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 共 60 分)1
1.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 a、b、c 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酶种类 40 ℃ 30 ℃ 20 ℃ 10 ℃
a 酶的相对活性(%) 75 95 65 40
b 酶的相对活性(%) 25 97 60 15
c 酶的相对活性(%) 90 50 25 10
A.a 酶和 b 酶的最适温度为 30 ℃左右
B.不论温度大小,酶的用量一定会影响实验结果
C.该实验中,自变量有两个,分别为温度和酶的种类
D.三种酶中较适宜高温环境的是 c 酶
2.利用麦芽酿造啤酒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如图为不同 pH 和温度对 PPO 活性
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PO 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
B.相同温度时,pH 7.8 的酶促反应产物比 pH 8.4 的少
C.在制备麦芽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 80 ℃、pH 8.4
D.高于 90 ℃,若 PPO 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
3.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经 35 ℃
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烧杯 1、2 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烧杯 3、4 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4.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自变量可以是不同种类的酶或者不同底物
B.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的长短
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D.绿叶中色素提取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越多,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
5.如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 a 的起始浓
度为 10 m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 a 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 a 在 2 min 内可被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6.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酶浓度 0% 1% 2% 4% 5%
(乳糖浓度为
1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 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
(酶浓度为2%)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 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7.如图表示三种蛋白酶活性与 pH 的关系,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正确的叙述是( )。
A.人体内的胃蛋白酶活性与 pH 的关系最类似曲线 c
B.如研究 a 酶的活性与 pH 的关系,最少要设置 3 组实验
C.将处于 pH=14 的含 c 酶的溶液改为 pH=8,反应速率将显著提高
D.b 酶在任何 pH 溶液中活性不变
8.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 O2 的消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
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 产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
O2 的消耗量(mol/min) 0 0.5 0.7 1.2 3.0
A.氧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 c 时,苹果产生 C2H5OH 的量为 0.6 mol/min
C.氧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4 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 b 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9.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①号、②
号试管中均加入 3 mL 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验发酵产物酒精需向①号试管中滴加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
B.设②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
C.图乙曲线 b 表示①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
D.图乙曲线 a 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
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 1 mm2,实验开始时,
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 25 ℃水浴中,10 min 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 5 min 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2
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实验时间/min 液滴移动距离/mm
10 0
15 32.5
20 65
25 100
30 130
35 162.5
A.图中 X 为 NaOH 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 20 min~30 min 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 6.5 mm3/min
C.如将 X 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 N2 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 X 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
11.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 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
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类囊体薄膜
12.下面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 2→3 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 8 主要用于合成 ATP
C.6 部分来自叶绿体
D.3 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1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1)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 H2O 和 O2 (2)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3)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
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4)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4.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
中,先向气球中加入 10 mL 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
置于装有 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 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 30
min 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B.若 30 min 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15.在下图 3 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
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当 a 和 b 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 va 和 vb,则 va<vb
B.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 Tb 和 Tc,则 Tc>Tb
C.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 Lb 和 Lc,则 Lb<Lc
D.如果 a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 Ta 和 Tc,则 Ta>Tc
16.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
化的假说。以下哪项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 )。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橙光和蓝紫光的实验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实验
17.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晚间用大约 550 nm 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 450 nm 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且镁在老叶中的含量显著减少
⑤由 550 nm 波长的光转为 670 nm 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三碳分子的量减少
A.②④⑤ B.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②⑤
18.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 )
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 ②未加 CaCO3 ③未加 SiO2
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 ⑤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19.如图表示发生在叶绿体中的相关代谢过程,其中①、②表示相关过程,A、B 表示两种气体物质,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光反应,过程②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物质 A 表示 O2,物质 B 表示 CO23
C.过程②能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D.过程②的两个阶段都需要消耗过程①产生的[H]和 ATP
20.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
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 NaHCO3 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 NaHCO3 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 NaHCO3 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 NaHCO3 稀溶液
21.将竖直放置的水绵和某种好氧细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处,白光透过三棱镜照在混合液处,一段时间后,好
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随机、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
B.集中分布在上下两端
C.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
D.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层
2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H2O)+O2 CO2+H2O+能量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 ATP 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 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23.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 CO2
和释放 O2 量的变化,据此正确的分析是( )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B.光斑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C.光斑照射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D.光斑移开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减弱
24.自然界中,有些绿色植物的叶片,晚上气孔开放,吸收 CO2,先转变为某种中间产物,白天再参与光合作用,
而白天气孔关闭。下列有关这些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只存在于叶片中
B.白天进行光反应,积累[H]和 ATP,晚上进行暗反应,将 CO2 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C.光反应和暗反应可以在白天进行
D.这个特点可能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关
25.植物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其张开度有多种调节机制,其中的一个调节机制如下图,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当 SO2 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速率
B.ABA 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 SO2 的破坏
C.当 SO2 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 C3 的含量上升
D.CO2 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26.右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
片的 CO2 净吸收速率与 CO2 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 浓度大于 a 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 点将左移
C.CO2 浓度为 b 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 CO2 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27.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5(即 RuBP)→2C3。为测定 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 与 14CO2 的反应,并检测产物 14C3 的放射性强度。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 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 14C3 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
28.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 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 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 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
29.下面的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
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4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 a 时期可诱发突变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 b 时期
C.温度在 c 点时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酶的最适温度必定为 d 点时的温度
30.右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C.细胞中有 2 个四分体、8 个 DNA 分子
D.这种生物体内含有的多糖是糖原,二糖是蔗糖
31.马蛔虫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此细胞内可能发生( )
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内陷
D.DNA 分子进行复制
32.如图 1 中,ab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 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 2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从
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 )
A.图 1 中 ab、bc、cd 都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图 1 中 c 段,图 2 中 B→A 段均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纺锤体出现、核膜的消失可以出现在图 1 的 d 段或图 2 的 A→B 段
D.利用药物阻断图 1 的 b 段或图 2 的 B→A 段都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33.PCNA 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
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PCNA 经核糖体合成,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 PCNA 可能辅助 DNA 的复制
C.PCNA 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D.肺癌病人体内的 PCNA 含量可能较正常人高
34 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出其细胞周期中各时期长度为:G1 期(DNA 合成准
备期)10 h、S 期(DNA 复制期)8 h、G2 期(纺锤丝形成准备期)4 h,分裂期(M 期)2 h。细胞中 DNA 相对含量和细胞数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 DNA 聚合酶抑制剂培养 30 h,再更换到不含 DNA 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
培养 4 h。下列有关培养结果的图示中,细胞中的 DNA 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相符的是( )。
35.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
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
36.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37.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38.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的一条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9.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 RB 基因有关。RB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 Rb 蛋白,分布于核内,
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 RB 基因,当两个 RB 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
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 RB 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 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40.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
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特征 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
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用的语言和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质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 共 40 分)
41.(18 分)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5
图 2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________处与氧结合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适宜温度下,在
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 1),图 2 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 3 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
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图 3
实验步骤:
a.将 10 mL 酵母菌培养液和 10 mL 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
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两组装置均放入 20 ℃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②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2 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水稻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水稻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
置如图 1 所示。
实验原理: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①调节天平平衡;②用 100 W 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 20 cm 处,15 min 后观察并记录指
针偏转方向和格数;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 15 min 再观察记录;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该实验拟定一个合适的课题:________。
(2)图 1 装置中,A、B 瓶除了水稻苗存活状态不同外,其它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控制________,实验过
程中光照强弱可通过________来控制。
(3)实验结果分析:
①灯泡距装置 20 cm 处时,光合作用强度比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
②与 B 点相比,A 点水稻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③B、D 两点的天平指针___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刻度盘的同一侧。
43(10 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 G1 期、S 期和 G2 期)和分裂期(M 期)。如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12)
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 DNA 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 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 S 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
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h 后会检测到被标记
的 M 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 M 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 M 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期的时间,
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 后,细胞都将停留在 S 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 24 h,M 期时长为 1.9 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
态的变化,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6
01-20:BCBDC CBCCB CCCCD CBDDB
21-40:BDCBC BBDAB ACCCD DBCBA
41.答案 (1)线粒体内膜 葡萄糖和水 ②③ (2)①酵母菌培养液是否煮沸 刻度玻璃管液面高度 ②甲中酵母菌
有氧呼吸消耗的 O2 和产生的 CO2 相等,气球体积不变,乙中酵母菌死亡,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③上升 甲中酵母菌
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使气球体积增大
42.【答案】(1)探究光照强度对水稻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无关变量;改变灯泡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
(3)大;减少;是
43.答案 (1)2.2 (2)M 12―→24―→12 (3)7.4 (4)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