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高二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卷
命题人:张媛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4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核糖体RNA(rRNA)
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
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4.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结论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M表示双链DNA,N表示(A+G):(T+C)等于1
C.M表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患病,N表示女儿一定患病
D.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
5.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
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D.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6.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下列叙述
中错误的是
A.①和②都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两种变异都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D.②中的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7.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可发生在酵母菌细胞核中
B. 图乙中的①过程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内不会发生
C. 图乙中的③可表示图甲所示的部分过程
D. 图乙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为①②③④⑤
8.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
D.若低温处理根尖时间过短,可能难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9.对下面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选择育种是增加生物产生突变概率的原理进行培育
10.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外,还可以很快获得纯种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生殖隔离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使生物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不断进化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的个体往往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
12.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
13.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抗体 ④胰岛素 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
1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由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B.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成内正外负
C.神经递质释放后引起的效应是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神经递质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
15.人类大脑皮层和动物的区别是具有
A.躯体运动中枢 B.听觉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语言中枢
16.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
B.艾滋病是HIV病毒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C.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
D.人类的感冒、肝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等都与人体的免疫力低下有关
17.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网络是当前公认的维持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垂体的活动只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节
B.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系统性红斑狼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8.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维持着pH的稳定
B.人体肝脏、肾脏的病变都会影响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C.某高热病人,体温持续维持在38℃,其原因是产热量高于散热量
D.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19.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列反应正确的是
A.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
B.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甲状腺素的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C.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抵御寒冷
D.下丘脑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
20. 尿崩症患者因某种激素分泌不足,每天尿量可多达十几升,且尿液的渗透压低于正常人。这最可能是下列哪种器官或组织病变所致
A.下丘脑—垂体 B.肾上腺 C.肾脏 D.胰岛
2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主要分布在成熟叶,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
B.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的分裂
C.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布广泛,都能促进细胞生长
D.各种激素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各自独立发挥其重要作用
2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
B.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
C.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D.食物中缺碘,可能导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23.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A.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B.夫妇中有染色体异常者
C.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24.棉花生产中要进行 “打顶”其目的是去除顶端优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侧芽生长被抑制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部位使得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B.去除顶端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生长
C.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比侧芽多,从而促进顶芽优先生长
25.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
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
26.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2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2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可以称为三倍体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C.染色体上DNA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
D.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产生的生物变异一定属于基因重组
29.激素从释放到消失(即灭活)所经过的代谢时间称为该激素的半衰期。大多数激素的半衰期仅为数分钟,极少数激素(如肾上腺素)的半衰期仅为数秒。激素半衰期短有利于
A.提高调节作用的灵活性 B.反应发生慢
C.作用时间长 D.使作用范围广
30.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能够双向进行的是①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②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③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④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
B.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C.XYY个体的产生,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
D.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属于突变,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32.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
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33.不同细胞分泌的物质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为消化酶,则一定会被排出细胞到达内环境中
B. 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会出现核膜核仁周期性变化
C. 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等物质的受体
D. 若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因为下丘脑与垂体相邻,则该物质不需要血液运输,就能作用于垂体
34.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
A.抗原细胞的完整性 B.病原微生物的活性
C.抗原空间结构的正确性 D.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
35.以下关于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时不一定会发生过敏反应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C.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各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36.糖尿病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引起糖尿病三种原因,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三种糖尿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
素进行治疗的是①②
B.③所示产生糖尿病的病因是,浆细胞产生
的抗体Y 3 与靶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C.①、②、③引起糖尿病是自身免疫病
D.若图中靶细胞为肌肉细胞,则胰岛素能促进该细胞内肌糖原的合成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37.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
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且Ⅰ处和b处的信号传递速度相同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能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38.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a分泌的激素增多对b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C.b分泌的激素增多对a、c分泌激素都有抑制作用
D.c分泌的激素对a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3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40.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影响授粉,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B.注射同种性成熟雌性鲤鱼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鲤鱼产卵是因为其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体内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
41.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这种变异会使基因数目增加,也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仅能产生A、a两种配子
C.该植株自交,不能产生基因型为Aaa子代
D.该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6
42.右图表示基因表达遗传信息的某些过程示意
图,已知tRNA内部也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的一些区域,如图中的③。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参与甲图所示过程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①②③④虚线区域均有“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的关系
C.甲图中①②虚线区域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乙图中③④虚线区域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43.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植物生长
调节剂乙对微型月季插枝生根的影响,实验结
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B.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具有
两重性
C.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 μmol/L
D.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枝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
44.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
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45.已知蚊子的基因A、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B两种显性基因中,只有A基因或只有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雄蚊(AABB)与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雌雄蚊子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B基因频率是
A.40% B.45% C.50% D.60%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6.(6分)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过程。
(1)狼的种群中存在着不同个体,如跑得慢一些、跑得快一些、狡猾机灵些、行动呆板迟钝些,这些性状说明变异是__________的。
(2)随着环境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性的增强,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以及环境条件的
__________来实现的,因而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__________。
47.(12分)
科研人员分别测试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乙促进莴苣幼根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ppm;当乙的浓度在5—2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
(2)在20—5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甲对幼根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作用,乙对幼根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作用;甲在5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与乙在2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相同,该现象表明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甲与乙对莴苣幼根的生长具有相似的影响,其共同点是___________。
48.(11分)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的调节网络是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
(1)A器官是___________,细胞C
是___________ ,细胞D是______________。
(2)H1N1侵人人体细胞后,被________细
胞识别,这种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方
式)实现的;大脑皮层与结构A器官之间是通
过信息分子___________实现联系的,A器官与
垂体之间通过信息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联系。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9.(10分)
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
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 RNA分子。 如图表示细胞
中lncRNA 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
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各种 RNA 的合成都以_______________
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______。
(2)转录产生的 RNA 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
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________________。
(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___________(图示①)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__________(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________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11分)
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⑥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请分析:
(1)图中哪种途径为单倍体育种? (填数字标号),该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哪些标号处需用秋水仙素处理? (填数字标号);处理部位有何区别? 。
(3)杂交育种选育从F2开始的原因是 。
(4)原核生物常选哪种育种方式 (文字),为什么? 。
高二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A
B
D
A
A
D
C
D
B
A
B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B
A
D
B
C
D
C
B
C
B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D
B
C
C
D
B
C
A
B
C
D
B
D
C
D
46.(6分,除标注外,其余1分)
(1)不定向
(2)选择 定向
(3)生存斗争(2分)适者生存
47(12分,每空2分)
(1)2—10 促进生长的效果逐渐减弱
(2)促进 抑制 莴苣幼根对甲、乙的敏感性不同
(3)甲与乙在低浓度时都能促进幼根的生长、而高浓度时都能抑制幼根的生长(在作用上表现为两重性)
48(11分,除标注外,其余1分)
(1)下丘脑 B细胞 浆细胞
(2)效应T (2分) 细胞间直接接触 (2分) 神经递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影响吞噬细胞的功能,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能力降低(或影响吞噬细胞的功能,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2分)
49 (10分,除标注外,其余1分)
(1)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2)mRNA(信使RNA) 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3)染色质 核孔
(4)分化(2分)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2分)
50 (11分,除标注外,其余1分)
(1)①③⑤, 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分)
(2)⑤⑥;图示⑤处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从而获得纯合子;⑥处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以诱导染色体加倍。(2分)
(3)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2分)
(4)诱变育种。原核生物无减数分裂,不能进行杂交育种,所以一般选诱变育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