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考点汇编--盐和复分解反应(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中考化学考点汇编--盐和复分解反应(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7 盐和复分解反应 一.选择题(共37小题)‎ ‎1.(2018•湘西州)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 A.Na2CO3、CaCl2、稀HCl B.CaCl2、Na2CO3、稀HCl C.CaCl2、稀HCl、Na2CO3 D.稀HCl、CaCl2、Na2CO3‎ ‎【分析】根据题意,(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结合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题意,(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则C为碳酸钠溶液,B为稀盐酸,A为氯化钙溶液。‎ 故选:B。‎ ‎ ‎ ‎2.(2018•宁波)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 40‎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A正确;‎ B、进行溶解操作时,应该在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B。‎ ‎ ‎ ‎3.(2018•广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Na2CO3、HCl、H2SO4 B.KCl、NaCl、Na2SO4‎ C.FeCl3、NaOH、KNO3 D.HCl、NaOH、Ca(OH)2‎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硫酸、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均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硫酸、盐酸,故选项错误。‎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但均无明显变化,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 ‎4.(2018•黔南州)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分析】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即没有沉淀生成、没有气体生成、没有颜色的改变等,进行分析判断。‎ 40‎ ‎【解答】解:A、HCl、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B、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C、KCl、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选项错误。‎ D、NaOH、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NaOH、(NH4)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溶液混合后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 ‎5.(2018•烟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HCl NaOH FeCl3 NaCl B.H2SO4 NaCl Na2CO3 CaCl2‎ C.NaNO3 HCl CaCl2 KOH D.MgCl2 KOH Cu(NO3)2 Na2SO4‎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D、Cu(NO3)2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NO3)2溶液;能与Cu(NO3)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KOH溶液,能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Cl2,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C。‎ 40‎ ‎ ‎ ‎6.(2018•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铜﹣﹣做导线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钡﹣﹣用于钡餐透视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导线,故正确;‎ B、小苏打能与胃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正确;‎ C、碳酸钡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从而是人体中毒,因此碳酸钡不能用于钡餐透视,故错误;‎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故选:C。‎ ‎ ‎ ‎7.(2018•济宁)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 A.干冰升华 人工降雨 B.大理石硬度大 建筑材料 C.钢铁熔点高 金属导线 D.过氧化氢易分解 制取氧气 ‎【分析】A、根据干冰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大理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钢铁熔点高与做金属导线无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氧化氢易分解,可以制取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大理石硬度大,可用建筑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钢铁熔点高,作炊具,与做金属导线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易分解,可以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 ‎ ‎8.(2018•梧州)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40‎ ‎【分析】根据碳酸钠易溶于水,结合其化学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钠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洗涤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 ‎ ‎9.(2018•自贡)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 A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B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C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D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纯碱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利用过滤能除去碳酸钙,但溶液中含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错误。‎ C、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应放再进行过滤,故选项错误。‎ D、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物质,利用的是吸附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 ‎10.(2018•衡阳)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0‎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则开始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正确;‎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两种,不是三种,错误;‎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氯化氢变成了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大,故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正确;‎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盐酸反应完了,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故溶液呈中性,正确;‎ 故选:B。‎ ‎ ‎ ‎11.(2018•重庆)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40‎ ‎ D.‎ ‎【分析】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铜,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氯化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铜,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铜,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加入氯化铜之前,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后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B、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也不可能为0,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C、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则属于固体的质量应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D、氯化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铜,沉淀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 ‎ ‎12.(2018•邵阳)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40‎ B、稀硫酸与K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Na2SO4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碳粉不反应,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 ‎13.(2018•贵阳)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 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 40‎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C。‎ ‎ ‎ ‎14.(2018•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铁片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 ‎15.(2018•青岛)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解答】解: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40‎ KCl+AgNO3═AgCl↓+KNO3,‎ ‎74.5 143.5‎ ‎14.9g‎ ‎‎28.7g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11.7g‎ ‎‎28.7g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不含有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 ‎16.(2018•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 A.CuSO4、Na2SO4 B.KCl、NaCl C.CaCO3、Na2CO3 D.NH4NO3、NaNO3‎ ‎【分析】用水作为试剂鉴别,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溶于水后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0‎ ‎ ‎ ‎17.(2018•湖州)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解答】解:①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法鉴别;‎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③碳酸钾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气体,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与碳酸钠不反应,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 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 ‎ ‎18.(2018•济宁)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 A.H2SO4、Na2SO4、BaCl2、FeCl3 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 D.H2SO4、NaOH、MgCl2、Ba(NO3)2‎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FeCl3溶液是黄色的,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H2SO4、Na2SO4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AgNO3溶液与BaCl2、HCl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40‎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NO3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OH与MgCl2、H2SO4与Ba(NO3)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C。‎ ‎ ‎ ‎19.(2018•益阳)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NaNO3、NaCl B.H2SO4、NaOH、NaCl C.Na2CO3、CaCl2、HCl D.Ca(OH)2、NaOH、BaCl2‎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它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C。‎ ‎ ‎ ‎20.(2018•荆州)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稀盐酸 40‎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根据题意,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 A、碳酸钠只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变化,则甲是氯化钡,故选项正确。‎ C、硫酸钠溶液只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均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 ‎21.(2018•益阳)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结合物质性质、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不一定为酸和碱,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生成盐和水,错误;‎ B、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甲烷和氧气的反应,错误;‎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比如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错误;‎ D、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g,正确;‎ 故选:D。‎ ‎ ‎ ‎22.(2018•新疆)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分析】A、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40‎ B、根据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长期过量摄入食盐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会患高血压等,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 ‎ ‎23.(2018•广西)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Na2CO3③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添加顺序必须满足②在③之后,④在最后,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①③②④或③①②④。‎ 故选:A。‎ ‎ ‎ ‎24.(2018•包头)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容液,同时产生4.48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40‎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分析】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氯化铁,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可求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然后推测其他的成分。‎ ‎【解答】解: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氯化铁,‎ 设生成‎4.4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 x ‎‎4.48g ‎ =‎ 解得:x=‎‎10.8g Na2CO3固体样品不纯,根据近似平均值法,其中混有的杂质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一定比碳酸钠弱,可以通过比较碳酸根的含量来进行确定,在碳酸钠中,含碳酸根为 ×100%=56.6%,在碳酸钾中,含碳酸根为 ×100%=43.5%,在碳酸钙中,含碳酸根为 ×100%=40%,说明碳酸钾和碳酸钙中碳酸根的含量都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含量低,氯化钠中不含碳酸根,说明K2CO3、CaCO3、NaCl都可能存在于碳酸钠中。‎ 故选:C。‎ ‎ ‎ ‎25.(2018•成都)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黄铜与铜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B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C 氯化钠与硝酸铵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D 稀盐酸与稀硫酸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A.A B.B C.C D.D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40‎ ‎【解答】解:A、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铜片,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取样加热,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氧气,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硝酸铵,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与稀硫酸均显酸性,无法确定它们酸性的强弱,取样测pH,pH大的不一定是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 ‎26.(2018•南京)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分别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A、根据大理石的用途解答;‎ B、根据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进行解答;‎ 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解答;‎ D、根据酸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解答。‎ ‎【解答】解:‎ A、大理石坚硬,用作建筑材料,正确;‎ B、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所以钛合金制造人造骨,正确;‎ C、虽然氢氧化钠可于盐酸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D、熟石灰呈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故选:C。‎ ‎ ‎ ‎27.(2018•武汉)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40‎ Ⅱ.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MgCl2+BaSO4↓.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 碳酸钡溶于稀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 ‎【解答】解: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这是因为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中,当加入‎9.5g硫酸镁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18.5g﹣‎14g=‎4.5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中的盐酸,因此不能解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40‎ ‎ ‎ ‎28.(2018•自贡)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B.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C.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分析】A、根据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B、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合。‎ B、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7,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合。‎ 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合。‎ 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至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合。‎ 40‎ 故选:C。‎ ‎ ‎ ‎29.(2018•云南)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  )‎ ‎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③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原理相同 ‎④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沉淀C和溶液D.溶液D中溶质可能有a、NaNO3b、NaNO3和Na2SO‎4c、NaNO3和Ba(NO3)2三种组成。‎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分析】①质量守恒定律适合质量而不是体积,‎ ‎②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③根据汽油除油污原理、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④根据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的反应,由于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的量不同,最终溶液D的成分不同,分别进行分析。‎ ‎【解答】解:‎ ‎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因为质量守恒定律适合质量而不是体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洗洁精洗碗,是利用了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油除油污原理、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由方程式CuSO4+Ba(NO3)2=Cu(NO3)2+BaSO4↓可知,由于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的量不同,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的溶液D的成分不同:当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恰好反应时,过滤后,溶液B是硝酸铜,再与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得到的溶液D只有硝酸钠;当CuSO4溶液过量时,与Ba(NO3)2溶液反应后过滤,溶液B中含有硝酸铜和硫酸铜,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的溶液D中有Na2SO4和NaNO3;当Ba(NO3)2溶液过量时,与Ba(NO3)2溶液反应后过滤,溶液B中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钡,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的溶液D中有Ba(NO3)2和NaNO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选项说法正确;‎ 40‎ 故选:B。‎ ‎ ‎ ‎30.(2018•南充)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的现象与图象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横坐标是硫酸,当硫酸的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相等,错误;‎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横坐标是盐酸,当盐酸的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氯化钙的质量相等,最终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钙产生的氯化钙的质量,正确;‎ 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当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时候,溶液的pH是等于7的,不会直接过渡到大于7,错误;‎ D、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开始是锌与硝酸银反应,此时是溶液的质量减小,错误;‎ 故选:B。‎ ‎ ‎ ‎31.(2018•南京)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40‎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分析】A、根据将粗盐研磨细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应用研钵和杵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C、称量精盐前,可用玻璃棒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 ‎ ‎32.(2018•福建)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铁 干冰 小苏打 盐酸 性质 导热性 升华吸热 能与酸反应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用途 制作铁锅 人工降雨 治疗胃酸过多 除铁锈 A.A B.B C.C D.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具有导热性,可制作铁锅,故选项说法正确。‎ B、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来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 ‎ ‎33.(2018•岳阳)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40‎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 B.‎ 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 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D.‎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分析】A、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B、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 40‎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钾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后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钾溶液时,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继续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只是反应速率不同,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硫完全反应,剩余硫粉质量为零,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时,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 ‎ ‎34.(2018•德阳)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时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B.R点对应坐标的数值为180‎ C.O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分析】根据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最后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完了进行分析。‎ ‎【解答】解:A、到达P点,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同时还有氯化钙,溶质是两种,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 设生成‎4.4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沉淀‎8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y,‎ 40‎ Na2CO3+2HCl=2NaCl+CO2↑+H2O ‎ 106 44‎ ‎ x ‎‎4.4g x=‎10.6g;‎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 y ‎‎8.0g y=‎8.48g;‎ 所以R点对应的坐标数字为:=‎180g,故B正确;‎ C、O至P过程中盐酸逐渐被消耗,故溶液的pH变大,正确;‎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正确;‎ 故选:B。‎ ‎ ‎ ‎35.(2018•青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40‎ D.蒸发结晶 ‎【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进行分析;‎ B、根据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溶解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D。‎ ‎ ‎ ‎36.(2018•镜湖区校级自主招生)若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分析】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要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无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排除两种离子中的一种而保留另一种,通过现象的分析获得结论。‎ ‎【解答】解:A、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证明水分子、氯离子都不会对影响颜色产生影响,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把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但氯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把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而除去,但铁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未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 40‎ D、加水稀释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铜离子都没有影响,只是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造成溶液黄色变浅,不能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无意义。‎ 故选:D。‎ ‎ ‎ ‎37.(2018•大连模拟)下列关于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纯碱用于除水垢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分析】A、根据食盐有咸味进行解答;‎ B、根据纯碱和水垢的成分不能反应进行解答;‎ C、根据碳酸钙的元素成分进行解答;‎ D、根据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酸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A、食盐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钠不能反应,所以纯碱不能用于除水垢,故错误;‎ C、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所以可用碳酸钙作补钙剂,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用来焙制糕点,正确;‎ 故选:B。‎ ‎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38. (2018•陕西)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 40‎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 (1). 物理; (2). 2NaOH+CuSO4=Cu(OH)2↓+Na2SO4; (3). NaNO3或硝酸钠; (4). 排除SO42-的干扰 (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1)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答;(2) ①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解答;②根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分析解答;③根据Ba2+与SO42-不能共存分析解答。(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2)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②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到蓝色沉淀滤液A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A中加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B可知,将硫酸根离子反应完;再向滤液B中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故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NO3(或硝酸钠);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SO42-的干扰。‎ ‎39.(7.00分)(2018•天津)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 A+B A+C ‎ A+D ‎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H2SO4 ,C BaCl2 。‎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NH4Cl 。‎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4:21 (写最简比)。‎ ‎【分析】(1)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 40‎ B产生气体,因此A、B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个,A+C、A+D都产生沉淀,因此A是碳酸钠,B是稀硫酸; B+C产生沉淀,因此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钙,那么剩余的是E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NaCl+H2O+NH3+CO2=NaHCO3↓+X中,X是氯化铵;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解答】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B产生气体,因此A、B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个,A+C、A+D都产生沉淀,因此A是碳酸钠,B是稀硫酸; B+C产生沉淀,因此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钙,那么剩余的是E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H2SO4;BaCl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NaCl+H2O+NH3+CO2=NaHCO3↓+X中,X是氯化铵;‎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2×84 18+44‎ ‎ x ‎‎3.1g ‎ x=‎8.4g;‎ 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10g﹣‎8.4g=‎1.6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1.6g:‎8.4g=4:21;‎ 故答案为:①NH4Cl;②4:21;‎ ‎40.(2018•广西)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 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 CuSO4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碱 。‎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40‎ ‎ 复分解反应 。‎ ‎【分析】该题的突破口是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则;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B为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且其溶液呈蓝色可推出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C为Fe,由丙为氯化物可知D为酸,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D为HC1,A为碱。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基本类型填空即可。‎ ‎【解答】解:B为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且其溶液呈蓝色可推出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C为Fe,由丙为氯化物可知D为酸,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D为HC1,A为碱。根据反应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溶液质量减小;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A与B的反应为盐和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是:‎ ‎(1)CuSO4;碱 ‎(2)减小 ‎(3)Fe+2HCl=FeCl2+H2↑;复分解反应。‎ ‎41.(2018•河南)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d (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硫酸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硫酸钠和硫酸 。‎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方案:‎ 40‎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SO4+Ba(OH)2=BaSO4↓+Mg(OH)2↓ 。(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溶液X含有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样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碳酸氢钠的俗名;‎ ‎(2)根据pH变化的示意图推断和分析;‎ ‎(3)根据给出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碳酸氢钠俗名为小苏打,故选 d。‎ ‎(2)‎ ‎①由于滴加药品的过程中,pH在变小,所以该实验是将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此时pH小于7,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 ‎(3)‎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②加入Ba(OH)2溶液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MgSO4+Ba(OH)2=BaSO4↓+Mg(OH)2↓。‎ ‎③溶液X含有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样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40‎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g﹣‎1060.7g=‎‎3.3g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x ‎‎3.3g ‎=‎ x=75%‎ 故答案为:‎ ‎(1)d。‎ ‎(2)①硫酸。‎ ‎②硫酸钠和硫酸。‎ ‎(3)‎ ‎①漏斗。‎ ‎②MgSO4+Ba(OH)2=BaSO4↓+Mg(OH)2‎ ‎③溶液X含有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样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4)75%。‎ ‎ ‎ ‎42.(2018•吉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① 有气泡产生 ‎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 水 ‎ 40‎ 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② 酚酞 ‎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③ SO42﹣ ‎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⑤ HNO3和Ba(NO3)2 。‎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分析】【实验与探究】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酚酞遇碱变红色,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水或有沉淀生成进行分析;‎ 根据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拓展与应用】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实验与探究】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酚酞遇碱变红色,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水或有沉淀生成,所以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①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 40‎ 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②酚酞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③SO42﹣‎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⑤HNO3和Ba(NO3)2;‎ ‎【拓展与应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①有气泡产生;‎ ‎②酚酞;‎ ‎③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 ‎④水(或H2O);‎ ‎⑤HNO3和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 ‎⑥Ca(OH)2+Na2CO3═CaCO3↓+2NaOH。‎ ‎ ‎ ‎43.(2018•呼和浩特)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依据该条件,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推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推断的可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0‎ 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 H+ (写离子符号)‎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SO42﹣ (写离子符号)‎ ‎【甲同学的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可能反应后硫酸有剩余 。为了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 氢氧化钠 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Mg2+.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 ‎②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然后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 ‎(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填:H+;‎ 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填:SO42﹣;‎ ‎(2)通过甲同学的实验,只是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可能是硫酸的量多,反应后有剩余,故甲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故填:可能反应后硫酸有剩余;‎ 要证明含有氯化镁,根据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故填: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 要证明含有氯离子,需要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然后利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故填: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然后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44. (2018•贵州安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理之一。‎ 40‎ 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E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银     氯化铁     氯化钡     氧化铜 ‎【答案】 (1). 纯碱或苏打; (2). 金属除锈; (3). ; (4). 置换反应; (5). ‎ ‎【解析】‎ 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硫酸能与三种物质反应,因此E是硫酸,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钡,D是铁。‎ A是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E是硫酸,E物质的用途是:金属除锈、做化工原料等;‎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钡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B物质的是氯化钡,它能与碳酸钠、硫酸铜、硫酸反应;故答选;‎ ‎45 (2018•黑龙江哈尔滨)为测定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40‎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3)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4)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冶炼出‎100kg含杂质4%的铜,需要这种硫酸铜的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 (1). 2KOH+CuSO4===Cu(OH)2↓+K2SO4 (2). = (3). ‎56g (4). 80% (5). 8.7% (6). ‎300kg ‎ ‎【解析】(1)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是:2KOH+CuSO4===Cu(OH)2↓+K2SO4 (2)第一次加入56gKOH溶液,发生反应后,滤出沉淀,再加入56gKOH溶液,又有沉淀生成,说明C烧杯中有CuSO4溶液剩余,D烧杯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说明在C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设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为x。‎ ‎2KOH+CuSO4===Cu(OH)2↓+K2SO4 ‎ ‎ 160 98‎ ‎ x ‎‎4.9g ‎=‎ ‎(3)设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KOH的质量是y。‎ ‎2KOH+CuSO4===Cu(OH)2↓+K2SO4‎ ‎2×56 98‎ ‎ y ‎‎4.9g ‎=,解得y=‎‎5.6g 40‎ 实验中两次都加入56gKOH溶液,所含溶质KOH的质量是2×‎5.6g=‎11.2g,设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w。‎11.2g=w×20%,解得w=‎56g。‎ ‎(4)设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为z,第二次加入56g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9沉淀,所以第一次加入56gKOH溶液也发生反应生成‎4.9g沉淀,滤出的‎8.9g不溶于水的物质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因此实验过程中一共生成了2×‎4.9g=‎9.8g沉淀。‎ ‎2KOH+CuSO4===Cu(OH)2↓+K2SO4‎ ‎ 160 98‎ ‎ z ‎‎9.8g ‎ =,解得z=‎‎16g 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00%=80%‎ ‎(5)D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设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 ‎2KOH+CuSO4===Cu(OH)2↓+K2SO4‎ ‎ 98 174‎ ‎ ‎9.8g m ‎=,解得m=‎‎17.4g 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81.8g+‎20g+‎56g-8.9g+‎56g-4.9g=‎‎200g 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00%=8.7% ‎ ‎(6)设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冶炼出‎100kg含杂质4%的铜,需要这种硫酸铜的质量为n。‎ Fe+ CuSO4 == Cu + FeSO4 ‎ ‎160 64‎ ‎ n×80% ‎100kg×(1-4%) ‎ ‎ =,解得n=‎‎300k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 ‎46.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40‎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B. 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 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D.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答案】AC ‎【解析】(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不含氯化亚铁和硝酸钙;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钾;(2)‎ K2CO3+BaCl2=BaCO3↓+2K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 ‎138 197 106 197‎ ‎13.8g‎ ‎19.7g ‎10.6g ‎‎19.7g 由上面的对应关系可知,纯净的碳酸钠‎13.8g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而该粉末中含有氯化钾,故碳酸钠的质量小于‎13.8g;等质量的碳酸钾、碳酸钠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碳酸钠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多。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A、由分析可知,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正确;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错误;C、该包粉末的组成可能是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及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硝酸钾,共两种情况,正确;D、设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K2CO3+BaCl2=BaCO3↓+2KCl ‎ ‎ 208 197 ‎ ‎ x ‎19.7g ‎ ‎ ‎ 40‎ x=‎‎20.8g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4%,错误。故选AC。‎ ‎47. (2018•湖北咸宁) 咸宁市某校2018年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 a中有气泡产生 a中物质是稀盐酸 b中无明显现象 b中物质是食盐水 c中__________‎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_____。‎ 提示:Ca(OH)2微溶于水。‎ ‎【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 猜想一正确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同学们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用pH试纸测定a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 测定结果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________。‎ pH<7(废液显酸性)‎ 40‎ ‎【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写化学式)_________后再排放 ‎【答案】 (1). 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3). Ca(OH)2和NaOH (4). BaCl2(或Ba(NO3)2) (5). Na2CO3+BaCl2=Ba(CO3)2↓+2NaCl(或Na2CO3+Ba(NO3)2=Ba(CO3)2↓+2NaNO3) (6). a试管中的废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值) (7). Ca(OH)2(或CaCO3,答CaO也算对)‎ ‎【解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中的现象是变浑浊;a试管中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当氢氧化钙过量时,c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故猜想3是Ca(OH)2和NaOH ;如结论猜想一正确 40‎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