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尚德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
量检测
历史试题
命题:吴沛 审核:高三历史组
时间:90 分钟 范围:人教版必修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汤举伊尹为相,仲虺为左相,“任以国政”;商后期的国王武丁,选拔奴隶出身的傅说,
“举以为相,殷国大治”;西周设太宰(相)综理国家政务。材料可用来说明“相”( )
A.已经得到国君极大信任 B.在国家治理中举足轻重
C.已经分割国君部分权力 D.在王朝更迭中权力强化
2.《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
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3.西汉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
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据此可知,西汉初
期( )
A.朝廷在有意缓解文化冲突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4.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
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
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5.《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
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
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 )
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 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的相互制约 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
6.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
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
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7.19 世纪中期,中国产茶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福建武夷山开荒栽茶“漫山遍野,愈种愈
多”,杭州於潜“仰食于茶者十之七”,湖南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这表明( )
A.国内需求扩大使茶叶生产增加 B.通商口岸附近的农业逐渐破产
C.出口数量增加扭转了贸易逆差 D.开埠通商加速农业生产商品化
8.蒋廷黻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他的诏书中有田亩制度,其根本思想类似原始共产
主义: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他的均田主义虽有详细的规定,
并未实行。”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 B.旨在利用均田主义消灭地主阶级
C.以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改造国家 D.出现了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
9.从 1896 年开始,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
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 )
A.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 B.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
C.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 D.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
10.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
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
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
11.制约袁世凯的专政,是辛亥革命维护共和和民主的重要目标。合法防止袁世凯专权是南
北谈判前后革命党人重要的考量。因此他们希望用合法的方式控制住袁世凯的称帝。宋教
仁因此( )
A.要求袁世凯赞同共和 B.制定《临时约法》
C.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 D.实行责任内阁
12.“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
想。”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
动”的主要影响是( )
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 B.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
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 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13.1931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1935
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 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这反映了(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B.中共根据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C.共和国观念已深入人心 D.日本侵华改变了共和国的观念
14.20 世纪 30 年代,蒋介石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
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动员全民抗日 B.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C.妥协退让的对日态度 D.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5.部分抗战歌曲创作时间表
创作时间 抗战歌曲
1931~1935 年 《抗战歌》《义勇军进行曲》
1935~1937 年 《松花江上》《离家》《上前线》(“流亡三部曲”)
1937~1945 年 《大刀进行曲》《长城谣》《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等
据上表,这些抗战歌曲的创作旨在( )
A.宣扬民族英雄的事迹 B.激发民族抗战的意志
C.宣传中共的抗日方针 D.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16.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
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主席却作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主席( )
A.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B.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
C.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 D.预判了国际形势对我党有利
17.古雅典法律规定,外邦人不能够自己出庭,不得拥有不动产,但却要为雅典服兵役,还
要交纳象征其地位的一种人头税。雅典的奴隶出庭作证时,只有在挨一顿打之后,其证词
才被认为是可信的。这说明古雅典( )
A.依靠习惯法维系社会关系 B.民主政治明显具有虚伪性
C.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 D.审判过程虽公正但较随意
18.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 40 人左右的执政官、大
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 12
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
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 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
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19.1871 年德国统一后,由于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所以帝国议会无权通过任何对政府的
不信任案,也无权监督政府或要求政府报告政务。材料表明近代德国( )
A.帝国议会已形同虚设 B.民主的发展较为缓慢
C.有其独特的民主政体 D.政府权力受限制较小
20.在《共产党宣言》1890 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
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
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21.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冋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
记 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
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 )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
播
C.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
命
22.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幅宣传画。画中所蕴含的对台政策,说明当时 ( )
A.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B.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海峡两岸之间终于实现“三通” D.香港回归祖国,为解放台湾奠定了基础
23.1955 年 12 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
年 6 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 年 8 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
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与这些经济外交的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日内瓦会议的进展
C.万隆会议的成功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4.1970 年 1 月,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
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日,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全称。1 月和 2 月,雷阳与斯托塞尔先后进行了两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上述
材料主要表明( )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 B.中美共同谋求两国关系改善
C.中国对美采取灵活外交原则 D.美国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第 II 卷
本卷包括3个大题,共计52分。其中第25题2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
25.自古至今,各国在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24 分)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
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
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
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宪政民主共和国,以宪法为最高准则,实行三权分立。其中国会拥
有立法的权力,但它无权执法;以总统为首的政府机关负责行政,拥有执法的实权,但它既
不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也不能凭借主观想法任意诠释法律;法律和宪法的解释权在最
高法院,由 9 名大法官负责。
材料三 法国的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
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
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唐代宰相实行委员制有
何历史意义?(9 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和中国唐朝在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上有何相似之处。其根本
目的又有何不同?(9 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法国总统和美国总统的权力有何不同。(6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1871 年 3 月,一束普罗米修斯火光投射在人类漫漫未醒的夜空,这就是巴黎公社。
在这个日子到来之际,回顾一下往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它发生的时候,马克
思见证了这一幕。1917 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成败,也都被红场上的一个伟人列宁所目
睹。至 20 世纪末,这两个话题渐行渐远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些人把它们看成是人类的
“怪胎”和“偶然事件”。
——摘编自《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
材料反映出后人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多种看法。指出其中一种看法,并说明这种看法形成
的原因。(12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 分)
材料一 丘吉尔“铁幕”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笼罩上
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他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什么,以及他们扩张
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材料二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
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
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 年 9 月)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
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
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吉尔发表演说的目的何在?对于当时的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6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分)
尚德中学 202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第Ⅰ卷
1.B 2.C 3.A 4.D 5.D 6.A 7.D 8.D 9.C 10.D 11.C 12.B
13.A 14.A 15.B 16.A 17.C 18.C 19.C 20.D 21.B 22.A 23.C
24.B
第 II 卷
25.(25 分)
【答案】(1)理解:汉代实行三公九卿制,宰相为百官之首;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
省长官均为宰相。
意义: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之间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大权独揽,
加强了皇权。
(2)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分权原则;不同:美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唐朝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专制。
(3)法国总统有创议法律之权,而美国总统无此权限;法国总统的行政权受到内阁的限
制,而美国总统拥有完全的行政权;法国总统向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向选民负责。
26. (12 分)
【答案】示例一:巴黎公社点燃了人类社会新的希望。
原因:巴黎公社建立了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是第一次废除剥削压迫的革命,巴黎公社
采取的相关措施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它代表了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方向。
示例二:社会主义运动不过是人类社会的“怪胎”和“偶然事件”。
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极大挫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底子薄、时间短,其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西方国家反社会主义的宣传。
27.(16 分)
【答案】
(1)目的:呼吁美国遏制苏联。影响: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原因:美苏对峙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是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3)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
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
原因:苏东剧变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