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2020 高考全国卷 24 省 9 月联考丙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下,文化作为一种塑造和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软力量”,开始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
密切关联,形成合力。德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指出,这是要通过“破
坏”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文化创
意产业即是这种新合力、新生产函数、新组合的一种核心体现。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
全面的中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机构成,迎
来了新的起点。
作为一种构建和传播国家文化形象的手段,文化创意产业自诞生伊始,就是构建全新国
家形象、刺激国家经济升级的重要力量。1994 年,澳大利亚发布了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强调发展实践,以便建立创意国家,更好地表现澳洲文化与澳洲特色,进而实现澳洲认同,
扭转持续下滑的经济和国家形象。1997 年,英国明确提出“创意产业”,以此作为国家新政执
行的政策导向,以塑造全新的国家形象。2018 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8)》,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
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第二,
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
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国家形象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海外发展的无形力量。专业人士以 SWOT 态势分析法,对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对内部条件因素和外部机会因素的量化对比分析,传播中
国文化形象,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采用 W-T 战略,即“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
胁”。
在中国国际文化形象国际传播战略中,实施文化创意产业 W-T 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培养高端产业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立多层次“文化+”“技术+”复
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科研院所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注重对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推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文化新业态高端人才。加强国际高端产业人才
引进,实施配套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具有优秀国际创意产业人才来华工作。提高文
化资源利用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挖掘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
力,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
文化创意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完善知识产权保
护体系,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挖掘 IP 价值,
以优质的版权资源吸引消费者。抓牢“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
贸易。尊重版权,既要维护知识产权,也要懂得获得“授权”。
(摘编自陈小龙《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人类历史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组合。
B.澳大利亚和英国先后通过发布文化发展战略,塑造了全新的国家形象,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转
型升级。
C.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九大后迎来了新的起点,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机构成部分。
D.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能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创意产品附加
值和竞争力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首段从“文化”切入,引用专家观点和十九大报告,提出论题,现实针对性强。
B.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理论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证方法丰富,分析透彻有力。
C.末段由主到次,从人才培养、文化资源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指出了如何实施 W-T 战略。
D.针对当下的文化创意产业,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然后指明发展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拍摄中国国家宣传片、设计 2020 年冬奥会吉祥物、改编《天鹅湖》和打造民俗文化村都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B.如果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采用“W-T”战略,就可以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
C.高校在培养文化新业态高端人才方面义不容辞,要建立多层次“文化+”“技术+”复合型人才
培养体系。
D.“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国际传播能力
带来战略机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部分汽车产品在技术和服务上已经能和合资品牌一较高低,但消费
者不太买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企业没有突破打价格战的传统品牌形象,从高质量发展的
要求来看,提升品牌是我国汽车企业的当务之急。支持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的消费氛围日
渐浓厚,本土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吉利、长城推出了 Lynk&Co(领克)、WEY
(魏),上探到合资车企的价格区间。如今,这些产品的销量均不俗,不断抢占合资品牌的市
场份额。本土汽车品牌升级之难,根本上难在技术。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换道
超车”的良好机遇。新能源汽车承担了中国汽车产业夺取全球战略制高点的期待。诸多企业瞅
准机遇,甚至背水一战。不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呈现出明显的政策拉动的特征。核心
技术存在短板,充电和配套服务还不完善,整车可靠性有较大提升空间,品牌溢价能力不强
等问题突出。
深化改革将中国汽车产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峰。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技术,强强联合,
探索新的治理和发展路径,成为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摘编自《变革中的汽车业系列策划之一》,“新华网”2018 年 12 月 5 日)
材料二
深信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将彻底革新产业,国产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进口豪华品牌都
不甘人后,推出的新一代车型全面搭载车载智能系统,其智能化可以让驾驶者更专注于安全
驾驶。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绿色移动的智能终端,将加快重塑产业格局,催生新产
业、新生态。
从产业核心要素看,关键技术可能逐渐从整车、零部件延伸到多类别传感器融合感知、
新型智能终端、车载智能平台等;企业从产品提供商变为“产品+服务+出行方案”的集成提供商,用户接口至关重要;经稍价值由整车向关键系统、部件及上下游转移。为顺应转型之势,
车企的销售渠道、营销模式等也需要转变,导入更多创新型业务。
(摘编自《变革中的汽车业系列策划之二》,“新华网”2018 年 12 月 6 日)
材料三
(选自《中国汽车工业报告》)
材料四
根据中国国际优势品牌培育的思路,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汽车品牌培育和建设:要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制定与协调,对汽车行业中的优势领域,要联合相关国家发起
成立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争取获得秘书国家地位,掌控国际标准话语权和主导权。根
据我国汽车优势产业,将在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培育:重型卡车,如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
商用车,如郑州宇通、中通客车、金龙等;新能源电动汽车,如比亚迪、北汽等。通过培育
中国汽车品牌集群,制定和执行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代表中国汽车形象走向世界,参
与全球竞争,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
智能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要利用我国信息通信、数据服务等领域在全球的产业优势,通过 5G 等新一代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动智能汽车的创新与发展。
(摘编自《刘平均:发挥品牌标准引领作用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搜孤网”2018 年 12
月 9 日)
4.下列关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将价格上探到合资车区间的 Lynk&Co、WEY 能抢占合资车市场份额,说明中国自主品牌汽
车在国内的竞争力增强了。
B.承担着夺取汽车产业战略制高点期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拉动特征明显,同时存在品牌
溢价能力不强等问题。
C.材料三中关于 2018 年 5 月的乘用车销售数据表明,打价格战仅仅能增加销量,无助于提升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形象。
D.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汽车变成大型绿色智能移动终端,也能给中国自主品牌
汽车的发展带来机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企业发展层面来看,支持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的消费氛围日
渐浓厚。
B.自动驾驶的广泛应用,不仅会给汽车厂商带来巨大的财富,而且会使其跨界融合为集成提供
商。
C.2018 年 5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虽然增加,但由于 MPV 销量不乐观,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了 0.1 个百分点。
D.如果能主导成立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获得秘书国家地位,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
总体水平。
6.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努力方向。(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老人与鹿
乌热尔图
夜晚。老人蒙上毛毯躺在火堆旁。他没有一点兴致了,没有一点勇气了,只有一线希望,
这希望就像迷雾里的星星。他的希望寄托于即将来临的第二个黎明。孩子睁大了眼睛瞅着老人。不知什么时候,他怀着替老人忧愁的心情睡着了。半夜,他
突然醒了,觉得脸上滴满了冰冷的雨点。奇怪!满天繁星。他左右瞅了瞅,顿时明白了,原
来这是眼泪,老人流下的眼泪。
天亮了。老人倚着树根坐着。
“哟——”山峰上突然传来响亮的声音,这好像是野鹿在叫。
老人猛地站起来,激动得全身都在颤抖。他背靠树干,用手拢住耳朵,细心地听着那渴
望已久的声音。
他终于听清第二声鹿鸣。骤然间,他的脸变得阴沉、灰暗,嘴角在痛苦地抽动,身体慢
慢地软瘫下去。飞翔的苍鹰被枪弹击中了。
老人扶着树干挣扎着站立起来,睁大那双无神的眼晴,凝望着山峰,好像那一切都清晰
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默默地站立着,满脸哀愁。过了好一会儿,他转过身来。
“是鹿叫? ······真的吗?”老人的声音变得陌生了。
“是真的。真好听,和你说的一样。”孩子越说声音越低,好像只说给自己听。
“把——鹿——哨——给——我。”老人声音颤抖,说得很费劲。
“老爷爷——”孩子伤心地哭了。他把身旁的松树根制成的、弯曲的鹿哨递给老人。
“谁教你的?”
“是爸爸······来的时候。”
老人抬起突然变得沉重的手臂,痛苦地拍着刻满皱纹的额头,手指用力地揪扯着白发。
“是——该——教——给——你——了。”他一字一字地说。然后慢慢地扬起头,背脊靠紧
树干,把鹿哨吮在干裂的双唇里。
“哟!”
悠扬的鹿鸣从鹿哨中迸发出来,向山峰、河谷飘荡。山峰送来了拖长了的音乐般的回音,
回音渐渐地消失了。森林恢复了平静。
“它没来,真的没来。它来的话,能回答我的。”老人忍耐着心灵上的创伤,他知道这伤口
还在淌着血。他声音嘶哑、微弱了。
“老爷爷,你学得真像。”孩子怯生生地说。
“像也是假的。这儿没有鹿了,一只也没有了,孩子。”老人下了一个痛苦的结论。
“孩子,你听着。”老人又一次吮起了鹿哨。
“记住:这是老公鹿的声音。”老人告诉孩子。
鹿哨又响了。“记住:这是小公鹿的声音。”
鹿哨发出的声音又变了。
“记住:这是母鹿的声音。”
老人疲倦地放下鹿哨,他那瘦弱干瘪的胸脯上下起伏。
“给我一块桦皮。”他喘气都费劲了。
接过桦皮,他撕了撕,折成三角形的小块,含在嘴里,顿时,连续发出清脆娇嫩的声响。
“记住:这是鹿崽的声音。”
“记住:这是狍崽的声音。”
“记住:这是犴崽的声音。”
············
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去吧,孩子。拎点水,我真渴,咱们熬茶······我胸口真闷······快去吧。”
孩子含着泪,松开老人的手。他拎起水壶。
“你回来!”老人朝他喊。声音又低又哑。
老人又一次把孩子楼在怀里。孩子紧紧握住老人的手。他感到老人的手从来没有这么热
过,褐色的手背上血管都膨胀起来。
“孩子,告诉我,你爱山吧?”老人的声音这么悲哀,这么温情,带着哭腔,带着恳求。
“老爷爷。我爱。”
“你爱林子吗?”
“我爱。”
“你爱小河吗?”
“我爱。”
“你爱山上的鹿吗?”
“我爱。”
“孩子。你记住,就像爱你的兄弟,就像爱你的母亲,那样爱吧,爱吧。记住······我的话。
人永远离不开森林,森林也离不开歌。”
“老爷爷你哭啦!”
“我——哭——啦!”老人捂着脸痛哭起来,“······那头鹿······不愿来······来和我······告别
了。它、嫌弃、我。啊——!”老人痛苦地叫了一声,“······那善良的······它们······嫌弃我,都
在······嫌弃我。呜呜——”老人低着头,肩膀在抖。“你别怨我。老爷爷,我没告诉你,爸爸对我说,那头鹿让人用铁丝套死了。”
“它死了。它——真——的——死——了。”老人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了,“孩子——你
——去——拎——水。”
他刚把水壶浸到河水中,猛地听到身后响起一声凄惨的喊叫。
“啊——!”
他大吃一惊,预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扔下水壶朝回跑去。
老人栽倒在地上,刻满皱纹的脸紧贴着地面,伸直了的双嘴,好像搂抱着大地。
他的眼角还挂着泪珠。
······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首段写老人的希望像迷雾中的星星,暗示老人企盼鹿的出现终将成为泡影,为下文写老
人心情的变化做了铺垫。
B.小说中写“孩子越说声音越低,好像只说给自己听”,说明孩子这时其实已经知道鹿死了,只
是不忍心告诉老人这个残酷的真相。
C.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老人、孩子的对话虽然简短,却
能揭示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孩子既是老人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作者特意设置的老人希望延续使
命的传承者。
8.请以老人的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 分)
9.一篇优秀的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的人文精神。(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
直经筵,寻迁左谕德。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
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以故亦习知边务。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
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交关于拱,款事遂成。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
朝士颇有疾之者。御史郜永春视盐河东,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四维、崇古为势要,四维父、崇古弟为大商。四维奏辫,因乞去。拱力护之,温诏慰留焉。
初,赵贞吉去位,拱欲援四维入阁,而殷士儋夤缘得之,诸人遂相构。及御史赵应龙劾
士儋,士儋未去,言路复有劾四维者。四维已进左侍郎,不得已引去,无何士儋亦去。东宫
出阁,召四维充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言四维贿拱得召,四维驰疏辫,求罢。帝不许,趣入
朝。未至而穆宗崩,拱罢政,张居正当国,复移疾归。
四维家素封。岁时馈问居正不绝。武清伯李伟,慈圣太后父也,故籍山西,四维结为援。
万历二年,复召掌詹事府。明年三月,居正请增置阁臣,引荐四维,冯保亦与善,遂以礼部
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赞机务。当是时,政事一决居正。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四维
由居正进,谨事之,不敢相可否,随其后,拜赐进官而已。居正卒,四维始当国。累加至少
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初,四维曲事居正,积不能堪,拟旨不尽如居正意,居正亦渐恶之。既得政,知中外积
苦居正,欲大收人心。于是四维稍汲引海内正人为居正所沉抑者。虽未即尽登用,然力反前
事,时望颇属焉。
寻以父丧归。服将阕,卒。赠太师,谧文毅。
(选自《明史·张四维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B.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C.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D.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元、明、清沿袭此制。
B.阁,一般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文中是内阁的简称,内阁在我国明代、清代是最高官署。
C.崩,在古代有多重含义,但在本文是指帝王去世,另外,崩还可以指古代王后去世。
D.同列,指同一班列、同等地位,亦指地位相同者;同列犹同僚。其在文中指同等地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张四维熟悉边防事务。他的边防事务知识是从长期在边陲任职、擅长谈论兵事的同乡杨博和
舅舅王崇古那里学习得来的。
B.张四维明了时事,深得高拱器重。高拱掌管吏部,破格提拔他为翰林学士;他也与高拱勾结,
使通贡事成,更得高拱认可。C.张四维能够直面指责。面对给事中曹大埜说他贿赂高拱,他上奏辩解,请求罢免官职;皇帝
催他入朝,可是他却因病回乡。
D.张四维能屈能伸。与张居正关系不好,却在岁时年节不断地向张居正馈赠礼物,谨慎地侍奉、
追随张居正,以图拜官晋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上颇有疾之者。
(2)既得政,知中外积苦居正,欲大收人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答高博士
[南朝]何逊
北窗凉夏首,幽居多卉木。
飞蜨①弄晚花,清池映疏竹。
为宴得快性,安闲聊鼓腹②。
将子厌嚣尘,就予开耳目。
[注]①蜨:蝶。②鼓腹:犹言“腆着肚子”,出于《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
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这里用来表现安闲之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人开头两句,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夏首“则点明时令。
B.诗的三、四句景致颇富诗意:蝴蝶在花间流连,疏竹与波光交相辉映。
C.第三句的“弄”字,描摹出蝴蝶仿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以动衬静。
D.五、六两句寓生活哲理,表现的安闲之态颇为传神;用语诙谐,明快旷达。
15.有人评价这首《答高博士》其实就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那么诗人在诗歌中是如何
邀约友人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说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马说》中,韩愈用“ , ”两句话阐明,天下不是没有千里马,而
是天下人不认识千里马;并以此来抨击人才被埋没的现象。
(2)《离骚》中,对于自己因佩戴香蕙、采集芳芷而被定罪遭贬黜的境遇,屈原的态度
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
愁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始建设
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 而奋斗的历史。1840-1949 年间,中国社会 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断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更经历了冲出“谷
底”,为了国家独立、民主和现代化, 向上发展,进而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魔影,走向新中国的历程。如何帮助大众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了解近代中国遭受的巨大苦
难和屈辱,了解中国人民 的伟大抗争精神,是历史学者的责任。进入信息化时代
以来,人们渴望提高中国近代史知识,尤其是对高质量的历史内容热情日益增加。这就需要
历史学界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秉持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向大众宣传
科学的历史观,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推广史学研究的科学成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复兴 经过 奋起直追 坚持不懈
B.复兴 经历 奋袂而起 坚持不懈
C.振兴 经过 奋起直追 坚不可摧
D.振兴 经历 奋袂而起 坚不可摧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人们渴望获得中国近代史知识,尤其是对高质量的历史内容的热情日益增加。
B.人们渴望获得高质量的历史内容,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热情日益增加。
C.人们渴望提高中国近代史知识,尤其是对高质量的历史内容的热情日益增加。
D.人们渴望获得高质量的历史内容,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热情日益增加。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不仅经历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败统治的双重作用B.不仅经受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败统治的双重作用
C.不仅经受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败统治的双重作用
D.不仅经历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败统治的双重作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字。(6 分)
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
症等都与基因有关。依据已经破译的基因序列和功能,找出这些基因并针对相应的病变区位
进行药物筛选,甚至基于已有的基因知识来设计新药,① ,从而根
治顽症。基因药物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医药中的耀眼明星。基因研究不仅能够为筛选和研制新
药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利用基因进行检测、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可能。比如,有同样生活
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人,由于具有不同基因序列,② 。明显的例子有,
同为吸烟人群,有人就易患肺癌,有人则不然。医生会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序列给予因人而
异的指导,③ ,最大可能地预防疾病。
21.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中“我国有能力突破美国技术封锁,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四个理由
进行压缩概括。要求:体现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字。(5 分)
我国有能力突破美国技术封锁,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理由有四:其一,我国是全世界唯
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191 个中类,525
个小类。我国在诸多行业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和载体。其二,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2018
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从 2017 年的第 22 位提升到第 17 位,接近创新型国家第一方阵。
我国在高铁、核电、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等部分领域,已处于和发达国家并跑或领跑的位置。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使我国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步从依靠价格优势、规模优势转向依靠创新
优势。其三,我国人均 GDP 接近 1 万美元的近 14 亿人口大国和 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所形成
的庞大消费需求,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成长性市场,为中国和全世界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
的机会。其四,目前,我们已与百余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
上百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 2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建立了近千家国际
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未来我国将以
更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携手共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
遇,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有能力突破美国技术封锁,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理由如下: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结合图片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