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 10 月份月考卷
命题人:王川 审题人: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C1、C2、C3 是某动物体的 3 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 N、2N、4N,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C1 可能是 C3 的子细胞 B.C2 不一定是 C3 的子细胞
C.C1、C2、C3 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C2、C3 核 DNA 分子比值可以是 1:2
2.某研究小组培养获得放射性 14C 完全标记的动物细胞样本,使其在只有 12C 的培养
基内分别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以
及分裂后期的样本丙,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 DNA 数如下表: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
样本 标记染色体数 标记 DNA 数
甲 20 40
乙 10 20
丙 20 20
A.甲细胞肯定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丙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
C.乙细胞肯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从上表推断,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20
3.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 OP 段
B.若在 A 点将核 DNA 进行同位素标记,则在 GH 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
链占 50%
C.在图中的 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 L→M 所示过程为受精作用
4.如图 1 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图 2、3 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
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 中 II 、 III、IV 中的一条染色体和 X、Y 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若图 1 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 bcXDXD,则其余的三个精
子的基因型为 BCYd、BCYd、bcXdXd
C.图 2 所示的果蝇细胞中 A, a 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图 3 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 A 和 a 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5.图甲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乙为某细胞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1
C.若图甲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1
D.图乙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甲中的 b 点时
6.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BC 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 0 个或 1 个 Y 染色体
B.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CD 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C.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图 2 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CD 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D.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DE 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 8 条染色体
7.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中,最简单、最有力反驳融合遗传观点的操作步骤及其
现象的是( )
A.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做母本的正交,F1 全部表现高茎
B.高茎与矮茎杂交,高茎作父本的反交,F1 仍全部衣现高茎
C.杂种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
D.杂种高茎与矮茎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 1:1
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
大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所作出的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 1:1 的性状分离比
D.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9.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子代一定出现 4 种表现型和 9 种基因型
10.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 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B.在有丝分裂中期,X 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朱红眼基因 cn 暗栗色眼基因 cl 为一对等位基因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 cn、cl、v、w 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11.现有三管果蝇,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各管内雌雄果
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如下:
Ⅰ管:雌雄果蝇均为红眼 Ⅱ管: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Ⅲ管:雌雄果蝇均
是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则Ⅰ、Ⅱ、Ⅲ三个试管中亲代红眼果蝇的性别分别
( )
A.雌、雄、雌 B.雄、雌、雄 C.雄、雌、雌 D.雌、雄、雄
12.在“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甲、丙容器共同表示 F1 雌性个体的基因型,
乙、丁容器共同表示 F1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卡片上的字母表示基因(如表所示)。
容器中卡片的种类及数量(张)
黄 Y 的卡片
数
绿 y 的卡片数 圆 R 的卡片数 皱 r 的卡片数
甲容器
(♀)
10 10 0 0
乙容器
(♂)
10 10 0 0
丙容器
(♀)
0 0 10 10
丁容器 0 0 10 10(♂)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容器中随机取出 1 张卡片,是模拟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
B.将甲、乙容器中取出的 1 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是模拟自由组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C.从乙、丁容器中随机取 1 张卡片并组合在一起,是模拟基因重组形成配子
D.从容器中取出的卡片,重新放回到原容器中的目的是保证下次取的卡片是随机的
13.某种牛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是红褐色,aa 个体是红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雄牛
是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两头红色小牛,这两头小牛的性别
是( )
A.全为雄牛 B.全为雌牛 C.一雌一雄 D.无法确定
14.多瓦夫兔毛色有黑、灰、黄、白,分别由基因 PA、PB、PC、PD 控制,某兴趣小
组为确定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取多只各色纯合个体分别与其他毛色纯合个体
杂交,并形成 6 组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子代毛色有 3 组为黑毛,有 2 组为灰
毛,有 1 组为黄毛。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PA 分别对 PB、PC、PD 显性 B.该种群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 6 种
C.PA、PB、PC、PD 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不同
D.基因型为 PAPB 与 PCPD 个体杂交,子代毛色有 3 种
15.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
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
了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
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
(用 Q 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 P
表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0、1
C.若突变基因位于 X 和 Y 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1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2,1/2
16.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且能产生与体细胞相同基因型的正常
配子,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分为雌蜂和工蜂。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是显性性
状,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黑色蜂王与褐色雄蜂交配,则
其后代的体色是( )
A.全部是褐色 B.褐色:黑色为 1:1
C.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是黑色 D.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是褐色
17.某植物的高杆和矮杆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但杂合子中
80%表现显性,20%表现为隐性。现让一高杆植株自交,F1 有高杆和矮杆。下列正确
的是( )
A.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植株均为纯合子
B.基因型相同的植株的表现型一定相同
C.某一矮杆植株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一定与题干中 F1 不同
D.题干中 F1 自由交配获得的 F2 中,高杆与矮杆的比例与 F1 相同
18.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 X 染色体上 A、a 基因控制,XO 型(只有一条性染色
体)个体为不育的雄果蝇。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理论上 F1 雌性全为红
眼,雄性全为白眼。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 只白眼雄果蝇中出现了一
只红眼雄果蝇 M。为探究果蝇 M 出现的原因,将果蝇 M 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没有子代产生,则果蝇 M 的基因型为 XAO
B.如果要判断果蝇 M 是否为 XO 型,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
C.如果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白眼,则果蝇 M 的出现是仅由环境改变引起
D.如果子代雄性全为红眼,雌性全为白眼,则果蝇 M 的出现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19.若利用根瘤菌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B)和抗除草剂基因(R)转入大
豆,获得某抗虫抗除草剂的植株甲和乙。已知目的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所
示。甲、乙分别自交后,子代的表现型种类数和其中抗虫抗除草剂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不考虑交叉互换)( )A.甲:3 种 53/64 ;乙:4 种 55/64
B.甲:4 种 51/64 ;乙:3 种 57/64
C.甲:4 种 49/64 ;乙:4 种 29/32
D.甲:3 种 48/64 ;乙:3 种 59/64
20.大豆子叶颜色( 表现为深绿, 表现为浅绿, 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
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 、 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
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
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
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同
B.F1 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 F2 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1:2:
3:6
C.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 F1,F1 随机交配得到 F2 成熟群体中, 基因
的频率为 0.75
D.在短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新品种常规的育种方法,最好用与实
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21.玉米的株高是一对相对性状,每多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多长 5cm。现将株高 70cm
和 50cm 的植株杂交得到 F1, F1 自交得到 F2,F2 中株高 70cm:65cm:60cm:
55cm:50cm 的比例约为 1:4:6:4:1.若取 F2 中的 60cm 植株随机授粉产生的 F3
中 60cm 纯合植株的比例为( )
A.1/36 B.2/9 C.1/2 D.3/16
2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C.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都比 X 染色体短小
D.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23.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该植物的叶型有阔叶和细叶两种分别由
X 染色体上的基因 B 和 b 控制,含基因 b 的雄配子致死。让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
杂交得 F1,F1 随机交配得 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 中有活性的雄配子的比例为 X:Y=1:2 B.F2 中雌株全表现为阔叶
C.F2 中雄株数和雌株数的比例为 3:4 D.F2 雄株中阔叶:细叶=3:1
24.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
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正常,儿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该病
25.鸡的性别决定是 ZW 型,WW 受精卵不能发育。“牝鸡司晨”是指母鸡受到某些特
殊外界因素的影响能逐渐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这种现象
称为性反转。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生物的性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B.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后,性染色体变为 ZZ
BB Bb bb
R r
BC.如果性反转的公鸡能够与正常母鸡正常交配,则子代中雌∶雄=2∶1
D.性反转的公鸡体内雄性激素含量比雌性激素高
26.人类某遗传病受 X 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且只有 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
A.I-1 的基因型为 XaBXab 或 XaBXaB B.II-3 的基因型一定为 XAbXaB
C.IV-1 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 1-1
D.若 II-1 的基因型为 XABXaB,与 II-2 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1/4
27.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 XB、Xb 表示。人的 MN 血型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 3 种:LMLM(M 型)、LNLN(N 型)、LMLN(MN 型)。已
知 I-1、I-3 为 M 型,I-2、I-4 为 N 型,Ⅲ-1 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Ⅱ-3 的基因型可能为 LMLNXBXB B.Ⅱ-4 的血型可能为 M 型或 MN 型
C.Ⅱ-2 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1/2 D.Ⅲ-1 携带的 Xb 可能来自于 I-3
28.人类的 XY 染色体存在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I、Ⅲ),如图 1 所示。图 2 是
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致病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 I 区
B.1 号和 2 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XBXb 和 XbYB
C.3 号和 4 号婚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1/2
D.6 号和 7 号生育的子代中女孩均患病,男孩均正常
29.果蝇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让一只纯合
的灰身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到 F1,F1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 F2。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统计 F2 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 A/a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
位于 X 染色体上
B.统计 F2 雄性和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定 Aa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
位于 X 染色体上
C.统计 F2 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 A/a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
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D.统计 F2 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 A/a 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
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30.对如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可表示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B.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C.图丙细胞染色体数为 8,染色单体数为 0
D.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的概率为 0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31.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 AaBB 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
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 B、b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 HI 阶段的是________(填数
字)。
(3)图丙 a、b、c 中表示 DNA 分子的是_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________,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段的变化。
32.某奶牛疾病研究所有只患显性遗传病 I 的公牛甲和只患病 I 的母牛乙、丙、丁。
病 I 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 A 对 a 为完全显性;另一对常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对该病有影响,BB 使病情加重,bb 使病情减轻。患病Ⅱ(基
因是 D、d)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下表是促进母牛超数排卵后受精培育的子代情况统
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病Ⅱ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不考虑 XY 同源区段)
(2)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乙在病 I 上的病情表现为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二的子代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病Ⅰ病情重:中:轻=___________。
(4)让杂交组合二与杂交组合三“正常”子代等数量放在一起雌雄随机交配,下一代患病
I 的概率是___________;患病Ⅱ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3.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一 5 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Ⅱ一 6 的基因型为 。
(3)假如Ⅲ一 10 和Ⅲ一 13 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
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参考答案
1~30 选择题:(每题 2 分):
1.A 2.A 3.D 4.D 5.B 6.A 7.C 8.C 9.D 10.C 11.A 12.C
13.B
14.A 15.C 16.C 17.D 18.D 19.D 20.C 21.B 22.B 23.C 24.B 25.B
26.C 27.C 28.B 29.B 30.B
31.(每空 2 分)(1)(第一)极体 基因突变 (2) AB ③④
(3) c ①② BC
32.(每空 2 分)(1)常染色体隐性 (2) AaBbDd 中
(3) 18 1:2:1 (4) 0 1/12
33.(每空 2 分)(1)A (2) 1/2 aaXBY (3)2/3 1/8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