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考试(双)周练
文科综合试题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 使 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 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 来每十年向北迁移了 11 千米;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 物约有 3/4 每十年向西迁移了 15.4 千米,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完成 1~3 题。
1. 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2. 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
A. 年均温降低 B. 蒸发量减少 C. 自然灾害减少 D. 土地开发利用
3. 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A. 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 B. 水分变化大于热量变化
C. 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 D. 热量变化大于水分变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俗称“老粗布、家织布、
手织布”。鲁锦的织造工具(下图所示)几乎全是木制的,结构都很简单。织造原料均为纯 棉材料和纯天然的印染色料。清末时期,鲁西南地区手工织造的鲁锦和印染技术受到巨大的 冲击而迅速衰落。到目前为止,鲁锦从业者多为 40~60 岁的农村妇女,鲁锦织造技艺和印 染技术正面临消失的困境。近年来,山东省正在积极采取拯救措施恢复和发展尚存的鲁锦织 技和原始印染术这一文化遗产。据此完成 4~6 题。
4. 清末以来鲁锦手工织造业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鲁锦织造技艺的失传和从业者减少 B. 消费市场的萎缩
C. 洋布进口及机器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D. 劳动力价格上涨
5. 近年来,鲁西南地区恢复和发展鲁锦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 棉花产量大,资源丰富 B. 劳动力丰富且文化水平高
C. 现代化织造机器的发展 D. 传统工艺和生态印染技术
6. 为了鲁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鲁西南地区最应该
A. 传承技艺,开发创意产品 B. 树立品牌,扩大销售市场
C. 扩大优质棉花的种植面积 D. 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工艺
新城市主义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 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 400—800 米(5—10 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 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 行化城区。据此完成 7~9 题。
7.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
A. 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
B.
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
C. 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D.
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
8.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最适宜于
A. 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
B.
中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C. 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
D.
城市群的合理布局
9.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 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B. 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
C. 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 D. 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 尖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侧,两侧均被低山束缚,海岸线向外海呈
“喇叭”形状,海滩前缘是珊瑚礁和基岩平台,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到达海岸的波浪较小, 海滩沉积物以细砂为主,当海浪越过滩脊后,会在陆地一侧形成颗粒较细的堆积物,称之为 冲越扇。读下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平均潮差
10. 冲越扇形成的原动力为
A. 潮汐涨落 B. 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 D. 台风
11. 沉积砂层与下面的砂壤层相比
A. 颗粒更细 B. 层理明显 C. 分选性更差 D. 肥力更高
12.“一骑红尘妃子笑,可能荔枝已蔫了”,这是 2018 年我国荔枝 60 亿斤大丰收后面临的窘 境。丰收年景里,销售成为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瓶颈。如何尽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呢?政治课 上,同学们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有
甲:推动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乙:研发推广农产品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
丙:扩大种植面积,以规模优势降低种植成本
丁:挖掘交通运输潜力,助力农产品远程销售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3.作为两种重要的经济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反映消费环节,即居民家庭购买的 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反映生产环节,即企 业购买的燃料、建材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对 CPI 和 PPI 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价格的变化出现在生产领域时,可能会通过产业链向下游扩散
B.需求旺盛推动消费领域价格上涨,可能会向生产领域传递
C.理论上,PPI 与 CPI 的变动呈负相关,可以借助 PPI 预测 CPI 的变化
D.政府对某些商品价格的调控政策可能造成 PPI 与 CPI 传导路径受阻
14.对癌症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患病群体用药难题,引发舆 论热议。国务院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①尽量降低抗癌药生产和进口环节的税收负担
②规范流通环节,大幅降低跨境电商企业的利润
③支持抗癌药研发,政府部门深度参与企业经营
④集中采购,将相关抗癌药纳入社会保险报销目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8 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13.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1%;实现利 润 8877.9 亿元,同比增长 23%。中央企业效益快速增长是积极推进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 结果。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反映出中央企业发展路径的有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 战略引领 →深耕主业 →发展实体经济
②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压缩管理层级 →实现规模效益
③重组整合 →优势互补→ 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产质量
④重视科技创新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商品价值量 →发挥品牌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来,我国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 政 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共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97%的商品和服 务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工作实绩斐然,价格调控机制进一步健全。价格 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是
①竞争性领域价格基本放开→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政府对公共事业等环节定价→提高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扩大公共服务规模
③健全政府价格调控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④推进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工作→形成良好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五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 建设成果丰硕,为实现共同繁荣注入强劲动力。“一带一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硕果累累的原因是
①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是一条繁荣之路
②独立自主、互不干涉,“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
③交流互鉴、文化趋同,“一带一路”是一条文明之路
④科技引领、理念变革,“一带一路”是一条创新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 卢丽安,十九大台籍代表,2017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卢丽安夫妇于 1997 年从英国留学 后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一直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在她被当选为中共十九大代表后其户 籍被台湾当局注销,她申明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希望台湾同胞和岛内乡 亲参与共圆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从她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
①当代中国拥护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题中之义 ②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强盛民族团结提 供智力支持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④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义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近年来,某县创新推行“村民自治工作群”,一村一群,一户一人,用于监督村级事务。 群里及时公开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服务等 20 类 300 多项具体内容,并对相关内容永 久保留,实
现痕迹可查,让群众广泛深人地参与监督,受到群众点赞。建立“村民自治工作 群”的意义在
①规范村干部行为,提升基层行政自治能力 ②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人翁作用
③夯实村民自治的基础,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④开辟新的监督渠道,增强村民的监督意愿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2017 年 12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认直遵照执行。推进党务公开
①是发扬党内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落实公民的知情权讲而实现自己合法的利益诉求
③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在全体公民中的威信
④展示了党开放开明的良好形象,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自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2018 年 5 月,全国有 16 个地区己经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试 点。 通过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实现“工程建设 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的目标。此项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②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精简政府基本职能,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④增强服务意识,推动政府把管理职能转化为服务职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2018 年 5 月 18 日,宁夏伊斯兰教协会和 5 个地级市的伊协组织同步举行国旗、宪法和 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启动仪式, 数千名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发来到现场。宁夏还探索开展宗教人士高等学历教育, 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举办上述活动意味着
①共同发展是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基础
②宗教界人士要对宗教教义做出与辩证唯物主义一致的解释
③进一步创造条件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
④提高宗教界人士的科学文化修养进而使其放弃宗教信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8 年 9 月 3 日至 4 日,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非领导人再次聚首北 京,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出台引领中非合作发展的重大举措。 实现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非双方应
①守望相助,携手共进,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②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③联合自强,主导国际关系变革,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④团结协作,永结同盟,真诚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 数的 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 6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推广 B.世袭制度的没落
C.郡县制的实施 D.井田制度的盛行
25.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 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 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 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26.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 581 年到 12 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 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 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27.下图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 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 下结论合理的是
A.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B.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
C.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
D.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28.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 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A.践行“夷师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的意识
29.1936 年 3 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 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D.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30.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8 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 人在中国投资;1988 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确认私营经济的法律 地位;1993 年修正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取代“计划经济”和“国营企业”。材 料反映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改革成果得到法律确认 D.政府不再参与企业经营
31.西塞罗(公元前 106 年—前 43 年)认为,“不是在罗马有一种规则,在雅典有另一种规 则……今天一种规则,明天另一种规则,而是有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因为这个法律有“一 个人类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即上帝,他是这个法律的创制者”。材料说明罗马法
A.吸收了基督教理论 B.适用于罗马帝国所有地区
C.具有普世性的原则 D.成为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32.下图为 2000 年美国总统选举数据,其中布什最终以 271 张选举人票当选美国总统。可 见美国总统选举
A.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结合 B.选举人制度是典型的金钱政治
C.出现平民政治日益衰落的趋势 D.违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33.1949 年,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20 多年后,有访 谈学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自称对此事印象深刻,却将此事说成是在 1953 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 人的工潮中发生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劳资冲突对当事人伤害太深 B.个体记忆难以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受访者对接受访谈存在顾虑 D.口述纪录出现偏差缺乏史料价值
34.从二战后到 50 年代初,大约有 1500 万到 2000 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 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 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地区。这股移民潮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35.下表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 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简表。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A.欧洲各国经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 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
C.国有企业的数量在西欧各国普遍减少 D.自由主义政策在欧洲成为历史
第 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4-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 1236 km,流域面积 15.1 万 km2,是巴 尔 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梨村(卡普恰 盖) 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 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 源最为丰富, 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 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6 分)
(2)从整体性角度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4 分)
(3)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8 分)
(4)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4 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材料一 剑麻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价值在于叶子中的剑麻纤维,是船缆绳、麻袋、地 毡等的原料。近年来,剑麻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高层电梯所用钢丝绳的内芯、不锈钢抛光 布原材料等。19 世纪末,德国殖民者把剑麻从巴西带到坦桑尼亚,因气候条件无与伦比及 其他条件的改善,坦桑尼亚很快便享有了“剑麻王国”的美誉。坦桑尼亚南部地区因为德国 人修的铁路,成为剑麻主产区。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农垦集团(下称“中农垦”)开始在非 洲投资农场。1999 年,由于看好剑麻的市场前景,又有种植剑麻的技术支撑(中农垦的关联 企业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都有剑麻种植的经验),加上中国进出口银行(下称“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中农垦开始在海外寻找合适的农场以种植剑麻,而“剑麻王国”坦桑尼亚是 首选之地。
材料二 下图示意坦桑尼亚纺织作物分布。
(1)分析坦桑尼亚适合种植剑麻的气候条件。(4 分)
(2)说明坦桑尼亚享有“剑麻王国”美誉的原因。(6 分) (3)评价中农垦在坦桑尼亚种植剑麻的社会经济条件。(8 分) (4)有人建议坦桑尼亚应加强自身经济建设,降低国外企业投资的比重,你
是否赞同?并说 明理由。(4 分)
3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 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下图为 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8 分)
(2)预测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4 分)
39.(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 大计,我国要积极形成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沙患变成沙利,风沙变成风景,黄沙变成黄金”。库布其治沙,探索出一条“党委政
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 其沙漠治理模式”。鄂尔多斯市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率先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
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激发了社会各界巨大的治沙动力。在亿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
已有 80 多家企业推动沙漠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治沙技术推陈出新,开发了微创气流法植树、 甘草平移、飞播造林术等 343 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防沙治沙澎湃发展。沙漠生态产业
链,让当地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
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 种新身份,农牧民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 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几十年来,库布其治沙面积达 6000 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
5000 多亿元,提供就业机会 100 多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 10 万人。2017 年《联
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 成功实践被写入 190 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库布其治沙模式给生态文明建设
的启示。(14 分)
40.(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 2018 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 之重的基础地位。某区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让乡村治理开了头,起了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为
推手,推行“新型经营体+农户”等模式,让村民在产业链上分享收益;着力推动 机构、人员和职能下移,在全区 439 个行政村(居)按照“1+6”模式建好公共服务中心; 开展“道德讲堂”,推广“三三六”基层自治模式;发挥政协委员在基层治理、助推脱贫攻 坚中的作用。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乡村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谈谈各方是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12 分)
41.(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江,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全国县域十强。十几年来,践行习主席提出的“晋江经 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道路,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不断满足人民 曰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晋江紧紧咬住实体经济,专注实业,推动主业转型升级,由实体经济 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 95%以上;坚持创意引路、简政放权、招贤引才,
搭建更加开放公平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清水净海、环卫保
洁、治污减排,推进生态修复;每年将 65%以上本级财力投入民生领城,全力做大民生福祉。 晋江又好又快的发展,党建起了关健作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搭建非
公企业党建平台,整合区城党建资源,建立“一线锻炼干部、一线使用干部”的用人机制,
生动实践了“党建做实了也是生产力”。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晋江是如何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的?(12 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晋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10 分)
(3)实体经济是大国经济之根本,请你就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提两条政策性建议(4 分〉
42.(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 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形成,提出了仁政学说, 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民同乐”“众恶之,必察焉;众 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取于民有制”“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 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 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 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 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并分析这 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孙中山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 其影响。(13 分)
43.(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02-1772 年英国的国外贸易增长了两倍;1715-1771 年法国国外贸易的价值增加 了 4 倍多。这时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770 年前,英国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 同欧洲大
陆进行的,到 1775 年时,其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近 2/3 的原料来源和 贸易对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繁荣城市。 伦敦垄断了英国对亚洲的贸易,是蔗糖贸易中心;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中心。阿姆斯特丹不 仅控制了荷兰与亚洲、美洲的贸易,而且成了世界的商业中心和中介贸易转运站,法国、英 国殖民地的产品经此地转运到中欧。里斯本支配着葡萄牙的对外贸易。加的斯控制了西班牙 的国际贸易。此外还有法国的南特、波尔多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据材料,归纳其中一种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 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请考生在第 44、45、46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服饰在人类生活中最初只是为了实现遮体、避寒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用衣冠 来“昭名分,辨等威”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和继承,“衣冠之治”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 一大特色。 康有为将断发、易服与强族、强国联系起来,可谓掀起了清末服饰变革之最强音。革命派对 于服饰变革的诉求比维新派彻底得多,激烈得多,并伴随仇满、反满的民族主义和革命主义
情绪,他们认为:“凡种族之别,一曰血液,二曰风习。”而风习也包括服饰方面,加之结 合满清入关时推行血腥的“断发”、“易服”政策,因此反满就先划清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文 化界限。……辛亥革命之后,传统旧服饰所承载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去,新服饰更多体现了民 众的个性和自由选择精神。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服装制作原则:“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 经济,壮于观瞻”,使服装基本摆脱了等级和伦理制度的干预,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衣冠 之治”也逐渐瓦解。
——摘编自张晓瑾《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到民国时期服饰功能演变的过程及趋势。(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派对于服饰变革的诉求比维新派“彻底得多,激烈得 多”的原因。(7 分)
45.(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 年 5 月 8 日,纳粹德国投降。德国领土由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随着美英与 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 为此,美国将对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1948 年 6 月 18 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 6 月 21 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货币改革。6 月 22 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并于 6 月 24 日全面切 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 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1949 年 5 月 8 日,德国议会通过新宪法。5 月 12 日,美英 法三国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新宪法,同时公布占领法,标志着西德政府结构基本确立。
——摘编自《三次柏林危机催生柏林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次柏林危机的背景。(9 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笫一次柏林危机产生的后果。(6 分)
46.(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装抗英的高潮。但是,当时的北美人并未下决心独 立。“国王仁慈,议会暴虐”的看法不仅在民间,甚至在军队中都很普遍。1774 年 9 月第 一届大陆会议的宣言犹在宣称完全忠于王室,依附大不列颠。……可是战争却在每天每夜、 每时每刻地进行着,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局面:战争在持续,但战争的前景却模糊 不清。可以这样说,这时的北美大陆只有战争,没有革命。战争是在潘恩的《常识》发表以 后,才获得近代意义的公民内容和划时代的历史地位的。1776 年 1 月 10 日,潘恩在罗什等 人的鼓动下,匿名发表他那篇惊骇世俗的小册子。在这本不过 50 页的小册子中,他宣称这 些真理如常识一样自然可信:
①“乔治三世只不过是大不列颠皇家畜牲”,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恶之源。英国王室并不 神圣,因为据英伦三岛征服史记载,英王的“始祖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恶多端的魁首”。
②“和解与毁灭密切相关”,“独立才是唯一的出路”。“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 本身”,“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③独立之后,实行共和政体,而不是恢复英国留下的制度。“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 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只要 我们能够把一个国家的政权形式,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的政体留给后代,花任何代价来换取 都是便宜的”。
——摘编自朱学勤《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独立思想启蒙者潘恩》 (1)根据材料,概括潘恩《常识》发表的背景和主要主张。(8 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潘恩的《常识》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7 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ADCCD AACDD B
36、(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 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水大。(6分)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 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4分)
(3)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 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讯;中上游 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8分)
(4)培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4分)
37、(1)全年高温,热量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雨季降水丰富(4分)
(2)德国殖民者把剑麻从巴西带到坦桑尼亚;气候条件适宜剑麻种植;德国人修建了铁路,利于剑麻的出口;扩大了剑麻种植的规模,提高了当地剑麻种植的知名度 (6分)
(3)有利条件:坦桑尼亚剑麻种植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土地成本低;劳动力价格低;国家政策的支持;有雄厚资金支持;种植区有公路、铁路与港口连接,便于出口;
不利条件:经济基础差,当地消费市场小;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任答8点8分)
(4) 赞同。理由:加强自身经济建设,利于发展民族经济;有利于摆脱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依赖 。
或不赞同。理由:国外企业投资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扩大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4分)。
38、(1)地处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具有规模较大的皮革加工工业;距离京津、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8分)。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财税和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城镇化进程。(4分)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DCBBC BCDCA BA
39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每点1分,答出3点可得4分)
启示:①贯彻创新、绿色、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走生态与经济并重的中国特色生态建设之路。②突出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锐意改革、科学调控, 凝聚社会各界动力,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③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走产业化经营道路,开发新技术,延伸产业链。④大力彰显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广大人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践行绿色消费。⑤坚持开放共享,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向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每点 2 分,共 10 分)
40.政府履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乡村经济的活力,为乡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3分)
群众性自治组织创新乡村治理的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维护村民合法权益;(3分)
村民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履行相应责任,不断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3分)
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3分)
41.(1)紧抓实体不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有效需求。(3分)实施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动能,扩大就业创业,以增加人民的收入。(3 分)
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居环境质量的跃升。(3分)
统筹城乡一体化,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3分)
(2)坚持党领导一切,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4分)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3分)
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发展力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分)
(3)答案示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对实体经济的奖补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货币金融政策,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任答两点,每点2分)
历史解析及答案
24.解析:选B。据题干中提到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数量增加,说明原来按血缘关系继承爵位的制度逐步瓦解,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故A项错误;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贵族没落无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故D项错误。
25.解析:选B。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确立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不是东汉,故A项错误;据题干“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信息,表明当时的学术氛围比较宽松,故选B项。五经是儒家思想,未涉及到道家思想,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是不同学派之间的交流,材料只涉及到儒家,故D项错误。
26.解析:选C。“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到隋之间的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出现了“逆转”及“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故选C。
27.解析:选D。据材料图表中的东汉南北朝寒冷期和两宋寒冷期恰好属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键时期,不难推断北方的严寒对于推动北民南迁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故选D项。
28.解析:选D。据题干清政府的官员却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协定关税侵犯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故选D项。
29.解析:选D。1936年正处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夕,向南方、西南迁移的行业能够为抗战提供物资的储备。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构建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不是国民政府的目的,故A项错误;均衡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不是国民政府的目的,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故C项错误;迁移的行业能够为抗战提供物质的储备,国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持久抗战进行战略布局,故D项正确。
30.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宪法的修正是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如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1993年宪法修正中得以体现,故选C项。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故B项错误;国有企业是由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故D项错误。
31.解析:选C。据题干“不是在罗马有一种规则,在雅典有另一种规则……有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信息,可知罗马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性,故选C项。
32.解析:选A。观察图表,据所学知识,选举人由各州选举产生,再投票选举总统,体现了间接民主,选民直选则体现了直接民主,所以美国总统选举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结合,故选A项。选举人制度能够防止政治骗取民众的选票,故B项错误;选举人是由平民选举产生的,故C项错误;选举人票决定总统选举结果正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体现,故D项错误。
33.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事实“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与个体的记忆“却将此事说成是在1953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中发生的”的对比得出:个体记忆难以客观还原历史真相,故选B项。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题目中并未提到受访者的情绪和顾虑,属于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题目中出现的现象并非口述记录出现偏差,属于不同群体看待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34.解析:选A。在二战冲击下,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特别是英、法、德等国家,遭受战争的损失从物质、人员上更加严重,二战后大量人口的进入,为他们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符合题意。
35.解析:选B。观察表格中数据,可知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本国投资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故选B项。
42.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重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发展,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分析;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分析其影响。
答案:(1)重点:重民;仁政;富民。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纷争,各国统治者为争夺霸主地位寻找治国理念,为民本思想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随着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针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儒家深化和发展了前人的民本思想。
(2)发展:人民要有参政权;主权在民;提出三民主义。
影响: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
43.解析:根据材料可以归纳出其主要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部分,所以可以提取其中的一种趋势,如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正在形成;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等;然后结合这一阶段的史实进行阐述和说明,在阐述部分既要用到所学知识,也要用到材料内容。
答案:评分说明:历史发展趋势、说明各给分。在说明的内容中,对材料的运用和知识各得分。
考生所述的发展趋势分两类:
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如: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正在形成;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考生概括这些趋势才可以结合说明给予满分。
如果考生概括出一些相对较小的信息,如西欧城市的发展,欧洲国家对外贸易额增加,欧洲对外贸易由欧洲大陆转向世界各地;这些回答,结合说明可得分。
示例:世界市场正在形成。
18世纪,欧洲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其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欧洲兴起一些对外贸易的大城市。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为欧洲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了可能性;欧洲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加,对市场的需求正在扩大,欧洲国家加大了对外贸易力度;这些都推动着欧洲国家扩大对外贸易,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市场正在形成之中。
44.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古代服饰反映的等级到民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点角度概括;第二小问趋势,向着国际化、现代化、平民化发展。第(2)问可以从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由温和的改良到激进的革命等方面回答。
答案:(1)过程:古代:从遮体避寒到区分尊卑等级;民国时期:从承载强烈的政治意识、民族情感到体现民众的个性和自由选择精神:基本摆脱了等级和伦理制度的干预。
趋势:向着国际化、现代化、平民化发展。
(2)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由温和的改良到激进的革命。
45.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二战后对德国处置、美英法改变政策、西方国家的货币改革等角度分析。第(2)问可以从加剧冷战背景下的美苏对抗、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加强了美国同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联系和合作、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1)背景:①二战后四国对德国分区占领;②美英法改变政策,与苏联矛盾加剧;③西方国家推行货币改革,发行新德国马克,引发苏联不信任,于是封锁柏林交通,危机爆发。
(2)后果:①加剧冷战背景下的美苏对抗;②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③加强了美国同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联系和合作,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
46.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信息从北美人民反抗斗争的特点及态度角度分析。第(2)问结合《常识》的内容分析《常识》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答案:(1)背景:北美武装抗英斗争出现了高潮,但还没有提出明确的独立要求;北美人民对英国国王抱有幻想使战争的前景模糊不清。
主张:丢掉对国王的幻想,北美摆脱英国的控制而独立;北美建立共和制国家。
(2)影响:促进了北美人民独立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北美战争转向独立革命;影响了美国建国时政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