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试卷(一)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
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
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
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
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
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
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
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
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
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
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
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
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
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
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
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
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
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
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
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
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
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
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
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
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
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
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
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
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无太大区别。故 B 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差异,
与原文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 分)(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
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
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
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最后一段中说“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
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
‘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由此可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C 项中的“现
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表述有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
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
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
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
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可见虚构
对于现代小说的重要意义,所以 B 项“现代小说家尝试……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
法错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
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
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 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
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
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
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
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
着一本大书。
1917 年,沈从文 15 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
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 5 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
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 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
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
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
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
作。他的作品最早载于 1922 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
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
《蜜柑》等。1934 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
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
京逃难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
作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研究热点。人们嗟叹他的
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
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
1988 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
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
“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巅,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
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
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相关链接①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
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
中国 20 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②1949 年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
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
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沈从文 6 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常常逃学,因为他厌倦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被当地的染
坊、豆腐作坊、面馆吸引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的湘西养育了一代大师沈从文,他的创作也包蕴丰富的地域文化
特征,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
C.沈从文“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表明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
家应该回避社会矛盾,目的在于把希望留在人间。
D.沈从文是一个“奇迹”,一是因为他只上过小学,竟成为大作家、大学教授;二是因为他离
开文坛后且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答案 C
解析 “回避社会矛盾”理解有误,“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的意思是写作时要对生活
进行适当加工,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不写社会的阴暗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沈从文幼时从不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
着他一生的认知,所以他读书的同时还读着自然生活以外本人生活的大书。
B.沈从文年轻时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 5 年,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生活中,他认
识了湘西的人事与民风,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生活基础,储备了写作素材。
C.沈从文最早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作品,接着又有作品见报,这些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
乡俗民风和军旅生涯,结集为《湘行散记》,使他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D.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告诉人们,哪怕一个人的学历不高,但只要他执着追求理想,永不言弃,
就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绚烂之花。
答案 B解析 A 项“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所以他读书的同时还读着自然生活以外本人
生活的大书”的分析错误,应是“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所以他读书的同时还读
着本人生活以外自然生活的一本大书”。C 项“这些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军旅生涯,
结集为《湘行散记》”一句有误,应是“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
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D 项“只要……就……”充分条件句表述不
妥,沈从文的成功因素有很多,除了自身努力以外还有朋友的帮助等许多客观因素。
6.作者认为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详细回答。(9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沈从文的确是边城的守望者。①形象守望。他的形象多像一幅简洁的画,他静静
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
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
来……②灵魂守望。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
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灵魂永远守望着边城。③文学守望。沈从文的大量作品反映的是边
城生活,他的创作成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研究热点。
④精神守望。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善良的人性、
唯美的情操、勤奋的毅力、边城人的风貌,使沈从文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更夫阿韩
沈从文
我们县城里,一般做买卖的,帮闲的,够得上在他姓下加上一个“伯”字的,这证明他是有
了什么德行,一般人对他已起了尊敬心。就如道门口那卖红薯的韩伯,做轿行生意的宋伯便是。
这伯字固然与头发的颜色与胡子的长短很有关系,但若你是平素为人不端,或有点痞,或
脾气古板,像卖水的老杨,做包工的老赵,不怕你头发已全白,胡子起了纽纽,他们那些娘女
家小孩子,还不是只赶着你背后“烂脚老杨”“赵麻子师傅”那么不客气地叫喊!你既然没有
法子强人来叫一声某伯,自然也只好尽他那些人带着不尊敬的鼻音叫那不好听的绰号了。
在南门土地堂那不需出佃钱的房子住身的阿韩,打更是他的职业。五十来岁的人了,头
发不白,下巴也是光秃秃的。但也奇怪,凡是他梆子夜里所响到的几条街,白天他走到那些
地方时,却只听见“韩伯,韩伯”那么极亲热的喊叫。他的受人尊视的德行,要说是在打更
的职务方面,这话很觉靠不住,他老爱走到城门洞下那卖包谷酒的小摊前去喝一杯。喝了归来,便颠三倒四地睡倒在那土地座下。哪时醒来,哪时就将做枕头的那个梆取出来,比敲木
鱼念经那大和尚还不经心,到街上去乱敲一趟。有时二更左右,他便糊里糊涂“乓,乓,乓
乓”连打四下;有时刚敲着三下走到道台衙门前时,学吹喇叭的那些号兵便已在辕门前“哒
——哒——”鼓胀着嘴唇练音了。
这种不知早晚的人,若是别个,谁家还再要他来打更?但大家却知道韩伯的脾气,从没
人教训他。最多有个把刻薄点儿的人,笑笑地说一句“老忘晕了的韩伯”罢了。那时,他必
昂起头来,看看屋檐角上的阴白色天空,“哦!亮了!倒看不出……”接着只好垂头丧气地
扛着他那传家宝慢慢地踱转去睡觉。走过杨喜喜摊子前,若是杨喜喜两口子已开了门,在那
里揉面炸油条了,见了他,喜喜屋里人很随意地叫一声“韩伯,喝碗热巴巴的猪血去!”他
便不客气地在那脏方桌边一屁股坐了下去。
他没有像守城的单二哥那样,每月月终可到衙门去领什么饷银。他吃喝的来源,就是靠
到他打更走过的各户人家——也可说听过他胡乱打更的人家去讨捐。南街这一段虽说没有很
多户口,但讨捐来的却已够他每夜喝四两包谷烧的白酒了。他今天这家取点明天那家取点来
度日,估计到月底便打了一个圈子。当他来时,你送他两个铜元,他接过手来,口上是“道
谢,道谢”,一拐一瘸地走出大门。遇到我们对门张公馆家,一进屋就是几升白米,他口上也
还只会说“道谢,道谢”。要钱不论多少,而表示感谢则一例用“道谢”两字。
我们这一段街上大概是过于接近衙门的缘故吧,别的地方大嚷捉贼的当儿,我们这一节
却听不到谁家被盗过一次。有时,我们家晚上忘了关门,他便乓乓地一直敲到我们院子中来,
把我们全家从梦中惊醒。“呵呵!太太,少爷,张嫂,你们今夜又忘记闩门了!”这个“又”
字,可想而知我们大院子不知他敲着梆进来过几多次了!他的这种喊声起时,把我们一家人
都弄得在被单中发笑。这时妈必叫帮我们的张嫂赶紧起来闩大门,或者要我起来做这事。
“韩伯,来做什么?前几天不是才到这要钱!”顽皮的六弟,老爱同他开玩笑,见他一进
门,就拦着他。“不是,不是,不是来讨更钱。太太,今天不知道是哪里跑来一个瘦骨伶精的
叫化子,倒在聂同仁铺子前那屠桌下坏掉了。可怜见,肚皮凹下去好深,不知有几天不曾得饭
吃了!一脑壳癞子,身上一根纱没有,翻天睡到那里。这少不然也是我们街坊上的事,不得不
理,我才来化点钱,好买副匣子殓他抬上山去。可怜,这也是人家儿女!”他每遇到所打更的
这一段街上发生了这么一类事情时,便立即把这责任放到自己肩上来,认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洒着走到几家大户人家来化棺木钱;而结实老靠,又从不想在这事上叨一点光,真亏他!
过年来了。这时的韩伯,他不像别人那么愁眉苦眼摆布不开的样子;也不必为怕讨债人
上门,终日躲来躲去。他的愉快程度,简直同一个享福的小孩子一样。走到这家去,几个粑
粑;走到那家去,一尾红鱼;而钱呀,米呀,肥的腊肉呀,竟无所不有。他的所费就是进人
家大门时提高嗓子喊一声“贺喜”!土地堂前照例有陈乡约来贴一副大红对联。那对联左边是“烧酒水酒我不论”,右边便对“公
鸡母鸡只要肥”。这对子虽然旧,但还俏皮,加之陈乡约那一笔好颜字,纸又极大,因此过路
的无有不注意一下。阿韩虽认不到什么字,但听到别人念那对子多了,也能“烧酒水酒,汾酒
苏酒”地读着。他眉开眼笑地念,总觉得这对子有一半是为他而发的。
这几天的韩伯连他自己都不晓得是一个什么人了。每日里提着一个罐子,放些鱼肉,一
拐一瘸地颠到城头上去找单二哥对喝。喝得个晕晕沉沉,又踉跄颠簸着归来。遇到过于高兴,
不忍遏止自己兴头时,也会用指头轻轻地敲着又可当枕头又是家业的竹梆,唱两句“沙陀国
老英雄”。这半月来韩伯也不要什么人准可,便正式停了十多天工。
1926 年 5 月 4 日作于窄而霉小斋
(选自《沈从文作品集·第八卷》,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对卖水的老杨、做包工的老赵,人们不在他的姓下加“伯”字,而对胡乱打更的阿韩大家
却尊称为“韩伯”,对比中足见老杨、老赵的德行不好。
B.虽然阿韩受到大家的尊敬,但他也有不好的脾气,大家不敢招惹他,因此他的更打得不好,
大家也不敢教训他。
C.阿韩这个人不如单二哥,单二哥守城凭劳动挣饷银,而阿韩胡乱打更混饭吃。
D.小说通过对社会底层小人物阿韩“言”与“事”的记叙,表现了他心地善良的美德。
答案 D
解析 A 项“德行不好”错,因为不叫他们“伯”是因为“或有点痞,或脾气古板”,与德行
好与不好没有多大联系。B 项大家不教训阿韩,是因为他好忘事,并非因他脾气不好。C 项
说阿韩打更“混饭吃”牵强附会。
8.小说主人公阿韩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9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阿韩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他贫穷,没有自己的房屋,住在不需出佃钱的土地
堂里。②阿韩骨子里富于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受人尊敬。他夜里打更到我们院子里来叫
我们闩门,叫化子死了到大户人家化钱殓尸埋葬。③阿韩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很满足。他没有
什么愁苦,愉快得同一个享福的小孩子一样;陈乡约的对联似乎表达出他的心声,他为此而
高兴;高兴到兴头上,还会唱两句。④阿韩并不趋炎附势。他讨捐时不论多少,而表示感谢
则一例用“道谢”两字,并不因为大户人家给得多而有其他表现。⑤阿韩嗜酒,常常喝醉酒。⑥阿韩随性和气。喜喜屋里人随意地叫阿韩吃热猪血,阿韩不客气就坐下来。
9.小说中写到“土地堂”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概括分析。(9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与背景。土地堂与县城南门、衙门等在小说中共同构成了故
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阿韩住在不需出佃钱的
土地堂里,说明他处于社会底层,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阿韩
常常喝醉酒,醉了后回到土地堂,醒了时又从土地堂起身去敲梆打更,由此,土地堂成为情
节发展的线索。④深化小说主题。阿韩贫穷,社会地位低,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只能
住在不需出佃钱的土地堂里,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却因其德行受到大家
的尊敬,小说主题借此得以深化。
四、语言文字运用(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大气象。所谓气象,就是气度、境界和景象。其实,对于一个国家
而言,处于世界民族之林,自立于世界各国之间,何尝不需要大气象、大气度、大境界呢?
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促进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在蔓延,
让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一个拥有大气象的人或国家,不
执迷于一时之得失,不计较于一念之取舍,心中拥有大胸怀、大写意、大格局。
胸怀淡然豁达之人或国家,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不为利益________,不为虚名
________,才能拥有气象万千的生活,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反,( ),
绝对没有气象可言。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儒学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海桑田而不衰,至今仍在
传承、发展,究其原因是它靠的不是心机技法、花言巧语,而是________和践行的准则。
在上合青岛峰会之际,细细品味儒家文化与“上海精神”的相融相通之处,不免令人畅
想:从帆船之都出发,儒家思想与“上海精神”________,必将推动青春上合扬帆驶向世界
大同的理想彼岸。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5 分)( )
A.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哺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让这种基
因深入骨髓与血液。
B.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促进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让
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C.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的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促进的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让这种基
因深入骨髓与血液。
D.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哺育了中国的一国之大气象在蔓
延,让这种基因深入骨髓与血液。
答案 A
解析 原句的病因:句式杂糅,“儒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在流淌”杂糅了“儒
家思想哺育了中国人心中的大气象”“大气象在流淌”两种句式,且后一分句亦有此病因,
可去掉“在流淌”“在蔓延”;搭配不当,“促进”与“大气象”不搭配,应改为“哺育”。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5 分)( )
A.刀光剑影 苟且偷生 真知灼见 相映成趣
B.刀光剑影 蝇营狗苟 一得之见 相映成趣
C.剑拔弩张 蝇营狗苟 真知灼见 交相辉映
D.剑拔弩张 苟且偷生 一得之见 交相辉映
答案 C
解析 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
的气势。蝇营狗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交相辉
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相映成趣:原指山水、花木相互掩映,更显逸趣。现泛
指互相映衬、对应着,显得更有情趣。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5 分)( )
A.如果不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看得轻于鸿毛
B.如果不把个人的名利得失和利益看得轻于鸿毛
C.如果头顶着利益,心里装了太多的小九九和蜗角虚名
D.如果心里装了太多的小九九和蜗角虚名,头顶着利益
答案 C
解析 注意括号前的关键词“相反”。A、B 两项语言风格与语段不符;且从语义上看,上文
说不争名利,并不代表不求名利,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看得轻于鸿毛。上面说,“不为利益
________,不为虚名________,才能拥有气象万千的生活”,下面紧接着就该说,为了利益,为了虚名,不会有气象可言。注意应先说利益,再说虚名。故选 C。
13.下面列了三组词语,请任选一组,写一段话。要求:①四个词语都必须用到;②切合文意;
③语言通顺,不超过 100 字。(词语顺序可调换)(9 分)
(1)沈从文 边城 翠翠 淳朴
(2)林冲 山神庙 陆虞候 反抗
(3)别里科夫 学校 华连卡 套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沈从文的《边城》中有最纯洁的爱情,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来得那么不经意,
却又那样让人怦然心动。所以,就算多年过去,人们似乎还能感觉到这份爱在当地淳朴的民
风间荡漾。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先分析所给的四个词语,找出四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相
关的内容补充进去,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即可。
14.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
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9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
等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
五、写作(60 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
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自
然胜地呼吸新鲜空气,还有的想去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
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确建议,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面对小明和几个朋友暑假旅游去哪里的分歧,你的建议是什么?要具体明确地给
出建议的去处。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考虑到小明等人的身份与出行时间,在行文中要体现
出建议的原因与具体内容,不能仅仅是自我态度的呈现、观点的展示,而缺少建议的成分。
可参考以下内容给建议:
①自然胜地。呼吸新鲜空气,领略秀丽美景;自然是繁冗世俗的避风港,感受自然是休闲放
松、愉悦身心的最好方式;自然能安抚狂热而躁动的心,让我们暂时摆脱世俗,回归本心;
自然美景能给予人无尽的宝藏,让精神丰润起来;自然不仅是这个世界原色的缔造者,是数
以万计生灵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灵魂的皈依之所。
②历史名城。古城是纽带,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游历古城,就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历史名城有着厚重的文化沉淀,华丽而不造作,优雅而不显媚态,古韵承载在人们平凡生活
中,历久弥新。历史古城经受过岁月的雕刻,时间的淘洗,斑驳的城墙上刻满的是历史与文
化,是传承与悠远;可以倾听历史的心跳,可以感受人事的变迁;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可以修身养性,鉴古知今;可以感受古意盎然,可以遥想时代兴替,还可以怀想悲欢离合。
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
③繁华都市。倾听时代的脉搏,感受现实的喧嚣;关注社会,丰富阅历;体会真实的生活;
体会城市充满竞争与压力、辛酸与血泪、奋斗与拼搏、荣耀与失败等;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
国家的发展变化、繁荣进步。
④异国情调。体验别样的生活、别样的文化、别样的习俗,开阔眼界;打开国际化视野;尊
重包容不同文化;增强国家认同;增进交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借鉴吸收。
参考例文
访古探幽,重拾诗中景
王云天
高三毕业后的暑假旅游,有人想感受异国情调,有人欲领略城市风采,亦有人欲投身自
然。在我看来,这个特殊的假期,最适合去访古探幽,重拾诗中景。
历史名城的青砖碧瓦,该承载着怎样的人和事啊!
可还记得“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中的京口北固亭?想当年,金戈铁马壮。可还记得“山
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那座萋萋空城?想当年,龙盘虎踞雄。可还记得“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一条乌衣巷?想当年,秦淮歌舞艳。可记得“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想当年,春风十里扬州路。如此之景,除了
历史名城,又能往哪里去寻呢?只有在这样的历史名城,我们才能真切感受到什么是浓厚的
文化沉淀,什么是沉厚的人文情怀。
访古探幽,除诗中的景,我们更应领略诗中的情。
不走进那雨巷听听那雨打芭蕉的声音,又怎能领略那红尘女子独守空阁的孤寂呢?每一
座老城的每一个角落,都来过无数的人,亦发生过无数的事。当你立于那一面青砖碧瓦的古
墙前和一扇雕花漆红的大木门后,思绪便自然而然地开始翩翩起舞了。谁曾在此处生,又在
此处死呢?谁曾在此处爱过,又在此处放手释怀呢?不亲临一座有历史的都城,以上种种都
是无从体会的。在这样一座老城,每一片瓦都是有情感的,每一块砖亦是有温度的,这就是
积淀,是无从模仿的专属记忆。
诚然,体验异国风光和探访大都市,抑或是走进大自然,也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有哪一
样能比徜徉在有厚重历史的古城更有韵味呢?异国风光固然美丽,但那毕竟是异国他乡;大
都市的繁华固然令人神往,但充斥着的更多的是现代的嘈杂和喧嚣;大自然的静谧固然让人
放松,但当代青年需要的更多的是文化的滋养与传统的熏陶。更何况,细雨滴落在空调机上
发出的单调声响是无法与雨打芭蕉绵密的声音相媲美的——不然为什么叫听雨呢!纵身于自
然享受自然风光,但缺了人间的温情,自然又是否会显得有些冷清了呢?
在这样一个为数不多的长假中,选择去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不妨去看一座老城,观
一处古迹,慢慢去品味每一座古殿的巍峨,每一条古巷的幽深,每一幅古画的山水诗意,去
感诗中情,去品画中意,去探城中事,此乃人生之幸事。
点评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行文畅达的议论散文。亮点有四:其一,开篇点题,观点明确,
毫无拖沓之感;其二,大量古诗词的引用与古城古迹契合无间,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味道;其
三,善于描述,笔端带情,文章有画面感,具体形象;其四,能对比说理,辩证地突出自己
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