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德二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命题者:陆则丽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
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
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
(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
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
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
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
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
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
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
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
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
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
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
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
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
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
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
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
官员的标志。
1、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
的最初由来。2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C.
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
帽。
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
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
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
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
同时也笼络了人心。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
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
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
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
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二)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父亲的手指
甫跃辉
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
让太阳火热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厚厚的灰
尘,在脚下发出喑哑的扑突声。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
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
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他
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
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端午,父
杀没回来;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3
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大路尽头灰蒙蒙的。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
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
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
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
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
“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父亲的笑越来越少了。只有和木匠们聊天,还会炫耀他那双大手。“瞧瞧!
哪个木匠有这样一双手?当木匠的,谁的手指不要断几根?”舅舅就是的,他的
右手只剩三个指头……以后呢?父亲再不会炫耀他那双大手了吧。
昨天放学回家,母亲说:“你爸的手指给刨木机割掉了。我要和他去医院,
他死活不让,说不过掉了个手指。我怎么放得下心?”
“我去!”许亮有点兴奋。
“你敢去?”母亲脸上亮堂了,就如当初给父亲的车灯突然照亮。
“怎么不敢。”他也成了父亲那样的英雄。“不过掉了个手指。”他想像着
父亲说话的样子。
医院。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
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你怎么来了?”父亲的声音落在阴湿静谧的空气里,像水渗入沙子。
“妈跟我说的。”许亮嗫嚅道,“阿爸,我们回家吧。”
“你先回去,我今晚……”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
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
他回家的……
“总算回啦!”母亲跑过来,“你爸怎么样?医生说什么?有没有好些?”
“不过掉了一个手指,阿爸才不在乎,是吧!”许明神气十足,热切地望着
哥哥。
“阿爸说没事。”许亮很累,想要尽快摆脱弟弟的目光。晚上睡下后,许明
又问了许多问题。许亮没有回答,总不能告诉他父亲是胆小鬼吧。
夏天的夜晚,他们只穿一条小短裤,月光在他们光溜溜的小腿上爬动。许
亮翻了个身,仍然睡不着。许明凑到他耳朵边,得意地说:“我晓得阿爸的手指
掉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父亲没回来。中午,父亲没回来。母亲看看许亮,许亮不看她。
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母亲说:“你再去瞧瞧,咋还不回来?”许亮没法违抗,
带着弟弟出了门。
“先去建筑队,找到手指,再到医院,就能让医生接上手指了!”许亮想,4
这主意不错。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已经这么想了。
建筑队大院四周堆满木头。刨木机周围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丝血迹。他们也
没找到父亲的手指。“你不是说晓得在什么地方吗?”许亮瞪着弟弟,“走
吧!”
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忽然,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
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线。许亮被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拽着,不由
自主地跟上那只苍蝇。苍蝇钻进废木头堆,他蹲下,趴在地上。里面黑乎乎的,
什么也看不见。一丝隐约的血腥钻进鼻孔,他找了一片长长的树皮,往废木堆里
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
一条粗大的烧焦的虫子。父亲的手指。
“我们把手指带到医院。”许亮说。
“好!但是……谁,谁来拿?”许亮没有接话。
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
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当年父亲的汽车正是从他们脚下的大路开进村子的,候在村
口的他们,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兴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突然,
车停了,强烈的灯光射向他们。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
年轻,强壮,高大。
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
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
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
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小说从许亮兄弟俩寻找“父亲的手指”写起,紧扣题目,制造悬念,既有利于
故事的展开,又使全篇叙事紧凑,重心突出。
B.小说中几处点染的景物具有象征意味,如“灰蒙蒙的大路”,是人物迷茫心理
的外化;父亲汽车的灯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C.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
比等,这些描写为许亮的心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D.小说反复提到父亲的大手,以及对刨木机高速旋转情景的细致描写,为故事进
一步发展埋下伏笔,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5、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6、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
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5
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
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
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
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
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
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
法当变。‛蒙曰: ‚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
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
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
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
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7.下列对文中画框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
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
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
/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
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8.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 18 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 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
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
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6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 18 人,侯蒙援
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
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
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
②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二)古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闻 泉
李成用
渐渐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响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句点题,写诗人初闻泉声的状态,其中“梦初惊”写泉声将睡梦中的
诗人惊醒后引起的心理反应,该句对其刻画得惟妙惟肖。
B.诗歌第二句用“窗”的“幽”和“枕簟的“清”描写居室的幽深安谧以及诗人
卧具的洁净,以此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意境。
C.诗歌颔联用“无人”和“只有”对比,“无人“写没有人与诗人一起欣赏美景,
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只有”表现出山间景色的美好。
D.尾联画龙点睛,诗人不愿意用琴声来比喻听到的泉水声,害怕这样会失去泉声
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的思想。
12、有人评价这首诗”传‘闻’字之神“,是哪一联表达了“闻“字之神?请简
要分析。
(三)13、名篇名句默写(10 分,每空 1 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 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臣无祖母,__________;
祖母无臣,____ ____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此地有 ,茂林修竹; ,映带左
右。 。
四、基础知识及运用题(30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4、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7
A、水瓮(wèng)咻咻(xiū)旌旗(jīng)咀嚼(jué)
B、杳无音信(yǎo)撮开(cuō)剑戟(jǐ)青苔(tái)
C、剑靶(bǎ)雉堞(zhì)干瘪(biē)擎起(qíng)
D、仇雠(chóu)弓弩(nǔ)玷污(diàn)对峙(zhì)
1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采 突兀 煞费苦心 左蹿右跳
B、肃穆 擦拭 谆谆告诫 语无论次
C、坦荡 遮蔽 暴露无疑 蓦然回首
D、警惕 磨挲 循循善诱 气急败坏
16、下列各句中,加点在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转眼间,这堂堂的大客厅就变成一个齐备的刑事房,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
栗。
B、位于市中心的金源大厦堪称本市的标志性建筑,35 层的大楼气宇轩昂,巍然
屹立,被人们称为“金融中心”。
C、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说:“今天这一幕,
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D、上自王,下至弄臣,也都恍然大悟,仓皇散开,急得手足无措,各自转了四
五个圈。
1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
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招生启事之后,立刻写信去报名。
B.学校文化建设只有基于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于生命境界的追求、个性
魅力的展示和精神成就的建树的需要,才能有不竭的动力。
C.国际政治现实主义认为,军事力量越强,对敌威慑力越大,遏制敌国不敢轻易
发动战争,进行军事挑衅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就越强。
D.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
代世界的黑格尔”。
18、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
B.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C.有幸聆听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讲座,终生受用。
D.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19、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C、举酒属客 D、不能喻之于怀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贤毕至,少长成集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引以为流觞曲水 8
⑥所以游目骋怀 ⑦足以极视听之娱 ⑧一死生为虚诞
A.①/②/③/④⑧/⑦/⑤⑥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②⑧/③⑤/⑧/④⑥ D.①⑥/②⑤/③/⑦/④⑧
21、下列对“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常人的看法是,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低层,①
________,然而有少数植物却能吃动物。它们能够捕食昆虫,如苍蝇、蚊子等,②
________;有时它们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蛙类、小蜥蜴、小鸟等,
所以又被称作食肉植物。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③________,可以分为被动捕捉
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被动捕捉型食肉植物,以自身的优势或特点来引诱昆虫,然
后把它们囚禁起来,消化吸收;主动捕捉型食肉植物,则要通过自身的运动,将猎
物捕获,再慢慢地消化。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
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人和事,
我们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
人和事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宁德二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质量检测
语文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9
第一部分:选择题
请同学们认清题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表。
1 2 3 4 7 8 9 11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第二部分:简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父亲的手指》
5、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
6、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
。
二、文言文阅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
②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三、诗歌鉴赏
12、有人评价这首诗”传‘闻’字之神“,是哪一联表达了“闻“字之神?请简
要分析。
。
13、名篇名句默写(10 分,每空 1 分)10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
舟, 。寄蜉蝣于天地, 。 ,
羡长江之无穷。
(2)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
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此地有 ,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①
②
③
第三部分: 写作
宁德二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1、C2、B3、C
2、解析:1、C 项中的“标准官帽”有误,无中生有,文中无相关信
息.
2、 A 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
了”;C 项“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错误,用双
翅区分官阶在宋代就有了,原文第四段为“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
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
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D 项,颠倒因果,由原文第六段“到了清初11
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
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可见,收留降
臣.笼络人心为因,允许穿明朝朝服.带明朝乌纱帽为果.
3、 A.原因推断错误,原因应是原文第二段“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
职的象征”;B.“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
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原文第三段为“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
了.”“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于文无据;D 项
“巩固清朝政权”错,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C.“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错误。
结合“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
“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
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
“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许亮的脸
渐渐地红了”等及兄弟两人的对话分析可知,文中没有许亮兄弟俩的
对比。故选 C。
结合“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
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
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分析可知,父亲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
结合“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
父亲笑笑”“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
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
机,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
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
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父亲回家
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我明天就去
卖刨木机还钱”等分析可知,父亲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结合
“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拐
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
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等分析
可知,父亲受伤后仍然努力笑,写出了父亲的坚韧。
结合“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
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
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
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等分析可知,
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结合“他不想再
去看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有嗡嗡声传来,
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堆里扒拉了好12
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好!但是……谁,谁来
拿?”“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
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等分析,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
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结合“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
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
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
秒钟。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等分析可知,归家后,他对父亲又了更
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感到惭愧。
4、C
5、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坚韧:
受伤后用微笑宽慰家人;断指之后,一人去医院,两处努力笑。
6、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和弟弟去寻
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归家后,父亲挣扎着坐起向
他们挤出微笑,使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武断和软弱
感到惭愧。
二、文言文阅读
7、B; 8、A; 9.D;
10.①黄浞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
案子使他获罪。
②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
管按实情回答。”
解析: 7、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
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
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B 项,原文标点:江以三十六人横行
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
以白赎。所以选 B。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 级。
8.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古文
知识的积累,联系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判断,A 项,古代男子 20 岁成年,行
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 18 岁。所以选 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9.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 项,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所以
选 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0.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
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13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考点:翻译
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
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
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
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浞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
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浞
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
获罪;查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
“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浞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
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侯蒙到了秦
州,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
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案件判定的结论还没有
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说:“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
如秦缪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
位变轻了。如今羌人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八员将领因此而死,这
是自残肢体啊。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吗?”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
一边,不再追究。
迁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近年郊庙祭祀提前办妥告成,尚书主管政
事。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
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一天,皇帝随便地
问:“蔡京这个人怎么样呢?”侯蒙回答说:“假使蔡京能够端正自己
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
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 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
朝廷商议贬值十分之七,府库主管官吏报告
说:“各部门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
变更。”侯蒙说:“我们府库之中有多少贮存?”官员回答道:“八千
缗。”侯蒙斥责道:“怎么有变革而我却不知道!”第二天,法令颁布。
又曾经有几件事侯蒙独自接受圣旨,蔡京不知道;蔡京侦探到这些事,
告诉皇帝,皇帝说:“侯蒙也这样吗?”将侯蒙贬为亳州知州。
宋江进犯京东,侯蒙上书说:“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
一带,官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清
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皇帝
说:“侯蒙身居外地却不忘君主,是忠巨。”命他任东平知府,还没有上
任就死了,终年六十八岁.14
(二)古诗歌
11、C;C 项,“表现出诗人的孤独”表述错误,“无人”表现的应
是夜深人静的状态。
12、①闻泉,即听泉,诗歌的颈联紧扣题目中的“闻”字来写景,
传出了“闻”字之神。
②诗人运用想象的手法,听到泉水声音的急速,想象着泉水在岩石上
曲折流淌的样子;听到泉水声音的低缓,想象着泉水在平坦的石头上
流淌的景象。
③视听结合,用视觉描写听觉(通感),紧扣“闻”字描写水奔流于
悬崖、低谷的景象,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具体生动,绘声绘色。
【解答】回答本题,首先应注重分析题干中的“传‘闻’字之神”的
意思,然后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闻”字写了哪些内容,
考虑“闻”字对主旨的表达以及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最后分析
概括即可。
13、略
14、C15、A16、B17、B18、A19、D20、A21、A
18 题 B.把问号改为逗号,这是在陈述。C.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D.把第二个和第三个顿号改为逗号,并列没在一个层面上。
22、【答案】①是要被动物吃的②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③,根据其捕
捉猎物方式的不同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再结合横线处上
下文意思补写即可.通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食肉植
物”.由第①空前“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低层”和其后“然而有少数
植物却能吃动物”可知此处所填句子应表示“植物是要被动物吃
的”;由②处以下“有时它们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
蛙类、小蜥蜴、小鸟等,所以又被称作食肉植物”和②空后的“分号”
可知,分号之前的句子和之后的句子是内容相近的并列成分,再根据
“它们能够捕食昆虫”可知,②处应填“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根
据③空以后内容“可以分为被动捕捉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可知分类
的标准是“捕捉猎物方式的不同”,故③处应填入“根据其捕捉猎物
方式的不同”.根据以上分析,所填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15
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
些人和事,我们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
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人和事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
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解答】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好命题作文,重点是审好题。这道作
文题的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忽视”,二是“世界”,三是
“曾”。
先说“忽视”。“忽视”的意思是“疏忽,不重视”。在写作中
可通过对比来体现,还应该揭示出原因,尤其是主观的、内在的原因。
再说“世界”。“世界”是“忽视”的对象,范围很广,如充满亲情
的世界、友情的王国、平凡人的世界、弱势群体的世界、深深震撼人
类心灵的自然界、道德世界、人文世界、自我世界……诚然,这些世
界的组成元素是人或物,但若只是就单个的人或物来写,而不注意突
出群体性,也就偏离了话题。所以我们可以把“世界”与“忽视”合
在一起思考:因为觉得亲人所为实属“应该”,而忽视“亲情”,在
“爱”的世界里幸福生活而不自知、不满足、不自省,显得淡然、冷
漠,对亲情世界熟视无睹;或因距离,或因自私,或因惰性,而忽视
朋友,不惦记,不牵挂,有用才联系,友情的王国化为乌有;向往崇
高,仰视伟大,看不起普通人,认为平凡没有意义,没有多少价值,
因此对凡人世界不入眼、不入心……
最后说“曾”。“曾”表时态,指“成为过去”。这个“曾”,明
示着过程,暗示着习惯。当“忽视”成为一种习惯时,带来的就只有
悲哀。抓住“曾”,实际上就是要致力于反思,反思我们因为什么“忽
视”那么多的美好的世界、有意义的世界、有价值的世界,反思我们
的“忽视”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从而再寻美好情感,再度咀嚼被我
们所忽视的世界里潜藏的价值与意义,完善自我,提升境界。
例文:
曾被我忽视的世界
汽车的引擎声交杂着喇叭声、叫骂声,在我脑中嗡嗡地回响。我
缩了缩脖子,将自己裹在温暖之中,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嘈杂与寒冷。16
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却又不巧赶上这场突来的大雪,使得本就
拥挤的交通更是一片混乱。一排排车歪七扭八地停在路上,一动不动,
与震天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似在举行着某种庄严的仪式。
母亲在一片混乱中,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较稳而不乱地踩着脚刹,
细针穿线般地从弯曲的“路”中挤出。
“妈你真厉害,这么乱的路都能走得出来!”我忍不住赞叹道。
“是吗,可能平时走多了,就习惯了吧。”母亲只是淡淡地回了一
句,丝毫没有觉得这有任何特别的。
平淡的一句话却令我一呆,它似一把钥匙一般,打开了沉寂在记
忆深处的某扇门。思绪慢慢想过去的时光追溯,回到了那纯真又无知
的烂漫年华。
雪,还在下着。
这雪连下了几天几夜,依旧没有停的迹象。地面被裹上了一层厚
厚的雪毯,连走路似乎变得很困难。
我坐在母亲自行车的后座上,伸开双臂轻搂着母亲的腰,感受着
那份令人心醉的温度。
这是我每天最享受的时刻。坐在母亲的单车上,前往学校。这段
路程虽然不远,但那份惬意却是言语无法形容的。
母亲的自行车似乎从来不会颠簸,哪怕路以被厚厚的雪掩埋,仍
旧可以一路平稳地骑过。正因为这样的安全感,我甚至有几次在这不
远的路途上沉入了梦乡,到了学校依旧没有醒来。
犹记得有一次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自行车从来不会抖啊?”
在童年的我的眼里,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母亲似乎总能轻易地看出
路上每一个坎坷之处,然后轻易地一一绕过。
我还模糊地记得当时母亲的表情,似闪过一丝惊讶,然后她笑了
笑,慈祥地拍着我的头道:“妈这条道走多了。”
…….
思绪回到现在,竟发现已到了校门口。
“是不是又睡着了,到了学校还不下车。”母亲笑着问了问
“哦,我…我马上走。”思绪依旧飘荡中。
突然母亲加了一句:“天冷了,注意保暖。”
我身体一震,记忆又回到了十数年前那熟悉的场景。
“宝贝,别睡了,到学校了。”母亲下了车,拍了拍自行车后座上
的我。
我睡眼朦胧地下了车,背上书包向学校走。突然母亲叫住了我:
“冬天了,好好穿衣服,别冻着自己。”
“哦”
……17
走下车去,看着母亲开车慢慢远去,亦如十数年前望着母亲骑着
单车的背影慢慢消失。
不知为什么,雪似乎感觉有些小了,身体的温度也渐渐回暖。我
不禁笑了笑,十数年的光阴,我从未曾发现,原来在我漫漫人生路的
旅程中,你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