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一中2018-2019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应县一中2018-2019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应 县 一 中 高 二 年 级 月 考 三 ‎ 生 物 试 题 2018.11‎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命题人:鲍 吉 一.选择题(40*1.5=60分)‎ ‎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2.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3. 神经细胞甲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乙产生兴奋,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C.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乙的膜电位改变 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甲释放,作用于细胞乙使兴奋单向传递 ‎4.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5.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注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是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B.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增加 C.注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 D.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吸收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尿量减少 ‎6.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7.图1表示某植物各部分名称;图2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B.若曲线表示去掉①后②的IAA浓度变化,则a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 C.去掉①会对②的生长产生影响,但去掉④不会对③的生长产生影响 D.将图1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2曲线可表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8.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9.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10.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7/9‎ C.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44只/hm2‎ D.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1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 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 ‎12.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得出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D.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1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14.如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形成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1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 B.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两个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a是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D.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15.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 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C.如果该种群个体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 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16.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C.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17.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RNA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并转录形成信使RNA B.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C.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 D.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 ‎18.下列与正常人体内环境有关的说法,较为严谨的是(  )‎ A.细胞外各种离子的量与环境容纳量(K值)一样恒定不变 B.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中能与细胞内液直接交换物质的是组织液 C.内环境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均有一个正常的范围 D.大量饮水会抑制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 ‎19.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糖的浓度 D.人体中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水肿 B.血浆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D.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 ‎21.下图1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2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22.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 ‎23.神经元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和传递兴奋。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内外不存在离子的跨膜运输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均需要消耗能量 C.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将突触小泡释放至突触间隙 D.在一个功能正常的完整反射弧中,刺激其中的任何环节均会引起反射活动 ‎24.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 ‎2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26.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 g/L,含量过高将导致糖尿病(分Ⅰ型和Ⅱ型两类)。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Ⅰ型糖尿病,对Ⅱ型则无效。为进行一次医学测试,A、B和C三名成年人禁食12 h,然后喝下含‎100 g葡萄糖的溶液。在摄入葡萄糖后的4 h内,定时测定每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成年人B是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阻碍 B.成年人A是正常人,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C.成年人C是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D.成年人C的血糖浓度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27.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 葡萄糖b+c c+d―→e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B.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 C.表达式中,c为题干中所述的无色化合物 D.表达式中,e为有色化合物 ‎28.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C.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29.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通过C→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30.下面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 ‎31.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 C.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32.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压感受器和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B.饮水不足会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 C.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D.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3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34.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机体对移植的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预防接种主要与①②③④⑤⑧有关 C.⑤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内DNA分子的数量减少 D.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35.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36.甲、乙、丙三组小鼠的不同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小鼠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小鼠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37.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8.如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代表的是芽,②代表的是根 B.图中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c~d段表示生长素对②的促进作用在增强 D.图中c点对应的浓度是①生长的最适浓度 ‎39.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 B.激素①②③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40.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用不能透过生长素的薄玻璃片分割,放在琼脂切块上,实验处理及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含量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对照说明薄玻璃片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B.b与c对照说明琼脂切块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C.c与d对照说明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D.该实验说明了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二.填空题(共计30分)‎ ‎1.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7分)‎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不正常分离而形成异常配子所致。‎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_______而丢失。‎ ‎②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____(填“雌”或“雄”)配子育性很低。‎ ‎2.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图1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该种昆虫翅长差异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经常有大风浪,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但它们已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___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________,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为人体内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其中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末梢及其与肌肉相连接的部分,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图2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会增加____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2)若图1中A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则膝跳反射时神经冲动在图中各神经元上的传导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若图2是兴奋在神经元④⑤间传递的放大图,从图2可知神经递质是通过________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的,图2中的受体位于图1中神经元________(填序号)上,神经递质与该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上________通道开放,使该神经元产生兴奋。‎ ‎(3)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______________。若用物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图甲表示植物横放之后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根的向地性生长能否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相同或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________(填“幼嫩”或“成熟”)部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否受光照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 ‎(3)某实验小组为了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把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①正常的植株,不作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________________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高二月考三生物答案2018.11‎ ‎1. 选B 2. 选D 3. 选B 4. 选D 5. 选A 6. 选D 7. 选B 8. 选C ‎ ‎9. 选B10. 选C11. 选D 12. 选D 13. 选B14. 选B15. 选B16. 选B ‎17. 选B18. 选C19. 选B 20. 选C21. 选C22. 选C 23. 选B 24. 选D ‎25. 选D26. 选D27. 选C28. 选B29. 选D 30. 选B31. 选C 32. 选A ‎ ‎33. 选C34. 选C 35. 选B36. 选B 37. 选D38. 选B39. 选B40. 选C ‎1.答案:(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 (2)20 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 (3)①多于 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 ②雄 ‎ ‎2.答案:(1)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 ‎(3)基因库 生殖隔离 A、B两种群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不同 A、B两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甲、乙两岛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3.答案:(1)下丘脑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2)③② 胞吐 ⑤ Na+ (3)促甲状腺激素 不变 ‎4.答案:(1)大于m小于n 能 相同或不同 ‎(2)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幼嫩 否 ‎(3)②含有较高浓度生长素的 ③在顶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②③实验顺序可以颠倒)‎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