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入学 1 / 8
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9-2020 学年上期高二入学考试
物理试题
命题:荣利 审题:赵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30 分)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A.加速度 B.动能 C.动量 D.机械能
2.一子弹从水平方向飞来打穿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木块.关于此过程,对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以
下看法正确的是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3.将一小球从空中 点以水平速度抛出,第一次抛出的速度为 ,小球落在图中曲面上的 点;第二次抛
出速度为 ,小球落在曲面上的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
是
A.
B.小球落在 点时的动能可能等于落在 点时的动能
C.小球落在 点时的机械能可能等于落在 点时的机械能
D.落在 点时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更长
4.两轮通过摩擦传动分别绕其中心 、 转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 是左轮上的一点, 是右轮边缘上
的一点,如图所示. 、 两点在运动中可能相同的是
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B.角速度的大小
C.周期
D.线速度的大小
5.已知某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8 倍,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2 倍,不考虑行
星和地球的自转,则该行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A.2 倍 B.4 倍 C.8 倍 D.16 倍
6.如图所示,光滑的铁丝做成的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中心有孔的小球穿在铁丝上,由于受到轻微扰
动,小球从最高点向下滑动,则在小球从最高点 滑到最低点 的过程中
A.铁丝对小球的作用力一直增大
B.铁丝对小球的作用力做功为零
C.铁丝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冲量为零
D.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7. 、 两颗卫星都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O 1v A
2v B
1 2v v<
A B
A B
A
1O 2O A B
A B
A B
A B 高二物理入学 2 / 8
A.卫星 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于卫星 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B.卫星 的线速度大小一定大于卫星 的线速度的大小
C.卫星 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卫星 的机械能
D.在相等的时间内卫星 和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卫星 和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8.如图所示,一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块受到一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某一过程中力 F 对物块
做功 20J,物块克服重力做功 10J,物块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8J,物块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增加 2J
B.此过程中物块可能做匀速运动
C.此过程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 10J
D.此过程中物块的动能增加 12J
9.如图所示,物块 、 的质量分别为 , ,物块 左侧固定有一轻质弹簧.开始 静止
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以 的速度沿着两者连线向 运动,某一时刻弹簧的长度最短.则以下看法
正确的是
A.弹簧最短时 的速度大小为 1m/S
B.弹簧最短时 的速度大小为 2m/S
C.从 与弹簧接触到弹簧最短的过程中 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与弹簧弹力对 所做的功相等
D.从 与弹簧接触到弹簧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对 、 的冲量相同
10.一根长为 的轻杆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上端连在光滑的水平轴上,轻杆可绕水平轴在竖直平面
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小球
经过最低点时轻杆对小球的拉力为 ,小球的速率
为 , 与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小球的质量为
B.轻杆长
C.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 5m/s 时,小球恰能通过圆周的最高点
D.如果小球能够通过圆周的最高点,则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越大,则小球运动至圆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
用力也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共 16 分,每小题都有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 4 分,选对不全得 2 分,不选或错选
不得分)
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下落的第一秒和第二秒动量的变化相同
B.下落的第一秒和第二秒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C.下落的第一个 高度和第二个 高度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相同
D.下落的第一个 高度和第二个 高度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12.一条小船从河岸某一固定位置出发渡河,船头指向与上游河岸成一定的夹角,第一次渡河时水流速较
A B
A B
A B
A B
A B 2Am kg= 3Bm kg= A B
A 0 5v m s= B
A
A
B A B
B A B
L m
210g m s=
TF
v TF 2v
1m kg=
0.5L m=
H H
H H 高二物理入学 3 / 8
小,第二次渡河时水流速较大,两次渡河过程中船头指向、船相对与水的速度都相同,两侧河岸相互平行.
则
A.两次渡河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
B.两次渡河到达对岸的地点一定不同
C.两次渡河船的实际速度大小一定不同
D.两次渡河船实际发生的位移大小一定不同
13.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 ,周期为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线速度大小
为 ,万有引力常量为 ,不考虑太阳对月球的作用,将地球绕太阳和月球绕地球的运动都视为匀速圆周
运动.则由以上信息可以求出
A.地球所受太阳的万有引力
B.月球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
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14.如图所示,一轮轴可绕转轴 自由转动,其轮半径 和轴半径 之比为 3:2,用轻质绳缠绕在轮和轴上,
分别在绳的下端吊起质量为 、 的物块,将两物块由静止释放,不计轮轴的质量和一切
摩擦,则(取 )
A. 下降的加速度为
B. 下降的加速度约为
C.当 下降的高度为 2.4m 时其速度大小为
D.当 下降的高度为 2.4m 时其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共 14 分)
15(6 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中装有细砂的砂
桶与小车通过绕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小车后端固定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 50HZ 的
电源.
(1)实验时先不挂砂桶,反复调整垫木的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A.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车所受细线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
B.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使小车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车做功为零
C.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使砂和砂桶的重力的大小近似等于小车所受
的合力的大小
(2)挂上装有细砂的沙桶后,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 点
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 3 个记数点 、 、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 4 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记数点到 点之间
的距离分别为 , , .实验时小车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0.2N,小车
r T a
v G
O R r
0.5m kg= 2M kg=
210g m s=
M 27.5m s
M 27.1m s
M 6.4m s
M 6m s
O
A B
C O
16.3OAs cm= 25.3OBs cm= 36.3OCs cm= 高二物理入学 4 / 8
的质量为 0.1kg.则通过计算可知,从 至 的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做功 J,小车动能
的变化量 J(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3 位).
16.(8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质量为 的物块 1 与质量为 的物
块 2( )通过轻绳悬挂在定滑轮上,打点计时器(用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物块 1 与穿
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接.开始时托住物块 2 使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之后将物块 2 自由释放.
图乙所示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相邻两个计数
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之释放物块 2 (填”前”或”后”);
(3)将各计数点至 点的距离依次记为 、 、 、 ,测得 , ,则打下 点时
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
(4)根据测出的物块 1 上升的高度 与对应的时间 ,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 图线,若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用 表示此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表示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若 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本次实验 (填“能”或
“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计算题(共 40 分,必须有必要的过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17(8 分).卡文迪许因为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在已知引力常量 时,
通过观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运动参量,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现观察到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
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求:
(1)地球的质量 ;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18.(10 分)一辆小汽车的质量 ,额定功率 kW,该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可
以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假定小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求:
(1)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所受的阻力的大小;
O B W =
KE∆ =
1m 2m
1 2m m<
O
O 1h 2h 3h 4h 2 1.60h cm= 4 6.40h cm= C
h t 2h t− 1 0.8m kg=
2 1.0m kg= 29.81g m s= KE∆ PE∆
0 010P K
P
E E
E
∆ − ∆ ≤∆
G
v H R
M
1v
31.5 10m kg= × 90P =
60mv m s= 高二物理入学 5 / 8
(2)某次为了测试该小汽车的性能,让该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 末达到额定
功率后保持额定功率继续行驶, 小汽车达到最大速度 并保持该速度运动了一段时间.试求前 小
汽车发生的位移.
19(10 分).如图所示, 是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固定
挡板 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的物块 相连接.细绳的一端系在物体 上,细绳跨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
滑轮,另一端有一个不计质量的小挂钩.小挂钩不挂任何物体时,物体 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斜面平行.
在小挂钩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也为 的物块 后,物体 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运动过程中 始
终未接触地面.
(1)求物块 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
(2)设物块 沿斜面上升通过 点位置时速度最大,求 点到出发点的距离 及最大速度 (已知同
一弹簧的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
(3)把物块 的质量变为 ,小李同学认为,只要 足够
大,就可以使物体 沿斜面上滑到 点时的速度增大到 ,你认为
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求出对应的 所满足的条件;如果不正确,
求出 沿斜面上滑到 点的速度的范围.
12(10 分).如图所示,质量 的小滑块 放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质量
的光滑小滑块以 的速度沿 、 连线向 运动过来与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取 ,求:
(1)第一次碰撞后 、 的速度 、 ;
(2)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路程 ;
(3)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时间 .
高 2021 届高二上期物理入学考试答案
2s
90s mv 90s
P 30° k
C m A A
A
m B A B
A a
A Q Q 0x mv
B ( 0.5)Nm N > N
A Q 2 mv
N
A Q
1Bm kg= B 0.2µ =
3Am kg= 0 8v m s= A B B B
210g m s=
A B 1Av 1Bv
B s
B t 高二物理入学 6 / 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C 2.B 3.C 4.B 5.A 6.B 7.B 8.C 9.B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选对不全得 2 分)
11.AD 12.AB 13.AD 14.AD
三、实验题(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5.(1)A;(2)0.051 0.050
16.(1)0.1;(2)后;(3)0.24;(4)不能
四、计算题
17.(8 分)(1)设卫星的质量为
,
(2) ,
18.(1) , N;
(2)设小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 , ,由以上三式可得: ,将 时, kW 代入可解得:
,
小汽车在前 2s 内的位移
小汽车在后 88s 内的位移为 ,由动能定理: ,
19.解析:(1)小挂钩不挂任何物体时,物体 处于静止状态,设弹簧的压缩量为 ,
有
小挂钩上轻轻挂上质量也为 的物体 后, 、 共同加速运动,设绳的拉力为 ,
对 有:
对 有:
联立解得:
(2)当 、 的加速度为零时,物块 的速度达到最大,设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绳子的拉力为
对 :
对 :
m
2
2( )
GMm vmR H R H
=+ +
2( )R H vM G
+=
2/
/ 1
2
vGMm mR R
= 1
R Hv v R
+=
mP Fv fv= = 31.5 10
m
Pf v
= = ×
a
F f ma− = P Fv= v at= ( )P f ma at= + 2t s= 90P =
25a m s= 10v m s=
2
1 1
1 102x at m= =
2x 2 2
2 2
1 1
2 2mPt fx mv mv− = − 2 3530x m=
1 2 3540x x x m= + =
A 1x
1sin30mg kx° =
m B A B T
A 1 sin30T kx mg ma+ − ° =
B mg T ma− =
1
2a g=
A B A 2x /T
B / 0T mg− =
A /
2sin30 0T mg kx− ° − = 高二物理入学 7 / 8
从开始到 点的过程中,
从开始到 点的过程中,弹簧开始的压缩量 和最后的伸长量 相等,故开始和最后的弹性势能相等,
对 、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3)同理, 从开始到 点:
解得: , , ,故小明同学看法是错误的
的取值范围为:
20.(1) 、 第一次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
联立解得: ,
(2)由能量守恒: ,解得:
(3) 、 第一次碰撞后, 的加速度为 : ,
假定第二次碰撞时 已经停止,设 第一次碰后运动的时间 ,则:
若 能在 停止前追上 ,假设用时为 : ,解得 ,故第二次碰撞时 已停止,
由此可知:每次碰撞前 都已停止.
由(1)可知:第二次碰撞后 、 的速度分别为
,
第 次碰撞后 、 的速度分别为
,
A Q
A Q 1x 2x
A B
2
0 0
1sin30 22 mmgx mgx mv− ° =
2
2m
mgv k
=
A Q 2
0 0
1sin30 ( )2nmgx mgx m nm v− ° = +
20
1 12( ) ( )22 2=1 ( 1)
n gx nmgv n k n
− −
= ⋅+ +
1
2 11
n
n
−
B
B
A B
2
01
2 2
( )( )
( )
A BA B A
A
A B A B
m m vm m vv m m m m
−−= =+ +
21
2 0
2 2( )A A A
B
A B A B
m v mv vm m m m
= =+ +
n A B
0( )
( )
n
A B
An n
A B
m m vv m m
−= + 2 0
2( )nA
B
A B
mv vm m
= + 高二物理入学 8 / 8
1 1 12B B
B
v vt s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