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市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云南昆明市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1.游客若想看“卧佛含丹”景观,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 )在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 1000 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螺髻清晰可见。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右图)。该地主管部门将每年的 10 月 3 日定为“卧佛含丹”节。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两题。‎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 东 北 ‎ ‎2.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 A.我国植树节前后 B.五一劳动节 C.我国教师节前后 D.元旦前后 下图为澳大利亚多年平均 A 月、B 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3. 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 A 月为( )‎ A.1 月 B.2 月 C.7 月 D.8 月 ‎4. A 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物体收入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上海某日某地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 从图中可以发现:该地该日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导致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有( )‎ ‎① 昼长因素 ② 地面辐射 ③ 大气的散射④ 大气逆辐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古丝绸之路”从甘肃经过,当地具备的主要优势有( )兰新高铁于 2014 年 12 月 26 日全线通车,该铁路线将加快甘肃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未来甘肃将形成“一群两带多组团”的城镇化布局。其中“一群”是指兰新高铁甘肃段的中部城市群,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① 较平坦的地势适宜道路建设 ② 河谷农业发达 ‎③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便于灌溉 ④ 聚落密度较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7. 兰新高铁甘肃段将出现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趋势,其发展意义 ‎① 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 ② 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③ 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 ④ 有利于人口的均衡分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读“我国某地棉花种植及相关产业链图”,回答 8~9 题。‎ ‎8. 产业链中 X 处的最佳利用方式是( )‎ A. 食用菌种植 B. 榨油制糖 C. 农村生活能源 D. 养鱼饲料 ‎9. 影响该地轧花、纺织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科技 B. 市场 C. 原料 D. 劳 动 力 ‎2009 年 4 月 14 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 4,回答 10~11 题。‎ 图 4‎ ‎4 月 14 日 20 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10. 据图 5 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 完善预警系统 B. 围海造田 C. 修筑沿海堤坝 D. 建防护林 ‎3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 分)‎ 材料一 :左图为荷兰木鞋图,荷兰木鞋鞋底厚实、鞋头上翘,制作原料为白杨,不变形、不渗水,能防潮好清洗。右图为西欧局部图。‎ 材料二:17 世纪的荷兰因鲱鱼产业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每年夏季鲱鱼游到荷兰的北部海区产卵,它的卵非常适合挂在海藻上,渔民们根据它的产卵习性,把许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 在海中进行捕捉,用盐腌制可以长期保存。‎ ‎(1) 简析荷兰木鞋出现的自然环境的原因。(8 分)‎ ‎ ‎ ‎(2) 结合材料分析甲港口形成的主要原因。(4 分) 据图 2 描述该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6 分)‎ 简析鲱鱼游到荷兰北部海域且在夏季产卵的原因。(4 分)‎ ‎ ‎ ‎ ‎ ‎ ‎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 分)‎ 材料一: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 10℃或高于 35℃都不利于其生长.在我国,烤烟一般 3, 4 月为育苗期,5-8 月为生长期。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材料二:图 6 是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图 7 为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 ‎ ‎ ‎ (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说出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6 分)‎ ‎ ‎ ‎(2) 根据图 6,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主要变化特点。(10 分)‎ ‎ (3) 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8 分)‎ ‎ ‎ ‎43.(10 分)【旅游地理】‎ 黑井镇距昆明 200 多千米,因盛产贡盐,明代起就吸引商贾马帮而富甲一方。民国后,随省内外盐业发展,昔日辉煌连渐没落,却留下了唐宋风貌的坊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古盐井、煮盐炉灶等。如今有“千年盐都”美称的黑井镇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成为知名旅游品牌。‎ ‎(1) 分析黑井镇存有较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4 分)‎ ‎(2) 指出该地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6 分)‎ ‎ ‎ ‎ ‎ ‎ ‎ ‎44.(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10a 示意某地区地形及 M 城位置,图 10bM 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 年该地区 9、‎ ‎10 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 城被水淹 80 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 M 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高三年级文综试题答案地理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 ‎1‎ ‎2‎ ‎3‎ ‎4‎ ‎5‎ ‎ ‎ ‎6‎ D A A A D D ‎7‎ ‎8‎ ‎9‎ ‎10‎ ‎11‎ ‎ ‎ C A C B C ‎ ‎ 综合题(共 56 分)‎ ‎36. (1) 地势低平(2 分) ,气候湿润(2 分) ,地表容易积水泥泞(2 分) ,木鞋不变形不渗 水,防潮,好清洗利于在泥泞中行走; (2 分) 当地气候有利于白杨木生长, 制鞋原料丰富 ‎(2) 分布集中不均匀(2 分) ,沿海(2 分) 、沿河(2 分)分布。‎ ‎(3) 位于沿海,港湾优良;西部和北部有岛屿,利于躲避风浪;鲱鱼的捕捞,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形成(三点写出两点得 4 分)。‎ ‎(4) 夏季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繁盛; (2 分)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 浮游生物多(2 分).‎ ‎37.(1)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以酸性、微酸性土壤为主(2 分);育苗期需气温(≥10℃)温暖(2 分),生长期水热需求量大。(2 分)‎ ‎(2)全国种植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分)传统种植大省中的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面积有所增加(2分)尤其是云南增长最快(2分)而河南、贵州、黑龙江等省种植面积减少明显(2分)小规模种植省区除福建省外面积均有所减少。(2分)‎ ‎(3)吸烟有害健康减少烤烟种植面积可以减少烤烟带来的危害与优质云烟相比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该省纬度位置较高低温冻害频率大对烤烟初期生长不利 通过结构调整可进一步加强粮食、大豆等农业专业化生产扩大药材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每点2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 【解析】(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烤烟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长江流域及江南丘陵地区。该地区土壤是酸性或弱碱性土壤,所以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以酸性、微酸性土壤为主。该地区是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积温条件、水热条件符合烤烟的生长环境。3、4月份的气候温暖,符合育苗期所需气温(≥10℃)条件,5—8月份生长期,能满足烤烟生长的水热需求量。‎ ‎(2)分析面积变化特点,即要点明变化趋势,也要说出主要种植面积增大或缩小的地区。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全国烤肉种植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种植大省中的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面积有所增加,其中云南增长最快。河南、贵州、黑龙江等省种植面积减少明显,小规模种植省区,除福建省外,面积均有所减少。‎ ‎(3)吸烟有害健康,减少烤烟种植面积可以减少吸烟带来的危害。与优质云烟相比,黑龙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该省纬度位置较高,低温冻害频率大,对烤烟初期生长不利。通过结构调整,可进一步加强粮食、大豆等农业专业生产,扩大药材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区域优势条件。‎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 ‎43. (10 分 ) 【 地 理 旅游地理 】(1)历史上富商多,历史文化资源积累多;地形闭塞,交通不便,受外界冲击破坏少。(4 分) (2)限制性条件:市场距离较远;景点较单一;交通不便,接待能力差。(6 分)‎ ‎44. 44.【答案】M 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4 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 M 城附近入海。(2 分)降水量大且集中。(2 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2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