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历史
24.自孔子建构儒学理论以后,儒分为八,战国时孟子、荀子两派最显,“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孟子、荀子“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主要体现在
A.关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B.以人的本性为学说基础
C.发展了仁礼和民本思想 D.形成礼法并施的治世观
25.贞观初年,唐朝与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往来。“远方诸国来朝贡者甚众,服装诡异”,颜师古“请图写以示后”,唐太宗命阎立本作《王会图》(下图,局部)。这反映出唐朝
A.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 B.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C.对外文化交流较频繁 D.国家影响力的增强
26.下表是宋代和籴粮食(政府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的有关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宋代
A.粮食生产超过前代 B.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C.政府重视粮食安全 D.政府维护重农抑商政策
27.有论者指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虽然清朝在细节上吃了很大的亏,但却牢牢控制住了东北部边界,为将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完全纳入版图奠定了基础。据此可知,《尼
布楚条约》的签订
A.有利于清朝控制北部的边疆地区 B.反映出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智慧
C.消除了来自沙皇俄国的安全威胁 D.使清朝有效控制了东北广大地区
28.1861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建成机器缫丝厂,其产品在欧洲广受欢迎。但遭到从事土丝缫制、输出的小农和丝商的抵制,原料茧的供应发生困难,延至1870年关闭。 反映出
A.大规模资本输出已经开始 B.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C.新旧生产方式的矛盾冲突 D.近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29.维新变法时期,无锡人裘廷梁创《白话报》,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此举
A.为推翻清王朝营造社会舆论 B.使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运动
C.有利于扩大维新思想的影响 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基础
30.1945年5月6日,阎锡山致电徐永昌称共党积极在华北发展,敌人有撤退各城市据守交通线的决定,如此华北将成为共党势力……,请面谒委员长决定收复华北政策,(锡)山当尽力运用。”这反映出当时
A.华北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 B.华北日军已准备向八路军投降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 D.中国共产党是华北抗战的主力
31. 1978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政府直接定价的比重高达97%,自由市场价格比重仅为3%左右。到2017年底,97%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实现市场调节,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这一变化直接体现出我国
A.社会消费品的日益丰富 B.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C.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高 D .社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32 .有学者指出:“希腊人的生活与思想之所以能够如此丰富充实,其秘密在于希腊人认为: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这说明古希腊
A.人文主义思想推动社会发展 B.个人主义成为社会思想主流
C.突出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作用 D.民主政治激发人文主义思想
33. 19世纪中期,英国纺织出口额占世界纺织贸易总额的58%以上,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的棉花。这反映出英国
A.居于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
B.拥有最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C.大机器生产具有强大优势 D.棉纺织品需求量大大上升
34.美国学者肯尼思•华尔兹指出:“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说明,美苏两国
A.通过意识形态的交锋掩盖国家利益
B.外交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C.以攫取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取向
D.以意识形态作为遏制对方主要手段
35.下图是世界银行编芾彳的《全球五大工业国(中、美、日、德、俄)制造业产值(1970— 2010)》(单位:亿美元)。这体现出
A.五国间制造业差距在逐步缩小 B.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C.五国制造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国际制造业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无论是夏代发端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商的“当于民监”,无论是西周的天命来自于民众的意志,还是孔子的“仁者,人也”,或是孟子的“仁者爱人” 等等,都说明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是在保留了原始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样,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结成的五伦关系,社会被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纱幕所笼罩,保持着一种天然的“亲亲”和“尊尊”的宗法联系。
——摘编自陈谷嘉《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已经发现了,中国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所以他吸收了全世界最新的思想理念、知识,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东西。如《论语》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它就包含了 *句富、以民为本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处处体现在三民主义中,如民族、民权、民生都是以民为本。而且,孙中山先生考虑新建国家,名称叫作民国,这里还是以民为本。
——摘编自黄明同《三民主义中的民本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转型以回归日常生活
世界、实现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处理好改革 “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等言论均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话语转向。
——摘编自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倡导“民本”思想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 (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据。(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经济发展看,近20年到30年来,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逐渐改变了南北力量差距悬殊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新兴经济体所占比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7 %上升到目前的超过50%。由于经济实力对比的改变,20国集团逐渐取代7国集团成为国际社会讨论重大经济问题的主要平台。
——摘编自丁原洪《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
结合世界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指出它所反映的当代世界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观点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全国统一刚刚完成,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隋文帝杨坚发布诏令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军户编入民户。在此之前的府兵,家属随营居住,频繁的战争使府兵家庭难以安定下来,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生活非常困难。军户编入民户后,改属州县管理,可依均田令受田,家属也得到解放,即使士兵上番(戍守),家属也可和一般民户一样从事生产。军户不再存在,但军人军籍依旧, 与军府的关系也没有改变。无论在役、在军或在家,凡属军役范围内的事,都归军府管理。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变兵民分离为兵民合一。
——摘编自《古代兵希》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府兵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文帝府兵制改革的意义。(7分)
46.[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美国虽提出“不承认主义”,但实际采取袖手旁观的政策。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直至1940年底,美国政府只采取了 一些有限的援华措施以遏制日本的扩张。1941年日本向东南亚扩张的态势已十分明显,美国对华政策终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5月罗斯福宣称:“保卫中国即是保卫美国的关键。”
材料二在美国参战后的头两年里,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渐趋明确。它包括两个目标:第一,有效地共同对日作战;第二,在战时和战后把中国建成一个“大国”。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美国采取了支持蒋介石的方针,希望通过向国民党政府提供援助、给中国以“四大强国”之一的国际地位来支持其继续执政,以保证战后中国有一个亲美的政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章百家《不对称的同盟: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带来的影响。(7分)
47.[历史一选修4:中夕卜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桑弘羊被任为“大农丞,莞诸会计事”,时年四十岁。他首先推行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是一种向工商业经营者征收的资产税,而告缗则是指对隐瞒不报税或所报不实者,要处以没收全部财产的重罚,告发者可以得到 被告发者所没收财产的一半。其次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币制改革,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禁止郡国和民间铸钱。并且假民公田、移民屯垦,以便于安抚流民,巩固边防。
汉武帝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为了彻底解决财政困难,桑弘羊开始全面推行并完善盐铁官营政策,把盐铁生产权收归国家。这一举措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还起到了抑制豪强兼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的作用。
——摘编自《古代人物一桑弘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财政政策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桑弘羊财政政策的特征。(7分)
文科综合(一)--历史
24. C【解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强调为政以德, 关注民生,孟子和荀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礼主张和民本思 想,故C项正确。孔子没有关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没有提出鲜明的人性学说和礼法并施的治世观,A、 B、D三项错误。
25. D【解析】材料表明,唐朝初年中外邦交得到发展,反映出唐朝国家影响力的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外邦交的发展状况,不属于民族政策,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外邦交状况,没有涉及国际贸易地位、文化交流频繁的信息,B、C两项错误。
26. C【解析】材料表明,宋代和籴粮食数额巨大,累年不衰,说明政府重视粮食安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宋代粮食生产与前代比较的信息,A项错误; 和籴粮食体现的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不是收入,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重农抑商政策,D项错误。
27. B【解析】材料表明,清朝在《尼布楚条约》的细节上吃了大亏,但却为将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 完全纳入版图奠定了基础,反映出清朝在维护国家统一上的智慧,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为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完全纳入版图奠定了基础,不仅限于对北部边疆的控制,A 项错误;《尼布楚条约》制约了沙皇俄国对东北地区的侵略, 但无法消除来自沙皇俄国的安全威胁, C项错误;清朝崛起于东北,早就实现了对东北广大地区 的有效控制,《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使清朝牢固控 制了东北部边界,D项错误。
28. C【解析】机器缫丝厂因土丝缫制的抵制而关闭,反映出新旧生产方式的矛盾冲突,故C项正确。仅凭一个机器缫丝厂的创办,不能得出大规模资本输出已开始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中的机器缫丝厂是 外资企业,不是民族企业,B项错误;土丝缫制通过竞购原料挤垮机器缫丝厂,不是凭借先进的手工业技术,D项错误。
29.C【解析】维新时期创办的《白话报》认为白话是维新运动的根本,强调“白话行而后实学兴”,这有 利于传播维新思想,扩大维新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依托光绪帝的支持,不会提出推 翻清政府的主张,A项错误;使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是“公车上书”,B项错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D项错误。
30. D【解析】阎锡山认为,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华北对日军展开猛烈进攻,迫使日军作出撤退各城市据守 交通线的决定,将使华北地区被中共控制,说明中国共产党成为华北抗日的主力,故D项正确。阎锡山陈述了华北的抗日局势,没有涉及华北与其他区域抗战情况的比较和日本向八路军投降的信息,也不能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A、B、C三项错误。
31.B【解析】材料反映出商品价格主要依据市场竞争形成,说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故B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是商品价格形成的依据,没有直接涉及社会消费品是否丰富、经济实力是否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是否增强的信息,A、C、D三项错误。
32. A【解析】“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价 值和作用,这是希腊社会生活和思想丰富充实的推动力,故A项正确。“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以个人 判断为依据,为个人主义
打开方便之门,但不能说明古希腊个人主义成为社会思想主流,B项错误;材料能够体现古希腊突出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作用,但不全面,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与人文主义思想关系的信息,D项错误。
33.C【解析】19世纪中期,英国的纺织品出口占世界纺织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1850年英国力卩工了全世 界近一半的棉花,揭示出英国大机器生产具有强大优势,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在整个国际 贸易中的比重,不能得出英国居于国际贸易垄断地位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棉纺织技术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纺织品的出口,不能说明英国棉纺织品的需 求量大大上升,D错误。
34. C【解析】材料表明,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外交政策中从属于利益的需要,体现的是传统大国极力谋求国家利益的特征,故C项正确。意识形态在美 国和苏联的夕卜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不是通过意识形态交锋掩盖国家利益,也不能说明外交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更不是以意识形态作为遏 制对方的主要手段,A、B、D三项错误。
35. B【解析】制造业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国在40多年中赶超美、日、德、俄,制造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体现出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故B项正确。中美与日、德、俄之间的制造业产值差距 在拉大,A项错误;中国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C 项错误;材料无法判断国际制造业的质量是否得到提高,D项错误。
41. (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家天下”的统治局面。(4分)
原因:血缘氏族关系的浓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悠久稳定的农耕文明。(6分)
(2)来源: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 ( 3 分)
影响:继承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调动人民革 命的积极性;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6分)
(3)依据: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社会和 谐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6分,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42.示例:
观点: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2分)
历史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国际经济力量的对比。(2分)
概述和评价: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改变了国际经济力量对 比。经济全球化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机遇,增强了新兴经济体的实力。新兴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力量的增长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地位,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博弈也更加激烈。(8 分,言之成理即可)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得分)
45. (1)特点:军户编入民户,实行兵民合一。(2分) 原因:军户制不利于府兵家属的生产和生活;均田制 的实行为军户编入民户提供了保障;扩大社会生产 的需要。(6分)
(2)意义: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7分)
46.(1)特征:由口头支持到实际援助;随日本侵略步伐的扩大而调整;以自己的战略利益为转移;以扶持蒋介石政府建立亲美政权为目标。(8分)
(2)影响:减轻了美国太平洋战场的压力;改善了中国抗战的环境;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使蒋介石政府沦为美国控制远东地区的工具。(7分)
47. (1)背景:地方势力的发展威胁中央集权;私营工商业和铸币业影响政府经济管理和收入;汉武帝发动 对匈奴的战争,需要大量财富;流民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 8 分)
(2)特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统一管理;抑制私营工 商业的发展;以增加政府收入为核心;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关注国计民生。(7分,任答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