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0分)
1.小林的父亲听说小林学了外汇的知识,就考他说:“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以后还要升值,假如是真的,我是现在进这批货物划算,还是以后进划算?”小林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现在划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
B.现在划算,因为在人民币升值前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
C.升值后划算,因为升值后外国货价格降低
D.升值后划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国货币
2. 今日的中国从昔日的“自行车王国”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生产王国”,而且已成为重要的消费国。汽车的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出现将迎来中国式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B.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消费方式调节生产方式的转变
3. 日前,中央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我国布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 )
①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提高其使用效率
②有利于创新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③有利于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规模经营
④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甲、乙、丙、丁四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 B.甲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C.丙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D.乙和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5. 近些年来,高管高薪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数据显示,有的银行高管的收入是普通员工收入的80倍,有些行业高管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4553倍。这说明当前( )
A.我国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
B.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必须通过再分配实现
C.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促进公平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6.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为54% —65%,而我国的则为15%
—21%。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六代 (iPhone6),我只能去买六袋苹果。”这启示国家要( )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③大力发展经济,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 进入2014年7月份,四川、江西、贵州和内蒙古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已有15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从绝对数上看,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分别为1820元和17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①更好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就业岗位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生产积极性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9. 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农、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 ( )
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 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 )
A.经营活动的营业额
B.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C.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
D.企业所得
11.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2014年我国政府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税收负担,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等。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③运用经济手段调整国民经济关系 ④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我国加强对“交通扶贫”的投资支持力度,预计将有5 100多亿元车购税用于“十二五”时期的“交通扶贫”,而到2020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将通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没有“扶贫”特困地区就难以发展
③发展特困地区交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发展交通事业是特困地区脱贫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 “曾经有一笔税单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缴。到税务稽查时,我才追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纳税机会,我会说四个字:诚信纳税!如果要给它加个期限,一定在每月15号之前。”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下列对这则短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反映的是欠税现象 ②它反映的是偷税漏税现象
③它提醒我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④它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5. 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该模型认为,造成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常常会导致实际的产量过剩或不足。这反映出( )
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B.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C.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不高
D.市场规律在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领域失灵
16. “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为此,我们应该( )
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这是因为通过市场竞争( )
①能使资源流入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②能使资源由供过于求的行业流入供不应求的行业
③能刺激生产者提高劳动效率
④能使企业优胜劣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8. 房价越高越要买,这点非常符合经济学中的“博傻理论”,即虽然人们已经完全清楚某物估价过高,但还是会购买它。这样似乎很傻,但是因为该物的价格仍在上涨,人们坚信一定会有更大的傻瓜来接手,只要存在这样的大傻瓜,自己就将是赢家。这说明( )
①消费心理有时也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②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③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④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市场进行引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面对国内诸多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纷纷表示会改造设备提升油品质量。但同时,这一消息也让消费者开始担心,在国际原油价格涨价压力下,全面升级油品带来的成本上升会引发新一轮油价上涨。从资源的合理配置角度看,合理的价格应( )
①由“看不见的手”引导,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②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百姓生活
③既由市场形成又受政府调控
④既保证企业利润又维护百姓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 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下列属于“走出去”的是( )
①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②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
③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④改善对外贸易的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 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对原材料的进口增加②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③经济建设支出增加④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22. 丹麦的物价水平比许多国家都要高,网购对于丹麦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不出国门丹麦人就可以享受到中国的低物价,这是( )
A.投资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B.生产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C.资本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D.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23. 从主动调低GDP增速到相继推出“幸福指数”,从提高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到实现“有福利的增长”……追求科学发展,让“幸福”变得更加具体实在。主动调低GDP增速,推进民生福利,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 ( )
①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②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③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 某绒业公司近年来着力改善产品结构,由上游的羊绒、绒条向下游的绒线、羊绒服饰延伸,并加大海外市场扩展力度,目前公司已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越南、柬埔寨等地设立子公司,生产销售自己品牌的羊绒及纺织品成衣,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材料说明( )
①企业转型升级可以赢得发展新优势
②出口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③创新经营思路,积极“走出去”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④扩大国际技术交流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 2014年9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钢制搁架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自今年1月以来,美国已陆续对中国输美钢材、轮胎、味精、集装箱、消毒剂、床垫弹簧、小龙虾尾肉等产品发起贸易救济。面对如此密集的反倾销浪潮,我国企业应( )
①利用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应诉维护自身权益
②改变国际化战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③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④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扩大国际竞争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6. 近年来,中国先后在非盟、欧盟、东盟境内设立经贸合作区,促进中国企业集群式跨国发展。这表明( )
A.“引进来”是引进外资,“走出去”是对外直接投资
B.我国坚持“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我国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
D.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可以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二. 非选择题 (4小题,共48分)
27. 2018年11月,某学校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活动,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如下表
10月份该同学家庭收入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手机
其他
1800元
800元
200元
100元
300元
500元
300元
请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该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8分 )
(2)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建议?(8分)
28. 针对当前水污染形势严峻,水污染问题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危害民众生产、生活,甚至危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018年上半年,有150亿元人民币中央预算内财政资金用于支持污水设施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国家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入是怎样体现财政作用的?(16分)
29. 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目标。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 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
结合材料,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知识,回答如何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6分)
高一期末政治试题答案
1. 【知识点】本题考查汇率。
【答案】D解析: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此想从国外进口货物,可以等人民币升值后进划算,答案D正确;C“外国货价格降低”的说法错误。
【思路点拨】明确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即可。
2. 【解析】 汽车的更新换代迎来消费高峰,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 C
3. 【知识点】 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 C 解析:①表述错误,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③材料阐述的是集体经济,而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故排除。
【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
4. 【知识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
【答案】B解析:甲国有企业控股所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专利技术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乙独资企业所获得的工资属于生产要素分配;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股份合作制属于集体经济,注意“持股”,因此既有按劳分配又有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答案B正确。
【思路点拨】注意区别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
5. 【知识点】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答案】 C 解析:材料强调初次分配中的分配不公现象,说明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C正确。初次分配如果只注重效率,不注重公平,将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因此A所述与国家政策不符;B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易误选A,原因在于对我国的分配原则和题意认识不清。
6. 【知识点】 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
【答案】 C 解析:①是再分配,不合题意;②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不符合题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保障居民在初次分配环节的基本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③④符合题意。答案选C。
【思路点拨】注意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7. 【知识点】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讲的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解决这一问题要大力发展经济,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②
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能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①不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答案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题干主旨是强调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8. 【知识点】 本题考查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与收入分配。
【答案】 D 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财政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属于再分配,排除①,③入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与增加就业岗位没有必然关系,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裁员,减少就业岗位,②不选;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生产积极性,④应入选,答案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9. 【答案】C
10. 解析:选B。增值税是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B符合题意,A、C、D分别是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1. 解析:选A。本题考查积极的财政政策。③④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A项应选。
12. 解析:选C。由选项内容可知,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相反的,故①②只能二选一,由材料内容“减税”可知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故①正确,②错误,由此判断,该题选C。
13. 解析:选C。将车购税用于“交通扶贫”体现了我国税收的性质,①正确;②表述不科学;发展特困地区交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③正确;特困地区脱贫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经济, ④错误。
14. 解析:选D。题干反映的是欠税现象,故①选,②不选。题干没有涉及到公民对税收的监督,④不选。
15. 解析:选A。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滞后性。该题的关键是把握“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看到价格波动后调整生产,是一种事后调节行为,体现市场调节的滞后性,A正确;B与题意不符;C、D表述错误。
16. 解析:选B。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题中材料“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此可见,①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④两项与题意的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17. 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对市场竞争的理解,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实质是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①②③④说法都是正确的,答案为A。
18. 解析:选C。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博傻理论”揭示的是消费心理等影响下的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也说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②④正确。①中“决定”说法错误。题意反映的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③不符合题意。
19. 解析:选B。本题考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等知识。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将市场调节“无形手”与宏观调控“有形手”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①说法片面,不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中“保证企业利润”的说法错误,不选。
20. 解析:选C。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是“引进来”的要求,改善对外贸易结构不属于“走出去”,②④与题意不符。
21. 解析:选C。做排序题,要正确分析前因后果,抓住要分析排序的部分,前面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直接影响的是财政支出,也就是③,所以排第一位。后面接着的是物价上涨,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②,生产成本增加所致,所以放到最后面。把③②确定好后,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分析①④如何排序,很显然①在②的前面,④在③的后面,因此选C。
22. 【知识点】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
【答案】D 解析: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资本、贸易等几个方面,网购属于贸易层面,故选D
【思路点拔】直接抓住关键词“网购”即可
23. 【答案】D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知识。①不符合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要求。②不为题干所反映。③④分别从“民生”和“经济” 两个角度说明我国主动调低GDP增速的意义。]
24. 【知识点】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案】A 解析:②“第一动力”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扩大国际技术交流”,因此④不符合题意;①③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
【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论。
25. 【知识点】 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外向型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答案】 B 扩大国际竞争优势主要应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降低价格,故④项中“降低商品价格”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故②项中“改变国际化战略”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故不能入选;
26. 解析:选B。“引进来”包括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走出去”包括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A表达不准确。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是自力更生,C错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可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D表达错误。
27. 解析:第(1)问依据四种消费心理的表现判断即可。第(2)问根据学生存在的错误消费行为,提出从不同角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可。
答案:(1)①从众心理。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赠礼品等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购买个性化服饰,标新立异,可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可能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收入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②避免
盲从,理性消费。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赶时髦,不情绪化消费,并做到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每点2分)
28. 答案: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入,不断改善人民生存的环境,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稳定和谐。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水污染治理的投入严重不足。国家通过财政投入,可以有效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的投入和财政政策的调整,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每点4分)
29.【知识点】本题考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即要求运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措施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找准正确的知识点即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2分)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分)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2分)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分)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分) 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 分)
【思路点拨】明确答题范围,并注意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