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
2019-2020 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总第二次)模块诊断
语 文
考试时间:140 分钟 满分:150 分 考查范围:综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戉:早期王权的象征
王者,一国之主。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
具“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
很快就被淡忘了。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孔子曰:‘一贯三为
王’。”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
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
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
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
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
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历史学家徐中舒也
说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甲骨文存在的商代,
钺已经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良渚
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
“辛”,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
表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
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
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王又
有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诗经》中有辟王,如《大
雅·棫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这里说的“辟王”,就是周
天子。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见事务的
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号,诸侯是
用不得的。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
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璧”字恰
恰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
有了天子的称名“辟”。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
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
现。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7 年 03 月 28 日 12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字的构形是由器具“戉”的象征指代而来的,“戉”像斧头之形,其锋刃向下,就
衍生出了“王”的字形。
B.“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将它认倒了,把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
C.“辟”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戉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达或执行砍头刑罚的主体是王,所
以“辟”字又可以用来代称王。
D.“璧”是献给天子的,所以古人造字时借用了代表天子的“辟”字,然后在字下加上了
玉字,于是就是成了“璧”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没有将“王”字含义解释准确,所以汉字的造字研究不能
有主观想象,而应依据材料,科学推断。
B.古人造字仅从斧头锋刃的左右旁向和向下方向,就衍生出了不同的系列字形,形成了字
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人造字的童趣。
C.卫侯参见周天子,更改了“辟疆”的名字,才得朝见,可见当时对“辟”字的用法,有
明显限制,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取名。
D.判定文字的构形及意义,可以依据文字象形的特点,还可以用出土文物进行佐证,甚至
能在原始的刻画中找到蛛丝马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于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虽然学者林沄认为表示军事统率权,徐中舒认为主刑杀,但
是他们都认为其象征王者权力。
B.作为斧形的器物,“戉”有石质、青铜质和玉质,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证明“戉”字的
出现在商代青铜材质的钺之前。
C.作者引用《大雅·棫朴》中“辟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辟”可以作为王的代称,这
一结构和“戉”代称王是一样的。
D.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璧形戉,证实了璧是王权的体现,所以璧
和戉所代表的含意基本是等同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央广网北京 1 月 2 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学习强
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昨天(1 月 1 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
沪宁出席仪式并宣布平台正式上线。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 PC 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平台 PC 端有“学习新思想”
“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 17 个板块 180 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
习”两大板块 38 个频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上线仪式并讲话。他指出,建设“学习强
国”学习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
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是推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在京举行》,“央广网”2019 年 1 月 2 日)
材料二:
元旦这一天,许多党员干部欣喜地发现,一个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学
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登录细览,“学习强国”不仅开设了“新思想”“十九
大时间”这样的重磅栏目,也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强国号”提供的原创优质内容。海量、
免费的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让“学习强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
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打造出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正如一位“学习强国”使用者所说的,“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一起努力奔跑、
奋斗追梦”。
学习之于信仰和才干,犹如运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手机端
上,“学习强国”支持创建学习组织,设有“学习积分”“在线答题”“日程提醒”等管理
和激励机制。让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
便捷。从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习强国”一经上线便受到党员干部追捧。利用领先的技
术、打造最好的平台、提供最优的服务,“学习强国”本身就犹如一个生动“提醒”:主动
变革、创新学习,永远是掌握时代主动的关键。较之快速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学习的
“高性价比”更为凸显。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会有更多精彩。
(摘编自《用“学习强国”激发学习力量》,《人民日报》2019 年 1 月 15 日)
材料三:
打开“学习强国”网站,首先看到最上方的红底白字标识区。“学习”是洒脱的毛体字,
“强国”是方正的黑体字,这 4 个大字下方,标注着“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9 个小字。标识
区右侧,是签署有习近平总书记名字的一句话——“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这句话出自 2013 年 10 月 21 日,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他就加强
学习、建设学习大国、推动全党大学习,曾有多次讲话。
“学习强国”全网,共有“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文汇”“学习文化”“环球视野”“学
习慕课”等 17 个板块 180 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新闻、期
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
打开“学习强国”客户端,欢迎页面上,是出自《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使用这一客户端,需要手机号注册。注册后进入主页面,从内容上看,它由“学习”“视频
学习”两大板块 38 个频道构成。其中“学习”板块包括推荐、要闻、新思想、时政综合、发
布、实践、订阅、经济、人物、科技、文化、图片、党史、人事、法纪、国际、十九大时间、
纪实、用典、时评、思考、军事等频道。
“视频学习”板块,则有第一视频、短视频、联播频道、理论、党史、慕课、人物、文
化、文艺、科学、自然、电视剧、电影、法治、军事等频道。其中“第一视频”主要是有关
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活动的视频报道。“联播频道”顾名思义就是央视新闻联播视频。“慕课”
则是免费的公开视频课程,种类丰富。
[摘编自陈振凯《一个平台,两大终端——在“学习强国”上如何学习》,《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9 年 1 月 9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习强国”系统操作简单,可用电脑,也可用手机,PC 端学习内容丰富,有“学习新
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
B.“学习强国”既是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学习平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
C.“学习强国”网页有 17 个板块,180 多个一级栏目,其中“视频学习”板块有 10 多个频
道,丰富的学习内容,便利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全民大学习的有力抓手。
D.“学习强国”网站标识区位于最上方,左有毛体“学习”,黑体“强国”,标注着“中共
中央宣传部主管”;右有习总书记的名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必将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
B.“学习强国”网站和手机客户端都汇集了丰富的、精彩的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
免费的原创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满足广大使用者的学习需求。C.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在快速变化,学习尤为重要。我们只有主动变革、创新学习,
才能掌握时代主动,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才会更加精彩。
D.“学习强国”平台设计主题鲜明,网站页面的最上端是红底白字的标识,手机客户端欢
迎页面上出自《论语》的名言,都彰显了“学习”这一时代主题。
6.“学习强国”为何会受到党员干部的欢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挪开暖瓶 刘心武
他一再叮嘱我,到了纽约,一定要当面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那回事。
他和她,30 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他们是正式工人,我是教师,下放劳动。
我比他们大十岁,但很合得来。我跟他学镟工活儿,叫他师傅。她是统计员,那时梳着俩抓
鬏,走过来跑过去,扎着红头绳的大抓鬏前后晃荡,使人联想起硕大的蝴蝶。
工间休息的时候,在那间更衣室当中,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前,说说笑笑,
用大搪瓷缸子,大口喝水。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是最粗糙的那种,铁皮条编的露
着瓶胆的外壳,漆成浅蓝色。
他在我面前回味过很多次,就是挪开暖瓶的那件事。他非常喜欢她,休息时,却不敢坐
在她近旁。她总大大方方地坐在案子一端,他呢,那天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就是案
子的另一端。那天大家究竟议论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那天他话多,正当他高谈
阔论,她忽然大声说:“哎,把暖瓶挪开!”我坐在案子一侧,离暖瓶比较近,就把一只暖
瓶挪了挪,他还在议论,她就更大声地对我说:“劳驾,把那个暖瓶也挪开!”我就把两只
暖瓶都挪到一边去了。这些细节,经他提醒,我都还想得起来。
她要求挪开暖瓶,是因为暖瓶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不能看清楚大发高论的他。挪开了
暖瓶,她就睁圆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盯着口若悬河的他,两个抓鬏静止不动,仿佛一对敛翅
的春燕。
后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的变化。我们的人生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很大
的变化。我成了所谓作家。她 1978 年考取大学,1983 年赴美留学,1990 年获得博士学位,
现在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
他下岗后做过很多种事,现在比较稳定,是一家大公司的仓库管理员。那家工厂早已消
失,原址成为一个华丽的专供“成功人士”享受的商品楼盘,底层是商场,商场附设星巴克
咖啡厅,我和他正是在那里会面的。他知道我要去美国讲演,打电话说要见我,托我个事。
我就约他到星巴克,他喝不惯咖啡,甚至闻不惯那里头的气息,他说完他的心事嘱托,就离
开了。
我已经年逾花甲,他和她也都早已结婚有了子女,我们应该都不算浪漫人士,但他却还
是希望我能在美国见到她,并私下里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事情?那是不是意味着,
在他们生命的那个时段,她喜欢他,以至他说话时,她不能容忍任何障眼的东西,她不但要
倾听他,还要注视他。他只希望她在我面前表示,她还记得,确实,她那时喜欢过他,然后,
我回国把她的回应告诉他,他就满足了。
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好这个使命,不
亚于要把我那演讲的任务达到圆满。
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瞬间。使这些瞬间定格,使其不褪色,可以永远滋润我们那颗在
人生长途跋涉中越磨越粗砺的心。我演讲那天,她没有来。当地文化圈的人士聚餐欢迎我,她也没露面。我给她打去几次
电话,都是英语录音让给留言,但我留了言也没有回应。
直到回国前一晚,再拨她家电话,才终于听到她的声音。她的声音一点没有变。她很高
兴。说她们全家到欧洲旅游,昨天才回家。她说看到报道,祝贺我演讲成功。我就引导她回
忆当年,提到好几个那时工厂里的师傅,其中有他,她热情地问:“都好吗?你们都还保持
着联系吗?”我就先逐个说一下那些人的近况,然后特别提到他,提到他那时如何喜欢高谈
阔论,那时候我们给他取的外号是“博士”……我都提到那张旧桌案了,她一直饶有兴味地
听着,还发出熟悉的笑声,但就在这关口,发生了一个情况,就是她先道了声“sorry”,然
后分明对她那个房间里另外一个人,估计是她女儿,大声地说:“朱迪,你把那个花瓶挪开,
我看不到微波炉了……”虽然她马上又接着跟我通话,但我的心一下子乱了,我都不记得自
己究竟是怎么跟她结束通话的。
回国很多天了。我没主动给他去电话。他也还没有来电话。如果他来电话问我,我该怎
么跟他说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一段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引出了下文“他”与“她”
的故事。
B.“硕大的蝴蝶”和“敛翅的春燕”分别写出了“她”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给人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C.“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这句话不仅说明了“我”对“他的嘱托”的重
视,也交代了赴美的原因。
D.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简洁流畅,意蕴丰富,结构精巧,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
高超能力和布局谋篇的匠心。
8.小说中的“他”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9.通电话的过程中发生了“她”让人挪开花瓶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
进行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
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准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
师,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
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
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
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
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
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
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
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
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畿,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
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
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
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
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
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
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
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
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
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
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
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
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
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
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
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13.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4~15 题。
捣衣诗 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
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
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
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
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15.《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句“见而嗟赏”,请
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其精妙之处。(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
着用“ ”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2)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
是 , 。
(3)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在某种
意义上,评论家是文学作品的质检员。当前文学作品数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
,及时、公正的文学评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学评论要发挥激浊扬清
的作用,必须确保自身的艺术质量。首先,评论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扎实的理论功
底、浓厚的历史感和敏锐的时代感,才能与新时代新文学共同成长,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发
现杰作、去除糟粕。
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
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式多样,序跋、书信、
笔记、批语等形态各异,( )。评论者不能 ,一味地模仿
的翻译腔,应该接续传统文脉,向传统文论学习,形成独特的批评个性与文
体风格。而且,评论不妨写得短一些,少一些 的客套,少一些无关痛痒的敷
衍,多一些不吐不快的直言,多一些精准点穴的真话。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参差不齐 故作高深 佶屈聱牙 虚与委蛇
B.良莠不齐 故作高深 深文奥义 虚与委蛇
C.参差不齐 故弄玄虚 深文奥义 敷衍了事
D.良莠不齐 故弄玄虚 佶屈聱牙 敷衍了事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
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
B.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
社会影响,改进文风,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
C.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扩
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D.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改进文风,扩大
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精妙的评论寥寥数语,尽得风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
B.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有声有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
C.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有声有色
D.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尽得风流
20.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1)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________的状态,同地段的
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仅仅是略高而已。
(2)大儿子住得很远,工作也忙,________,极难得回来一趟,杨群想管也管不了他。
(3)诚实守信、________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
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4)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
A.不温不火 望尘莫及 一言九鼎 不落窠臼
B.不瘟不火 鞭长莫及 一诺千金 匠心独运
C.不温不火 鞭长莫及 一诺千金 不落窠臼
D.不瘟不火 望尘莫及 一言九鼎 匠心独运
22. 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
性质的推理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换个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符合归纳逻辑,句
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5 分)
例句:知识是羽翼,知识是翅膀,原来知识就是我们翱翔天空的工具。
(1)
(2)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9 年 3 月 17 日,一把大火将四川宜宾城区匡时街一排老旧建筑化为灰烬,31 户房屋
被烧。而在当时,面对大火,居民刘泉、张梅夫妇没有忙着逃命,也没有急着抢救自己的财
物,而是选择先把邻居们救出火海。刘泉救出两位独居老人,张梅救出三户邻居。等他们想
起抢救自己的财物时,房子已被烧成灰烬,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多万元。
张梅、刘泉两口子救人的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有很多热心人和企业给他们捐款,夫
妻俩拒绝了一切捐款。刘泉说:“我年轻,有手有脚的,慢慢挣。现在社会上困难的人多,捐
给我们不如捐给那些更有需要的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向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推
荐刘泉、张梅夫妇备选 2019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B 2.A 3.D
(二)
4.C 5.B
6.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国家领导出席上线仪式
并讲话。②“学习强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
面的信息平台。③“学习强国”顺应了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推动全党大
学习的时代主旋律。④“学习强国”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技术领
先、服务优质、形式活泼。⑤我们需要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
精神家园,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三)
7.C
8.①性格执著。虽已过去多年,他还是想弄清她让挪开暖瓶的缘由。②脾气随
和。与工友们都很合得来。③善于言谈。在工厂里时好高谈阙论。④观念传统。
遇到喜欢的女孩不敢表白,不习惯星巴克的氛围。
9.①塑造人物形象,说明“她”不记得“挪开暖瓶”那回事了,表明不喜欢视线被阻挡,是“她”的一种习惯;②照应、推动情节发展,用“挪开花瓶”照
应“挪开暖瓶”的情节,并推动下文“我的心乱了”等情节,使小说情节发展
达到了高潮;③揭示主旨,这一情节卒章显志,交代了人生中的某些永不褪色
的美好瞬间,在别人那里只是顺其自然的行为。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10.D 11.D 12.A
13.(1)马燧说:“你认为我是在欺骗你吗?如今相距不过几步远,可以射死
我。”解开衣服把胸膛给他看。
(2)曾经怀疑马公能使田悦困窘,今天看他制服敌人,本来就要超过别人
的地方,我远远比不上他啊!
(二)
14.D
15.①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
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
②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虔诚地盼望湘夫人的到来,
颔联化用此典故,含蓄而生动地写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
来的情景。③对仗(或对偶):内容上,上句写南方的女子思念丈夫,下句写
北方边塞的丈夫迟迟不归。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点的名
词;“木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意象;“落”与“飞”则皆为动词,
两词使画面具有动态美。音韵上,上下两句平仄相反。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选用“木叶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
(三)
16.(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A 18.D 19.B
20.D 21.C
22.示例:
(1)青春是诗歌,青春是小说,原来青春就是我们挥洒才情的芳草地。
(2)时间是磨刀石,时间是催化剂,原来时间就是我们锤炼人生的工厂。
四、写作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