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江苏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汇总
一、常州卷
7.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
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孟子》)
乙
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
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今楚,
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
矣。”
(《史记•孔子世家》)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
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
【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④用事:当政,
掌权。⑤徒役:服劳役的人。⑥穷;走投无路、困厄。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
②威武不能屈
③军于城父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
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
料加以综合分析。
(4)对甲、乙两组文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称赞颜回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表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
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能自得其乐。
B.孟子认为符合仁、礼、义的策略才是“正道”,所以公孙衍、张仪之流不是大丈夫。
C.在几段选文中,对“贤者、士、仁者、君子”这几种人的道德要求是趋向于一致的。
D.选文中“安居、小人、存心”三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我们最常用的意思相同。
【解答】
(1)①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②使…屈服;③驻军、驻扎;④弘,广大。毅,强毅;⑤批评、指责。
(2)①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②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
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孔子在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很好地阐释了“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节,
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4)D。
【参考译文】
【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
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
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
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
作为的男子。”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
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
上的浮云。”
【乙】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
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们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指责
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
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
同调发役使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
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
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
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
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二、淮安卷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 7-11 题.(20 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
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
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
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
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
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
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
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
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 分)
申 父 母 之 戒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 分)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意与日去
③乐人之乐 ④数郡毕至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4 分)
11.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4 分)
答:
【解答】
7 申/父母之戒。
8①使……增长;②离开;③以……为乐;④全,都。
9①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②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③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
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宂
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11 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
鲜明突出论证了“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生动
形象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教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
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
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参考译文:
【甲】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
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
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
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我宁可死,
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
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
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
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数郡都来。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
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
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
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三、徐州卷
5.(16 分)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题。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
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
蠡对曰:“兵甲之事,种①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
稽行成②,为质③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
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④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匀践胙⑤,命为伯。勾践已去,
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
霸王。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①种:指越国大夫文种。②成:讲和,和解,③质:人质。④罢:通“疲”,⑤胙:祭肉。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越王勾践反国
②厚遇宾客
③为质于吴
④勾践已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欲使范蠡治国政②使老有所终
B.①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②忠之属也
C.①以淮上地与楚②念无与为乐者
D.①与鲁泗东方百里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女忘会稽之耻邪?
②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B.范蠡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
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吴越
争霸的转折点。
D.吴王一方面被越国君臣表面假意示好所蒙骗,另一方面因为与其他诸侯的战争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
终的失败。
【解答】
(1)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2)①同“返”,返回②对待、招待③作为④离开。
(3)A。
(4)①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②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
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5)D。四、泰州卷
8.(1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
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
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
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
②或以语话稍多
③尽言方养亲
④必持以遗老母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译文: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译文: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解答】
(1)①身边;②稍微;③正;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五、宿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
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
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
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
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
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③葭萌:指葭萌关之战。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
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7.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8.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益州既定/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B. 素非关、马之伦也/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C. 遂与羽等齐位/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D. 明年卒/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为学》)
9.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征西将军”中“迁”指“升官”,《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即升官之人
B. “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种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方法
C. “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收兵。
D. “追谥刚侯”中“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文忠”。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⑴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⑵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11. 文中的黄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答】
7.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8. B
9. A
10. ⑴黄忠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刚毅在三军中是首屈一指的。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⑵关羽在
荆州听说了,恐怕一定会不高兴,最好不要这么做!
11. 黄忠是一名忠诚正义、英勇善战、善于领兵打仗的将帅。
参考译文:
黄忠,字汉升,是南阳人。荆州牧刘表用他作中郎将,跟随刘表的侄了刘磐驻军长沙攸县。等到曹操故克了荆州
的时候,临时行赏一些将军,黄忠仍就任中郎将,归长沙太守韩玄统领。先主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黄忠遂(随
长沙太守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黄忠自葭萌关接受任务攻打刘璋后,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益州平定后,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黄忠在汉中定军山战役中对阵夏侯渊
的部队。夏侯渊部是曹军的精英部队,黄忠仍带领士卒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更是斩杀夏侯渊,自此声名大震,
被升为征西大将军。这一年(同年),刘备自立汉中王,欲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道:“黄忠的名望一
向不能跟关羽、马超并列,现在让黄忠与张飞、马超、关羽等人同位,马超、张飞因为离得近,亲眼看见黄忠在
益州的战功,因此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可能会对此不满,您这样做恐怕不妥吧?”刘备坚持说:“我自
会加以解劝的。”因此黄忠最后得以与关羽等人齐位并列,赐爵为关内侯。死后被追封为刚侯。
六、扬州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
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
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
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
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 2 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则》)
④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解答】
(1)①担任; ②栖息,停留
(2)吾 近 日 过 元 舍/庐 落 整 顿/耕 耘 以 时
(3)
①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界的那个和尚吗?
③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参考译文:有一个叫仇香的陈留人,虽德行高尚,但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年龄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有个叫陈
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向仇香控告陈元忤逆不孝。仇香吃惊地说:“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
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没有受到教化,不知道如何做罢了。你年轻
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为了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陈元的母亲哭泣
着起身告辞。于是仇香亲自来到陈元家里,教导伦理孝道,讲解祸福的道理。陈元感动省悟,终于成为孝子。考
城县令王奂听说了这件事,说:“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百里之内的县府官职,不是大贤的道路。”于
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
仇香在太学学成,回归乡里,即令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一定是衣服整齐。平常,从来看不见仇香因喜怒而改
变声音脸色。他不接受官府的征聘,后来在家里去世。
七、南京卷
(一)古诗文阅读(10 分)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
而胜?莫若王谢④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
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
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
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
安在家墅下棋。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⑥金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7.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 )是正确的。(2 分)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8.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4 分)
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
其他类型吗?
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1)______”的“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2)属于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解答】
7.(2 分)A
8.(4 分)示例:古往今来外出游历的人很多,人们用眼睛欣赏,用口吟诵,而真正用心欣赏的很少。(每句 1 分)
9.(4 分)(1)(1 分)用实心办实功 (2)(1 分)骚人赏(2 分)作者只是怀古伤今,虽期待与先贤同行,却不过是一场美梦
而已,醒来后只能为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悲叹。(如认为“大赏”,言之成理亦可)
八、连云港卷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本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
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毎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
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
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 分)
(1)躬耕于南阳 (2)先主器之
(3)先主遂诣亮 (4)孤不度德量力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 分)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 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3 分)
【解答】
9.(4 分)
(1)亲身 亲自
(2)器重 看重
(3)往 到 拜访 访问
(4)衡量 估计 推测 考虑
10.(2 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11.(6 分)
(1)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
(“卑鄙”“枉屈”“顾”,各 1 分)
(2)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已”1 分;宾语前置句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12.(3 分)
①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打动(猥自枉屈);
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九、盐城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3 题。(16 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
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
自《三则》)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
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
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
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
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1)往之女家 (2)或败奔
(3)同敞危坐不去 (4)适同敞自灵川至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 分)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
A.行天下之大道 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C.乃幽之民舍 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D.岂不诚大丈夫哉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军中以是服同敞。(2 分)
(2)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3 分)
13.【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3 分)
【解答】
9(1)通“汝”,你,你的(2)有时(3)离开(4)恰逢
10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11.D
12.
(1)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敬服同敞。 (2)经过了四十几天,同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帽子,
准备就义,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13.能,因为同敞不同意投降,被敌人幽禁之后,依旧坦然自
若,与他人吟诗作赋,临刑时脸色一点也没变,正是“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体现。
十、苏州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
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
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天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共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
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
【注】①伯嚭(pī):人名,吴国大臣。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③吊死同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 分)
A.败吴于姑苏 皆美于徐公
B.阖庐病创将死 寡人反取病焉
C.吴王将许之 遂许先帝以驱驰
D.乃共师北伐齐 伐竹取道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4 分)
⑴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
⑵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10.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解答】
8.C(2 分)
9.(1)(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2 分)(2)(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
额来请求讲和。(2 分)
10.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3 分)十一、镇江卷
【解答】
十二、无锡卷十三、南通卷【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