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新世纪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平潭新世纪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平潭新世纪学校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 、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 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 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 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 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 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 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 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 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 《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 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 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 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 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 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游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 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 云和石破天对于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 《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 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学 校 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 座 号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 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 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 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 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 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 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 《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 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 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 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50- 70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 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 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 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 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 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B. 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 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 的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D.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 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 晰。 B.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 解。 C.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 深。 D.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 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 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 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 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D. “五四” 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以及写历史的时代需要,以致50-70年 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 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从字体的演变发展来看,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商 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时期金石竹帛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至今的楷 书等六个阶段。从字体的审美角度来看,汉字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篆、隶、楷书, 它们结构均衡内敛,如雄兵列阵,壁垒森严,具有静态美;另一类是行、草书,它们结 构欹斜飘展,如花飞花发,云卷云舒,具有动感美。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 概》中指出的:“书凡两种:篆、隶、楷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 而动者也。” 正是汉字深奥玄妙、变化多端的形态,扩展了我们对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 度,由此产生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大家。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 国文人的自觉常态,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体。历经唐宋元明 清时期,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邓石如等众多书家群星灿烂, 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摹和借鉴的典范。 正如古希腊艺术遵循“黄金分割”一样,汉字也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组织。 故而在书法的表现上,历代书家都注重字的形体结构,遵循一定的法则。所谓“点画调 匀,上下均平”“左缩右伸,画短直长”就是对书法形体构造很好的概括与归纳。当然, 书法单纯地追求稳妥、均衡和秩序,易导致法度森严,压抑人的情感,束缚人的创造。 因此,精神上的审美追求构成了书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法创作是情感的抒写过程,是对自然理想 化的摹写。他们在书法临摹与创作过程中,注重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据《周易•系 辞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仰天”与“俯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思 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书家的文化性格特征,甚至直接被用来作为书法审美的基本 原则。从汉唐时期开始,书法又始终围绕着“载道”这个轴心。《说文解字》云:“文字 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 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所在。 中国古代书家在创作中灌注了精神上的寄托,企图以此获得心灵上的自在。他们在 作品中追逐书法个性的张扬,试图达到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如钟繇的《宣示表》 结体自然,沉雄浑厚;陆机的《平复帖》古朴秀美,潇洒随意;王羲之的《圣教序》风流高华,俊逸清新;米芾的《蜀素帖》不激不励,雍容大雅;王铎的《草书诗卷》恣肆 奇崛,参差错落……所有这些伟大作品,无不以意蕴深醇、风规自远感染并浸润着我们。 (取材于罗中玺的《书法的审美意识与评判标准》) 材料二 当代书法是从传统文化的“断层”“决裂”中走过来的。传统士阶层的消亡,社会文 化土壤的改变,促使书法与其实用性逐渐剥离,使其艺术性更显纯粹。20 世纪以来,殷 墟甲骨、武威木简、楼兰文书、敦煌经卷等丰富的书法文物的出土,改变了传统书法史 的叙述,也改变了书法审美、书法品评的标准。在此背景之下,“民间书法”“艺术书法” “学者书法”“现代书法”等流派纷纷登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流与相互影 响,加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古老的中国书法即使再“艺术”,也不能关起门来无视“窗 外的风景”。何况,中国文化向来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有吸收、融合一切外来文化的气 度与能量。一些当代中国书法作品在装饰装潢等方面就汲取了西方艺术的灵感。这些既 是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境遇,也是书法品评标准“多元化”的表征。 虽然“多元化”是当代书法的一大特征,但书法品评也存在着共同的标准,那就是 品评的“视觉化”。“视觉化”将依附于书法中的非书法因素(如创作者的道德情操、社 会影响等)进一步剥离,可以说是更“本体化”了。“视觉化”特征的不断强化是基于这 样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即展览成为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的主导力量,书法艺术已经从 传统的书斋式进入了现代展厅式的艺术语境。在书斋语境下的书法品评,注重的是作品 与作者的合一,甚至更关注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的因素。例如,在领会了颜真卿视死如归、 为国捐躯的精神之后,再来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会更深入地体会到其中大气磅礴、雄浑 豪迈的气势。但是在展览语境下,作品是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因素,人的因素隐逸于 作品背后。而且更多时候观者与作者是分离的、陌生的,观者只对作品品评,可以说是 针对作品的纯形式品评。尤其在竞赛性展览中,品评是通过作品而认识人的。 “视觉化”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书法作品欣赏方式的变化。传统书斋式的书法欣赏 与品评大多是文人间的展玩、交流,对其展玩的过程更感兴趣,书法作品仅仅是其中的 一个媒介。例如,古人欣赏手卷的方式是从右往左看,如同我们阅读古书一般。观看时 每次从圆形木轴那侧展开,看过的部分暂时先松散地卷在手卷的木条周围,欣赏时每次 展开约一臂的长度。在欣赏完之后,观者需要从后往前、一段一段地将手卷再卷回去。 当然他完全可以只是迅速而机械地回卷一遍,但有些鉴赏家更喜欢在回卷的过程中从左到右反向欣赏一遍,且不时地停下来回顾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细节。现代展厅语境下的书 法品评则是“看图式”的,观众对作品一览无遗,并没有机会亲自展开作品慢慢欣赏。 当代书法品评与展览关系紧密,学书之人莫不口言展览。展览的兴起,评选机制的逐步 完善,更加突出了品评书法以作品说话的特征。 总之,当代书法品评标准的“多元化”与“视觉化”推动了当代书法的发展,但也 带来了一些弊端。近年来在重要书法展评中,多次强调了对貌似个性张扬实则书写技能 低劣的“丑书”的批判;利用高科技手段丰富了书法作品欣赏的方式;增加了现场面试 作者的要求,重新强调了对作品背后人的因素的重视……可以说,传统书法品评正在做 当代的回归。 (取材于梁文斌的《书法品评的标准问题》) 4.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代书法家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远不如唐宋以来的众多书法家。 B. 中国古代书法家在现实中饱受压抑,企图以书法获得心灵 自在。 C. 中国古代书法家个性张扬使作品达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 D. 中国古代书法家创作了诸多特色鲜明、意境深厚、风格高远的作品。 5.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当代书法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当代书法因为社会文化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B. 当代多种书法流派 出现与书法文物的新发现密切相关。 C. “展厅式”的书法品评决定了当代书法艺术走向“视觉化”。 D. 在书法品评标准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技法低劣的“丑书”。 6. 欣赏当代书法作品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8 题。 米兰花香 于艳丽 老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和远处已经返青的大地,总是觉得火车开得 忒慢了些。他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叫来乘务员道,“丫头,你能不能跟你们司 机师傅说一声,让他开快些?” 的 的乘务员一脸模式化的笑容,说:“大爷,火车已经很快了,您感受不到吗?” 邻座一个和老吴相熟些的人打趣道,“老爷子,您以为火车是火箭呢?一眨眼 就到家了。不要土包啦,火车不比你家的牛车快?” 老吴本来就语迟,被邻座抢白一顿,不再言语,局促地正了正身体,将一个小 包紧紧搂在怀里。 火车停到火车站,老吴和相熟的人匆匆道了别,便急忙走出站台。回家要去长 途客运站坐大巴车,但老吴已经在火车上想好了,下火车就打出租车回家,多少 钱也得打。离家不过是一个星期的光景,可老吴觉得像是过了一辈子。 老吴钻进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老吴一眼,问:“您去哪?” “于家庄。” “于家庄?”司机重复了一遍。 “对,于家庄,盐山乡于家庄。” “老爷子”,司机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回过头来着他说,“您知道从火车站到 于家庄得多少钱?” “我没和你谈钱,你快点送我回家,多少钱我都给你!” 司机摇着头笑了,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过身子,车子稳稳地滑出站前停车场, 沿着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向于家庄驶去。 老吴下了出租车,已是黄昏时分,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 带来屋里米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 里了。 “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 一张俊美的少女的脸从窗里闪过。随后,穿着红色运动服,扎着马尾辩的素素 从屋里奔出来。 素素激动地喊:“吴爷爷,您回来啦!” “嗯嗯,素素在呐。”老吴欣慰地看着这个孩子,唯一的儿子吴天参军后留在 部队,家里多亏着她和一帮年轻人照顾。他一边应着素素的问候,一边三步并作 两步跨进屋子。 “他娘,我回来了。” 屋里被叫作米兰的女人歪靠在枕头上,气息微弱,如一盏将熄的烛火,却在老 吴进门的瞬间拼尽全力爆出一星火花,她睁开眼睛看着老吴,想说什么却似乎酝酿不出合适的气力。老吴看懂了她的心思,忙道:“看到了,都看到了。” 老吴的话让女人闭上了眼睛,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落在女人散在 枕边的白发上。 “莫哭莫哭!”老吴急忙劝慰道,“我把你养的那盆米兰按你的意思栽到了他 的墓旁。你不晓得,那盆花开得多香,扫墓的人都说,还没到墓地就闻到花香了。 还有,你让我说的话,我也都对他说了。” 女人还是哭出了声,虽然声音微弱,但这丝丝缕缕的哭声更让人觉得心痛。 “哎呀,你看你,还病着,哭啥哩?你看我给你带啥回来了。”老吴小心翼翼 从小包里拎出一个黄绸布口袋,女人认得,这是老吴走之前她亲手缝制的,虽说 她连捏针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她还是拒绝了素素要替她缝袋子的请求,花了几 个时辰,一针一线,缝好了这个袋子,甚至故意在针脚里压进一根自己的白发。 老吴将装得满满的袋子递给她,不消说,她就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啥,她紧紧地 将布袋搂在怀里,枯瘦的前胸剧烈地起伏着。 站在一边的素素知道,吴奶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老吴回家一个星期后,米兰去世了。 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绸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 口袋里倒出一抔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 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抔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 的,是父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 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 1952 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火车上在被人抢白后,老吴“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可看出他对包里抗美 援朝烈士钟国英坟冢上的一抔黄土的珍视。 B.“歪靠在枕头上”“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两处描写,和“如一盏将 熄的烛火”这一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米兰的虚弱。 C. “‘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不 易觉察的颤音”体现了老吴的感伤和对米兰的悲悯。 D. 小说最后一段点出了钟国英的身份,与前文的相关内容照应,让人了解了事件 的缘由,使小说情节合情合理,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8. 小说首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 分) 9. 小说标题“米兰花香”有哪些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 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 年,登第。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 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 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 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六年,使 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 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 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 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 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 集,浃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 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 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 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 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居正气魄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 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 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 民犯盐禁法/当死/ B.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 民犯盐禁/法当死/ C.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 民犯盐禁/法当死/ D.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 民犯盐禁法/当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太子宾客,古代官职名,从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侍从规谏等。 B. 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是对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凡应试者亦 谓之举进士。 C. 侍郎,古代官名,宋朝时在中央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侍郎是各部 的副部长。 D. 权,指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领、署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薛居正才华显著。清泰初年,薛居正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便写了一篇寓意洒脱 的《遣愁文》来自我宽解,了解的人都认为他有公卿宰辅的器量。 B. 薛居正明辨是非。监军使怀疑朗州城中千余名僧人皆为盗贼同党,想要将他们 全部逮捕杀掉,薛居正设法了解真相,保全了全部僧人的性命。 C. 薛居正治理有方。皇上将要亲征太原,需征调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 荒,百姓大量逃亡,薛居正主动请缨,十日内便让百姓全部返回务农。D. 薛居正品性高洁。薛居正性情孝顺,行为纯正,虽位居宰相的高位,但处事宽 厚仁慈,生活俭朴,士人君子因此都称赞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2)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哀郢①(其二) 陆 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②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⑧霜露湿荆榛④。 [注]①1170年陆游在家乡穷居四年后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沿 长江西上入蜀,九月过荆州。此地为战国时楚故都郢,他触景生情,怀古伤今, 遂借屈原《九章》中的篇名“哀郢”为题写下此诗。②徂岁:过去的岁月。③废 城:指郢城。④荆榛:荆树丛。 14.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 垫。 B. 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 慨。C. 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 悼今。 D.颈联“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 业未竟。 15.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 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 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3道有关“知识产权”的语文阅读题刷爆了朋友圈。不妨 说,这是“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正在( )。研究 与事实告诉我们,知识产权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发达国家关注 一直如何抓住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充分发动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引 领作用,进而形成适应科技革命的新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 护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开放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何去何从? 面对开放创新,知识产权制度不能 。 世界迎来了新的科技革命,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速。我们也正在深入实施创新 驱动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顺应新科技革命 的浪潮,赋予知识产权制度时代特征和独特的现实意义,嵌入中国经验和方案, 引领全球创新的发展,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知识产权”从 的专业术语,到人们 的媒体热词,进而入选高考试题,这意味着它不但走进 了公众视野,也将成为青年一代必备的基础知识。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从社会共识走向顶层设计,从政策层面进入常识领域的最生动体现 B. 从社会共识走向顶层设计,从常识领域进入政策层面的最生动体现 C. 从顶层设计走向社会共识,从常识领域进入政策层面的最生动体现 D. 从顶层设计走向社会共识,从政策层面进入常识领域的最生动体现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发达国家一直关注如何抓住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充分发挥知识产权 对经济发展的引领,进而形成适应科技革命的新竞争优势。 B. 发达国家一直关注如何抓住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充分发挥知识产权 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而形成适应科技革命的新竞争优势。 C. 发达国家一直关注如何抓住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充分发动知识产权 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而形成适应科技革命的新竞争优势。 D. 发达国家如何一直关注抓住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充分发动知识产权 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而形成适应科技革命的新竞争优势。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如火如荼 故步自封 曲高和寡 耳熟能详 B. 沸沸扬扬 作茧自缚 阳春白雪 耳熟能详 C. 如火如荼 作茧自缚 曲高和寡 耳濡目染 D. 沸沸扬扬 故步自封 阳春白雪 耳濡目染 20.下面是某同学无法参加同学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发来的信息,其中有五处表述不 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同学们好,欣闻同学聚会,本应拨冗出席,奈何近来贵体有恙,恐无法惠临, 特此通知,恳请谅解,欢迎同学们到府上作客。 21.下面是紫砂壶成型过程的简要框架,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 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 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 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9—2020 学年平潭新世纪学校高三上月考 语文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 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 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 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 项,“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错,“交响乐”的指向是文化思想层面; C 项,“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错,原文只是认为“《神雕侠侣》可 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D 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 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故选 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 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 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 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 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 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 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 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 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 项,“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 研究之深”错误。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 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故选 C。 3. B【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 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 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A 项,“虚无与消极”推断不合理;C 项,“否定”不正确,而是分析 与批判的一面;D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4. D A 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远不如唐宋以来的众多书法家”错误。 结合“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常态……留下 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摹和借鉴的典范”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艺术成就 远不如唐宋以来的众多书法家”于文无据。B 项,“中国古代书法家在现实中饱受压抑”错误。结合“中国古代书家在创作中灌注了精神上的寄托,企图以此获得心灵 上的自在”分析可知,“中国古代书法家在现实中饱受压抑”于文无据。C 项,“作 品达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错误。结合“他们在作品中追逐书法个性的张 扬,试图达到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分析可知,原文是试图达到。故选 D。 5. A A 项,“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错误。结合“传统士阶层的消亡,社会文化 土壤的改变,促使书法与其实用性逐渐剥离,使其艺术性更显纯粹”分析,原文是 说促使书法与其实用性逐渐剥离,并没有说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故选 A。 6. (1)既要注重欣赏字的形体结构,也要关注作品蕴含的心灵感受和精神追求。 (2)既可以在展览中作“看图式”欣赏,也可以借鉴传统书斋中的“展玩式”欣赏。 (3)要注重作品与作者的合一。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7. B(3 分) 8. (6 分) ①情节:表现了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 ②人物:以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表现了他对祭拜烈士的热心和对妻子的担心、 悲悯。 ③老吴的话语让人莞尔,有一种喜剧感,与后文的庄严、沉重形成反差,产 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9. (共 6 分,答对三点给 6 分) ①“米兰花香”表面指院中米兰花的香气,它给人带来了香气; ②“米兰花香”象征着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伟大的献身精神; ③“米兰花香”象征着米兰的品质及其对钟国英深沉的爱与思念; ④“米兰花香”象征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缅怀之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0.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 理解把握句子的意思,同时要注意句子中的标志性的字词,本题中标志性的字词 有 “史弘肇”“威”“无敢”“其”。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 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 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 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识记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 习中多识记文化常识。D. 在文言文中,“领”是兼任(较低职务)的意思。 12.C 试题分析:C.薛居正治理有方。皇上将要亲征太原,需征调百姓运送粮草, 当时河南府闹饥荒,百姓大量逃亡,薛居正主动请缨,十日内便让百姓全部返回 务农。“薛居正主动请缨”错误,由原文“命居正招集”可知,薛居正是受皇上命 令前去处理饥民问题的。 13. (1)你们应当共同思考对万物有益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整治, 来实现我的志向。(关键词“或”“阙”“振举”) (2)太平兴国六年,薛居正因为服用丹砂中毒,正在上奏事情,感觉疾病发作, 立即出来。(关键词“方”“作”“遽”)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 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 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如此题中的(1)关键词“或”“阙”“振举”。(2)关键词“方”“作” “遽”。 参考译文: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 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 来自我解嘲,文章寓意不同寻常,了解的人认为他有公辅大臣的器量。一年后,登进士第。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放纵 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愿。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 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百姓讯问,原来官吏与百姓有私怨, 于是诬告百姓,逮捕那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受到了处罚。史弘肇虽然很 恼怒,也没有办法救助。后周广顺初年,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 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命令薛正居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 显德三年,迁升为左谏议大夫,被提拔为判馆事。六年,出使沧州核定民租。不 久,他因为有才干扬名朝廷,被提升为刑部侍郎。宋朝初年,薛居正升任户部侍 郎。建隆三年,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临时代理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薛 居正出任朗州知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 人都是盗贼的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薛居正用计延缓这件事,于是率军队消 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与,千余名僧侣得以 保全性命。乾德初年,薛居正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 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的有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命令 薛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内百姓都恢复生业。开宝八年二月,皇上对居正等 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你们应当一起 想着利众济人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整治,来实现我的志向。”薛居 正等人愈发勤修政事,来达成皇上的意愿。太平兴国六年,薛居正因为服用丹砂 中毒,正在上奏事情,发觉疾病发作,立即出来。走到宫殿门外,喝了一升多的 水,宫堂中的官吏搀扶着他回到中书省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仅指着里屋盛水的 容器。左右的侍从把水拿来,他已经不能喝了,被用车送回自己的府第就去世了, 享年七十岁。薛居正喝酒到几斗都不会胡乱行事。他性情孝顺,行为纯正,持家 讲究节俭。担任宰相为政宽仁俭朴,不喜欢苛求细察,士大夫因此都称赞他。他 从参与政务到担任宰相,共八十年,皇上给他的恩遇始终没有改变。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14. D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D 项,“被任 用后的喜悦”的错误,诗人之所以“淋漓痛饮”,是因为心中报国无门的怨愤和苦 闷无法解脱,所以于长亭薄暮之中,更显孤独,故借酒浇愁,而不是因为任用后 的喜悦。故选 D。 15.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袭的惨淡的废城景象。意蕴:尾联上下两句 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沦丧的痛惜;尾联借景抒情, 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孤独。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 (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 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1 题。 17. D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是一道填写衔接 句的题目,此类试题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 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应该 是先“顶层设计”再“社会共识”,先“政策层面”再“常识领域”。故选 D。 18. B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 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A 项,成分残 缺,在“引领”后加“作用”;C 项,搭配不当,“发动”与“作用”不搭配;D 项, “如何……”语序不当,“发动”与“作用”搭配不当。故选 B。 19. A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 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如火如荼”形容气势盛大或气氛、 情感热烈。“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吵吵闹闹。根据语境“我国知识产权保护 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应用“如火如荼”。“故步自封”比喻 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创新进取。“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根据语境“面对开放创新”应用“故步白封”。“曲高和寡”比喻思想、 言行、作品等高深,少有人能理解接受。“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 艺术,一般不作定语。根据语境“专业术语”应用“曲高和寡”。“耳熟能详”听 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 形中受到影响。根据语境“媒体热词”应用“耳熟能详”。故选 A。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 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 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 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 角度选取。 20.①“拨冗出席”改为“专程前往”②“贵体有恙”改为“身体不适”③“惠临” 改为“前来”④“通知”改为“奉告”⑤“府上”改为“寒舍”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 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 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重点考核语体得体,“拨冗”敬辞,不用于自己,应 改为“专程前往”;“贵体”敬辞,不用于自己,改为“身体不适”;“惠临”敬 辞,不用于自己,改为“前来”;“通知”用于公文,不合语境;“府上”敬辞, 不用于自己,应用谦辞“寒舍”。 21.【答案】(示例)紫砂壶的成型过程,首先是通过打泥条、做壶身,并在壶身加 上壶柄、壶嘴和壶盖,完成壶身的捏制;而后是对制好的壶身进行贴花、绘画和 刻字的装饰加工。 【解析】注意概括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 是分清包含和并列的关系。 四、作文(60 分) 22.(60 分)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