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
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5月(总第四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80分钟 考查范围:先秦/秦汉为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8分)
1.《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 亟需确立皇权的专制
2.在周代,属于不同宗系、处于不同等级的人,按照尊卑亲疏关系的不同,遵守各不相同的礼仪,拥有各不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复杂而制度化的等级关系
A. 实现周朝的中央集权 B.强化国人的角色意识
C. 促进贵族内部的平等 D.造成宗法制度的衰落
3.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
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这说明
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 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 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
4.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
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
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 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
5.《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
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 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6.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火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儒家影响的扩大 C.贵族政治的衰落 D.宗法制度的瓦解
7.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说道:“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
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 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
8.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 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
A.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 B.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范围
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9.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 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
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10.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延绵悠久的国家。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
A.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 B.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
C.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 D.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
1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12.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
“编户齐民”。这一现象
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
C.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D.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13.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这反映出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
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 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
14.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
A. 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 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 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15.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朱丹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这说明
A.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 B.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继承制
C.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 D.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
16.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
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
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
17.“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18.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 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 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19. 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
A.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 B.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
C.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 D.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
20. 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现象,随侍君侧的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历史上,宦官专权往往出现在皇帝昏庸、幼主临朝、母后主政之时。宦官是皇帝的奴才,不受监察,他们专权往往比官僚专权为祸更烈。中国古代出现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皇权至高无上,唯我独尊 B.皇帝年幼昏庸,母后主政
C.宦官比大臣更接近权力中心 D.宦官得到皇帝信任,不受监督
21.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22. 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 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
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 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
23. 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 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
24. 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 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25.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26. 《汉书》记载:“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C.汉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27.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儒学的忠君思想进一步强化 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28.图8是汉代教育发展体系图示,由此反映出
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 B.私学成为国家教育的主流
C.学校学制系统基本形成 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
29.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同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30.
西汉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不准工商者衣丝乘车、不准工商子弟做官;另一方面”弛商贾之律”“轻摇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
A. 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B. 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 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 D. 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31.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32.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
A.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B.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C.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D.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33.孔子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各色人物都有,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
A.有利于更多人受到教育 B.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
C.能激发弟子学习的兴趣 D.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制度
34.下图是汉朝货币五铢钱(铢,计量单位,24铢等于1两)的图片。汉武帝即位后不久,下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通行全国。由材料可知,五铢钱
A.与秦朝货币半两钱的重量相同 B.圆形方孔的形状从没有出现过
C.影响深远一直沿用至近代以前 D.为解决货币私造的弊端而铸造
二、材料题(共计3小题,总分32分)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周公反对殷商酷刑暴政,认为统治者不应贪图安逸享受,而应先了解种田人的艰辛,这样,处于安逸环境也会知道种田人的痛苦了。周公颁布了禁酒的法令,规定不得“群饮”“崇饮”,并且要求统治者“刚制于酒”(强行戒酒),他还讲求以德治国。周公说,你视民有罪,就像自己有病一样,则民就会尽弃其咎恶;如果对待他们像对赤子一样加以保护,民就会安定而服从治理。在周公所作的《大诰》《康诰》《洛诰》《召诰》等文告中,“民”字成了一个频繁出现的字眼。以至于后世的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的思想,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和“保民而王”的主张。
——整理自《论周公与传统伦理政治模式的确立》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公思想主张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公思想主张的影响。(3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关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中国近代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7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国家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观念与国家治理息息相关,既是历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工具,也是国家治理自身的重要内容。从政治框架的理想构建、严格吏治、重视民本、德法相依等诸多措施,到血缘历史文化的认同,“大一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二个角度论述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的内涵。(10分)
高二 历史5月月考答案
1---34
BBBCB BBDCA DBCCA BBDDA BDADA DCCCA BDAD
35.(1)特点:反对暴政;反对安逸享受;强调以身作则;以德治国;突出民众的重要性(重民保民)。
原因:吸取商朝暴政而亡的教训;西周亟待建立新的政治文化模式。
(2)影响:促进了西周社会的繁荣稳定;为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后世以德政为基础的政治文化模式。
36.【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原因: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是其根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长期以来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等。
(2)新变化:借鉴西方的户籍制度;近代户籍管理法制化(户籍管理近代化);户籍条例越来越多,管理越完善;体现人格平等;突出私权保障等
原因:商品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政体的建立;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政府政策调整;社会治理近代化。
37. 观点一: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
论据:郡县制、行省制等。
观点二:大一统的“大”不仅是国土广阔,更包含民本的思想关怀。
论据:调整土地政策、赋税政策、均贫富、劝课农桑等。
观点三:思想上的大一统,推动了大一统的政治实践。
论据:儒家的大同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其它观点及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