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 10 月份月考
应/历届语文试卷
命题人:张俊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填写在答题卷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 I 卷
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
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
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
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
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
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
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
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
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
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
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
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
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
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
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
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
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
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
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
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
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
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
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
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
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
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
化。
C.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 “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
不同。
B. 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
密。
C. 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 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 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 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 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
序。2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材料一:
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
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
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勒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
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 1000 多个,从在建设数量来看,中国以 500 个试点城
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勒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
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
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
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
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
“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
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
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
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
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
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
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
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
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
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
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
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材料三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
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
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
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
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
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
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
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
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
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
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
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
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德勒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
形成多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
D.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存在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
居民信息壁垒等多种风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能城市”
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
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
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D.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
乏城市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
6.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三塔铺
刘震云
我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家。那是 1978 年,社会上刚兴高考的第二年,我便想去碰
碰运气。就这样,我来到镇上中学,进了复习班。
复习班,是学校专门为社会上大龄青年考大学办的。进复习班一看,许多人都认
识。于是谈各人来复习的动机。王全说:他本不想来凑热闹,都有老婆的人了,还拉扯
着俩孩子,上个什么学?可看到地方上风气恁坏,贪官污吏尽吃小鸡,便想来复习,将来
一旦考中,做个州府县官啥的,也来治治这些人。“磨桌”(豫北土话,形容极矮的人)
说:他不想当官,只是不想割麦子,毒日头底下割来割去,把人整个贼死!最后轮到我,
我说:正是一无所有,才来复习。
这所中学的所在镇叫塔铺。镇名的由来,是因为镇后村西土坛上,竖着一座歪歪
扭扭的砖塔。开学头一天,上语文课,教室后边传来鼾声。老师循声寻人,大家发现
是坐在后边的“磨桌”伏在水泥板上睡着了。老师气冲冲地走了,教室炸了窝。有起
哄的,有笑的,有埋怨“磨桌”的。这时我发现,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
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
地诵读课文。我不禁敬佩,满坑蛤蟆叫,就这一个是好学生。
河边落日将尽,一小束水流,被晚霞染得血红,一声不响慢慢淌着。远处河滩上,
有一农家姑娘在用筢子收草。只见那收草姑娘已将一大堆干草收起。仔细一打量,这
姑娘竟是课堂上那独自埋头背书的女同学李爱莲。我问为什么割草,她脸蛋通红,说家
中困难,爹多病,下有二弟一妹,只好割草卖钱,维持学费。我叹息一声,说不容易。她
看我一眼,说:“现在好多了呢。以前家里更不容易。记得有一年,我才十五,跟爹到
焦作拉煤。那是年关,到了焦作,车胎放了炮,等找人修好车,已是半夜。我们父女在路
上拉车,听到附近村里人放炮过年,心里才不是滋味。现在又来上学,总得好好用心,
才对得起大人……”
后来我和李爱莲同桌,我给她讲当兵,在部队里如何喂猪。她给我讲小时候自己
爬榆树,一早晨爬了八棵,采榆钱回家做饭。家里妈挺善良,爹脾气不好,爱喝酒,喝醉
酒就打人。
春天了,柳树吐米芽了。一天晚饭,我在教室吃,李爱莲悄悄推给我一个碗。我
低头一看,是几个菜团子,嫩柳叶蒸做的。我感激地看她一眼,急忙尝了尝,竟觉山珍
海味一般。
这时发生了一件怪事,痩得皮包骨头的“磨桌”突然脸蛋红扑扑的。这秘密终
于被我发现了。我到厕所解手,发现地上有几张破纸在烧,火里爬着几个刚出壳的幼
蝉。“磨桌”盯着那火,蛮有兴味地一个个捡起往嘴里填,接着就满嘴乱嚼起来。我
眼中涌出了泪,上前拉住他,犹如拉住自己的亲兄弟:“‘磨桌’,咱们回去吧!”
“五一”了,学校要改善生活。萝卜炖肉,五毛钱一份,穷年不穷节,同学们纷纷慷
慨地各买一碗,“哧溜哧溜”放声吃。我端菜回教室,发现李爱莲独自在课桌前埋头
趴着,也不动弹。我猜想她经济又犯紧张,便将那菜吃了两口,推给了她。她抬头看看
我,眼圈红了,将那菜接了过去。我既是感动,又有些难过,还无端生出些崇高和想保
护谁的念头,便眼中涌泪,扭身出了教室。
离高考只剩两个月了。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学校原以为只
考中国地理,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大家一下都着了慌。这时我爹来送馍,问是
什么事,我简单地给他讲了,没想到他双手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
书,说不定他那儿有呢!”爹自告奋勇要立刻走汲县。我说:“来回一百八十里呢!”
第三天早晨,爹从县城回来了。这时我才发现,爹的鞋帮已开了裂,裂口处洇出一
片殷红殷红的东西。我忙把爹的鞋扒下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
排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脚。
“爹!”我惊叫,却是哭声。
高考结束了。和王全仅分别了一个月,他却大大变了样。我想起李爱莲,忙问:
“李爱莲她爹的病怎么样了? 她说在新乡考学,考得怎么样?”
王全叹了一口气:”她根本没参加考试,她出嫁啦! 她爹这次病得不一般,要死要
活的,一到新乡就大吐血。没五百块钱人家不让住院,不开刀就活不了命。一家人急
得什么似的,急手现抓钱,哪里借得来?这时王庄的暴发户吕奇说,只要李爱莲嫁给他,
他就出医疗费。你想,人命关天的事,又不能等,于是就……”后来,我进了我国北方的
一所最高学府。玉阶飞檐,湖畔桃李,莘莘学子。但我的眼前始终浮动着、闪现着塔
铺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记,我是从那里来的一个农家子弟。
(有删改)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以顺叙的手法记述了“我”参加高考的过程,虽然叙事平淡,但真实感人,写出
了那一代人的辛酸经历。
B.王全年龄较大,因对地方官的不满而决定参加高考,以求将来做官可以整治这些让
他痛恨的地方官,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
C.小说结尾一段写“我”不敢忘记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这其实是表示“我”不敢忘
记自己是如何从穷人堆里挣扎出来的。
D.刘震云的《塔铺》和沈从文的《边城》都把目光投向乡村,都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乡
村的凄美故事,歌颂了人性的纯真。
8.小说中的李爱莲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三次写“我”流泪,每次心情都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 分)4
四、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裴遵庆,字少良,绛州闻喜人。幼强学,该综图传,外晦内明,不干当世。年既长,始
以仕家推荫为兴宁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言,有司以大逆论,
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众,焉能反?”由是全救数十族。频擢吏部员外郎,判
南曹。
天宝时,选者岁万计,遵庆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肃宗时,为吏
部侍郎。萧华辅政,屡荐之,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宗初仆固怀恩阻兵汾
上指中官为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遵庆至怀恩抱其足泣且诉遵庆道帝所以
不疑即劝入朝怀恩许诺。副将范志诚谏曰:“嫌隙成矣,奈何入不测之朝,独不见来瑱、
李光弼乎?二臣功高不赏,瑱已及诛。”怀恩乃止,遂以惧死为词。会蕃寇陷京师,乘舆
幸陕,遵庆自汾州奔赴行在。及乘舆还京,以遵庆为太子少傅。永泰元年,与裴冕等并
于集贤院待制,知选事。时选人天兴县尉陈琯于铨庭言词不逊,凌突无礼,代宗诏付遵
庆于省门鞭三十,贬为吉州员外司户参军。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
射复知选事,朝廷优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宣平坊榜引士子,以及东市两街。时人以
为盛事。
尝有族子病狂易,告以谋反,帝识其谬,置不问。性崞正,老而弥谨。每荐贤,有
来谢者,以为耻。谏而见从,即内益畏。虽亲近,但记其削稿疏数,而莫知所言。大历十
年薨,年九十馀。初为郎时,著《王政记》,述今古治体,识者知其有公辅器云。
(摘编自《新唐书>《旧唐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代宗初/仆固怀恩阻兵汾上/指中官为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遵庆至/
怀恩抱其足泣/且诉遵庆/道帝所以不疑/即劝入朝/怀恩许诺/
B.代宗初/仆固怀恩阻兵汾上/指中官为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遵庆至/
怀恩抱其足/泣且诉/遵庆道帝所以不疑/即劝入朝/怀恩许诺/
C.代宗初/仆固怀恩阻兵汾/上指中官为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遵庆/至/
怀恩抱其足泣/且诉/遵庆道帝所以不疑/即劝入朝怀恩/许诺/
D.代宗初/仆固怀恩阻兵汾/上指中官为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遵庆至/
怀恩抱其足/泣且诉遵庆/道帝所以不疑/即劝入朝怀恩/许诺/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推荫:封建时代,因祖先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称为“推荫”。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大逆:封建时代指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为“十恶”之一。
D.乘舆:古代指诸侯和天子所乘坐的车子。文中借乘舆来代指裴遵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裴遵庆宅心仁厚,仗义执言。役夫因为不满将领萧克济督促劳役苛刻暴虐而说他的
坏话,有关官员要按反叛论处役夫的罪行,裴遵庆据理力争,保全了几十族人的性命。
B.裴遵庆精明能干,频繁升迁。天宝年间参加选官的每年上万人,裴遵庆审查簿籍文书
详细而不苛刻,公认为吏部第一人。裴遵庆能力超群,屡屡升职。宰相萧华多次推荐他。
C.裴遵庆德高望重,备受信任。裴遵庆按朝廷要求在宣平坊、东市两街张榜召集被选
官员,被称为盛事。族人的儿子告发裴遵庆谋划反叛,皇帝将这件事情搁置起来不予追
究。
D.裴遵庆厚道正直,持重谨慎。裴遵庆年纪越大越谨慎,推荐的贤才上门感谢,他认为
这是耻辱。劝谏被采纳,反而更谨慎。裴遵庆写的奏疏,连亲人近侍也不知道其中内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嫌隙成矣,奈何人不测之朝,独不见来填、李光弼乎? (5 分)
(2)初为郎时,著《王政记》,述今古治体,识者知其有公辅器云。(5 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 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 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15. 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 分)
六、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昼
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2 分)
(2) 王维《使至塞上》中,写诗人抵达边塞后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的
句子是“ , ”。(2 分)
(3)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经过磨炼终担大任的人,其中讲舜的
句子是“ ”;讲傅说的句子是“ ”。 (2 分)5
第 II 卷
七、语言表达(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德国制造”俨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 140 多年前情况刚好相反。
1886 年 1 月 20 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大肆
仿造英国刀具,并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为了__________,他们还先
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
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
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
劣的代名词。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企业倒下了。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
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__________,专
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的产品。
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囯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
信、敬业守责的民族精神相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待遇。 此
前,德囯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能
有__________的追求。时至今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__________。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
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B.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
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C.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
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D.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
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B.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
C.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好质量,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
D.不是低价格,不是廉价产品,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自欺欺人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
B.自欺欺人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不相上下
C.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半斤八两
D.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不相上下
20.在下面文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一般情况下,夏季气温较高,人体血管相对扩张, ① ;而在冬季,高血
压患者的血压通常会有明显升高。这就是有些患者会感觉“高血压一到夏天就好了许
多”的原因。既然血压降低了,那么, ② ?专家提醒,即使血压降低,高血
压患者擅自停药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事实上,夏季往往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
发症较多的季节,因为夏季睡眠质量较差,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迷走神经兴奋,血
管收缩,进而导致夜间血压升高。由此可见, ③ 。
21.众所周知,“快餐文化”当下盛行,而创作实为不易。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
然后回答问题。(5 分)
(1)请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8 字以内)(2 分)
(2)请就漫画的构思谈谈你的看法。(80 字以内)(3 分)
八、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心理学家,在超市中设立了一个可供顾客品尝不同品种果酱的摊位。当这个
摊位陈列多达 24 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约有 60%的路人会在摊前驻足,而其中只有 3%
的人掏钱购买;当摊位陈列 6 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仅有 40%左右的路人会停留,而
其中却有 30%的人购买了果酱。
对于该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你是否认同?请联系生活实际,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
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6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 10 月份月考试卷语文答案
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 分)
1.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
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
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由文
中““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
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
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
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知 A 项正确。B 项由文中““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
“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知强调的是一种关系,并不是“旨在达到
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 项,文中“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
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
-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知人格与精神气质是动态变
化的,并不能说明“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D 项文中“以“中
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
“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
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知“中庸之道”可以解决并不能消除文化冲突。故选
A 项。
2.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
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文中“‘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知,以“天下”为理念的是“天下主
义”,不能由此判断“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概念混淆,故选 B 项。
3.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
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
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由文中“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
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
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
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与“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
包容性”可知“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不准确的,故选 C 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
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
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
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
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
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
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C【解析】
“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不正确,原文为“对……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并不等于
“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3 分)
5. D【解析】
“没有真正以人为本”曲解文意,原文为“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3
分)
6.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智慧城市的产生背景及现状,突出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
成就及目标;②材料二着重阐释智慧城市的概念、实质及其三个基本特点;③材料三
侧重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
答对即可。)(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7. D;【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叙事平淡”分析不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B 项,“但后来
他改变了主意”是对原文“他却大大变了样”的错误理解。C 项这其实是表示‘我’不敢忘记自
己是如何从穷人堆里挣扎出来的”说法牵强。
8.①她是个学习自觉用功的人。语文课上,老师因有人睡觉被气走,教室一片混乱,而她依然专
心致志地学习。
②她是个勤劳吃苦、善良懂事的人。家里穷,她割草卖钱,维持学费。十五岁时陪父亲去外面拉
煤,她知道家里的困难,用心学习,不辜负父母。
③她是个勇于牺牲自己、孝顺的人。父亲生病,她不得不中断学业,嫁给一个有钱人,以此换得父
亲的医疗费。(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①借助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
②借助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剖析人物;
③借助作者对人物的直接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间接评价来理解人物;
④借助故事情节来把握人物。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筛选出与李爱莲这一人物相关的描写、评价
性的语句.枝理相关的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小说对李爱莲的描写从第 3 段开始,
第 3 段,“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写她学习认真;
第四、5 两段割草卖钱,维持学费”“我才十五,跟爹到焦作拉煤”“总得好好用心,才对得起大
人”“采榆钱回家做饭”写她刻苦、勤劳、孝顺、懂事:第 13 段.为了筹集父亲的医疗费.她嫁给
了暴发户,放弃了高考,表现出她牺牲自我和孝顺的性格特征。
9.具体分析:第一次是在厕所发现“磨桌”烧幼蝉吃,是同情同学的遭遇,也为那个年代物质极度
贫乏而忧心。第二次是在过节时发现李爱莲没有钱改善生活,被李爱莲感动,也为她难过,内心
萌发要保护这个脆弱的女孩的念头。第三次是看到父亲走了一百八十里路为自己借书回来时的一
只血脚,是对深沉的父爱的感恩。7
效果:三次描写,丰富了“我”这个人物形象。突出了处于底层的人在困顿生活中展现出的善良、
朴素的品质。(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道关于小说情节的探究作答时首
先要梳理小说的情节, 找出“我”三次流泪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浚泪的原因, 并体会
“我”当时的心情。文中描写“我”第一次流泪.是在第 7 段, 写在厕所发现“磨桌”烧幼蝉吃
我眼中涌出了泪”,从中可见“我” 对“磨桌”的同情与忧心;描写“我”第二次流泪,是在第 8
段,过节时李爱莲没有钱改善生活,“我”便将自己的菜给了她,“她抬头看看我,眼圈红了,将
那菜接了过去”,此时“我跃即是感动,又有些难过……眼中涌泪”,直接写出了“我”的感动与
难过;描写“我”第三次流泪,是在第 11 段,看到父亲走了一百八十里路为自己借书回来时的一
只血脚,“我惊叫,却是哭声”,从中可见“我”对父亲的感恩, 分析表达效果时,主要从情节的推
进、人物的塑造、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考虑。
四、文言文阅读(19 分)
10.B;【解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
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
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
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
句时应注意人称的变化,事件的演进。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阻兵汾上”的意思是“在汾州集结军队”,其中“汾上”是指“在汾州”,所以应在“汾上”之
后停顿。这样就排除 C D 项。“帝以遵庆忠厚大臣故奉诏宣慰”的意思是:皇帝因为裴遵庆性情
宽厚又任重臣,因此派他带诏书去宣诏慰问。句中“忠厚大臣”作“遵庆”的谓语,所以应在“大
臣”之后停顿,排除 A 项。故本题选 B 项。
11.D;【解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
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
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 项,代指皇帝,即唐代宗。
据句中“幸”可知。故本题选 D 项。
12.C;【解析】
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
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
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
项,曲解文意。“按朝廷要求……召集被选官员”错误。朝廷让他在家里选官,他却自己决定公开
选官。所以选 C 项。
13.(1)皇帝对你的怀疑已经生成,为什么要到不可预料的朝廷去呢,难道没有看见来瑱、李光弼
吗?( 关键点:“嫌隙”:“(皇帝对你的)怀疑”;“奈何”:“为什么”;“不测”:“不可预
料”;“独”:“难道”。) (5 分)
(2)当初他当郎官时,撰写了《王政记》,叙述古今的治国纲要,有见识的人知道他有宰相的才干。
(关键点:“为”:“担任”;“著”:“撰写”;“治体”:“治国纲要”;“器”:“才干”。) (5
分)
【解析】
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
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
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
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
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
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
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
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
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译文:
裴遵庆的字叫少良,绛州闻喜县人。他从小刻苦学习,博览图书,外表糊涂内心明白,不巴结权
贵。成年以后,才因上辈的功劳被任命为兴宁陵丞,后调任大理丞。边境将领萧克济督促劳役苛刻
暴虐,役夫说他的坏话,有关官员要按反叛论罪,裴遵庆说:“他们财产不足以招兵,勇力不足以服
众,怎能造反?”因此保全救活了几十族人。他多次升官后任吏部员外郎,判南曹。
天宝年间,参加选官的每年上万人,裴遵庆生性能干敏捷,审查簿籍文书,详细而不苛刻,当时
认为他是吏部第一人。唐肃宗时,他任吏部侍郎。萧华任宰相,多次推荐他,任命他为黄门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宗初年,仆固怀恩在汾州集结军队,用宦官祸乱朝政为托词,皇帝因为裴
遵庆性情宽厚又任重臣,因此派他带诏书去宣诏慰问。裴遵庆到了汾州,仆固怀恩抱着他的右腿,
一边哭泣一边诉说。裴遵庆跟仆固怀恩说明皇帝不怀疑他的原因,劝说仆固怀恩到朝廷觐见皇帝。
仆固怀恩答应了。他的部将范志诚劝谏说:“皇帝对你的怀疑已经生成,为什么要到不可预料的朝
廷去呢,难道没有看见来瑱、李光弼吗?两位大臣功劳极大无法赏赐,来瑱已经被诛杀。”仆固怀
恩就停下来,用畏惧死罪作为托词。适逢外族攻陷京城,皇帝逃到陕郡,裴遵庆从汾州赶赴皇帝驻
地。皇帝回到京城后,提升他任太子少傅。永泰元年,跟裴冕等一起任集贤院待制,主管官员选任
事宜。当时选的天兴县尉陈琯在铨庭言语无状,僭越礼仪,代宗下诏让裴遵庆在省门鞭打陈琯三十
下,贬为吉州员外司户参军。罢除他知选事,担任集贤院侍制,改任吏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身份再
次主管官员选任事宜。皇帝优待他,考虑他年高有德,让他在家里办理选官事宜。他在宣平坊、东
市两街张榜召集被选官员。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件美事。
曾有同族兄弟的儿子有疯癫病,告发裴遵庆谋划反叛,皇帝知道这事荒谬,搁置不予追究。他
生性厚道正直,年老后更加谨慎。每次推荐了贤才,有来感谢他的,他认为是耻辱。劝谏被采纳了,
内心就更加惶恐。即使是亲人近侍,只记得他草拟奏章的稀少和频繁,但没有人知道他说了什么。
大历十年去世,享年九十多岁。当初他当郎官时,撰写了《王政记》,叙述古今的治国纲要,有见识
的人知道他有宰相的才干。
五、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4. B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
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
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
出“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
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
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
案。本题中,B 项“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错,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
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
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谐,诗人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故选 B 项。
15. 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
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8
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
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③衬托。用“鸟语乐” 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
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
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
诗人喜悦的心情。(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
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
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意思
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行
动变迟缓了。从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作答:①动静结合。“鸟语
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
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
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
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
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
诗人喜悦的心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
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
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
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
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
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六、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1)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七、语言表达(20 分)
17.C;【解析】
“都需注明”错误,应改为“都须注明”,以强调其必要性。从语义上来看,是必须注明,而非需
要注明。“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语序不当,应改为“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
来”,因为句子是以德国产品为中心展开,要将德国生产的产品特別标明,以此来表示其不是英国
的产品。“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可将“行动”改为“运动”。
18.B;【解析】
原文中德国的目的是占领全球市场,因此要将其放在句首以示强调。排除 A、D。“反省”的过程
应该是先否定错误的做法,然后再指出正确的做法。排除 C.故选 B。
19.D【解析】
掩人耳目: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这里是说德国厂商
用假货蒙骗消费者,应用“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根据语境,此处应用 “卧薪尝胆”
精雕细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精益求精"与“追求”搭配。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 形容数量、程度差不多。“收入”应与“不相上下”搭配。
20. 【答案】①血压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②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停止服药呢
③夏季高血压患者不能擅自停药(或:夏季高血压患者仍要继续服药)(意思对即可。每空 2
分)
21.【答案】(1)诗歌美餐或“诗歌饭局”。 (2 分)
(2)漫画的构思别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一是饭局中的饭菜换成了诗歌,颠覆了人
们的惯常认识,新人耳目;二是服务员跑过来喊“让你们久等了”,说明诗歌创作的
不易,引发了人们的共鸣。(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须仔细观察图画,找出组成画面的重要部
分,在全面理解画面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漫画内容。第二问可从漫画内涵与构成要素的
对比中分析构思的巧妙之处。本题画面中央是几个人围坐在餐桌旁等待就餐,右侧一
个厨师打扮的人手托一盘写着“诗歌”的菜肴,兴高采烈地跑过来,一边说:“让你
们久等了!”,题目需要概括画面内容,可用“诗歌美餐”或“诗歌饭局”。构思巧
妙之处可从饭局中的饭菜换成了诗歌以及“让你们久等了”的含义方面作答。
【点睛】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1、看标题。标
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
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
意所在。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
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
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
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3、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
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
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
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
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第二步: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
外之音。1、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八、作文(60 分)
22.(60 分)
【解析】
的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
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
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超市的一个实验,对于
结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本题的立意是开放的,对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学生
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是:选择过多,
收效反而会小。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对此道理,学
生可以认同,以“选择过多,收效反而会小”为文章的中心行文;学生也可以不认同,
以“选择多才更有益处”为文章的中心行文。——两者均合乎题意。可赞同选择多样
化的好处。选择的多样化能给人以更多的出路和机会,有利于人没做出更适合自己的
选择。选择需多元,莫被眼界限;多元选择成就出彩人生;选择多元,世界斑斓;选
择越多越幸福等。也可以反对“为人提供过多的选择”,或者认为“有限的选择也能
成全自我”。认为选择越多越难让人抉择,反而会让人更加痛苦,甚至放弃选择。莫
被选择遮望眼,坚定初心勇向前;没得选,是首选;选择越多越痛苦等。认为面对多
重选择,可以“不做选择”,“断舍离”也是一种智慧。面对多重选择,不妨等等再
说;断舍离,真智慧等。
参考立意:“认同”的具体角度举例:①选择过多,令人迷茫,太多干扰让人无所适
从,甚至放弃目标,所以排除干扰,专一做事容易成功。②选择过多,会给人带来过
高期望值,失望值也随之增加,所以减少欲望,更容易获得幸福。“不认同”的具体
角度举例:①选择多,机会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愿望。②选择越多,自由度越大,
更容易获得幸福。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主题“不多选,是首选”。然后,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分析,如不多选,是首选,对于企业来说,不在于产品多,而
在于质量好;不多选,是首选,对于个人来说,不在于机会多,而在于会把握;不多
选,是首选,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在于西方式的民主泛滥,而在于中国式的民主集
中等。最后,可以总结或者写出自己看法等,如没得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更
少选择之下走更对的路,更能通向成功的巅峰。
【素材】《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生而为人过度耽溺感官,
开发六根,兴奋过后只剩索然无味、空虚寂寞冷。
英国品牌坚持纯手工打造,仅有 3 款车型,全年总产 500 辆左右,有钱也未必买
得到,虽然价格高昂,但企业从来不为销售发愁。苹果新机款款国内的热销,大众汽
车曾经的饥饿营销,甚至每到春节正规渠道的飞天茅台总是一瓶难求,可见众多企业
全都深谙此道。
在物质丰盛和信息过量的年代,“多多益善”已不再被奉为圭臬,相反,少而精
的极简主义和断舍离逐渐成为生活的新法则。做生活的减法,降低欲望,屏蔽干扰,
清除负累,截断退路,专注于一事一物,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便是选择
的减法之美。
生活的滋味,很大程度上是由选择权赋予的。甜是我们曾做出过合适的选择,悔
则是因为我们在某个岔路口走错了方向。
林清玄曾在《境明·千里皆明》中如是说:“我们的心应像大明镜,凡所鉴照,
尽皆清明。”生活在选择多样化的时代中,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已的核心需求,坚定自
己的选择,从而破除选择困惑。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
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
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
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
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
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
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
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
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
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范文】
不囿于选择,不贫于思考
心理学家的果酱实验证明了一个与常理相悖的结论——选项越多,选择的意愿反
而越小。这个具有开创性的结论让人感到震惊,但我认为,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富足
的今天,消费主义成为主流的时代,这个结论并无普适性。选项多,恰恰能更好兼顾
到各类群体的需求,从而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改革开放使物质生活迅速富足起来。着装从灰蓝黑到五彩
缤纷,日用品由限量限类到琳琅满目,选择的选项呈指数式的爆发增长,已绝非果酱
实验中十几种变化可比拟。但人们的生活却不像实验中所预测的那样困惑于选择,惮
于行动而消费下降。而是在富起来的康庄大道上大步向前。由此可见,贫瘠稀缺的选
项并非刺激消费的灵丹,而是限制实际消费能力增长的锁链。选择的增加也绝非影响
实际选择意愿的元凶,而是提高选择意愿的助推器。
如今,大数据时代方兴未艾,互联网的使用蓬勃旺盛,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繁多的
选择。大数据的使用使精准定位成为可能,阿里巴巴给用户贴上的四百个个性标签,
使选项的出现精准而丰富。物质大发展带来的选择大丰富,使信息全面,兼顾用户全
面,选样多元成为可能,从而能有效提升用户的选择意愿,而非坠入选择的困境。只
有多种的选择,才有淘宝更好的“猜您喜欢”,更好的精确推送,才会创造出蓬勃的
消费意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果酱困境”仍然存在,因而才有人创造出了混杂着困扰与
幸福情感的“选择恐惧症”。而同时,选择的泛滥多元,也会泛起过度消费和非理性
消费的沉渣。而面对这个选择给人以极大幸福和满足,但同时又令人眼花缭乱,头晕
目眩的时代,不被选择选项套牢,同时不畏于思考。不失之理性,保有自我思考和理
性抉择的能力,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切莫因为选择的多元而盲目焦虑或盲目乐
观。
选择由心,不由选项的操控。在时代消费主义的裹挟下,不囿于选择,不贫于思
考,才能使选择意愿稳妥而理智,才能发挥选择消费意愿的有利功用,而不至落入选
择的困境,沦为选择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