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甘肃天水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水一中 2020 届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 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 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 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 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2. 史载,自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 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 趋势。这一变化 ( ) A.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 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C. 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D. 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 3.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 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B. 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 C. 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D. 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影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 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 正确的是 ( )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5.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 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 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 因是 ( ) A. 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 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6. 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 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 年至 19 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 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 )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亚洲的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美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东方的传统思想观念 ④玉米、葡萄等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洲居民的生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7. 17、18 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商业垄断战争、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 等方式确立全球海上霸主地位;19 世纪,英国工业品大量销往世界各地,工业原料和农 副产品从各地输往英国。这表明 ( ) A. 工业革命是英国确立世界霸权的主要原因 B. 殖民活动与商品贸易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力 C. 殖民活动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D. 英国民主政治发展推动了经济变革 8. 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 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 运行规则”是指 ( ) A. 机器生产 B. 垄断组织形成 C.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9. 1870 年以后,统一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 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 门的发展。德国还集中力量投资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 于其他国家。这反映出德国 ( ) A. 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工业发展 B. 在整体工业实力上遥遥领先他国 C. 政府在工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工业成果 10.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 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11. 洋务运动时期,针对刘铭传请修铁路一事,朝野议论纷纷,认为“铁路而至”则“山川 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这种议论 ( ) A. 表明中国仍在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 B. 合乎当时中国大众的普遍心理 C. 客观地反映出列强侵华的重大影响 D. 体现出中国对西方侵略的抵制 12. 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都对人类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 二者的共同影响是 ( ) A.世界从隔绝走向联合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交汇 13. 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 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以上论述旨在 ( ) A. 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 B. 批评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C. 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 D. 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14. 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 色金属矿、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主任的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 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要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 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的措施反映了 ( ) A. 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B. 工业布局彻底改变 C. 民族经济深受打击 D. 官僚资本迅速扩张15. 据不完全统计,从 1895 年到 1898 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 50 余家,资本总额达 1200 万元。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 3 倍。此时商办企业 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B. 清朝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 C.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 16. 近代以来,1898 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 本不断增加,到 1911 年为止,该厂获利 370 多万两白银,1917 年—1921 年连续获利 560 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 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1923 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 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17. 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 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 20 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 20 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 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变化说明 ( ) A. 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B.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 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 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 19. 1962 年到 1965 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 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符合当时 ( ) A.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 B.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 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D. “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20.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 20 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有 ( ) A.清除了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21.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 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22.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 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 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 权。这说明当时 ( ) 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23. 1990 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 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 是 ( ) A. 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开放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D. 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24. 1912 年 3 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 年内务部又颁布《内务部通咨各 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以上信息主 要反映了 ( )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25.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 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 ) A. 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 B. 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 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D. 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共 2 小题,26 题 24 分,27 题 26 分,共 50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 延起伏的山丘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 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 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 钢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 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 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 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 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2012 年 10 月《看历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 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 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 一一《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材料三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 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 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 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 一一《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0 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8 分) 27. 现代国家的崛起,都是以钢铁产业为根基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 1886 年,美国钢产量已达 260 万吨。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历经两次 世界大战,饱受摧残,但是远在北美的美国钢铁产业,却渔翁得利,获得了发展良机。 二战以后,钢铁需求居高不下,美国钢铁产业继续“坐享红利”,不断刷新产量记录。1973 年,美国钢铁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为 1.36 亿吨。70 年代后,美国经济对钢材需求增速 明显放慢。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加速了美国钢铁工业的衰退。美国政府限制钢铁工业内 部兼并政策直接影响了美国钢铁企业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及新产能的形成。面对进口钢材 的冲击,政府通过关税等手段保护钢铁工业。从长期来看,保护主义措施对美国钢铁工 业发展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摘自《美国钢铁工业的兴衰启示录》 材料二 自 1949 年新中国诞生至今,我国以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时,从而有了从几乎是空白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钢铁产业的可能。从“一五”计划时起, 国家就不断地从农业和其他产业上为钢铁产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并不惜花很大 的代价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几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战争的废墟上艰苦创业,一 路上既有鲜花,也有荆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6 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大约一半左右(49.6%)。钢铁工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基础原材 料产业之一,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 ——摘自《中国钢铁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前美国钢铁业高速发展的原因。 (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12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发展现代产业应当注意的问题。(6 分) 天水一中高三级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历 史试题答案 【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C 6. C 7. B 8. C 9. C 10. D 11. B 12. D 13. C 14. A 15. B 16. D 17. B 18. B 19. C 20.C 21. B22. C 23. A 24. B 25. C 26. (1)历史信息: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 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6 分) (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 较合理。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 分布不均衡。(如答其他内容,言之成理即可)(10 分) (3)认识:第一维度:城市化进程成为发展趋势。第二维度: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 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 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三维度:认识到科学、合理、 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例: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8 分) 27. (1)原因:充分利用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钢铁垄断企业); 借助两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及冷战刺激;有利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美国政府的 引导、扶持(积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8 分) (2)特点: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历程曲折;发展时间短,成就突出;走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 相结合道路。意义: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有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国防建设,巩固政权;对拉动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2 分) (3)注意问题:制订产业政策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意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技术 的升级换代,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6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