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一中2018-2019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应县一中2018-2019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应 县 一 中 高 二 年 级 月 考 三 ‎ 政 治 试 题 2018.1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孙海君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在《王蒙谈文化自信》的后记中写道:“我深爱深敬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警告,并别出心裁地解为,学而不思最多是个‘网虫’,思而不学就会‘因作(zuo)而die’。”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通过举办文化、教育、体育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全面带动了“一带一路”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增强了政治互信。可见( )‎ A.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多彩 C. 文化提升了综合国力 D.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3、在我国,许多地区都保存着著名的历史遗址,如南京的中山陵、西安的兵马俑、长春的伪满皇宫等,这些历史遗址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说明了( )‎ A.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 建筑越古老越有文化价值 C. 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某校开设艺术欣赏课程,引入中华民俗文化的欣赏:引入对联艺术,感受民俗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借助民间俗语、谚语,亲近民俗文化;讲解节俗知识,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感情。开设艺才欣赏课程( )‎ ‎①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底蕴 ‎③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④体现了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树立好家风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③家风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家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6.“2018南京书展暨春季馆藏图书全国展销会”的书展主题是“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市民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免费阅读经推荐的百万好书。倡导阅读百万好书是因为 ‎①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阅读百万好书获得的 ‎②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时起决定作用 ‎④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7、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读书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今天,网上阅读和电子阅读已成为青少年阅读的“新宠”。这表明( )‎ A.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多是消极被动的 ‎ B.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D. 科技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8、“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下列句子与此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居要好邻,行要好伴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①② B. ③② C. ①③ D. ②④‎ ‎9、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为G20峰会准备的纪念礼品丝巾中,充分融合了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中国风韵,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 )‎ ‎①要充分发挥商业贸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②文化交融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发展应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一档名为《中国茶时间》的电视节目,从2017年2月起,以每月一期的频率在德国亚历克斯电视频道播出。每期节目都会围绕一个特定的中国主题展开,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开始,用参与和对比的方式叙事,发现中国文化的亮点,从而更新了观众对中国形象刻板的认知。这体现了(  )‎ A.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能增强文化认同感 C. 文化传播能加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 D. 大众传媒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间的隔阂 ‎11、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片高度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祌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  )‎ ‎①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使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根本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化去否定另一种文化,或者认为一种文化优越而另一种文化低劣,从而鄙视、耻笑另一种文化的情况卜就属于文化歧视现象。这启示我们( )‎ ‎①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②这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这有利于增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 ‎④申遗是为了发掘其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2017年5月27日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在大通音乐谷奏响由中国年轻作曲者达捷创作的《申迪序曲》,之后演奏《天鹅湖》《命运》等系列经典名曲。世界一流交响乐团首次在中国大陆进行了整场的户外交响音乐会演出,意义非凡。此次音乐交流会的成功举行可以看作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从《堂吉诃德》选段到《帕基塔》选段,依托“中拉文化交流年”平台,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组织与策划下,中乌两国芭蕾艺术家在短期内实现了“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 A.文化传播:推动中拉文化逐步趋向同一 B.文化发展:互办文化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交流:做传播中拉文化的友好使者 D.文化传承: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16、‎2017年8月2日,厦门市举行鼓浪屿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结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大会。厦门市将成立专门的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对世界文化遗产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与管理。我们之所以要加强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发展历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百年王兴记的小笼包名扬中外,这不仅是依托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更在于王兴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工艺,从而让无锡人一如既往依恋和品味它那独特的舌尖文化。这说明( )‎ A. 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适应时代需求 B.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C. 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D. 传承优秀文化,必须承袭古人做法 ‎18、“青瓦出檐长,马头白粉墙”,这是传统徽派民居的特点写照。今天,新徽派建筑不仅保留了马头高昂、粉墙黛瓦的特色,同时又结合了现代的钢、大玻璃窗的设计元素,极富“徽风徽韵”,又充满现代气息。新徽派建筑说明了( )‎ ‎①文化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根本途径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9、建筑学家粱思成在一场关于古建筑维修的学术报告中说:“其实我是‘无齿之徒’,因为上了年纪,我的牙齿没有了,装上这副略微泛黄的假牙,反而看不出是假的.这就叫‘整旧如旧’。其实修复古建筑也应该这样,不宜焕然一新。”可见,粱思成关于古建筑维修的观点( )‎ ‎①反对在修复古建筑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方式和手段 ‎②反对在修复古建筑的过程中摒弃其应有的风貌 ‎③主张在修复古建筑的过程中秉承古为今用的理念 ‎④重视在修复古建筑的过程中保留历史的痕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0、下面漫画所反映的我国现实社会现象( )‎ ‎①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正常文化现象 ‎②是文化创新偏离了正确方向的一种表现 ‎③直观地体现了文化在交流中借鉴、融合 ‎④折射出了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必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 A. 团结统一精神 B. 勤劳勇敢精神 C. 爱好和平精神 D. 自强不息精神 ‎22、‎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据此回答题。当今时代,继承和发扬吕梁精神有利于(  )‎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 ‎②激励人民奋发图强,实现民族复兴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④文化兴国,以文化建设为工作中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  )‎ A.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B. 包罗万象,以强带弱 C.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 文化交流,融合同一 ‎2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②我国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 ‎④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朴素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5、 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的“民魂”是指(  )‎ A. 中华文化 B. 中华民族精神 C. 改革创新精神 D. 传统文化 ‎26、“积德为本续先世之流风心存既往,凌云励志振后起家法意在开来”,乔家大院的楹联、匾额承载着山西璀璨酌晋商文化,也展示着儒商相济的晋商精神。这反映出(  )‎ A. 人们的物质产品离不开精神载体 B. 晋商文化是晋商精神的物质载体 C. 晋商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 楹联匾额是民族精神的唯一象征 ‎27、中国的方言是“十里不同音”,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受到地理阻隔、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言有着不同的韵味。可见中华文化具有( )‎ A. 独特性 B. 区域性 C. 民族性 D. 包容性 ‎28、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列出“党八股”的一大罪状就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他说,“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这对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 ‎①必须分析当前人们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作品以迎合大众喜好 ‎④积极倡导和推崇流行文化,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面对当下一些低俗“网红”、直播乱象,既要依法净化网络环境,也要本着培养网络 空间文化土壤、净化网络空间文化氛围的目标,在法治轨道上,构建起新时代的网络精神 家园!对此,我们应该(  )‎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抵制落后文化不良影响 ‎③依法监管文化市场,奏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 ‎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刘云山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坚持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这说明,加强文化建 设必须(  )‎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 ‎②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④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 非选择题(3个小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荐篇目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各部分中。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和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撰写研究报告或文学评论,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高中语文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励精读等活动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32、(16分)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更为了利益的获取,很多电视台争先恐后,在喧嚣嘈杂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先后开设了诸如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这些充斥媒体的报道引发公众对电视节目走向的强烈关注。‎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2)请你为解决这种文化低俗化问题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33、(10分)2018 年3 月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一经播放便好评如潮。该影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展示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在西方不断对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时代,《厉害了,我的国》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也十分必要。‎ 这部《厉害了,我的国》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是宏大主题的表现,也是微观感性的展示,它通过一个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赞叹在惊呼的同时,发自内心地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航拍的画面在电视机荧屏和在电影银幕上的表现力完全不同,只有当观众处在电影院的环境中,在大银幕上看到了港珠澳大桥的完成、“复兴号”的速度,才能感受到试听所带来的冲击力。‎ 结合材料,分析《厉害了,我的国》着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高二月考三政治答案2018.11‎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 【解析】这段材料主要表明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且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项与题意不符;④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通过举办文化、教育、体育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全面带动了“一带一路”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增强了政治互信,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在我国,许多地区都保存着著名的历史遗址,如南京的中山陵、西安的兵马俑、长春的伪满皇宫等,这些历史遗址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说明了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正确且符合题意;A C正确但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开设艺术欣赏课程,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底蕴,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不是全面继承而是批判继承,③说法错误;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树立好家风是因为家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而不是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①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家风,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C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读书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今天,网上阅读和电子阅读已成为青少年阅读的“新宠”。这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A说法错误;B 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8、【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人化对人的影响。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材料强调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影响人,故②④正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调自己不受外界条件干扰,独善其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答案】D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商业贸易;②错误,对本民族文化是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礼品丝巾,充分融合了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中国风韵,同时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这说明文化创新既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10、【答案】C 【解析】《中国茶时间》的电视节目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开始,用参与和对比的方式叙事,发现中国文化的亮点,从而更新了观众对中国形象刻板的认知。这体现了文化传播能加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包容,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不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用一种创新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项说法错误;大众传媒能够跨越时空,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但不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间的隔阂,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1、【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它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①②正确;教育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播途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反对文化歧视,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①②正确;③错误,各国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应坚持个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不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13、【答案】C 【解析】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有利于增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③项符合题意;民族节日能够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①项说法错误;申遗是为了发掘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14、【答案】C 【解析】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中美文化各自有自己的独特性,又有文化的共同特征,所以才需要交流,才能在交流中促进共同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达到了相互融合”说法不妥;④“都源远流长”说法不妥。‎ ‎15、【答案】C 【解析】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项错在“趋向同一”上;材料说的是中乌两国芭蕾艺术家在短期内实现了“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内容,B、D两项与题意不符。‎ ‎16、【答案】B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错误;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④不选;②③阐述了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符合题意,故选B项。‎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百年王兴记的小笼包名扬中外,更在于王兴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工艺,从而让无锡人一如既往依恋和品味它那独特的舌尖文化,这说明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适应时代需求, A正确且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C说法错误;文化传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徽派建筑不仅保留了马头高昂、粉墙黛瓦的特色,同时又结合了现代的钢、大玻璃窗的设计元素,极富“徽风徽韵”,又充满现代气息。新徽派建筑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9、【答案】C 【解析】①选项“采用先进的方式和手段”的表述与题意不符。③选项“秉承古为今用”的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粱思成关于古建筑维修的观点反对在修复古建筑的过程中摒弃其应有的风貌,重视在修复古建筑的过程中保留历史的痕迹;故②④选项入选。选C。‎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创新的知识。漫画反映了一种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重“洋节”轻“传统节日”的现象,说明在文化交流创新过程中,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能盲目吸收崇敬外来文化,需要把握好文化创新的方向,②④符合题意。漫画中反映的现象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①排除,③与漫画主旨不符。‎ ‎21、【答案】D 【解析】松、柏树是坚韧有耐力的植物,即使栽种在贫脊瘦土上也能茁壮成长,以此来比喻家贫子弟。家贫本是读不起书的,但依然自强不惜,勤奋好学。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22、【答案】A ‎ ‎23、【答案】C ‎24、【答案】D 【解析】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故 ①②③‎ 符合题意;④表明的是民族精神,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25、【答案】B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职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故本题答案为B。‎ ‎26、【答案】C 【解析】A错误,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错误,文化不能是物质载体;D错在“唯一”;齐家大院的楹联、匾额承裁着山西璀璨的晋商文化,也展示着儒商相济的晋商精神表明晋商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C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 ‎2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中国的方言是“十里不同音”, 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受到地理阻隔、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言有着不同的韵味,可见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8、【答案】A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的话启示我们文化发展必须分析当前人们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无的放矢,不看对象”,①②项符合题意;我们要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不是发展迎合大众喜好的文化,③项说法错误;要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流行文化不一定都是人民大人喜闻乐见的文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29【答案】B 【解析】面对低俗“网红”、直播乱象,我们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 监管文化市场,奏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故①③符合题意,应选;②说法错误,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是我们对待 腐朽文化的态度,排除;④说法错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30【答案】A 【解析】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这 体现了①②;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的是大众的文化权益,而不仅仅是娱乐化需求,③排除;④与题意不符。‎ ‎31、【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 励精读等活动,有利于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3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励精读等活动,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分)‎ ‎(3)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励精读等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3分)‎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励精读等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分)‎ ‎【解析】此题以语文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励精读等内容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高中语文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励精读等活动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抓住知识范围界定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次考生要抓住本题题眼“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和鼓励精读等活动”“塑造人生”“作用”。然后结合材料分别从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特点和塑造人生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2、【答案】(1)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某些电视台片面追求收视率,电视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倾向。(3分)②电视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倾向,是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造成的。(3分)‎ ‎(2)①国家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4分)②电视台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承担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3分)③个人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低俗文化和落后文化及腐朽文化的能力。(3分)‎ ‎33、【答案】(10分)‎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⑤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的挑战,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如考生答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结合材料,考生可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