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重庆市2019届高三5月调研测试(三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神话通过意系彰显自己,也通过意象传承不息意象是中国神话的体现形式,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以各种方式被吸收、被改造、被转換,神话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神话意彖凝聚着她的美.因此,神话需要我们以一己之心、之情去体验它、感悟它,而不是分析它、认识它,“体验神话”是由神话意象的审美属性所决定的。而本质主义神话观在预先设定的知识框架中对神话材料进行有目的的筛选,用归纳的方法得到关于神话本质的结论,笔者在对神话意象审美属性分析的基础上,主张体验论神话观,倡导建立神话现象学,对神话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新的看法。
这一研究方法的提出,也是对神话研究历史的反思。将神话看作“外在于主体的无关对象”是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神话学者的类型观点,弗洛伊德、弗雷泽哈里森、早期荣格等都有此主张.他们通过对神话材料的整合、分析、阐释,试图揭示神话的本质和意义,于是神话成为预设的“本质”或“意义”的证明物,这种思路和方法切断了神话与人类主体精神的联系,随即二十世纪的神话学者所摈弃,实际上,笔者将神话看作“至今仍与我们息息相通的心理文化结构和清感需求的结晶”的观点,接续了伊利亚德、坎贝尔等人的观点,指出了神话对于当下现实的重要性,伊利亚德等人虽然打破了十九世纪弗洛伊德等人将神话看作“他物”的研究思路与框架,但是在神话与当下的关系中,两人的处理稍显牵强。伊利亚德认为,神话产生于神圣时代,我们处在世俗世界,神圣通过“显圣物”在世俗世界显示自己,伊利亚德对“显圣物”的界定和分类一直招致诟病,他将外在于人类主体的显圣物作为神话与当下的连接点,也是有问题的。坎贝尔在《千面英雄》等著作中将神话中的英雄成长经历模式化,认为人与神性英雄在成长过程方面有相似、相通之处,虽然坎贝尔的观点启发了大量流行文化和艺术作品的产生,但这种模式如何处理个人与民族的关系,以及它对个体存在有何意义?而将文化心理结构和情感需求作为神话与当下现实的联结点,在一定程度上逼退了历时性的时空差距,“神话”本质上是“人话”,神与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在于情惑需求的实现。
受西方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洗礼的现代人,习惯于言必讲概念、重逻辑,却忽视了我们身为人类的独特性,当感性成了与理性对立之下的牺牲品时,我们就跟随标榜理性的科技一路狂奔,但只需稍稍停顿,就会感受到内心无以缓解的焦虑。理性与感性是人生存中两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二者之间不是我然对立、此消彼长,它们共同促成人的完满存在,通过意象体验神话,就是搁置一切预设,转向神话本身,而非用神话的本质、内涵、功能等取代神话。今天我们走进神话,不是靠概念分析、逻辑推理,而应排除预设,对神话所呈现的生活世界进行体验式理解,正像笔者所指出的:“神话的真正魅力,即在于接受者在与神话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独一无二的精神氛围。”
(摘编自王怀义《中国史前神话意象》)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神话依靠意象凝聚美,需要阅读者结合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加以体验和感悟,发掘其真正的魅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 中国神话的意象在历史传承中被吸收、被改造、被转换,使神话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具有朦胧美。
C. 十九世纪的本质主义神话观将神话看作“外在于主体的无关对象”,切断了神话与人们主体精神的联系。
D. 通过意象体验神话是对言必讲概念、重逻辑习惯的摒弃,搁置一切预设,运用人的感性能力进行理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体验神话”展开论述,分析了“体验神话”主张产生的依据、背景和现实意义。
B. 文章分析本质主义神话观的基本主张,通过对比的方法,凸显了体验论神话观的科学性。
C. 文章引述伊利亚德、坎贝尔的观点作论据,对十九世纪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D. 文章第三段分析了感性与理性二者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论证“体验论神话观”的合理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质主义神话观被二十世纪的神话学者摒弃,是因为他们靠概念分析和逻辑推理来研究神话。
B. 如果没有伊利亚德和坎贝尔指出神话对现实的重要性,作者就不可能提出神话研充的新方法。
C. 作者提出体验论神话观主要是基于对神话意象审美属性的揭示,以及对感性的价值的肯定。
D. 神话本质上是“人话”,神与人有共同 情感需求,因此神话对当下现实仍然有重要意义。
【答案】1. B 2. C 3.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7年,“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海,移驻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封存6年后,近日,囯家文物局决定启动“南海一号”的全面整理,用三四年时间,取出全船6万至8万件文物。
“南海一号”是一艘宋代商船。船体长24.58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宋代船只,该船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但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
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对祖辈盛世的迷恋与崇拜,对宝藏本能的探窥心理都让人们寄希望于在“南海一号”中寻找答案,“南海一号”的身世、沉船原因、千年不腐等谜题将随沉船的全面发掘而一一揭晓。可以预见,当“南海一号”最终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无论是否符合专家的预期,任何一条有关它的信息都将是引人注目的新闻。
(摘编白《“南海一号”试捞20年沉浮录》,中国文化报2013年12月5日)
材料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一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此前“南海一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目前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截至2018年,我们发掘的文物数量是143000多件,从目前看,剩下的预估还有一两万件,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可能会超过16万件。”
考古人员介绍、由于目前大部分发掘已经到船底,船体下部保存较好,立本上确认了船体的整体打捞成功。船货清理提取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铁器、钱币,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
崔勇表示,接下来“南海一号”将进入船体发掘和保护的阶段,船体未来有望整体展示。
(摘编自《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船货清理基本完成,文物或超16万件》,新华网2019年3月21日)
材料三
2007年12月22日,一艘南宋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从广东阳江附近的海底被整体打捞出水,一周以后,“南海一号”被搬进了阳江海陵岛上专门为它建造的“水晶宫”里,一边开放陈列,一边继续发掘.这样的打捞发掘,费用昂贵:光打捞就要花费1亿元以上,建“水晶宫”又要1亿多元。为了一艘沉船花那么多钱,值得吗?
这就要从20多年前“南海一号”的发现说起。这艘沉船是在1987年被发现的,同时打捞出一批珍责文物。由于经费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直到2001年才进行制图调查,2002年又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原来,“南海一号”是800年前的大型远洋货船,船长30米、宽近10米,载重量近800吨。发现时甲板已经腐烂,但是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船体的木质仍然坚硬如新,是迄今发现的最大、也是保存最好的宋代沉船,对了解中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都有极其珍貴的价值。船载货物以瓷器和铁器为主,初步估计有6万至8万件之多,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对于这项国宝的发现,采用整体打捞、室内发掘的新技术,来保证船身和物品的有效发掘和保存,是完全值得的。
“南海一号”的发掘,也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中国古代的国际贸易航线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唐宋年间更为繁荣,宋代时中国的航海技术在囯际上遥遥领先.隋唐年间海上运送的主要是丝绸,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的出口货物,“南海一号”就是见证。
(摘编自《为什么要花巨额经费打捞“南海一号”沉船?》,科普中国网2017年4月1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海一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远洋贸易商船,沉没在海底已经800多年,在目前发现的所有末代船只中,它般体最大、保存也最为完好。
B. “南海一号”本身和般载货物都是价值连城国宝,采用整体打捞、室内发掘的方式,既保证了船载文物的有效发据,又保证了船体完好无损。
C. “南海一号”文物发掘表明,船上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这为中国在宋元时期的国际贸易中瓷器成为主要出口货物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 “南海一号”目前陈列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水晶宫”中,“水晶宫”耗费上亿资金,专为“南海一号”而建,面向广大游客开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南海一号”在被发现20年后才打捞出水,得益于先进的打捞技术,船体整体打捞非常成功,当即得到专家确认。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 随着“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一个个的谜题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目前的考古发现完全符合专家的预期,成为新闻持续关注的热点。
C. “南海一号”的发掘工作分为船货清理和船体发掘与保护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将进入船体发掘和保护阶段。
D. 目前,“南海一号”文物的提取工作并没有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原计划如期完成,这应该与船载文物的数量比预计多出一倍有很大的关系。
6. 材料一说,任何一条有关“南海一号”的信息都将是引人注目的新闻,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D
6. ①文化心理方面:大国情结、对祖辈盛世的迷恋与崇拜、对宝藏本能的探窥心理都让人们寄希望于在“南海一号”中寻找答案;②沉船谜题方面:“南海一号”的身世、沉船原因、千年不腐等引人关注;③宝藏价值方面:船载文物数量巨大,价值连城;④考古价值方面:“南海一号”不仅对了解中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都有极其珍贵的价值,也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B项,“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错误,从材料三可知,船载货物“包括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故选B。
【5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A项,“当即得到专家的确认”错误,从材料二可知是在目前船货清理尾声阶段才“立体上确认了船体的整体打捞成功”;B项,“揭开了面纱”“符合专家预期”夸大其辞,原文“可以预见,当‘南海一号’最终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无论是否符合专家的预期”;C项,“前一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错误,前一阶段是“提取船内文物”,船货是船内文物的主体,但不是全部。故选D。
【6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要去概括“任何一条有关‘南海一号’的信息都将是引人注目的新闻”的理由,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对祖辈盛世的迷恋与崇拜,对宝藏本能的探窥心理都让人们寄希望于在‘南海一号’中寻找答案”“‘南海一号’的身世、沉船原因、千年不腐等谜题将随沉船的全面发掘而一一揭晓”“对了解中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都有极其珍貴的价值。船载货物以瓷器和铁器为主,初步估计有6万至8万件之多,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南海一号’的发掘,也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系于一发
[奧地利]卡尔·施普林根施密特
我们想:让姑妈把秘密公开吧!我们虽年幼,但毕竟长大了,好歹快成年了,有什么事不能对我们说呢?埃弗里纳姑妈真不用对我们保什么密了。就说那个圆的金首饰吧,她用一根细细的链,总是把它系在脖子上,我们猜想,这里准有什么异乎寻常的缘由,里面肯定嵌着那个她曾爱过的年轻人的小相片。也许她是白白地爱过他一阵哩,这个年轻人是谁呢?他们当时究竟怎样相爱的呢?那时情况又是如何呢?
这没完没了的疑问使我们纳闷。
我们终于使埃弗里纳姑妈同意给我们看看那个金首饰。我们急切地望着她,她把首饰放在平展开的手上,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塞进缝隙,盖子猛地弹开了。
令人失望的是,里面没有什么照片,连一张变黄的小相片也没有,只有一根极为寻常的、结成蝴蝶结状的女人头发,难道全在这儿了吗?
“是的,全在这儿,”姑妈微微地笑着,“就这么一根头发,我发结上的一根普普通通的头发,可它却维系着我的命运。更确切地说,这纤细的一根头发决定了我的爱情。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也许不理解这点,你们把自爱不当回事,不,更糟糕的是,你们压根儿没想过这么做。对你们说来,一切都是那样直截了当,来者不拒,受之坦然,草草了事。
“我那时19岁,他——事情关系到他——不满20岁。他确是尽善尽美,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爱我。他经常对我这样说:我该相信这一点。至于我呢,虽然我俩间有许多话难以启口,但我是乐意相信他的。
“一天,他邀我上山旅行。我们要在他父亲狩猎用的僻静的小茅舍里过夜,我踌躇了好一阵。因为我还得编造些谎话让父母放心,不然他们说啥也不会同意我干这种事的。当时,我可是给他们好好地演了出戏,骗了他们。
“小茅舍坐落在山林中间,那儿万籁俱寂,孤零零地只有我们俩,他生了火,在灶旁忙个不歇,我帮他煮汤。饭后,我们外出,在暮色中漫步,两人慢慢地走着,无声胜有声,强烈的心声替代了言语,此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们回到茅舍,他在小屋里给我置了张床。瞧他干起事来有多细心周到!他在厨房里给自己腾了个空位,我觉得那铺位实在不太舒服。
“我走进房里,脱衣睡下。门没上栓,钥匙就插在锁里。要不要把门栓上?这样,他就会听见栓门声,他肯定知道,我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太幼稚可笑了。难道当真需要暗示他,我是怎么理解我们的欢聚的吗?话说到底,如果夜里他真想干些风流韵事的话,那么锁、钥匙部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对他无奈。对他来说,此事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俩的一辈子——命运如何全取决于他,不用我为他操心。
“在这关键时刻,我蓦地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念头,是的,我该把自己‘锁’在房里,可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只不过是采用一种象征性的方法。我踮着脚悄悄地走到门边,从发结上扯下一根长发,把它缠在门手把和锁上,绕了好几道。只要他一触动手把,头发就会扯断。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嗨,你们今天的年轻人呀!你们自以为聪明,聪明绝顶。但你们真的知道人生的秘密吗?这根普普通通的头发——翌日清晨,我完整无损地把它取了下来!——它把我们俩强有力地连在一起了,它胜过生命中其他任何东西。一俟时机成熟,我们就结为良缘。他就是我的丈夫,多乌格拉斯。你们是认识他的,而且你们知道,他是我一生的幸福所在。这就是说,一根头发虽纤细,但它却维系着我的整个命运。”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结尾连续用三个问句,表现出“我们”的好奇和了解真相的急迫,也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自然地推动了情节。
B. 姑妈年轻时的爱情故事,既有传奇色彩,也富有教育意义,使“我们”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因此静听她娓娓道来,不忍打断。
C. “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重复出现,表达了姑妈对年轻人不知自爱和自作聪明行为的不屑和鄙夷,突出了姑妈的爱情观的宝贵。
D. 姑妈的丈夫多乌格拉斯没有直接出场,但是他对女友细心体贴、对爱情理性节制的富有教养的形象却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8. 姑妈为什么要用一根头发“把自己‘锁’在房里”?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以“我们”的疑问开篇,接下来却只写了姑妈的讲述,而没有再写“我们”来结尾,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出于自爱:姑妈相信“他”的爱情,但不愿意放纵;②出于尊重:不愿让“他”听到锁门声而感情受到伤害;③出于无奈:因为锁和钥匙都无济于事,命运如何全取决于“他”。
9. ①小说的主体是姑妈的爱情故事,“我们”的疑问只是引出故事的由头,疑问的答案已经包含在故事中;②小说的主人公是姑妈,在姑妈的讲述中已经完成了对其形象的刻画,主旨也得到揭示;③结尾不再写“我们”,反而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题中C项,题中“表达了姑妈对年轻人不知自爱和自作聪明行为的不屑和鄙夷”错误,没有“不屑和鄙夷”,只是友善的告诫。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核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概括姑妈要用一根头发“把自己‘锁’在房里”的原因,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如果夜里他真想干些风流韵事的话,那么锁、钥匙部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对他无奈”“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也许不理解这点,你们把自爱不当回事,不,更糟糕的是,你们压根儿没想过这么做”“至于我呢,虽然我俩间有许多话难以启口,但我是乐意相信他的”“我踮着脚悄悄地走到门边,从发结上扯下一根长发,把它缠在门手把和锁上,绕了好几道。只要他一触动手把,头发就会扯断”概括答题要点。
【9题详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此题考核分析小说人称变化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以“我们”的疑问开篇,接下来却只写了姑妈的讲述,而没有再写“我们”来结尾的用意,此题注意分析三个节点,开头“我们”,中间“姑妈”,结尾“姑妈”,首先看开头“我们想:让姑妈把秘密公开吧!”“我们猜想”“令人失望的是,里面没有什么照片,连一张变黄的小相片也没有,只有一根极为寻常的、结成蝴蝶结状的女人头发,难道全在这儿了吗”可见是我们的好奇,姑妈才揭开秘密,开头“我们”是为了引出小说的主体是姑妈的爱情故事,接下来是文章的主体,“姑妈的爱情故事”,当然要以“姑妈”讲述为主体;文章的结尾揭开谜团,故事已经结束,我们的谜团也揭开,没不要在出现“我们”。
【点睛】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少武勇,有胆气,不事细行,意豁如也。光实嗣职,迁永平军节度管内捕盗游奕使。乾德中,太祖命王全斌等平蜀。俄而盗贼群起,夷人张忠乐者,尝群行攻劫,且憾光实杀其徒党,率众数千,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贱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又发冢墓,坏其棺椁。光实诣全斌,具以事白,誓雪冤愤,全斌壮其志,令率兵先导,果克其城,获忠乐而甘心焉。全斌乃署光实为义军都指挥使,残寇犹据沈、黎。光实以所部尽平之。遂以光实知黎、雅二州兼都巡检使,安集劳来,蛮族怀之。六年秋,全斌遣入贡京师,遂言境内安乂、乞罢义军归农。太祖喜,谓左右曰:“此蜀中杰俊也,”诏升殿,劳问久之,以为黎州刺史。及平交、广,群盗未息,以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既至,捕逐群盜,海隅以宁,车驾征河东,以光实知威胜军事,令调军食,光实入告,愿提一旅奋锐先登,帝曰:“资粮事重,亦足宣力也。”河东平。李继捧之入朝也,以光实为银、夏、绥、麟、府、丰、宥州都巡检使。继捧弟继迁逃入蕃落,为边患,光实乘间掩袭至地斤泽,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及牛羊万计。继迁仅免,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因致情款,陈甥舅之礼,期某日降于葭芦川。光实信之,且欲专其功,不与人谋。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卒。年五十五.帝闻之惊悴,帽赙加等。
(节选自《宋史·曹光实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
B. 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
C. 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 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多指开国之君的庙号,开国之君居功甚伟,故而继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 棺椁,棺即棺材,椁指套在棺外的外棺,古代死者身份和等级不同,棺椁的规格不同。
C. 岭南,秦岭以南,古时岭南地区为烟瘴之地和官宦贬谪之所,因而产生了“贬官文化”。
D. 甥舅,外甥和舅舅,或指女婿和岳父,因异姓诸侯间多有通婚关系,故也用来指外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光实为人武勇,颇有胆气。盗贼张忠乐因怨恨曹光实杀其党羽,便率众数干,半夜里突袭包围他的居所,他背着母亲突围而出,盗贼们都纷纷避开,不敢靠近。
B. 曹光实平治有力,能得人心。他擒获张忠乐报仇雪恨后担任义军都指挥使,奉部平定沈、黎,后主事黎、雅二州并兼任都巡检使,安抚慰劝百姓,以至蛮族感怀他。
C. 曹光实平蜀有功,皇帝器重。其谏言得到皇上赏识,皇上称赞他是蜀中俊杰,下诏让他登上宝殿,询问筹策并委以重任,他遇害后,皇上惊悼,加等发放抚恤金
D. 曹光实性倩豁达,立功心切。他随皇上出征河东,他的职责本是调运军粮,却禀报皇上,希望率军打先锋,被皇上拒绝,征讨李继迁时,他不与人谋,想独占其功。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全斌壮其志,令率兵先导,果克其城,获忠乐而甘心焉。
(2)六年秋,全斌遣入贡京师,遂言境内安乂,乞罢义军归农。
【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王全斌认为他志向豪壮,命令他领兵在前开道,果然攻下了雅州城,擒获了张忠乐才称心满意。
(2)乾德六年秋天,王全斌派曹光实进京城朝贡,就说蜀中境内很安定,请求解散义军回归农田。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继迁”作后句主语,前面断开;“举手麾鞭”“伏兵应之”主语不一致,前面断开。故选B。
【11题详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秦岭以南”错误,岭南:古为百越之地,宋代以后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粤、桂及琼全境。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C项,“询问筹策并委以重任”错误,“劳问”并非“询问筹策”,而是“犒劳慰问”的意思。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第(1)句,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先导在前开道克攻下甘心称心。第(2)句,入贡京师:前补充曹光实;遂:就;安乂:安定;罢:解散。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曹光实是雅州百丈人。曹光实年轻的时候很勇敢,有胆识,不追求细节的完美,心胸豁达。曹光实继承了父亲官职,升迁到永平军节度管内捕盗游奕使。乾德年间,太祖命令王全斌等人平定蜀中。不久盗贼纷纷起事,夷人张忠乐,曾经结伙进行攻击抢劫,而且怀恨曹光实杀过他的同党,就率领几千人半夜里突然到来,包围了曹光实的房子,一起鼓噪进攻。曹光实背着他的母亲,挥动长戈突围而出,贼人纷纷避开,不敢靠近。张忠乐杀掉了他家族,又发掘曹光实家的祖坟,毁坏了里面的棺椁。曹光实拜见王全斌,把事情详细地禀告了王全斌,发誓要洗雪自己的冤仇和愤怒。王全斌被他的壮志感动,命令他领兵作先导,果然攻下了雅州城,擒获了张忠乐才称心满意。王全斌就任命曹光实为义军都指挥使。剩余贼寇还占据着沈、黎二州,曹光实率领部下全部将它们平定。于是任命曹光实主事黎、雅两个州并兼任都巡检使,安抚慰劝百姓,蛮族感怀他。乾德六年秋,王全斌派曹光实进京朝贡,就谈到蜀中境内很安定,请求解散义军回归农田。太祖大喜,对左右说:“这是蜀中的俊杰啊。”下诏让他登上宝殿,犒劳慰问他很长时间,把他任命为黎州刺史。等到平定交、广二地之后,群盗仍未平息,就任命曹光实为岭南各州的都巡检使。曹光实到了之后,抓捕驱赶群盗,海边因此安定下来。皇帝亲征河东,因为曹光实熟知威胜地区的军事,命令他负责调运军粮。曹光实入见皇帝,报告说自己希望带领一支军队振作锐气作为前驱,皇帝说:“物资粮草责任重大,也值得你尽力啊。”河东平定。李继捧归顺宋朝以后,皇帝任命曹光实为银州、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夏州、绥州、麟州、府州、丰州、宥州都巡检使。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逃入蕃人部落,成为边境的祸患。曹光实利用机会突然袭击到了地斤泽,攻破他们的营帐,俘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妻子以及数以万计的牛羊。只有李继迁自己逃掉了,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多次投奔北人,现在情势窘迫不能保全自己了,你能允许我投降吗?”趁机表达了诚挚的情意,约定某日在葭芦川投降。曹光实相信了他,并且想要独占这个功劳,不跟人商量。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李继迁先设下伏兵,命令十多个人走近城边迎接曹光实,曹光实率领几百个骑兵前去赴约。李继迁在前面引导往北走,快到地方的时候,李继迁举起手挥动鞭子(作为暗号),于是埋伏好的军兵突起响应,曹光实于是被害,年仅五十五岁。皇帝听说后惊叹哀悼,抚恤金提高等级发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陆畅
其一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注]①禁漏: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 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C. 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D. 两首诗角度不同,前诗从空间切入,侧重写景;后诗从时间切入,侧重写人。
15. 两道诗都写了“月”,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错误,难以入眠不是因为天凉,而是因为景美,不忍心睡觉。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意向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分析文中“月”这一意向的作用,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其在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第一首“秋月城头过”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写秋月从城头经过,结合上文“谁忍卧”可知是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以景结情,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第二首“识是谢公诗酒人”。由“识”可见是“拟人”手法,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写出既崔大夫的高雅,结合前面的“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形象描述自己飞翔状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提到士大夫之族借地位、官职拒绝从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答案】 (1). 我决起而飞 (2). 抢榆枋而止 (3). 位卑则足羞 (4). 官盛则近谀 (5). 报君黄金台上意 (6).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决、抢、榆枋、谀、携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湖北潜江“小龙虾学院”首批学生未等毕业就被各企业预定得①荡然一空,引发了人们对专业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崭新魅力的热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已②不言而喻,它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之举。这几年的就业市场,一头是工厂感叹招工难,另一头却是就业者③叫苦不迭,感叹就业难。其实,就业问题不仅是总量问题,还有一个结构性问题。要化解这一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总体的均衡发展,关注个体的④因材施教。同时,当“工匠精神”广为称颂,不少蓝领工人薪资超越白领,专业技术人才的收益与声誉⑤蒸蒸日上,这些都为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心理支撑。
当然,职业教育要赢得更多青睐,关键还在于不断提升自身质量。职业化意味着专业化,“小龙虾学院”这样的职业院校之所以⑥炙手可热,关键在于办学特色鲜明,紧密对接了市场需求。这也启示更多学校,只有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避免管理松散、培养目标模糊、理论脱离实际等人才培养窘境,才能擦亮特色的招牌。
17. 文段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急需解决,补上职业教育短板
B. 急需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补上职业教育短板
C. 急需补上职业教育短板,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 职业教育短板急需补上,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
19. 下列为文段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龙虾学院”为何走红
B. “小龙虾学院”引发热议
C. “小龙虾学院”擦亮特色招牌
D. “小龙虾学院”学生倍受青睐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荡然一空: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句中是“学生全部被预定”,不合语境。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叫苦不迭:形容连声叫苦。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句中是“声誉”,对象错配。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望文生义。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前面是“要化解这一问题”,后面还应承接“怎么办”,不要出现新的陈述对象,由此排除AD,从逻辑先后的顺序看,应该先“补上短板”再“解决问题”,由此排除B。故选C。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为文段拟写标题,答题注意文段的陈述主体,然后注意主体的内容,此文主体是“小龙虾学院”,然后又将讲到“职业教育”,通过结尾的句子“这也启示更多学校,只有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避免管理松散、培养目标模糊、理论脱离实际等人才培养窘境,才能擦亮特色的招牌”可知是介绍“小龙虾学院”成功的原因。故选A。
20.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按要求指出并加以修改。
①钓鱼城峭壁千寻,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②俨然兵家雄关,③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④钓鱼城原为钓鱼山。⑤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⑦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馒,山由此得名,⑧1259年在这里进行了长达35年的“钓鱼城保卫战”,⑨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1)_________句的位置不当,应当放在__________句之前。
(2)_________句中的语序不当,应当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句不合逻辑,应当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④ (2). ⑦ (3). (2)⑥ (4).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3)⑧ (6). 1259年在这里爆发的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此题的关键是给出病句类型,然后辨析在修改,有一定的难度,第一处④句中“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和⑦句中的“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馒,山由此得名”都讲的是“名称的由来”,放到一起;第二处“文物保护”强调被保护,“保护文物”强调保护,根据语境应为“被保护”;第三处,不合逻辑,1259年是一年,不能进行36年的保卫战。
21.阅读下列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根据图表信息,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每处25字以内)
大数据显示,除了正处于干季的云南之外,①________________;而在北方,②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仿句的手法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7字)
由此看来,“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南方的普遍特点,但对于北方大部地区未说,几乎是“____________”,这与北方在这个季节晴暖干燥的气候状况相吻合。
【答案】 (1). 示例:(1)①南方大部清明节降雨概率均在30%以上 (2). ②清明时节雨日的概率明显比南方小,好多地方不到20% (3). (2)清明时节雨歇歇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能力,第一题要求分析数据,概括统计图内容,此题注意是两幅一是南方,一是北方,根据文意“除了正处于干季的云南之外”是概括南方,云南的是昆明的数据,找到一个整数的数值概括即可,30%以上,北方同样,大部分低于20%,既然是两幅图片,还要有比较的内容,“北方雨日的概率明显比南方小”。第二题,要求仿写,要求补充的内容是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北方降水概率较小,可以化用该诗句“清明时节雨歇歇”。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树木,森林,气候
——谈抵制不正之风
毋庸否认,现在社会上存在种种不正之风,找工作、找房子、就医等等,可以说不正之风随处可见,甚至大学招生也受到歪风邪气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摇头叹息的,有之;眼不见为净的,有之;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甚至随波逐流的,也有之,但是,挺身而出奋起抗争的却是很少。也许,这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吧,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人中从来就少敢于战斗的勇士。
有人会说,我一个人抗争有什么用,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侯,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啊!的确,一棵树对气候的影晌微乎其微,可是如果谁也不出来当这一棵树,形成森林又何从谈起?比如吧,某甲说:“我不当出头椽子。”某乙说:“我不当冒尖蒜。”某丙又是如此云云。殊不知,如果这三个人都站出来就会形成一个抵制不正之风的小树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片小树林必将愈长愈大,必将长成葱郁的森林。那时不正之风何愁不灭?
或许还有人会说.形成一片森林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溫度适宜,树木才会生长起来,长成茂密的森林,可我们那地方,唉……是的,现在许多单位有那么些小官僚、土皇帝,顺者昌, 逆者亡,打击报复,给人小鞋穿。但是应该看到,现在中央下了很大决心打击不正之风,三令五申,全国人民衷心拥护。那些小官僚、土皇帝们也不得不有所收敛,明显的打击报复他们是不敢了,而且应该相信上级领导,相信人民群众。这些都是抵制不正之风的树木长成森林的条件。溫度有了,森林还愁长不成吗?
在自然界中,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如果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人人同歪风邪气斗争到底,不正之风的消除不是指曰可待了吗?让不正之风像过街的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还有人大明大摆的搞不正之风吗?那时候,社会风气更加纯净,更加美好。难道不正之风在这苍翠的森林中还能死灰复燃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树木,森林,气候;一个人抵制,整个社会抵制,社会风气好转,多么相通啊!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但愿每个人都思索它,都懂得它……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