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年高三质量监测(四)
理综物理部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答案】C
【命题立意】以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析】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同学推桌子的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同学推桌子的力与桌子推同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地面对同学的摩擦力与同学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错误。
15.【答案】D
【命题立意】以玻尔氢原子理论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推理能力。
【解析】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至少为10.2 eV,大于锌板的逸出功,所以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发射出3种频率的光,B错误;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吸收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基态与其它能级间的能级差值,C错误;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为12.09eV,由光电效应方程得,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8.75 eV,D正确。
16.【答案】C
【命题立意】以万有引力定律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推理能力。
【解析】由题意得,C正确。
17.【答案】A
【命题立意】以共点力平衡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解析】初始状态时,金属棒受重力、拉力和安培力作用而平衡。在磁场方向由垂直纸面向里缓慢地转过90°变为竖直向下的过程中,安培力的大小F安=BIL不变,方向由竖直向上变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细线向纸面内偏转。因为金属棒受重力、拉力和安培力作用而平衡,重力和安培力的合力与拉力等大反向,重力和安培力的大小不变,它们之间的夹角由180°变为90°,可知两个力的合力一直增大,所以拉力一直增大,A正确。
18.【答案】C
【命题立意】以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设小球的质量为m,管道半径为R,则小球下落到最低点时的动能,速度大小,向心加速度大小,对轨道压力大小,C正确。
19.【答案】BD
【命题立意】以静电场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因此只有静电力做功,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定值,由图象可知ab连线的中点x=3L处速度最大,即粒子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由于粒子带负电,因此ab连线的中点电势最高,A错误;粒子在a点动能小于b点动能,故粒子在a点电势能大于b点电势能,且粒子带负电,故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B正确;粒子在2L<x<3L区间加速,在3L<x<4L区间减速,可见x=3L处粒子的加速度为0,故电场强度为零,C错误;带负电的粒子在2L<x<3L区间加速,在3L<x<4L区间减速,因此Q1带正电,Q2带负电,考虑到x=3L处电场强度为零,则Q2的电荷量小于Q1的电荷量,D正确。
20.【答案】ACD
【命题立意】以电磁感应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圆环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等效电路为两个电源并联(不计电源内阻),为电阻R供电,圆环速度达到v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U等于等效电源电动势,A正确;圆环速度达到v时,通过R中的电流为,圆环上通过的电流为,圆环受到的安培力为,B错误;整个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C正确;由功能关系,得到整个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热量,D正确。
21.【答案】BD
【命题立意】以碰撞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由图象可知,碰撞前红壶速度v1=1.2 m/s,碰撞后红壶速度v2=0.3 m/s,所以碰撞前后红壶速度减小了0.9m/s,A错误;由图象可知,碰后红壶的加速度大小为0.3m/s2,则蓝壶的加速度大小也为0.3m/s2,B正确;由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mv1=mv2+mv蓝得碰撞后蓝壶速度为0.9m/s,所以蓝壶的运动时间为3s,C错误;碰撞后红壶发生的位移为0.15m,蓝壶发生的位移为1.35m,则两壶相距最远距离为1.2m,D正确。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6分)
【答案】 (1)10.050(2分) 0.397(0.395~0.399均可)(2分) (2)(2分)
【命题立意】以测金属的电阻率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解析】(1)如图可知,L=10.050cm,D=0.397 mm(0.395 mm~0.399 mm均可)
(2)由得
23.(9分)
【答案】 (1) (3分) (2)正比 (2分)
(3)0.44 (2分) (4)不变 (2分)
【命题立意】以探究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外力关系的实验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 力,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解析】(1)物块A通过光电门C、D时的速度为、,从C到D由运动学规律可知,,所以;
(2)以A、B两物体和10个小钩码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由图象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3)因为,由图象可知,斜率0.2,所以0.44kg。
(4)若有阻力,则,则,图象的斜率不受阻力的影响,所以对物块质量的测量值不变。
24. (12分)
【答案】
【命题立意】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假设极板长度为l,粒子a质量为ma,离开电场时竖直位移为y,粒子b质量为mb,离开电场时竖直分速度为vy,两粒子初速度均为v0,在极板间运动时间均为t
对粒子a : (1分) (1分)
(1分)
(1分)
由以上各式可以得到: (1分)
对粒子b: (1分)
(1分)
(1分)
(1分)
由以上各式可以得到: (1分)
因此: (2分)
注:计算题用其他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可按步骤酌情给分。
25.(20分)
【答案】(1)42 J(4分);(2)2.4 s(11分);(3)19.2 J (5分)。
【命题立意】以传送带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Ep=mgxsin 37°+μmgxcos 37°+mv (3分)
得Ep=42 J (1分)
(2)工件在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1
mgsin 37°+μmgcos 37°=ma1 (2分)
解得a1=10 m/s2
工件与传送带共速需要时间t1= (1分)
解得
工件滑行位移大小x1= (1分)
解得 (1分)
因为μ<tan 37°,所以工件将沿传送带继续减速上滑 (1分)
在继续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为a2,则mgsin 37°-μmgcos 37°=ma2 (2分)
解得a2=2 m/s2
假设工件速度减为0时,工件未从传送带上滑落,
则运动时间t2= (1分)
解得
工件滑行位移大小x2= (1分)
解得
工件运动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故假设成立,
工件在传送带上上滑的总时间为t=t1+t2=2.4 s (1分)
(3)第一阶段:工件滑行位移x1=2.4 m,
传送带位移=v t1=1.6 m,相对位移=0.8 m (1分)
摩擦生热Q1=μmgcos 37° (1分)
解得
第二阶段:工件滑行位移x2=4 m,
传送带位移=v t2=8 m,相对位移=4 m (1分)
摩擦生热Q2=μmgcos 37° (1分)
解得
总热量Q=19.2 J (1分)
注:计算题用其他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可按步骤酌情给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
【答案】ABD
【命题立意】以理想气体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内容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析】爆胎前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A正确;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不变,没有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气体要吸收热量,B正确;气体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但是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所以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与车胎碰撞的次数增多,C错误;爆胎过程时间极短,气体来不及与外界热交换,其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
分子平均动能减小,D正确、E错误。
(2)(10分)
【答案】① 证明过程见解析 (3分); ②(7分)
【命题立意】以气体实验定律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解析】①铝罐内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满足 (2分),
与成正比,所以吸管上标刻的温度值是均匀的 (1分);
②铝罐内气体做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2分)
时
气体体积 (1分)
由于油柱在吸管中间,所以其最大体积与最小体积相对的变化量大小均为
(1分)
解得 (1分)
由于 (1分)
所以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 (1分)
注:计算题用其他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可按步骤酌情给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
【答案】BCE
【命题立意】以机械振动、机械波相关知识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析】根据波形图可知,波长λ=2m,B正确;根据v=λ/T可知两列波的周期均为T=0.2s,则频率,A错误、C正确;两列波在处引起的振动情况相同,再经过0.05s两列波的波谷同时到达此处,则此处质点的合位移,D错误、E正确。
(2)(10分)
【答案】①证明过程见解析 (3分) ② (7分)
【命题立意】以光的折射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解析】①如图所示,对于入射点O,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1分)
对于出射点,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1分)
因为,则,
所以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 (1分)
②由折射定律可得,计算得出 (1分)
如上图所示 (2分)
(2分)
解得 (2分)
注:计算题用其他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可按步骤酌情给分。
长春市2019届高三质量检测(四)参考答案解析
7.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相关的知识
解析:D选项高锰酸钾保鲜水果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问题,不涉及盐类的水解问题
8.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计量的相关问题
解析:B选项生成Na2O2时转移2 NA,在生成Na2O转移4 NA
C选项正戊烷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D选项生成硅氧键的数目为4NA
9.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解析:W是N,X是O,Y是Al,Z是Cl。X形成的氢化物可以是水和过氧化氢。W的简单氢化物为氨气遇到氯化氢生成氯化铵。
10.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析:A项,ΔS>0,ΔH<0,所以反应自发进行。B项,根据碳元素得失电子可知转移的电子书为1.60mol。利用盖斯定律可得D为正确选项。
11.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实验相关问题
解析:B项,两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性不同。
12.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电化学
解析:A.铁作阳极自身溶解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应2H2O +2e- = H2↑ + 2OH-
D.除去CN-的反应为2CN-+ 5ClO- + H2O = N2↑ + 2CO2↑ + 5Cl-+ 2OH-
13.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相关的知识
解析:B选项为碳酸氢钠过量。D选项依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比值减小。
26. (15分)
答案:(1)将Fe2+氧化为Fe3+(2分) Fe(OH)3(2分)
(2))CO(NH2)2+MgSO4+2H2O =MgCO3 ↓ + ( NH4)2SO4 (2分)
(3) ) 11.15(2分)
(4) 50℃(2分)
(5)①0.13(2分) ②酸式(1分) ③偏低(2分)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化工流程的方式考查工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解析:根据后续调节PH除杂可知过程①加入试剂1的目的为)将Fe2+氧化为Fe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OH)3;依据过程和产物可知,反应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MgSO4+2H2O =MgCO3 ↓ + ( NH4)2SO4 ;依据该温度下Mg(OH)2的Ksp=2.00×10-11,lg2=0.3过程②中控制溶液的pH至少为11.15 ;依据图像可知最佳温度为500c;根据表中数据,舍掉15.62,可计算出菱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13%;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弱酸性应装在酸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末读数偏小,所以会导致所测结果偏低。
27.(14分)
答案:(1)C(2分)
(2)CD(2分)
(3)① II(2分)=(0.2×1.22)÷(0.4×14) =0.72(L/mol)2(3分)(列式2分,结果1分,不写表达式写数式不扣分,只写表达式不写数式给1分,单位不扣分)
②减小;(2分) P3>P2>P1;(1分)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II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 (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
解析:发生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所以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C;在一定温度密闭恒压容器中按n(CH3OH):n(CO2)=2:1投料直接合成DMC,CH3OH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保持不变,恒压条件,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可变,密度可变。由图可知在较高温度时反应II转化率高。依据三段式可知K=(0.2×1.22)÷(0.4×14) =0.72(L/mol)2由反应II的CO2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图可知,α(CO2)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因为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II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
28.(14分)答案
(1)(方程式1分,单线桥1分)
(2)C(2分)
(3)① +6(2分)
②Cr2O72− + 4H2O2 + 2H+==2CrO5 + 5H2O(2分)
③4CrO5 + 12H+==4 Cr3++ 7O2 ↑+6H2O(2分)
(4)①绿色(2分)
②偏低(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相关的知识
解析: 依据方程式和实验现象,③中溶液变黄,①中溶液橙色加深;因为温度不变,所以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①=③;若向④中加入70%H2S0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绿色。
依据结构式中有两个O-O非极性键可知,CrO5分子中铬元素化合价为+6价。依据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可知,生成CrO5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r2O72− + 4H2O2 + 2H+==2CrO5 + 5H2O
;依据自身氧化还原生成Cr3+、O2和H2O。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CrO5 + 12H+==4 Cr3++ 7O2 ↑+6H2O。直接按照装置C所示读数为左高右低,气体体积变小,则测定CrO5的浓度将偏低。
35 (15分)
答案:(1)O (氧) N(氮) (各1分)
(2)极性 (2分) 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作用力强(2分)
(3) SP2、SP3 (各1分)
(2分)
(4)8 (2分) (2分) = (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的机构与性质
解析:硫血红蛋白中所含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O>N>S>C>H,第一电离能顺序N>O>S>C>H;根据
等电子体原理推断氧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O3 是极性分子;硫酸粘度较大的原因是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铁的金属密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结构,铁原子的配位数为8。
36.(15分)
答案:(1) 环已烷 (2分) Cl2、光照 (2分)
(2) 取代反应(2分)
(3)
(3分)
(4)4(2分)
(5) (2分)
(6)
(3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解析: 依据前后关系可知I 为饱和烃的取代反应;II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注意羧基也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有机产物有1,2取代,3,4取代,1,4取代和完全取代。
以和HOCH2CH2OH为原料制备流程
长春市2019年高三质量监测(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评分参考
1. 【命题立意】 以生物学经典实验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能力。
【试题解析】 卡尔文循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CO2,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A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所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经离心后,细菌主要分布于沉淀物中,B项错误;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C项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项错误。
【参考答案】 C
2. 【命题立意】 以尿液的形成过程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
【试题解析】 排尿会带走机体的一部分热量,但由于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体温不会因此而下降,A项错误;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项正确;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原尿经重吸收后不会含有蛋白质,C项错误;当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引起机体尿量减少,D项错误。
【参考答案】 B
3. 【命题立意】 以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的相关措施为背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 农田施用的有机肥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被分解为无机物,CO2浓度增加,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相关无机盐也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C项错误。
【参考答案】 C
4. 【命题立意】 以磷酸奥司他韦抑制病毒扩散为信息背景,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
【试题解析】 病毒的基因突变并非经药物作用诱导产生的。D项错误。
【参考答案】 D
5. 【命题立意】 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A项错误。
【参考答案】 A
6. 【命题立意】 以生物育种相关知识为背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项错误。
【参考答案】 A
29. 【命题立意】 以机械损伤对黄金梨和芦柑呼吸强度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和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1)根据实验结果表可知,实验测定了刺伤前果实的呼吸强度,以及刺伤后10min和刺伤后1h果实的呼吸强度,所以,实验第一步需要取生长发育状态及大小相似的新鲜黄金梨和芦柑果实,测定每种果实的呼吸强度,并计算平均值,第三步需要分别在刺伤后10min和1h测定受伤果实的呼吸强度并记录结果。
(2)本实验未选择测定O2的吸收量,原因是O2的吸收量只能表示有氧呼吸的强度。
(3)实验结果表明,果品遭受机械损伤后,呼吸强度明显增强,消耗有机物增多。因此,在果品采摘和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磕碰。
【参考答案】(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生长发育状态及大小相似(答案合理即可) 平均值
分别在刺伤后10min和1h测定受伤果实的呼吸强度并记录结果(测定呼吸强度和记录结果各给1分)
(2)有氧呼吸(1分)
(3)呼吸强度明显增强,损耗过多有机物(答出一点给1分)
30. 【命题立意】 以不同植物激素类似物对冰叶日中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试题解析】(1)为避免种子表面微生物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被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2)分析图中发芽率的变化趋势可知,0.05mg/L的6-BA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00mg/L的NA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图1中1mg/L的6-BA与图2中5mg/L的NAA相比,5mg/L的NAA处理后的种子生命力更强。
(3)若要探究6-BA与GA共同作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还需要增加单独使用GA和GA与6-BA共同使用的后续实验。
【参考答案】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消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效果稳定
(2)0.05mg/L的6-BA 200mg/L的NAA 5mg/L的NAA
(3)单独使用GA(2分) GA与6-BA共同使用(2分)
31.【命题立意】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片段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1)文中描述的鸣蝉长吟、叫天子从草间直窜云霄、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等现象均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结合生态系统能量模型分析,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表示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分解者分解了初级消费的遗体残骸和初级消费者的粪便,所以,图中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来源于第一和第二营养级。因图中缺少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所以由图中信息不能计算出初级消费者至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3)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信息传递(1分)
(2)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第一、第二(缺一不可) 不能(1分) 图中没有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3)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答出一点即可)
32. 【命题立意】 以玉米杂交实验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1)由题干可知,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实行间行种植,在亲本黄粒非甜玉米植株上收获的子粒既可以是黄粒非甜玉米同株异花传粉的结果,又可以是黄粒非甜玉米与白粒甜玉米杂交的结果。因亲本黄粒非甜玉米的F1子粒的性状均为黄粒非甜,所以判断在这两对相对性状中,黄粒非甜为显性性状。
(2)甲植株所结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AABB、AaBb。在亲本白粒甜玉米植株上收获的种子既可以是白粒甜玉米同株异花传粉的结果,又可以是白粒甜玉米与黄粒非甜玉米杂交的结果,所以乙植株所结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AaBb。
(3)可溶性糖分转化为淀粉需要酶的催化,这一事实表明控制甜度的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实现对甜度的控制。
(4)白粒甜玉米为双隐性性状,要进一步研究基因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可以选用测交的方法,即选择乙植株上所结的黄粒非甜玉米(AaBb)与白粒甜玉米(aabb)进行杂交,若后代黄粒非甜、黄粒甜、白粒非甜、白粒甜且比例为1:1:1:1,表明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参考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黄粒、非甜(缺一不可)(1分)
(2)AABB、AaBb(缺一不可) AaBb
(3)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1分)
(4)乙 黄粒非甜:黄粒甜:白粒非甜:白粒甜=1:1:1:1
37.【命题立意】 以高粱酒的酿造过程为载体,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1)曲霉的结构与毛霉类似,是丝状真菌。根据题干信息,酵母菌一般不能直接将淀粉转化为酒精,据此可推测,酒曲中的曲霉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淀粉,供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
(2)根据图示过程中,混合了酒曲后,密封发酵前需要先平地堆积发酵,原因是有利于微生物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3)密封发酵后取酒步骤取出的是发酵液,其酒精度数较低,由于酒精的沸点较低,可通过蒸馏的方法来获得50度以上的白酒。
(4)根据无菌技术的相关知识可知,图示流程中95℃热水浸泡、蒸汽蒸制和密封发酵均可起到除去杂菌的作用。
(5)酒精在人体内会被酶催化生成的乙醛是强致癌物。
【参考答案】(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丝 (产生淀粉酶)分解淀粉(合成相关酶分解淀粉生成葡萄糖)
(2)有利于微生物有氧呼吸(1分)大量繁殖(2分)(共3分)
(3)蒸馏
(4)95℃热水浸泡 蒸汽蒸制(也可以写密封发酵)
(5)乙醛
38.【命题立意】 以蛋白质工程及PCR技术的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试题解析】(1)根据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改造及合成蛋白质时,首先从预期融
合蛋白的功能出发,设计融合蛋白的结构,推测其氨基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为了使融合蛋白的按照CPR-linker-P450的顺序表达,设计时应将CPR基因的终止子删除,保证融合基因连续表达。
(2)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linker的长度,需设计不同长度的linker,探究其对P450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并以不加linker时P450酶的催化效率为对照组进行探究。
(3)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在扩增融合蛋白基因时,将模板DNA加热至90-95℃的目的是使DNA分子变性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数次。
【参考答案】(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氨基酸序列 脱氧核苷酸序列(融合基因、DNA) 终止子
(2)设计不同长度的linker(2分),探究其对P450酶催化效率的影响(1分)(共3分)
不加linker(时P450酶的催化效率)
(3)DNA双链复制 使DNA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