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四川眉山一中共同体)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四川眉山一中共同体)》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21届第一期10月月考试题 历 史 命题人:叶梅 审题人:乔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 ‎1.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B. 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 严格的等级关系 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  )‎ A.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3. 阅读下面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情况表,从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的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及河北西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姬姓诸侯大都分布在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封康叔于卫时,不但确定封疆的四至界限,而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导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可见分封制在当时(  )‎ A. 传播了周文化 B. 妥善安置了殷商遗民C. 拓展了疆土封界D. 稳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5. 史书上载“益(当时一位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实行了禅让制 B. 实行了分封制C.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 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 ‎6.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 具有民主色彩 B. 以血缘为纽带C. 权力高度集中 D. 神权与王权结合 ‎7. 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 A. 原始社会 B. 商朝C. 西周D. 秦朝 ‎8. 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中央集权制建立 D. 王位世袭制确立 ‎10.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至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11. 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 )‎ A. 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B. 实行皇位世袭制度 C. 以郡县制控制地方 D. 不合理的治理方式 ‎12.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C. 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 ‎13.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14. 认真了解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后你发现,其基本特征是(  )‎ A. 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C. 以神权强化皇权 D.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15. 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发展了社会经济 C. 防止了外敌侵略 D. 加强了民族团结 ‎16.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 丞相 B. 郡守 C. 太尉 D. 刺史 ‎17.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 A.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 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 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18.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 B.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司法权 C. 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西藏及宗教事务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19.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21.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选官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2.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3. 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 A. 尚书—中书—门下 B. 中书—门下—尚书 C. 尚书—门下—中书 D. 门下—中书—尚书 ‎24.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 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 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 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25.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是:‎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6.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7.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  )‎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君主专制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28.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评价内阁制度是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 A. 内阁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内阁成员可参与中央决策 C. 黄宗羲肯定内阁制度 D. 内阁制度强化了专制皇权 ‎29. 皇帝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廷寄”制度反映出( )‎ A. 军机处权利大于内阁 B. 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 C. 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 D. 军机大臣掌握行政决策权 ‎30.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31.从中国古代历朝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 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C. 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 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32.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 B. 阁臣的地位极高 C. 明朝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 D. 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 ‎33. 元朝和清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行政机构分别是 A. 中书省、理藩院B. 枢密院、理藩院 C. 宣政院、理藩院D. 御史台、都察院 ‎34.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 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 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 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 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35.《历史大脉络》中说:“16世纪是世界形势的转折点……那时中国……只可惜暮气已深,又昧于外面的情形,民间有企图开拓之心,官方则全无向外发展的意愿。”对于16世纪中国政治的状况,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内阁开始出现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思想日益保守 C.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 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倾向,启蒙思想滋生 Ⅱ卷 二、非选择题(30分)‎ ‎36.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材料二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使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 宰府孝廉,士之高选,不可求以虚名,但当察其真伪,以加黜陟。近者每以辟召不慎,切责三公,孝廉杂揉,试之以文…… ‎ ‎——《后汉书·百官志注》‎ (1)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6分)‎ 材料三 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重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 ‎——钱穆《国史大纲》 ‎ ‎(2)据材料三,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9分)‎ 材料四 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统一组织的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并指出该制度的弊端。根据材料四指出,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15分)‎ 眉一中高一历史10月月考题参案 一、 选择题:‎ ‎1---5:C B B A C     6---10:DCDCC ‎11---15:D D B AA    16---20:D B C D A ‎21----25:C A B C A 26----30:B B D B B ‎31----35:B D C C B 二、非选择题:‎ ‎36、【答案】(1)标准:血缘世袭(或门第)。进步:注重品行、才学,打破“世卿世禄”制(世袭制度)。(6分)‎ ‎(2)标准:孝廉(或德行)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大一统;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9分)‎ ‎(3)制度:九品中正制。(3分)‎ 弊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3分)‎ 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或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为西方文官制度提供借鉴(或为西方选官提供参考)(9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