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八中2020届高三语文9月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衡阳八中2020届高三语文9月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衡阳市八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请注意:时量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 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 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会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 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 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 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 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 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 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 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 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 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之举以及做出独剑漂游四方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 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 难立,狄云和石破天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 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 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 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例 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 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 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 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 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 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 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他对“大文化”高超的驾驭能 力。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 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 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 50- 70 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2 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 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 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 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B. 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 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 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D.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 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B.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C.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D.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 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 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C.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 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D. “五四” 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导致 50-70 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 状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当前,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成为改革的热点和受社会广泛关 注的焦点。生涯规划教育要求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 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导向 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都有 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实行新高考以后,学生学会选择是其在高中阶段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 初期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3 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 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 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 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材料二: 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对自己的潜能和职业有个大致了解,但还要意识到想从事的职业未必 是能从事的职业。学生在设计职业发展时,不应该只是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自 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因为未来是多变的,能够适应这个变化很重要。这一方面需 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 标;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测试,参照老师、家长和朋友 对学生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 结合点。 以往,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关注 最多的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薪酬、升职等利益问题,最终选择一些热门专业。但这些热门 专业未必是热门职业。而且等学生毕业的时候,这些专业是否依然热门都是未知数。因此, 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和职业生涯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义感,避免学生因盲从利益 趋向而做出的并不明智的专业选择。 据调查和统计,在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是否是独生子女 等变量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年级、学校性质、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职业生 涯规划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年级越高,成绩越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职业 生涯规划的发展水平越高。 (节选自搜狐网《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材料三: 高中生自我认知情况统计图 高中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4 很强 较强 一般 不具备 没有考虑 合作意识 19.7 32.4 45.8 1.2 0.9 竞争意识 21.3 24.5 45.6 5.4 3.2 创新意识 15.5 33.3 41.9 5.9 3.4 社会适应能力 23.5 21.2 51 0.3 4 人际交往能力 22.6 37.9 36.7 0.3 2.5 【注】以上数据均为百分比。 (摘编自《重庆市某重点中学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四: “一到每年的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变成了热线,其中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 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 责人表示,高考考试生报志愿时会感到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 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 高考志愿时,仅有 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 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 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如是说:“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 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 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 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 进而进行客观的、主动的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4.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 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B.高中生要充分认识到想从事的职业未必是能从事的职业,在设计职业发展时要认真思考 自己是否有适合该种工作的能力。 C.超过 70%的大学生由于他们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 填报志愿,因此进入大学后想重新选择专业。 D.生涯规划教育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认知到自身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认知到自身不具备创新意识的学生数量多于不具备合作意识的学生数量。 5.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对自身能力、性格、优劣势、身处环境等的认知是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对学生提出的 必然要求,要求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的生涯。 B.职业生涯受学业成绩、学校性质、父母受教育程度等维度的影响,因此,学业成绩优异、 名校毕业、家庭环境良好的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强于普通学生。5 C.在张慧英看来,只要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 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能获得幸福生活,实现自身价值。 D.对于重庆市某重点中学被采样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总体上有较好的自我认知意识,对自 身的个性、兴趣和能力都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识。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米兰花香 于艳丽 老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和远处已经返青的大地,总是觉得火车开得忒慢了些。 他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叫来乘务员道,“丫头,你能不能跟你们司机师傅说一声,让他 开快些?” 乘务员一脸模式化的笑容,说:“大爷,火车已经很快了,您感受不到吗?” 邻座一个和老吴相熟些的人打趣道,“老爷子,您以为火车是火箭呢?一眨眼就到家了。 不要土包啦,火车不比你家的牛车快?” 老吴本来就语迟,被邻座抢白一顿,不再言语,局促地正了正身体,将一个小包紧紧搂 在怀里。 火车停到火车站,老吴和相熟的人匆匆道了别,便急忙走出站台。回家要去长途客运站 坐大巴车,但老吴已经在火车上想好了,下火车就打出租车回家,多少钱也得打。离家不过 是一个星期的光景,可老吴觉得像是过了一辈子。 老吴钻进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老吴一眼,问:“您去哪?” “于家庄。” “于家庄?”司机重复了一遍。 “对,于家庄,盐山乡于家庄。” “老爷子”,司机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回过头来着他说,“您知道从火车站到于家庄 得多少钱?” “我没和你谈钱,你快点送我回家,多少钱我都给你!” 司机摇着头笑了,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过身子,车子稳稳地滑出站前停车场,沿着不 远处的高速公路,向于家庄驶去。 老吴下了出租车,已是黄昏时分,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带来屋里 米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里了。 “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 一张俊美的少女的脸从窗里闪过。随后,穿着红色运动服,扎着马尾辩的素素从屋里奔 出来。 素素激动地喊:“吴爷爷,您回来啦!” “嗯嗯,素素在呐。”老吴欣慰地看着这个孩子,唯一的儿子吴天参军后留在部队,家6 里多亏着她和一帮年轻人照顾。他一边应着素素的问候,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屋子。 “他娘,我回来了。” 屋里被叫作米兰的女人歪靠在枕头上,气息微弱,如一盏将熄的烛火,却在老吴进门的 瞬间拼尽全力爆出一星火花,她睁开眼睛看着老吴,想说什么却似乎酝酿不出合适的气力。 老吴看懂了她的心思,忙道:“看到了,都看到了。” 老吴的话让女人闭上了眼睛,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落在女人散在枕边的白 发上。 “莫哭莫哭!”老吴急忙劝慰道,“我把你养的那盆米兰按你的意思栽到了他的墓旁。 你不晓得,那盆花开得多香,扫墓的人都说,还没到墓地就闻到花香了。还有,你让我说的 话,我也都对他说了。” 女人还是哭出了声,虽然声音微弱,但这丝丝缕缕的哭声更让人觉得心痛。 “哎呀,你看你,还病着,哭啥哩?你看我给你带啥回来了。”老吴小心翼翼从小包里 拎出一个黄绸布口袋,女人认得,这是老吴走之前她亲手缝制的,虽说她连捏针的力气都快 没有了,但她还是拒绝了素素要替她缝袋子的请求,花了几个时辰,一针一线,缝好了这个 袋子,甚至故意在针脚里压进一根自己的白发。 老吴将装得满满的袋子递给她,不消说,她就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啥,她紧紧地将布袋搂 在怀里,枯瘦的前胸剧烈地起伏着。 站在一边的素素知道,吴奶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老吴回家一个星期后,米兰去世了。 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绸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口袋里倒 出一抔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 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抔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的,是父 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 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 1952 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火车上在被人抢白后,老吴“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可看出他对包里抗美援朝烈 士钟国英坟冢上的一抔黄土的珍视。 B. “歪靠在枕头上”“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两处描写,和“如一盏将熄的烛 火”这一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米兰的虚弱。 C. “‘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不易觉察 的颤音”体现了老吴的感伤和对米兰的悲悯。 D. 小说最后一段点出了钟国英的身份,与前文的相关内容照应,让人了解了事件的缘由, 使小说情节合情合理,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8. 小说首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 分) 9. 小说标题“米兰花香”有哪些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7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 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后改 授武贲郎将,从将军李景讨叛蛮向思多于黔安,以功进银青光禄大夫。击破吐谷浑,加授金 紫光禄大夫。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从征高丽,进位光禄大夫。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 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 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 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 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 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 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 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 之首可悬于麾下。"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 败。仁基为世充所虏。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 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 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 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 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节选自《北史·卷三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B.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C.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D.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光禄大夫,汉武帝时置,掌顾问应对,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 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宋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 B.御史,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 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僭尊号,即继承皇帝封号,文中指的是王世充即位为皇帝。 D.丞,秦汉以后用作官名,一般是各级长官的副职,如大理寺丞、府丞、县丞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裴仁基年青时就骁勇骑马射箭,在平定南陈的时候,冲锋在前,初立功绩。后来成了汉 王杨谅的亲信,杨谅谋反,他苦威武,擅长劝不听,反被囚禁。 B.李密造反,皇帝命裴仁基讨伐,后因人陷害,他投降李密,得到李密的重用。8 C.王世充因为东都洛阳粮食不足,寻求与李密决战,裴仁基献疲敌之计,李密因害怕不出, 裴仁基积极请战,最后兵败被俘,又投降了王世充。 D.裴仁基一生骁勇善战,有谋略,但一直遇主不明,自己也对人不忠,反反复复,最后事 败被杀,令人叹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 (2)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解:⑴储光羲:王维友人,与王维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⑵要欲:好像。(3) 方将:将要,正要。(4)了自:已经明了。(5)空复情:自作多情。 1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一二两句写诗人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 到来的声音。“起坐”一词非常生动传神,写出了对友人到来的渴望。 B.三四两句写诗人坐立不宁,在无比期盼的等待中听到友人身上佩戴的玉石撞击的清脆之 声,于是快步出门,迎接友人,可见诗人心情之欣喜。 C.五六两句写景,晚钟从皇家宫苑传来,稀疏的春雨刚刚洒过京城,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 流逝,夜幕降临,诗人的心情也变得阴郁,愁绪不断滋长。 D.七八两句写诗人终于明白了,友人不会来了。“临堂空复情”,表达出久候好友不至的 怅惘失落。尾联十字,如一声长叹,虽明知友人不来,而期待之情仍萦绕于怀,经久不去。 15.请简要分析本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发感情。(6 分) (三)16.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l)杜甫在《望岳》中以光的明暗对比来衬托泰山高大雄伟的一联是“______,______”。9 (2)《逍遥游》中描写大鹏从北海起飞、拍击水面、飞上青天、到达南海的雄奇景象的两 句是“ , ”。 (3)《师说》里揭示士大夫们因为地位官职高低而耻于从师学习的这一心理的两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7-19 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 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 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 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 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 《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 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 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在其笔法的 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诗的内容中 也鲜明可感;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 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 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 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0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D.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 见,而且在内容中也鲜明可感 B.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 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这不仅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 ,而且内容中也鲜明可感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 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5 分) 比利时科学家的研究团队借助实验数据与力学模型,对变色龙舌垫处分泌的黏液的黏性 进行了分析,发现变色龙舌头上黏液的黏合性能足以在没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起效。根据黏 性的测量数据,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以描述 ① 。研究者发现,这种机制能够很 好地 ② 。他们总结说,由于变色龙 ③ ,以及其舌头与猎物之间有较大 的接触面积,足以让其捕食猎物。 21.依照下面的示例,以“诗”为话题,仿写两句话,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 例相同。(6 分) 示例: 送别诗是十里亭前的一位挚友,绿柳、孤舟,依恋、伤感,让人留恋又无奈。 (1) (2) 四、作文(60 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同时又有一个魔鬼伴随。我们时常会被别人甚至一个温暖 的眼神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会因为他人一句无心的话语怀恨在心。是非善恶看似分明,然而 自处其中,却身不由已,甚难看清。你有你的判断,我有我的坚持,看似简单,世上纷争,11 就此产生。纷纷扰扰,清一颗慧心,明一双慧眼,去把它分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衡阳市八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答案 1. D (3 分) A 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 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B 项,“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错,“交响 乐”的指向是文化思想层面;C 项,“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错,原文只是认 为“《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故选 D。 2. A (3 分)A 项,“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错误。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 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故选 A。 3. C(3 分) A 项,“虚无与消极”推断不合理;B 项,“否定”不正确,而是分析与批 判的一面;D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故选 C。 4. C (3 分)曲解文意。原文的信息范围在材料四,“有超过 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 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一句中,说的是接受采访的大学生中的 70%,并不代表 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里出现了概念外延范围扩大的问题。故选 C。 5. D (3 分)A 项,曲解文意。信息范围在材料一中“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 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一句中,该句子 并未明确适当时期是“高三年级”。B 项,曲解文意。从材料二看,“年级、学校性质、学 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但与“学业成绩 优异、名校毕业、家庭环境良好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强于普通学生”结论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 C 项,过于绝对。信息范围在材料四张慧英副所长的话中,他的这个言论是在“新高考”的 背景下谈中学生的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只要……就……”。故选 D。 6. (6 分,答对三点给 6 分) ①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个性等,全面的评估自己,客观进行生涯选择,规 划好未来的人生,稳妥进行人生管理,降低人生的不利影响。 (材料 1) ②能帮助学生找到兴趣和能力的契合点,建立自己和职业生涯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意义感。(材料 2) ③能帮助学生从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好地自我认知。(材料 3) ④能帮助学生更早的思考人生,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材料 4) 7. B(3 分)12 8. (6 分) ①情节:表现了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人物:以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表现了他对祭拜烈士的热心和对妻子的担心、悲悯。 ③老吴的话语让人莞尔,有一种喜剧感,与后文的庄严、沉重形成反差,产生较好的艺 术效果。 9. (共 6 分,答对三点给 6 分) ①“米兰花香”表面指院中米兰花的香气,它给人带来了香气; ②“米兰花香”象征着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伟大的献身精神; ③“米兰花香”象征着米兰的品质及其对钟国英深沉的爱与思念; ④“米兰花香”象征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缅怀之意。 10.D(3 分) 王世充全部精锐部队都带来了,洛阳必定空虚,可以分派军队守住各重要通道,让他无法东 进,我们再挑选三万精兵,沿黄河西进,以逼近洛阳。 11.C(3 分)(僭:超越身份,越分窃据上位,冒用在上者的名分行事,不合礼法,贬义) 12.C(3 分)(积极请战的是单雄信等。) 13. (共 10 分,每句 5 分) (1) 萧怀静又暗地里掌握裴仁基的过失,想要上奏弹劾他。裴仁基心里害怕,于是杀死萧 情那个球,带领部下投靠了李密。(记分点:阴,暗地里;持,掌握,持有;长短,偏义复 词,偏短,缺点,过失;以,率领;句意 各 1 分) (2)王世充因为裴仁基父子都骁勇善战,对他们父子都非常尊敬,并且把侄女嫁给了裴行 俨。(以,因为;并,都;深,非常;礼,尊敬;妻,嫁给 各 1 分) 14.B(3 分) 15.(6 分) ①细节描写,“起坐”写出对友人到来的期盼之情②以景衬情,以晚钟、疏雨衬托此时 诗人的情绪的沉郁③直抒胸臆,尾联用“不相顾”、“空复情”表达友人不来的怅惘。④心 理描写(幻觉),颔联写诗人在等待中以至于出现了幻觉,充分体现出其急切⑤诗人由“朝” 及“晚”,一直在等待友人的到来,通过时间的流逝来写诗人一往情深(答 3 点,每点 2 分, 手法和感情各 1 分) 16. (6 分,每空 1 分)(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7.B 【解析】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 有破绽。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 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 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 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 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13 18.D 【解析】 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 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19.D 【解析】 语序不当。“内容鲜明可感”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 现,应放在前面。成分残缺,缺介词“在”,应该是“在诗的内容中”。 20. (5 分) ①变色龙舌头用高黏性捕获猎物的机制 ②解释变色龙的捕食能力 ③唾液的高黏性(第①、②句各 2 分,第③句 1 分) 21.(6 分,每句各 3 分) (1)思乡诗是月夜楼头的―位游子,乡音、故园,温馨、遥远,让人惆怅又凄婉。 (2)怀古诗是古城墙下的一位老者,颓墙、老树,萧索、荒凉,让人叹惋又感怀。 22. (60 分)略 文言文翻译: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于骑马射箭。在隋朝消灭陈朝的战役 中,裴仁基以隋文帝侍卫的身份参加战斗,率先冲锋陷阵,因功被授任为仪同,赐缣彩一千 段。后来以仪同的身份兼任汉王杨谅(隋文帝第五子)王府的侍卫。后汉王杨谅(因不满隋 炀帝继位)举兵谋反。裴仁基苦苦劝谏杨谅不要谋反,杨谅大怒,把他关进牢里。不久,杨 谅谋反失败,隋炀帝(夸奖裴仁基)越级提拔他担任护军。数年之后,裴仁基改任武贲郎将, 跟随将军李景在黔安讨伐反叛的蛮贼向思多,因战功升任银青光禄大夫。裴仁基又在张掖打 败吐谷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斩杀、俘虏进犯的靺鞨,被授任为左光禄大夫。跟随隋炀帝 征讨高丽,升任光禄大夫。 大业十二年(616 年)七月初十日,隋炀帝巡幸江都 ,当时瓦岗寨首领李密占据洛口。朝 廷命令裴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守虎牢以抵抗李密。裴仁基见强敌在前,部队疲劳,因 此所得的军用物资,全部赏赐给士卒。监军御史萧怀静反对这样做,士卒们都怨恨萧怀静。 萧怀静又屡次搜罗裴仁基的过失上奏弹劾他。裴仁基很害怕,就杀死萧怀静,率领他的部众 归顺李密。李密封裴仁基为河东郡公;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骁勇善战,李密又封他为绛郡公, 对他非常亲昵。 王世充因洛阳粮尽,率领全部兵马到偃师,与李密决战。李密向诸将询问计策,裴仁基 回答说:“王世充全部精锐部队都带来了,洛阳必定空虚,可以分派军队守住各重要通道, 让他无法东进,我们再挑选三万精兵,沿黄河西进,以逼近洛阳。如果王世充退回,我们就 按兵不动;如果王世充再次进军,我们就又逼近洛阳。这样,我方可以有充裕的体力,而敌 方则疲于奔命。兵法上所说的对方出战我退回,对方退回我出战,多次挑战使敌人疲劳,使 用这策略迷惑敌人。”李密说:“裴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洛阳的军队有三方面难以抵 挡,器械精良是其一,为了决战而来是其二,粮食吃完而战是其三。我方按兵不动蓄积力量 而寻求敌人的弱点,对方求战而找不到机会,想走又无退路,不超过十天,王世充的人头可 以悬挂在我的军旗之下。”单雄信等将领轻视王世充,都请求出战,裴仁基苦苦劝阻而不能 阻止。李密难以违背诸将们的请求,于是与王世充决战,结果大败。裴仁基被王世充俘虏。 王世充因他们父子都是骁将,很是礼遇他们,把兄长的女儿嫁给裴行俨。王世充称帝后,任14 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每有攻战,都所向披靡,号称“万人 敌”。王世充忌惮裴行俨的威名,对他很有些防范和猜忌。裴仁基知道王世充的意思,心中 很是不安。就与王世充属下的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人密谋造 反。裴仁基命陈谦在给王世充进食时,拿匕首劫持王世充,命裴行俨率兵在台阶下接应。等 大局已定,就复立越王杨侗为皇帝,并辅佐他。事变将要开始时,将军张童儿向王世充告发 了他们,裴仁基等人全部被王世充杀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