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二(江西崇义中学精英班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二(江西崇义中学精英班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二)(精英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史料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 有利于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确立 B.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C. 使土地、政权和血缘有效结合 D. 扩大了国家的疆域 ‎2.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3. 西汉初,诸侯王为笼络人心,争取士人的支持,以发展自己的势力,争夺汉中中央政权,网罗了一大批谋士、知识分子为他们搜集、整理古籍,出谋划策。一时间社会出现各学术流派异彩纷呈的局面。据此最合理的判断是 A. 郡国并行的恶果 B. “百家争鸣”的延续 C. 休养生息的推动 D. “独尊儒术”的缘由 ‎4.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据此推断宋朝 A. 重农抑商发生质变 B. 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发生新的突破 C. 市镇经济全国繁荣 D. 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5. 明朝时,只有皇室贵族、职官才能衣着锦绣、绫罗等高级面料。皇帝的朝服绣有龙纹和十二章图;皇后的朝服饰以凤纹;百官的补服则有不同的禽兽图案的丝织品,作为官员身份的标志。这反映了明代 A. 丝织技术发达 B. 等级秩序严明 C. 盛行奢侈之风 D. 中央集权强化 ‎6. “一个商业性民族,往往会在物质、艺术上产生一定的飞跃,频繁的人口迁徙导致了文字系统的正式成型,我们终于迎来了可以通过考古发现的正统王朝商的时代。”材料反映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 商业发展促进艺术进步 B. 人口迁徙导致文字形成 C. 商朝开始方有考古发现 D. 商有专制已为考古证明 ‎7. 《水浒传》中凡涉及打点官差狱头、收买人心等都离不开银子;据史料记载,宋初全国白银总产量维持在20多万两的年产水平,当时每年全国财政收人有数千万贯,换算成白银达数千万两,甚至上亿两,GDP更是这个数字的数倍。据此可知 A. 白银在北宋已是主要货币 B. 文学作品没有史料价值 C. 北宋并没有出现财政危机 D. 明朝可能广泛流通白银 ‎8. 汉唐以来,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上述材料表明 A. 古代后期经济重心有西移之势 B. 经济格局影响人口分布 C. 清前期四川比湖南广东更稳定 D. 集权制度决定移民走向 ‎9. 下表为明清两代进士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表。相对于明代,清代 区分 前三代无任何功名者 前三代有生员功名者 前三代有高于生员功名者 明代进士总数 ‎47.5%‎ ‎2.3%‎ ‎50.20%‎ 清代进士总数 ‎19.1%‎ ‎18.1%‎ ‎62.8%‎ A. 血缘关系是士人晋升上流阶层主要阶梯 B. 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 C. 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 D. 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 ‎10.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43-19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1838—19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A. 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B. 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 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D. 造成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11.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以下选项属于慈禧的意思的是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 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 希望清王朝复兴 C. 祖宗之法不能变 D. 反对洋务运动 ‎12. 据材料对甲午战败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海军建制落后 B. 中国海军力量分散 C. 中国封建体制腐败 D. 日本海军战斗力强 ‎13. 《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A. 《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 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 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 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14.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故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这表明胡适 A. 对传统思想文化完全否定 ‎ B. 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C. 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 D. 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15.‎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这反映了 A. 中国共产党救国主张 B. 国民党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C. 抗战时期民族之矛盾 D.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外主张 ‎16. 下表反映了建国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国家职工人数(万人)‎ 国家财政收支(亿元)‎ 第1年 ‎19505‎ ‎2451‎ ‎+6.0‎ 第2年 ‎20000‎ ‎4532‎ ‎-21.8‎ 第3年 ‎17000‎ ‎4561‎ ‎-65.8‎ 第4年 ‎14350‎ ‎5044‎ ‎-81.8‎ A. 调整城镇人口总量 B.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 优先发展农村经济 D. 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 ‎17. 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B. 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D. 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18. 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 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 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 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19. 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天傍晚当散完步往回走时,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有 ‎①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②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③中国应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④中国应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20. 198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产品由国家核定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这表明,当时我国 A. 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 B. 劳动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 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调整 D. 经济体制正出现转型的趋向 ‎21. 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979年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年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 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B.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D. 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22. 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柏拉图眼中的“真实写照”指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是最完美的 B. 雅典民主政治使公民参与政治机会均等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决策随意 D. 雅典民主政治忽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23.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24. 在古希腊人心目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梭伦改革前后,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在雅典民主政体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这一现象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的突出特点是 A. 以宗教活动为纽带 B. 建立在不断妥协的基础之上 C. 以文化认同为基础 D. 通过城邦的公共活动来促进 ‎25.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国下院出现了“党鞭”。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以适应议会斗争。但凡重大问题,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表决前各党党鞭都会通报党的立场,并要求本党议员按照党的指示投票。“党鞭”在英国的出现 A. 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 B. 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 消除了两党之间的矛盾 ‎26.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 A. 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 B. 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 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 D. 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27.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28. 下图寓意是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 西方遭到经济危机的破坏 B. 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C. 经济领域的冷战对峙状态 D. 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29.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民族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 B. 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C. 能与各战胜国平等分享胜利果实 D. 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国际形势 ‎30. 观察下列《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医学技术进步 B. 大量移民进入 C. 两次工业革命 D. 两次世界大战 ‎31.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 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 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 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32. 戴维·罗特科普夫在《外交季刊》上宣称:“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二战后,美国对亚、非、拉美新兴独立国家的观念始终没有根本改变,极力把其社会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材料旨在说明 A. 民族国家要极力抵制英语 B. 文化扩张是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 C. 经济全球化模糊文化界线 D. 新兴独立国家应该保持文化自信 ‎33.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34.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 B.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C.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 D.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35.当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时,清朝官商阶层部分精英企图引进外部的先进技术,使其在中国开花结果,但三十年后发现仅是一棵“无果花”。从时代潮流看,洋务运动是受到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而引起的积极回应。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奠定了制度变革的基础 二.材料题(36题18分,37题12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髄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和识,槪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发生的变化。并以英国为例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民族认同内涵的演变 古代中国 ‎“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夏变夷”成为华夏中心观的主要基调。‎ ‎1845年 姚莹撰写《康蝤纪行》,“翼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徐筹制夷之策”。‎ ‎1858年 ‎《天津条约》规定,英法公使进驻北京,与政府交往用平等礼节,而清廷对此大为不满,战事再次爆发。‎ ‎1864年 王韬在《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和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骨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19世纪末 ‎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教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20世纪初 时人称:“危哉中国,各国竞争中心点也”,"建设本民族之国家,不可不排除妨害吾民族之魔力”,“欲思排外,则不得不先排满”。‎ ‎1919前后 陈独秀指出:“‘对外发展主义’,固然是中国人现在做不到的,而且我们也不赞成这一不合理的思想,但‘民族自决主义’,我们是绝对赞成的。”‎ ‎1924年 孙中山认为:“对于国外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因条约,以恢复我国国际平等地位,实现国家独立。”‎ ‎1935年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据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精英班历史周测(2)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历史周测(2)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实现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从而使土地、政权和血缘实现了有效的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A项排除。B项发生在秦朝,排除。D是分封制的作用,但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答案】C【解析】材料“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材料“重视天人关系”“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因此两人不同天人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BD项错误;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 ‎3.【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汉初诸侯为发展势力,网罗文人学士,出现了各学术流派异彩纷呈的局面,这体现了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实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故A项错误。休养生息使得汉朝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加强了国家实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开国盛世。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事业。CD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可以推断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最主要财源,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是指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只有皇室贵族、职官才能衣着锦绣、绫罗等高级面料” “皇帝的朝服绣……皇后的朝服……百官的补服”可知明代等级秩序严明,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主要强调明代官服体现出的特点,不能得出明朝奢侈的社会风气,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斗争,故D项排除。‎ ‎6【答案】A【解析】由材料“一个商业性民族,往往会在物质、艺术上产生一定的飞跃,频繁的人口迁徙导致了文字系统的正式成型”可以得出,所述为商业发展有利于艺术的进步,A符合题意;B与材料主旨不符;CD说法均与史实不符。‎ ‎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在明朝,A不正确;B说法过于绝对;C与史实不符,北宋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从材料内容可以得出明代可能广泛流通白银,D符合题意。‎ ‎8【答案】B【解析】材料“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现象的出现在于江南经济的开发;“湖广填四川”也是由于长期的战乱导致四川残破不堪,为了利用四川“千里沃野”的自然条件,恢复和发展经济,清廷实行了一系列招民垦荒、鼓励湖广人入川开垦和发展生产的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人口的分布受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B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C与材料主旨无关;D说法不正确。‎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9【答案】C【解析】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科举制考试录取并不是依据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前三代有生员功名或高于生员功名者并不能说明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中前三代有生员功名或高于生员功名者中进士的比例较大,说明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无法说明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故D项错误。‎ ‎10【答案】B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变法乃素志……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可见慈禧是有条件支持变法,故选A;B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由材料来看,慈禧并不是一概反对洋务运动,排除D。故选A。‎ ‎12.【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日军机构精简,集中海军力量统一指挥。而中国海军编制机构众多,政出多门,故B项正确。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海军力量的分散,但无法得出中国海军建制的落后,故A项排除。中国封建体制腐败在图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从图中只能得出日军的编制特点,看不出战斗力的问题,故D项错误。‎ ‎1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可表明其为实物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排除;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官方的原始记录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故B项错误;“《明太祖实录》”不属于第一手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具有加工因素,仍需考究,故C项错误;由“代户帖原件”等信息可表明其是实物史料,且符合朱元璋的学识,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故D项正确。‎ ‎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思想观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胡适的言论可知,胡适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积极有用的思想和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所以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胡适不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故排除A;胡适“整理国故”是要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宗旨,故排除B;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故选D。‎ ‎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并结合所学新旧三民主义可知国民党的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认识到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而不是中共的主张,故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思想提出于1924年,抗战开始于1931年,解放战争开始于1945年,故CD两项错误。‎ ‎16【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该时期农业发展落后,城镇人口急剧上升,国家财政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应该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为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我国政府采取了调整城镇人口数量的举措,A符合题意;B与题干所述无关;C与史实不符;八字方针没有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D不正确。‎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基础。所以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本题选C。‎ ‎18【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的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等现象的出现,主要与当时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导致难以扩大出口创汇。因此,对应的建议应是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B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在1992年之后才实行的,排除A项;中国1986年才提出“复关”,排除C项;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排除D项。‎ ‎19【答案】D【解析】1992年中国早已经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也已经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走回头路就是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而要走市场经济新路,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0【答案】D 21【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1979年到1992年,我国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革”期间,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在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2【答案】D【解析】柏拉图认为绝对平等是有问题的,民主制使得智慧边缘化,也就是说直接民主往往会造成民主制度的泛滥,因此参政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政治决定的正确与否,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是直接民主的一种结果,并不是产生这种直接民主的原因;B选项与材料含义相反;C选项说法不够准确,它在形式上是不随意的。‎ ‎23【答案】B【解析】材料以部分城邦采用陶片放逐的政策限制集权政治的史实为例,在最后一步表达了亚里士多德的设想,那就是在“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前制定制度以防止,而不是仅仅的补救,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故B项正确;材料中所说的“团体”是指凌驾于大众之上的“门阀”,而“公民团体”虽然提及,但并没有在下文中表达他们关于社会地位平等的追求,故A项错误;材料侧重点在于表达关于如何防止、限制集权政治的方法,并不是看重介绍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故C项错误;按材料所述,特权阶层只是城邦制可能的产物之一,但不是必然产物,故D项错误。‎ ‎24【答案】C【解析】由材料“酒神狄奥尼索斯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酒神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瓶画等艺术作品上”“城邦对狄奥尼索斯崇拜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管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注重以文化认同为基础,C正确;材料所述并非是宗教画,A不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公共活动的相关信息,D不正确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党鞭”是政党纪律主管,其功能是为了确保议员出席并按照政党立场行事;在英国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上台组阁,而“党鞭”一般是议会中的代表政党的领袖,故“党鞭”在英国的出现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故A项正确。“党鞭”的出现属于代议制发展的体现,没有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排除B。“党鞭”的出现属于代议制发展的体现,应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排除C。D项说法错误,两党之间的矛盾可以调和,但无法消除,排除。‎ ‎26【答案】C【解析】材料“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见材料认为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选C。欧盟扩大主要源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材料只是个人意见,并非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或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排除BD。故选C。‎ ‎2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终方案既兼顾了州又兼顾了人口的数量,这是一个伟大的妥协,也就体现了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材料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三权分立不存在权力中枢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也正确,但材料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8【答案】B【解析】漫画表达的是美国起初认为苏联开展一五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后来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图中重工业建设),给美国以冲击(下图美国人的沮丧),B正确;漫画体现的是苏联经济建设成就,不是经济危机的体现,A错误;美苏经济领域对峙是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的对峙,C错误;漫画显示美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由不相信到震惊,没有体现学习,D错误。‎ ‎29【答案】A【解析】从材料“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表明一战使中国人也彻底走出“天朝大国”天下唯我独尊的封闭心态,中国力图寻找一个新的国家认同及形象,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已获得”“高度认可”;C项错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失败;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故D项排除。‎ ‎30【答案】C【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占世界人口百分比增加,当时两次工业革命开展,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加,故C项正确;医学技术进步并非主要原因,故A错误;大量移民进入,缺乏史实依据,故B错误;两次世界大战,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错误。‎ ‎31【答案】B 32【答案】D【解析】由材料“‎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美国文化不具有世界性,各民族应该保持文化自信,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相反;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与材料无关。‎ ‎3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相关内容--文学作品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其余ABD三项文学作品风格与所处时代不相吻合,排除。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34.A 35.A ‎36(1)特征:议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分权制衡。(2分)‎ 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 ‎(2)变化:行政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势力削弱。(4分)‎ 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权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6分)‎ ‎37【答案】示例:论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2分)论证: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和腐朽,引起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社会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进行了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及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6分)‎ ‎20世纪30年代,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联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民族主义空前高涨,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4分)‎ 综上所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极大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自强而不断抗争、探索。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2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