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一中、龙海二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
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
A.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
B.周公取代周天子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C.西周完成了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
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
2.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韩非
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
成儒家圣人。这一现象表明( )
A.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B.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
C.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 D.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 184
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 128 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 11 人。这一情况说明
当时( )
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
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
4.“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
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个体统治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5.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 300 多次稷字出
现 40 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 28 次和 10 次。由此,较为
合理的判断是( )
A.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6.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由此可见,在当时( )
A.先秦儒学的教化作用备受质疑 B.法家治国学说被统治者所摒弃
C.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D.儒家学说成为王朝的正统思想
7.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
即客春持,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出
( )
A.中国北方常受饥馑的威胁 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
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 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
8.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
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
权……。但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
传给他儿子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分封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不复存在
C.从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D.家国一体的观念开始出现
10.中国古代,女性往往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女性只有单一的家庭角色定位,在家中扮
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宗法制影响 B.小农经济盛行 C.儒家思想宣传 D.社会分工存在
11.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
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由于鸦片的输入导致白银很快又外流
C.自然经济的顽固存在和封建制度的强化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2.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B.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3.《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
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
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 )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 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
14.《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
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 )
A.传统观念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C.外来棉纺织品的竞争力强 D.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
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
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
A.建设的延续性 B.存在的合理性 C.创新的曲折性 D.产生的必要性
16.18 世纪欧洲通过传教士、外交使节、贸易往来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但中欧之间的交
流并不对称。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程度,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政治制
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都进行了评估。这一现象表明( )
A.中欧之间的实力差距扩大 B.中欧之间交流不对称
C.西方为向中国扩张作准备 D.中国“天朝上国”观念严重
17.《资政新篇》中说:“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其余万方来
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 )
A.太平天国取得了与西方列强平等的地位 B.《资政新篇》解决了外交问题
C.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列强支持 D.洪仁玕具备了初步的近代外交理念
18.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
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
A.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19.对下面的历史漫画表达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注:图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
A.西方科学技术能彻底治愈画中人的病症
B.学习西方尚处于学习“器物”的层次上
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
D.清政府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20.一部小说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
台,老是同我们敌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受之后,我们的铁轨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
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以哪个事件作为历史背景( )
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B.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后 D.日俄战争结束的几年之后
21.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
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为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一些肯定的话。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中央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内的分裂
C.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彻底粉碎“左”倾机会主义
22.1941 年初,罗斯福认为对日本最有效的牵制是继续援助中国,因此派遣高级顾问来华,
帮助国民政府解决经济困难;8 月,美国派出军事代表团来主管援华租借物资事宜,并承担沟
通双方高层军事的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了美国对华的援助
C.美国以此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D.这些做法有助于增强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念
23.据统计,1933 年在闽西革命根据地上杭县才溪镇,上才溪男青年共 544 名,其中参加红
军的就有 485 人,下才溪男青年共 756 名,参加红军的有 526 人。材料反映了( )
A.下才溪青年的人数要多于上才溪 B.闽西民众革命热情比其他地区高
C.才溪地区青年的革命积极性高涨 D.共产党主要招收男青年加入红军
24.1918 年 8 月,陈独秀指出:“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
全靠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他呼吁于: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
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该言论在当时( )
A.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 B.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
C.标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D.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阶段
25.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 年 5 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
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
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26.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
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 )
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27.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
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
A.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B.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28.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
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
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 )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29.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
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3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 )
A.皇帝制度 B.司法陪审制 C.完备法典 D.陶片放逐法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31 题 16 分,32 题 12 分,33 题 12 分,共 40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以五霸为首的“尊王攘夷”不断促成周边蛮夷戎狄的同化,西周时期楚
国自称蛮夷,至春秋后期则以华夏自居。至战国末年诸雄已经将领土东北拓展至朝鲜半岛北
部,北面抵达阴山一带,西面至甘肃境内,南至四川、广西、广东等地。目睹了周天子天下
共主地位逐步丧失的诸侯国君,深切地意识到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
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摘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
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隋唐时期之所以强调山川形便原则,是因为隋
郡,尤其是唐州比秦郡小了许多,也不可能造成割据。但即使这样,犬牙交错原则在隋唐也
没有完全被放弃。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
汉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9 部在北,4 部在南。西晋前期 19 州,南 7 北 12。至唐贞观
元年,分全国为 10 道,正好 5 道在南,5 道在北。北宋元丰时期 23 路,南方占 14 路而北方只有 9 路。明清时期南北方省区基本是二比一。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三 清朝皇帝十分注重《大清一统志》的编撰,康熙帝对编撰总裁官说:“惟是疆域错
纷,幅员辽阔……其间风气群分,民情类别,不有缀录,何以周知?”但康熙朝中国尚未完
全统一,故康熙《大清一统志》难称完备。乾隆二十九年(1764 年),新疆完全归属中央政府
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开始纂修,但纰漏、错讹较多。1811 年(嘉庆年间)三修《大清
一统志》,至 1842 年完成。三修版《大清一统志》与前两版的最大区别是增加边疆地区内容
和划界内容,如规定新疆管辖“东至喀尔喀瀚海,及甘肃界……”等等。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诸侯国的发展为统一提供哪些有利条件。(5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设置的依据有哪些,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君主重视编撰《大清一统志》的背景和编纂《大清一统志》的重
要作用。(5 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6 年开始有两艘外轮在香港、广州间从事运输业务。1862 年美国旗昌洋行出资 100
万两在上海创办了“旗昌轮船公司”。19 世纪 70 年代出现了“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为洋人
占尽”的严峻局面 ——《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崛起》
材料二 1876 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上海轮船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的轮船公司。
这样,招商局的船就从头一年 11 只 11854 吨,猛増一倍多达到轮船 29 只,并使各通商口岸
进出中外轮船对比数从 0 增加到 36.7:63.3 以后国家涉江浮海之货船,更是半皆招商局旗
帜。輿论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是千百年来创见之事,近代商战第一捷。
材料三 1895 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か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
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潮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
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1895—1900 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胎运输业
约 100 家,加上原来的一些商轮企业,除去中途停业者外,到 1900 年继续营业的约有 80 家,
轮船约有 440 艘,总吨数约 10000 余吨 ——《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战第一捷”的历史意义。(4 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甲午战后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
(4 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
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自 2011 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 2 万多件文物。大致可
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 10 余吨五铢钱、青铜器、
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
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
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
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
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 2000 年的石破天惊》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反映的中国古代重大历史
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文物细节及历史现象,对该历史现象
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 分)“华安一中、龙海二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A A C D C C B C A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B B B D C B D D A C D B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题,31 题 16 分,32 题 12 分,33 题 12 分,共 40 分)
31.(1)诸侯国间的文化碰撞交流,逐步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各国拓展疆土,为统一后的
帝国疆域奠定版图;各国变法加剧宗法分封制的瓦解、集权趋势的加强;各地经济的发展,
为统一提供物质基础;争霸兼并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5 分)
(2)依据: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3 分)
作用:以政治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适应了农耕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促进统一国家的发展。(3 分)
(3)背景:清朝初年面临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艰巨任务。(2 分)
作用:确定国家的疆域版图;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厘清边疆地区的行政隶属关系。(3 分)
32.(1)原因: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航运特权。(1 分)
影响:便于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
发展。(3 分)
(2)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航运的垄断局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经济实力的扩张;有利于近
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 分)
(3)特点:商轮公司或轮船局创办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船厂及轮船数量增加。
原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4 分)
33.示例:细节:海昏侯墓出土孔子屏风。(2 分)
历史现象:汉代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2 分)
概述和评价: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的学说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
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需要,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儒
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 分)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结束
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的自由发展,造成文化专制;不利于科技文
明的进步。(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