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历届)(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安徽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历届)(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 10 月份联考 历届历史试卷 命题人:方宏 审题人: 一.选择题(48 分)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 制的认识,下列选项史实、推论一致的是(  ) A.史实:分封国的主要区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 推论:成康分封带有遏制商族残余势力,统治殷商遗民的目的 B.史实:诸侯带领周王所授之民向东迁徙,与当地原居民杂糅,初步打破了邦族界限 推论: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转变 C.史实:秦朝废分封,行郡县 推论:秦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无分封制 D.史实: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徭役、再分封 推论:西周政治带有一定的民主性 2.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 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 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 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 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 A.导致秦短命而亡 B.有利于君主专制 C.不利于巩固政权 D.更有利于百姓 4.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 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 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 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5.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 的合理状态。如罗马法中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 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 坊’。”这说明罗马法(  )2 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 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 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 6.1893 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只是 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 1912 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 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 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  ) A. 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 B. 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C. 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D. 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 7.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 提炼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 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这段话旨在说明(  ) A. 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 B. 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 D. 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 8.1875 年 3 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 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 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 C.李鸿章意识到国家主权问题 D.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 9.1939 年 2 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 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 在(  ) A.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 D.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10.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 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 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11.李可夫在 1917 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 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 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 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3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事件 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12.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 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 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 A. 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都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 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 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表明人民政协(  )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 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14.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 90%以上,一大批来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 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 A. 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B. 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官员的有效途径 C. 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5.1979 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这些 法律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对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 举程序做了规定。这说明( ) A.依法治国的理念被付诸实践 B.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 16.1956 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 在内,建立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是我国(  ) A.提出了“另起炉灶”方针 B.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C.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 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  ) A.推动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B.重申了美国对外政策理论 C.加速了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 D.巩固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4 18.2003 年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重申其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将重心转移到经 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是其“头等重要的历史使命”,抛弃过去的对抗和 偏见,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民主的伙伴关系”。这表明( ) A.大国相互制衡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B.公正平等民主的国际政治秩序已经形成 C.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超过了维护国家主权 D.冷战结束之后发展中国家着眼战略调整 19.2017 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 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 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20.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 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 实际上(  ) 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21.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 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 刺激了人口南迁 22.我国治金史专家韩汝玢指出,“中国古代工匠在公元前 5 世纪发明出液态生铁铸 造技术,并创造出改善铸铁脆性的退火工艺,使广泛使用生铁成为可能”。这一技 术成就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 ) A.推动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B.使冶铁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有利于社会制度的转型 D.促进了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 23.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清朝以后“家无担石者十居其五,而饮食服 饰竞以侈靡相尚”。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 A. 社会生活商业资本日益活跃 B.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 C. 奢侈消费盛行浪费社会财富 D. 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日趋普遍 24.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 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記述:5 发放时间 每人毎月定量 出处 1954 年 7 月开始 1.5 斤 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 未予说明 1 斤 《北京粮食工作》 1957 年 11 月 17 日开 始 1.5 斤 《中国商业四十年》 1957 年 12 月 1 日之 前 1 斤 1957 年 12 月 1 日之 后 1. 5 斤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 文件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二、非选择题(52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 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 甘薯等耐寒、耐早、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 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 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 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 人迹既少…“…旱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 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 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 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12 分)6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 1921 年 7 月(一大) 53 1934 年 30 万 1922 年 6 月(二大) 195 1937 年初 4 万 1923 年 6 月(三大) 432 1940 年 80 万 1925 年 1 月(四大) 994 1945 年 4 月( 七大) 121 万 1927 年 4 月(五大) 5. 7 万 1947 年 12 月 270 万 1927 年 4 月后 1 万 1949 年 10 月 448 万 1928 年 6 月(六大) 4 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 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 1885 年 10 月,刘铭传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在其抚台生涯中,对台湾的开 发建设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其《条陈台澎善后事宜折》中说,“查设防、练兵、清赋三端,皆 可及时举办,惟抚番须待三者办成之后方可议行。其次设电、购轮、造桥、修路,以通南北 之电邮;理屯、兴垦、开矿、取材,以兴自然之利”。其中设防、练兵两项,是针对外敌逼临 而做的应急措施;清赋、抚番两项则主要是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后依次开展各项建设。 刘铭传在台湾调整行政体制,按照省的设置,在台湾设 3 府 1 直隶州,领 11 县 5 厅,将 台湾分为南、中、北和后山四路。这套行政建制奠定了今天台湾省行政区划的基础。建设 海防,练兵整军,兴办军事工业,添修军事设施。1886 年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铺设两条海底 电缆,将台湾与澎湖、台湾与大陆联系起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电讯联系。1887 年成立“全 台铁路商务总局”,自 1887 年至 1893 年耗时 6 年,建成基隆至新竹 90 公里的铁路。1887 年设西学堂于台北,聘英人布茂林为教习,“课以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 化之学”。同时派汉文教习二人教以经书。1890 年在他即将离任之际,又设电报学堂培养 专门的技术人才。 ——摘编自《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作用。(8 分)7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 10 月份月考 历届历史参考答案 1~5ACDAA 6~10 BCCCD 11~15 ADBAA 16~20 CCDDA 21~24CCBC 25.(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 革(任三点 6 分)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6 分)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 节制生育。(6 分)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 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 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6 分) (第二小问属于评价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可以对所有主张进行总体评价,也可 以对个人主张分别评价。评价时一定要遵循一分为二的基本原则,既要看到该主张的 进步性,又要认识到该主张的局限性。) 26.【答案】主题方向: ①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927 年和 1934 年-1937 年)。 ②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少增多,选取任意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论证(1925 年 -1927 年;1927-1934 和 1937-1940 年等)。 ③选取增减各一个时期,进行分析论证。8 ④从变化总的趋势,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奋斗中不断壮大。 ⑤其它合理的论题 示例:论题: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原因略探(2 分) 论证:①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也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出现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使得中 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 5.7 万急剧减少为 1 万。 ②1934 年,由于王明“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 迫战略转移,南方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加上长征路上,红军物资匮乏、道路险峻 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损失巨大。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 30 万急剧减少为 4 万。(8 分) 总而言之:上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大量减少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 和敌人的绞杀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2 分) 27.(1)注重长远规划;优先侧重国防建设与部署;内容较为全面;近代化色彩浓厚。 (8 分) (2)改革行政体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增强了台湾海防,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 展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创立新式学堂,为开发台湾奠定人才基 础。(8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