下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学生用书P41]
3
1.D
2.A 【解析】 馒头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的碘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碘分子保持了碘的化学性质,因此选A。
3.B 【解析】 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的为纯净物,与原子种类无关。
4.D 【解析】 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不是因为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或原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滴水成冰,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食品变质,是由于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5. (1)化合
(2)氢原子 氯原子 氯化氢分子
(3)原子 氢分子、氯分子
6.B【解析】 水分子本身不会变大,故A错误;前后变化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为物质形态上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数目不变,故C错误;水在气态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分布在整个容器中,故D错误。
7.D
8.(1)二氧化氮(NO2)气体的密度比氢气(H2)的密度大
(2)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