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定安县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定安县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中讲到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佛教“放心”“定心”与“修心”的全过程,来宣扬一种佛家的摆脱迷惑找回本心不得迷失的精神境界。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尽是“精怪魑魅俱通人情”“神仙鬼怪皆晓人性”,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实质仍是“人”。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 首先,早在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就描写了一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它有变幻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它可与天齐寿,这些全都具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描写的那只“遍体皆如铁”“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不更有孙悟空的影子?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法师座下的护法猴行者,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前身。以上种种显示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为,而是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中的。‎ 其次,作者有意让孙悟空处在一个世俗态层面,是要借宗教徒们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仙成佛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一个生活哲理:要获得成功需走正道,历经磨难,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斗志。孙悟空如此历炼艰苦,也正因此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阐述了群众集体意识中的人生哲理。‎ 再次,从孙悟空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有个性、追求自由。这两个方面论述这一形象还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个性、自由。举一处例子:对那个专门用来“拘系、收管”他,不让他“逍遥自由耍性子”的紧箍儿,念念不忘能“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孙悟空一生奋斗,都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最大自由,而“斗战圣佛”的成果也是“来去任自由,也无恐怖也无愁”。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体现的优良品质,英雄特征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所向往的,而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还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由于考试落第、一生不遇,只做过一个地位极卑的胥吏,被士大夫视为奴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决不会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他的笔下绝不会是歌功颂德的官方著书,更不会是封建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说教。也正因为孙悟空形象蕴含了人民对英雄的品评,反映了世俗宗教文化,由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贴近人民心理,所以在古代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民间长期传讲,广泛流传,“街谈巷议皆孙猪”。小说中的精彩回目还被排成戏剧,在舞台上表演。连《红楼梦》里薛宝钗过生日也要点一出“西游记”,慈禧太后的戏楼里专门为孙悟空安排了一个飞天的通道,绍兴戏里有大量的猴戏。在今天,《西游记》还不断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各类节目,翻译成外文流行于欧美。孙悟空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吸引力,应该归因于这个形象体现出的强烈鲜明的人民性,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千百年来绽放着异彩,经久不衰。‎ ‎(删改自《解读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学因为是人学,所以有了人民性。文学具有反映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社会属性。‎ B.《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 C.《西游记》实际上通过孙悟空的情节来宣扬一种摆脱迷惑、找回本心的佛家精神境界。‎ D.孙悟空是一位石猴幻化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是《西游记》流传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孙悟空的形象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独创,而是在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基础上再创造的。‎ B.无论是《拾遗记》中“遍体皆如铁”的白猿,还是《补江总白猿传》里那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都有孙悟空的影子。‎ C.孙悟空的精神母题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光要走正道,还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D.吴承恩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文学立场,他描写的孙悟空形象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红楼梦》里关于《西游记》的情节设计,是由于《西游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 B.孙悟空许多英雄特征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向往的,并且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 C.孙悟空西行路上历经磨难,百炼成钢,也从侧面说明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D.孙悟空性格中有个性、追求自由的特点,体现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除了可以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得到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服务外,家庭学校还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它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家庭学校”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 材料二:‎ 美国的“在家上学”现象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并在80年代后迅速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约有150万学生在家上学,约占全国学龄儿童总数的2.9%。2010年,就学儿童已接近200万人。据了解,这种方式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南非都是合法的。在加拿大、法国尤其盛行这种教育方式。以美国而言,在家教育的申请原因,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 育研究院于2013年8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约有1.8万学生选择“在家上学”。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54.19%)、“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0%)、“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厌倦学校生活”(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教育专家分析称,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 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4至10岁之间(60.42%),其中6岁的孩子最多。     ‎ 材料三:‎ 许多人之所以会本能地反对“在家上学”,是因为这与教育国家化的概念相抵触,是合理不合法的。然而《义务教育法》最本质的精神,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在家上学与这一法律精神并不冲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确定了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价值;教育的民主化、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增加,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现行的法律也为改革“预留”了可能性空间:《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它提示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使在家上学合法化的路径。         ‎ ‎“在家上学”‎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有利于克服大一统学校教育的弊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多样化的教育创新;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个人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利益分化、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对公立教育单一教育模式的丰富和补充,从而增加了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是学习化时代一种崭新的教育探索。虽然“在家学习”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真实生活中的选择,但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没有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历,“在家学习”的孩子想要参加中考、高考时,学籍不完整导致这些孩子没有报考资格。因此应明确“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搭建“在家学习”者与学校教育的桥梁。给予“在家学习”者合法的学籍,并制定中小学在家学习的学历认定办法;制定“在家学习”者参与中考、高考的具体办法。  ‎ ‎(有删改)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在家上学,也被称为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教育者的教育形式。‎ B. 美国在家上学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发展较为迅速,申请在家教育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C. 专家认为,在家上学并不违背我国教育法规的本质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 D. 朱永新认为,在家上学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和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个人、家庭和教育本身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在家上学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由此可以推断传统教育在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是不够的。‎ B. 在家上学在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中较为盛行,学生人数很多,也是合法的教育形式。‎ C. 中国在家上学人数较少,选择的原因主要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经济文化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 D. 杨东平认为,现行《义务教育法》为教育改革预留了空间,只要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家上学就合法化了。‎ ‎6. 从材料看,中国的“在家上学”的原因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具有怎样的特点?‎ ‎(6分)‎ ‎ ‎ ‎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灯  殇 陈永林 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烟我已买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自己的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迎接。大人敬烟,小孩散糖,女人吃月饼。‎ 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换几十只灯笼,一点也不值。那些灯笼既当不得衣服穿,又顶不得饭吃。”‎ 六根沉了脸说道:“这灯笼拿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别人想自己门前多挂几个灯笼还想不到呢。这是村里人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肯定。”‎ 女人说:“钱呢?”‎ 六根问:“家里一百多块钱也没有?”‎ 女人说:“儿子前几天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六根就翻口袋,口袋翻尽了,才翻出五十多块钱。‎ 六根说:“要不,你明天提一只母鸡去卖。”‎ 女人小声嘟囔:“哪有你这个当村长的!别人当村长,家里要啥有啥,可你每年只得几十只灯笼。”‎ 六根再懒得搭理女人了。每年村里人挂的灯笼,他都没扔,都堆放在一间房里。‎ 中秋节这天,六根早早吃过了晚饭。女人买来的糖块、月饼也摆放在桌上。鞭炮拆了封。只等提灯笼的人一来,就放鞭炮。月饼样的圆月好不容易从鄱阳湖里爬起来了,一些小孩已在月光下疯闹了。‎ 六根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终于来了一个红红的灯笼,六根兴奋地站起来,喊女人:“快拿鞭炮放,灯笼来了。”‎ 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可是灯笼并没进他家,而是进了春生的家。六根气得骂女人:“谁叫你这么早放鞭炮?”女人不敢辩,反而安慰六根:“急啥?等会儿,灯笼不就都来了?”‎ 又来了一只灯笼。拎灯笼的是谷子。六根喊:“谷子,这么早来了?”可是谷子没听见样径直往前走。片刻春生家响起欢欢悦悦的鞭炮声。六根惊得傻傻地立在那。往年,谷子每回给 他送灯笼。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 六根气得大骂:“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 六根的女儿劝:“爹犯得着生气吗?春生早在村里传出话,谁送他一盏灯笼,他就给谁一百块钱。”‎ 春生先是在城里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一些单位的货款却不给货,只给单位的头送些钱。春生有了钱,就在村里办了个罐头厂,钱大把大把地进。可交税时却说厂子亏损。春生办了厂后,村里人都想进他的厂,村里人给春生的笑容越来越多,看春生的目光越来越谄媚了。‎ ‎“唉——”六根就长长地叹气。六根掏出枝烟,点了,狠狠地吸。烟雾整个裹住了六根满是阴云的脸。‎ 春生家的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个不停,春生门前已挂了二十几个红灯笼了。可六根门前还一只灯笼都没挂。六根感到极难过。自己当了十几年村长,爱村,敬业,没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可在村里人眼里竟不如一个坏事干尽的春生。‎ 一只只大红灯笼从六根眼前飘走了,进了春生的家。‎ 女人把六根拉进屋:“犯得着生气吗?别气坏了身体。”女人关紧门,可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仍是那么刺耳。女人就开了电视机,有多大声开多大的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女儿说:“爹,村里人送的灯笼没有一点价值。我们给自己家挂个灯笼吧。”‎ 六根骂:“别丢人现眼。”‎ 此时,门被拍得砰砰响。六根开了门,一个小孩举着灯笼,灯笼后跟着十几个小孩。小孩齐声说:“村长,我们给您送灯笼来了,这是一盏电子照明灯。”六根的睛睛竟湿了。六根忙放鞭炮,又不住地给小孩散糖。一小孩说:“六根叔你别生气。爸妈被钱迷了心窍,为一百块钱给春生送灯笼。今天我们给您送灯,今后,我们每年都给您送灯。您开山修路,让我们上学有路走……”六根听了这话,眼一涩,脸上竟有两条小虫子爬。‎ 六根把三十挂小鞭炮全放了。‎ 六根又喊女人与女儿:“你们把房里的灯笼全拿来。”‎ 几百只灯笼很快堆了一地。六根拿出打火机,点了火。片刻,灯笼全着火了。‎ 一小孩问:“六根叔,你咋烧灯笼?”六根说:“这些灯笼没点用途,烧了,让你们开开心。”片刻,几百只灯笼就化为一堆过眼的火红。‎ 六根把这盏电子照明灯挂在门口。夜来灯亮,不失光明;风吹雨淋,永不变色。‎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六根自己买了烟,让女人去买月饼、糖块、小鞭炮灯东西,目的是迎接中秋晚上在自家门前挂灯笼的村里人,显示自己作为主人的诚意。‎ B.六根的女人对灯笼的看法与六根是大致相同的,造成这种情形的直接原因是手里没钱,儿子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C.往年中秋晚上,村里人在六根家门前挂许多灯笼,这是对他的信任;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这说明村里人已经不信任他了。‎ D.小说围绕中秋节门前挂灯笼的故事展开情节,让人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的美丑善恶,弘扬正气,抨击时弊。‎ ‎8.六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 ‎ ‎ ‎ ‎ ‎ ‎9.标题“灯殇”寓意颇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 ‎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B.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C.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D.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诚臣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 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5分)‎ 译文: ‎ ‎ ‎ ‎(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5分)‎ 译文: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春江夕望 卢纶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 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 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注]《春江夕望》是卢纶为躲避安史之乱而客居湖南时写的。‎ ‎14.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上句诗人选取“芳草”这一意象,着一“遍”字,既状摩出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况,又紧扣了题目。‎ B.首联下句的“莫思归”,写出了作者面对 春景喜出望外的情感,“楚客”又含有居住楚地的满意。‎ C.颔联中“经难人空老”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对人生不易而自己已衰老但一事无成的感叹。‎ D.颈联中的“远”字。既写出了兄弟在空间上相隔的遥远,也写出了因距离的遥远而难叙兄弟情的哀伤。‎ ‎15.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 ‎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一文中,论及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辨明荣辱界限的句子是“ , 。‎ ‎(2)“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韩愈在《师说》中明确地指出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 ‎(3)《劝学》中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与其他人并无不同,然而最终超过了一般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 ‎ 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 ;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 ,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20.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5分)‎ ‎8月25日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香港新界荃湾发生大规模暴力事件,一名警员曾向天鸣枪示警。警方在26日的记者会上被问及为何不先用胡椒喷剂而要开枪,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谢振中表示,当时警方被大批暴徒攻击,面对非常严重的人身安全威胁,只能选择开枪。‎ 警务处助理处长麦展豪表示,香港社会一向和平有序,稳定安全,暴徒行为冲击了香港一直引以为傲的法治精神。面对激进示威者,警方将酌情使用适当武力,努力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 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②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 ,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足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①‎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 ‎【解析】‎ ‎1.C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选项A,无因果关系,原文“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属于并列关系;选项B,“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把握“《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非所有人物;选项D,“主要原因”而非“所有原因”。根据原文,“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故答案选C。‎ 2. B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这类试题考生要认真结合选项对文本的解读,仔细斟酌选项中是否与原文有出入或者漏洞。选项B,《拾遗记》《补江总白猿传》对应的形象写反了。故答案选B。‎ 3. A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归纳要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是由于《西游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把握:由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故答案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4.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家长为教育者”错,原文为“家长为主要教育者”。故选A。‎ ‎5.B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A.“传统教育在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是不够的”的结论于文无据;C.“与经济文化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错误,原文为“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D.原文是“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B。‎ ‎6.(1)材料二显示,中国“在家上学”的原因主要是对学校教育的种种不满和宗教信仰。而美国的主要原因更为多样,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2分)(2)具有的特点有:在家上学总数较少;相对集中,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与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公众教育观念紧密相关;男孩多于女孩;6岁孩子最多。(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中国的“在家上学”的原因要抓住关键句“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54.19%)、“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0%)、“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厌倦学校生活”(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进行概括;美国学生在家上学的原因要抓住关键句“以美国而言,在家教育的申请原因,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进行概括。中国的“在家上学”的特点要抓住关键句“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4至10岁之间(60.42%),其中6岁的孩子最多”,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D【解析】A项中“显示自己作为主人的诚意”不妥。B.六根的女人对灯笼的看法与六根有很大的不同。C项中“村里人已经不信任他了”错,小说要表达的不是“不信任”,而是村里人财迷心窍、见利忘义之意。‎ ‎8.六根是一个长期工作在最基层的村长,他既敬业清廉又清醒自尊,有时简单粗暴。(2分)。小说中写到自己当了十几年村长,没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1分);开山修路,让村里的孩子上学有路走(1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1分);对妻子女儿动辄就骂,显得有点粗暴简单(1分)。‎ ‎(概括2分,举例分析每一点1分)‎ ‎【解析】分析六根的形象,要关注小说中对六根的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对六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沉了脸说道”“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刘根感到极难过。自己当了七十几年村长,爱村,敬业,没有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今后,我们每年都要给您送灯,您开山修路,让我们上学有路走……”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六根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但面对现实情况,也感觉无能为力,而且他是一个对妻子和女儿很粗暴的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为介绍评价D。‎ ‎9.(6分)①“殇”本意是指人没有到成年就死去;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②本文指六根面对门前挂灯笼这件事的变化,内心产生的剧烈伤痛。③也指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转型时期,作者对人心倾斜、真善美被抛弃的感伤。(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标题“灯殇”寓意颇深,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泯灭的祭奠。灯笼本来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现在,在经济利益的利益诱惑下,人心趋向于对金钱的追求,忘却了真善美。用“殇”字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现实感觉到伤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 ‎10.B 解答时,通读并把握大意,然后借助文意及相关知识合理断句。“以……为职”‎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为固定搭配,可理解为“把……作为职业”,故可排除A、C。D项中“听其均”断开后,后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在文意上讲不通,应在“分”后断开,故可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 ‎11.D “肱股之臣”有误,“敕”只指帝王的诏书、命令。‎ ‎12.A “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错,文中并没有提到太后对陈武宠幸。‎ ‎13.解析:解答翻译题时,注意找出句子中的文言知识点。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1)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他们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关键点:贼,残害;去,除去;困,困苦。)‎ ‎(2)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关键点:疾,痛恨;以,因为;县令不职者,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凭会试乙榜的身份被授予新建教谕。宣德六年,被推荐提拔为御史,出京兼任苏州、松州、常州、镇州四府知府。皇上下令让他与巡抚周忱一起考察属官,皇上敕令上有“请示皇上后再裁决”的话。王来说:“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他们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皇帝为他改了敕令赐给他。中官陈武应太后之命出使江南,非常蛮横,王来多次抑制他。陈武回来,向皇帝倾诉。皇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是谁?”顾佐回答说是王来。皇帝感慨称赞王来是个贤才,说“记下这件事”。等到回来复命,奖励非常丰厚。‎ 英宗即位,因为杨士奇推荐,王来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说:“郡县官员不把农业当作根本,导致百姓多游荡懒惰,催征租税动辄逼出人命。朝廷怜悯他们失业,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而田地一天天荒芜闲置,租税没有出处,累及到良民。应该选择贤能的守官,督促他们以农业为根本。如果这些人荒芜田地,下令让附近的人家与他们通力合作,交租剩下的粮食均分,以前田地的主人恢复本业的就还给他。靠种桑养蚕补充农业的,可任他们自己规划安排。仍旧让提学风宪官监督,百姓知道从事本业。”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王来为官清廉,为政干练通达。侍郎于谦在山西做巡抚时,多次称赞他的才干,认为他可以在皇帝身边侍奉。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因为这)他被逮入狱,应当流放。正赶上大赦,以原来的官职调任广东。王来从这以后屈尊迁就变得平和了很多,但政事也仍然有声有色。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渡过黄河,听说敌寇撤退才带兵回来。‎ 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在军中去世,晋升王来为右都御使代替侯璡。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联合进兵讨伐苗人。等到贼人平定,班师回朝。皇帝下诏让王来、梁珤留下镇守安抚。不久下令王来兼任贵州巡抚。王来上奏说:“近来因黔、楚地用兵,应该暂时实行卖官的先例。现在贼寇稍稍安定,只有平越、都匀等四个地方缺乏粮饷。应该召商中盐,取消收粮的条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景泰三年十月王来被召回,让他兼任大理寺卿。梁珤认为王来功劳大,请求对他给予特殊表彰。都给事中苏霖反驳梁珤,于是此事未得实行。王来在返回的途中,因为贵州苗人又反叛,皇上让他带兵回去再讨伐苗人。第二年,反叛之事平定。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个尚书都被罢免。王来回家。成化六年,死在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B (“喜出望外的情感"错,只是暂且的安慰。)‎ ‎15.①思乡之情:首联说春天巳到洞庭,自己可不要想家。口中说“莫思归",实际上诗人归正切;②悲愤和哀伤之情:中间四句写战乱中诗人的不幸遭遇,如功业无成,有家难归,兄弟离散,故人日稀;③孤独寂寞之情:最后两句诗人独立天南,望乡垂泪,形象鲜明感人。‎ ‎(每点 2 分,共 6 分 ,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解析】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细微:细小微小。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也指单层细胞培养中,所有的细胞的边缘都与其他细胞相接触的状态。‎ ‎18.C【解析】A选项“破坏”一词不符合下文意思,不能用。B选项根据文意,下文侧重强调的是“传统文艺的保护传承工作告急”,重点不在于“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这一推断不合文意。D选项“缺少创新”的说法于文无据。‎ ‎19.C【解析】A选项不合语境,根据上下文,应该把“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与“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交换位置。B选项不合语境,同时“观看传统文化”搭配不当。D选项“不只……更……”是递进关系,文段中应该用并列关系“不仅……还……”更合适。‎ ‎20.香港警员将酌情适当使用武力应对激进示威者。(5分)‎ ‎21.①吸收水分和吸收养料②固定植株的位置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答出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试题分析】从作文试题后的“完成写作任务”这一要求看,这道作文题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最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明确收信人与态度。‎ 二是论证内容上可循序渐进,比如以赞成“拆除”为例,首先,适当对以下几种人的观点作对比分析: “保留” 者想留住历史遗迹,其用心可以理解,但不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权衡之后亮出观点——历史与传统属于过去,为了将来,为了发展必须“拆除”,这也是顺应历史的需要。其次,必须集中笔墨写好“为什么”。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必须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阐明问题。赞成“拆除”,可以从以下几点作分析:1.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不破不立,”一味抱着历史旧账,是形而上学的表现。2.“拆”与“留”并不矛盾。“新”与“旧”并不矛盾,现在的“新”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变“旧”‎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必须割爱。最后,为了使内容更具说服力,也可谈谈处理“新”与“旧”的做法,如对旧楼进行摄影录像,或制作模型等遗产留给后人等。‎ 三是必须按照书信行款格式书写。‎ 附: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  (一)扣分项评定 ‎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  (二)残篇评定 ‎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