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带解析西安市灞桥区)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带解析西安市灞桥区)》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a2=a6 B.a3﹣a2=a ‎ C.(﹣a)2•(﹣a)=﹣a3 D.a6÷a2=a3‎ ‎2.一种新型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43毫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A.0.43×10﹣4 B.0.43×10﹣‎5 ‎C.4.3×10﹣5 D.4.3×10﹣8‎ ‎3.在下列计算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m﹣n)(﹣m+n) B.(x3﹣y3)(x3+y3) ‎ C.(﹣a﹣b)(a﹣b) D.(c2﹣d2)(d2+c2)‎ ‎4.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5.将一直角三角尺与两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1=∠2 B.∠2+∠4=90° C.∠1=∠3 D.∠4+∠5=180‎ ‎6.如图所示,S△ABC=1,若S△BDE=S△DEC=S△ACE,则S△ADE=(  )‎ A. B. C. D.‎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cm和‎8cm,则它的周长是(  )cm.‎ A.14 B.‎19 ‎C.14或19 D.15或19‎ ‎8.一蓄水池有水‎40m3‎,按一定的速度放水,水池里的水量y(m3)与放水时间t(分)有如下关系:‎ 放水时间(分)‎ ‎1‎ ‎2‎ ‎3‎ ‎4‎ ‎…‎ 水池中水量(m3)‎ ‎38‎ ‎36‎ ‎34‎ ‎32‎ ‎…‎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y随t的增加而增大 ‎ B.放水时间为15分钟时,水池中水量为‎8m3‎ ‎ C.每分钟的放水量是‎2m3‎ ‎ D.y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y=40t ‎9.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 ‎①△ACE≌△DCB;②CM=CN;③AC=DN;④∠DAE=∠DBC.其中正确的有(  )‎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如图,AB∥CD,∠BED=13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  )‎ A.135° B.120° C.115° D.110°‎ 二、填空题(18分)‎ ‎11.某种树木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则预计到第6年时,树木的分枝数为   ,其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年份 分枝数 第1年 ‎1‎ 第2年 ‎1‎ 第3年 ‎2‎ 第4年 ‎3‎ 第5年 ‎5‎ ‎12.已知x+y=6,xy=4,则x2﹣xy+y2的值为   .‎ ‎13.如图,已知l1∥l2,直线l与l1、l2相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若∠1=130°,则∠2=   .‎ ‎14.如图,在△ABC中,∠B=63°,∠C=51°,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则∠DAE的度数   °.‎ ‎15.如图,在△ABC中,∠ACB=90°,∠A=50°.将△ACD沿CD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A′处,则∠A′DB=   .‎ ‎ ‎ ‎16.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   .‎ 三、解答题(52分)‎ ‎17.计算 ‎(1)(﹣‎3a2b)2(2ab2)÷(﹣‎9a4b2)‎ ‎(2)(a﹣2)2﹣(‎2a﹣1)(a﹣4)‎ ‎(3)|﹣2|+(π+3)0﹣()﹣3‎ ‎(4)20182﹣2017×2019(用乘法公式)‎ ‎18.先化简,再求值:[(x+3y)2﹣(x+y)(3x﹣y)﹣10y2]÷(2x),其中x=﹣3,y=‎ ‎19.作图题(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已知:∠AOB,点P在OA上.求作:直线PQ,使PQ∥OB.‎ ‎20.如图,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 理由如下:∵AD⊥BC于D,EG⊥BC于G,(   )‎ ‎∴∠ADC=∠EGC=90°,(   ),‎ ‎∴AD∥EG,(   )‎ ‎∴∠1=∠2,(   )‎ ‎   =∠3,(   )‎ 又∵∠E=∠1(已知),∴   =   (   )‎ ‎∴AD平分∠BAC(   )‎ ‎21.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高,温度越低”,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h ‎0‎ ‎1‎ ‎2‎ ‎3‎ ‎4‎ ‎5‎ 温度(℃)t ‎20‎ ‎14‎ ‎8‎ ‎2‎ ‎﹣4‎ ‎﹣10‎ 根据表中,父亲还给小明出了下面几个问题,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表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当地面上(即h=0时)时,温度是   ℃.‎ ‎(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请写出满足h与t关系的式子.‎ ‎(3)计算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 ‎22.如图,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BF=CE,∠B=∠C,AE∥DF,那么AB=CD吗?请说明理由.‎ ‎23.如图1,点P、Q分别是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同,连接AQ、CP交于点M.‎ ‎(1)求证:△ABQ≌△CAP;‎ ‎(2)当点P、Q分别在AB、BC边上运动时,∠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3•a2=a6 B.a3﹣a2=a ‎ C.(﹣a)2•(﹣a)=﹣a3 D.a6÷a2=a3‎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应为a3•a2=a5,故本选项错误;‎ B、a3与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C、(﹣a)2•(﹣a)=(﹣x)2+1=﹣a3,正确;‎ D、应为a6÷a2=a4,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 ‎2.一种新型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43毫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A.0.43×10﹣4 B.0.43×10﹣‎5 ‎C.4.3×10﹣5 D.4.3×10﹣8‎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043=4.3×10﹣5毫米=4.3×10﹣‎‎8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3.在下列计算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m﹣n)(﹣m+n) B.(x3﹣y3)(x3+y3) ‎ C.(﹣a﹣b)(a﹣b) D.(c2﹣d2)(d2+c2)‎ ‎【分析】关键平方差公式逐个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能熟记平方差公式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a+b)(a﹣b)=a2﹣b2.‎ ‎4.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个内角的度数比,即可求得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个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 ‎∴三个内角分别是180°×=40°,180°×=60°,180°×=80°.‎ 所以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5.将一直角三角尺与两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1=∠2 B.∠2+∠4=90° C.∠1=∠3 D.∠4+∠5=180‎ ‎【分析】由于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故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 ‎∴∠1=∠2,∠3=∠4,∠4+∠5=180°,‎ ‎∵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尺上,‎ ‎∴∠2+∠4=90°,‎ ‎∴A,B,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6.如图所示,S△ABC=1,若S△BDE=S△DEC=S△ACE,则S△ADE=(  )‎ A. B. C. D.‎ ‎【分析】由于S△BDE=S△DEC,利用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那么底就相等,可得BD=DC,故可得出S△ABD=S△ABC=,由S△ABC=1,可知S△BDE=S△DEC=S△ACE=,由S△ADE=S△ABD﹣S△BDE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S△BDE=S△DEC,‎ ‎∴BD=DC,‎ ‎∴S△ABD=S△ABC=,‎ ‎∵S△ABC=1,S△BDE=S△DEC=S△ACE,‎ ‎∴S△BDE=S△DEC=S△ACE=,‎ ‎∴S△ADE=S△ABD﹣S△BDE=﹣=.‎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是面积公式.注意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面积相等、同高的三角形底相等.‎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cm和‎8cm,则它的周长是(  )cm.‎ A.14 B.‎19 ‎C.14或19 D.15或19‎ ‎【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不确定,故以3为底边和腰两种情况考虑:若3为腰,则另外一腰也为3,底边就为8,根据3+3<8,不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不能构成三角形;若3为底边,腰长为8,符合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求出此时三角形的周长即可.‎ ‎【解答】解:若3为腰,8为底边,此时3+3<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3不能为腰;‎ 若3为底边,8为腰,此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8,8,周长为3+8+8=19,‎ 综上三角形的周长为19.‎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由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腰长不确定,故分两种情况考虑,同时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舍去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 ‎8.一蓄水池有水‎40m3‎,按一定的速度放水,水池里的水量y(m3)与放水时间t(分)有如下关系:‎ 放水时间(分)‎ ‎1‎ ‎2‎ ‎3‎ ‎4‎ ‎…‎ 水池中水量(m3)‎ ‎38‎ ‎36‎ ‎34‎ ‎32‎ ‎…‎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y随t的增加而增大 ‎ B.放水时间为15分钟时,水池中水量为‎8m3‎ ‎ C.每分钟的放水量是‎2m3‎ ‎ D.y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y=40t ‎【分析】根据表格内的数据,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此可得出D选项错误;由﹣2<0可得出y随t的增大而减小,A选项错误;代入t=15求出y值,由此可得出:放水时间为15分钟时,水池中水量为‎10m3‎,B选项错误;由k=﹣2可得出每分钟的放水量是‎2m3‎,C选项正确.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t+b,‎ 将(1,38)、(2,36)代入y=kt+b,‎ ‎,解得:,‎ ‎∴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t+40,D选项错误;‎ ‎∵﹣2<0,‎ ‎∴y随t的增大而减小,A选项错误;‎ 当t=15时,y=﹣2×15+40=10,‎ ‎∴放水时间为15分钟时,水池中水量为‎10m3‎,B选项错误;‎ ‎∵k=﹣2,‎ ‎∴每分钟的放水量是‎2m3‎,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 ‎①△ACE≌△DCB;②CM=CN;③AC=DN;④∠DAE=∠DBC.其中正确的有(  )‎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由已知条件,得到线段相等,角相等,可得到三角形全等,利用三角形全等求对应边,对应角相等求得其它结论.‎ ‎【解答】解:∵△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 ‎∴AC=DC,BC=CE,∠ACE=∠BCD,‎ ‎∴△ACE≌△DCB,①正确 由①得∠AEC=∠CBD,‎ ‎∴△BCN≌△ECM,‎ ‎∴CM=CN,②正确 假使AC=DN,即CD=CN,△CDN为等边三角形,∠CDB=60°,‎ 又∵∠ACD=∠CDB+∠DBC=60°,‎ ‎∴假设不成立,③错误;‎ ‎∵∠DBC+∠CDB=60°∠DAE+∠EAC=60°,而∠EAC=∠CDB,‎ ‎∴∠DAE=∠DBC,④正确,‎ ‎∴正确答案①②④‎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全等求解边相等,角相等.‎ ‎10.如图,AB∥CD,∠BED=13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  )‎ A.135° B.120° C.115° D.110°‎ ‎【分析】先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由AB∥CD,即可得EM∥AB∥CD∥FN ‎,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BED=130°,即可求得∠ABE+∠CDE=230°,又由BF平分∠ABE,DF平分∠CD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ABF+∠CDF的度数,又由两只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BFD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 ‎∵AB∥CD,‎ ‎∴EM∥AB∥CD∥FN,‎ ‎∴∠ABE+∠BEM=180°,∠CDE+∠DEM=180°,‎ ‎∴∠ABE+∠BED+∠CDE=360°,‎ ‎∵∠BED=130°,‎ ‎∴∠ABE+∠CDE=230°,‎ ‎∵BF平分∠ABE,DF平分∠CDE,‎ ‎∴∠ABF=∠ABE,∠CDF=∠CDE,‎ ‎∴∠ABF+∠CDF=(∠ABE+∠CDE)=115°,‎ ‎∵∠DFN=∠CDF,∠BFN=∠ABF,‎ ‎∴∠BFD=∠BFN+∠DFN=∠ABF+∠CDF=115°.‎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辅助线的作法.‎ 二、填空题(18分)‎ ‎11.某种树木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则预计到第6年时,树木的分枝数为 8 ,其中自变量是 年份 ,因变量是 分指数 ‎ 年份 分枝数 第1年 ‎1‎ 第2年 ‎1‎ 第3年 ‎2‎ 第4年 ‎3‎ 第5年 ‎5‎ ‎【分析】通过所给数据应当发现:后边的每一个数据总是前面两个数据的和.‎ ‎【解答】解:根据所给的具体数据发现:从第三个数据开始,每一个数据是前面两个数据的和,则第6年的时候是3+5=8个.‎ 自变量是年份,因变量是分指数,‎ 故答案为:8,年份,分指数.‎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量与变量、图形的变化类问题,仔细观察树枝的分叉的个数后找到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12.已知x+y=6,xy=4,则x2﹣xy+y2的值为 24 .‎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x2+y2=(x+y)2﹣2xy,然后把x+y=6,xy=4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x2+y2=(x+y)2﹣2xy,‎ ‎∴当x+y=6,xy=4,x2﹣xy+y2=(x+y)2﹣3xy=62﹣3×4=24;‎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也考查了代数式的变形能力以及整体思想的运用.‎ ‎13.如图,已知l1∥l2,直线l与l1、l2相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若∠1=130°,则∠2= 20° .‎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C=50°,再根据∠ADB=30°,即可得出∠2=20°.‎ ‎【解答】解:∵∠1=130°,‎ ‎∴∠3=50°,‎ 又∵l1∥l2,‎ ‎∴∠BDC=50°,‎ 又∵∠ADB=30°,‎ ‎∴∠2=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如图,在△ABC中,∠B=63°,∠C=51°,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则∠DAE的度数 6 °.‎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则∠EAC即可求解,然后在△ACD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DAC的度数,根据∠DAE=∠DAC﹣∠EAC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ABC中,∠B=63°,∠C=51°,‎ ‎∴∠BAC=180°﹣∠B﹣∠C=180°﹣63°﹣51°=66°,‎ ‎∵AE是∠BAC的平分线,‎ ‎∴∠EAC=∠BAC=33°,‎ 在直角△ADC中,∠DAC=90°﹣∠C=90°﹣51°=39°,‎ ‎∴∠DAE=∠DAC﹣∠EAC=39°﹣33°=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理解∠DAE=∠DAC﹣∠EAC是关键,此题难度不大.‎ ‎15.如图,在△ABC中,∠ACB=90°,∠A=50°.将△ACD沿CD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A′处,则∠A′DB= 10° .‎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CD=∠BCD=45°,∠CDA=∠CDA′,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DC=∠A′DC=85°,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将△ACD沿CD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A′处,‎ ‎∴∠ACD=∠BCD,∠CDA=∠CDA′,‎ ‎∵∠ACB=90°,∠A=50°,‎ ‎∴∠ACD=∠BCD=45°,‎ ‎∴∠ADC=∠A′DC=85°,‎ ‎∴∠BDA'=180°﹣85°﹣85°=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DC=∠A′DC=85°是解题关键.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16.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 10000 .‎ ‎【分析】观察可得规律:结果等于中间数的平方.‎ ‎【解答】解:根据观察可得规律:结果等于中间数的平方.‎ ‎∴1+2+3+…+99+100+99+…+3+2+1=1002=10000.‎ ‎【点评】解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给出的算式,找到规律,并应用到解题中.‎ 三、解答题(52分)‎ ‎17.计算 ‎(1)(﹣‎3a2b)2(2ab2)÷(﹣‎9a4b2)‎ ‎(2)(a﹣2)2﹣(‎2a﹣1)(a﹣4)‎ ‎(3)|﹣2|+(π+3)0﹣()﹣3‎ ‎(4)20182﹣2017×2019(用乘法公式)‎ ‎【分析】(1)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 ‎(3)原式利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 ‎(4)原式变形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原式=‎9a4b2•2ab2÷(﹣‎9a4b2)=﹣2ab2;‎ ‎(2)原式=a2﹣‎4a+4﹣‎2a2+‎9a﹣4=﹣a2+‎5a;‎ ‎(3)原式=2+1﹣8=﹣5;‎ ‎(4)原式=20182﹣(2018﹣1)×(2018+1)=20182﹣20182+1=1.‎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先化简,再求值:[(x+3y)2﹣(x+y)(3x﹣y)﹣10y2]÷(2x),其中x=﹣3,y=‎ ‎【分析】原式中括号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再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x2+6xy+9y2﹣3x2﹣2xy+y2﹣10y2)÷2x=(﹣2x2+4xy)÷2x=﹣x+2y,‎ 当x=﹣3,y=时,原式=3+1=4.‎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作图题(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已知:∠AOB,点P在OA上.求作:直线PQ,使PQ∥OB.‎ ‎【分析】依据平行线的判定,作∠APQ=∠AOB,则PQ满足条件.‎ ‎【解答】解:如图,PQ即为所求.‎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20.如图,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 理由如下:∵AD⊥BC于D,EG⊥BC于G,( 已知 )‎ ‎∴∠ADC=∠EGC=90°,( 垂直的定义 ),‎ ‎∴AD∥E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E =∠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又∵∠E=∠1(已知),∴ ∠2 = ∠3 ( 等量代换 )‎ ‎∴AD平分∠BAC( 角平分线的定义 )‎ ‎【分析】先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求出AD∥EG,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2,∠E=∠3和已知条件等量代换求出∠2=∠3即可证明.‎ ‎【解答】解:∵AD⊥BC于D,EG⊥BC于G,(已知)‎ ‎∴∠ADC=∠EGC=90°,(垂直的定义)‎ ‎∴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E=∠1(已知)‎ ‎∴∠2=∠3(等量代换)‎ ‎∴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21.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高,温度越低”,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距离地面高度(千米)h ‎0‎ ‎1‎ ‎2‎ ‎3‎ ‎4‎ ‎5‎ 温度(℃)t ‎20‎ ‎14‎ ‎8‎ ‎2‎ ‎﹣4‎ ‎﹣10‎ 根据表中,父亲还给小明出了下面几个问题,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表中自变量是 h ;因变量是 t ;‎ 当地面上(即h=0时)时,温度是 ‎20 ‎℃.‎ ‎(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请写出满足h与t关系的式子.‎ ‎(3)计算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 ‎【分析】(1)根据表格可以得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h=0时的温度;‎ ‎(2)根据表格可以得到t与h的关系式;‎ ‎(3)将h=6代入(2)中的关系式,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由图可知,‎ 表中自变量是h,因变量是t,‎ 当h=0时,t=20,‎ 故答案为:h,t,20;‎ ‎(2)设h=kt+b,‎ ‎,得 即h与t关系是:h=;‎ ‎(3)当h=6时,6=,‎ 解得,t=﹣16,‎ 即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16℃‎.‎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常量与变量、函数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22.如图,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BF=CE,∠B=∠C,AE∥DF,那么AB=CD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BF=CE得到BE=CF,由AE∥DF得到∠AEB=∠DFC,然后根据“ASA”判断△ABE≌△DFC,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AB=CD.‎ ‎【解答】解:AB=CD.理由如下:‎ ‎∵BF=CE,‎ ‎∴BF+EF=EF+CE,即BE=CF,‎ ‎∵AE∥DF,‎ ‎∴∠AEB=∠DFC,‎ 在△ABE和△DFC中 ‎,‎ ‎∴△ABE≌△DFC,‎ ‎∴A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23.如图1,点P、Q分别是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同,连接AQ、CP交于点M.‎ ‎(1)求证:△ABQ≌△CAP;‎ ‎(2)当点P、Q分别在AB、BC边上运动时,∠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SAS证明△ABQ≌△CAP;‎ ‎(2)由△ABQ≌△CA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Q=∠ACP,从而得到∠QMC=60°;‎ ‎(3)由△ABQ≌△CA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Q=∠ACP,从而得到∠QMC=120°.‎ ‎【解答】(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Q=∠CAP,AB=CA,‎ 又∵点P、Q运动速度相同,‎ ‎∴AP=BQ,‎ 在△ABQ与△CAP中,‎ ‎∵,‎ ‎∴△ABQ≌△CAP(SAS);‎ ‎(2)解: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QMC不变.‎ 理由:∵△ABQ≌△CAP,‎ ‎∴∠BAQ=∠ACP,‎ ‎∵∠QMC=∠ACP+∠MAC,‎ ‎∴∠QMC=∠BAQ+∠MAC=∠BAC=60°…(6分)‎ ‎(3)解: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时,∠QMC不变.(7分)‎ 理由:∵△ABQ≌△CAP,‎ ‎∴∠BAQ=∠ACP,‎ ‎∵∠QMC=∠BAQ+∠APM,‎ ‎∴∠QMC=∠ACP+∠APM=180°﹣∠PAC=180°﹣60°=120°.‎ ‎【点评】此题是一个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