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三)(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浙江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三)(Word版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综合模拟卷(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港珠澳大桥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正式开通,这座当今世界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 海大桥使用了大量的各类材料:路面使用了进口的湖底天然沥青和混凝土、承台和塔座等部 位使用了双相不锈钢钢筋、抗震方面使用了新型高阻尼橡胶和钢板。关于这些材料的说法错 误的是(  ) A.沥青主要成分是有机物,也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混凝土中含有的水泥、沙子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结构的途径防锈蚀 D.橡胶一定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答案 D 解析 沥青是石油分馏后剩余的固态烃,所以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故 A 正确;混凝 土中含有的水泥、沙子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及其硅酸盐,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B 正确;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故 C 正确;橡胶有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之分,则橡胶不一定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 D 错误。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 20 的 Ar 原子:2018Ar B.Na2O 的电子式: C.F-的结构示意图: D.NaHCO3 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答案 B 解析 A 项,中子数为 20 的 Ar 原子为 3818Ar,错误;B 项,Na2O 是由 Na+与 O2-通过离子键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正确;C 项,F-的结构示意图为 ,错误;D 项,NaHCO3 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HCO-3 H++CO2-3 ,错误。 3.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A.CH4 B.CH2==CH2 C.CO2 D.N2 答案 C 解析 A、B 两项中的氢原子都只满足 2 电子稳定结构;D 项,N2 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食盐水中:Fe2+、NH+4 、Cl-、SO2-4 B.氯化铁溶液中:Mg2+、K+、Cl-、SCN- C.苏打溶液中:Ca2+、Al3+、Cl-、NO-3 D.白醋中:K+、Na+、CO2-3 、SO2-4 答案 A 解析 食盐水中 Fe2+、NH+4 、Cl-、SO 2-4 之间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 A 符合题意; 氯化铁溶液中的 Fe3+与 SCN-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B 不符合题意;白醋显酸性,碳酸 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 D 不符合题意;苏打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Ca2+、Al3+均不能大 量共存,故 C 不符合题意。 5.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 A.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5SO2+2H2O+2MnO-4 ===2Mn2++5SO2-4 +4H+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C.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SiO2-3 +2H+===H2SiO3↓ D.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 3Cu2++2Fe===2Fe3++3Cu 答案 D 解析 Fe3+氧化性大于 Cu2+,所以 Cu2+只能将 Fe 氧化到 Fe2+,因而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 的铁粉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Fe2++Cu,D 项错误。 6.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 A、B,发生可逆反应:A(s)+ 2B(g)2C(g),下列说法中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容器内 A、B、C 的浓度之比为 1∶2∶2 B.单位时间内消耗 0.2 mol·L-1 B 同时生成 0.2 mol·L-1 C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容器内 B 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 D 解析 平衡状态时,容器内 A、B、C 的浓度之比可能为 1∶2∶2,也可能不是,与各物质的 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 A 错误;单位时间内消耗 0.2 mol·L-1B 同时生成 0.2 mol·L-1C, 都体现的正反应方向,故 B 错误;两边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故 C 错误;容器内 B 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 D 正确。 7.常温下 0.1 mol·L-1 醋酸溶液的 pH=a,下列能使溶液 pH=a+1 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 10 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 0.2 mol·L-1 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答案 B 解析 稀释到原来的 10 倍,如果是强酸则 pH 等于 a+1,但弱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H 略 小,不选 A;加入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左移,氢离子浓度减小, pH 可能是 a+1,选 B;加入盐酸,pH 减小,不选 C;提高温度,促进电离,pH 减小,不 选 D。 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 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 a>b B.已知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 4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 C.已知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 1 D.已知 CH4(g)+H2O(g)===CO(g)+3H2(g) ΔH=206.1 kJ·mol–1,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 ΔH 减小 答案 B 解析 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则 a<b,A 错误; 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醋酸是弱酸, 其电离过程吸热,40.0 g 即 1 mol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 B 正确;燃烧热是指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气态水的能量高于 液态水的能量,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 ΔH<-241.8 kJ·mol-1,C 错误;反应 热只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与反应条件无关,因此反应过程中 使用催化剂,ΔH 不变,但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D 错误。 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2 g CO2 与足量镁粉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1NA B.常温下,pH=12 的碳酸钠溶液中含 OH-的数目为 0.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l 中含有的 H 原子数目为 3NA D.23 g 分子式为 C2H6O 的有机物中含有—OH 数目一定为 0.5NA 答案 C 解析 2.2 g CO2 即 0.05 mol,一个 CO2 反应后转移 4 个电子,即共转移 0.2 mol 电子,故 A 错误;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溶液中的微粒数目,故 B 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l 为 1 mol,1 mol CH3Cl 含有 3 mol H 原子,即 3NA,故 C 正确;分子式为 C2H6O 的化合物可能 是不含有—OH 的二甲醚,故 D 错误。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 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药品时,必须先称小烧杯的质量,再称量加入试剂后的总质量,两 者之差即为药品的质量 C.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在 4 mL 0.1 mol·L-1 的 K2Cr2O7 溶液中滴加数滴 1 mol·L-1 的 NaOH 溶液,溶液颜色从橙 色变成黄色 答案 B 解析 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药品时,由于在其面板上有去皮按钮,所以将盛装药品的小烧杯 放上,去皮后就可以直接称量得到药品的质量,B 错误;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因为泡沫灭火器中含有水,所以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正确;在 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2-7 (橙色)+H2O2CrO2-4 (黄色)+2H+,加碱中和氢离 子,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黄,D 正确。 11.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 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 Z 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己,甲+ 丙===戊+己;0.1 mol·L-1 丁溶液的 pH 为 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 1 mol 电子 B.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3 周期ⅣA 族 C.原子半径:W>Z>Y>X D.1.0 L 0.1 mol·L-1 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 0.1 mol 答案 A 解析 由 0.1 mol·L-1 丁溶液的 pH 为 13(25 ℃),丁是一元强碱且其中的金属元素在短周期, 甲+乙===丁+己,甲+丙===戊+己;则“己”是氧气,“丁”是氢氧化钠,那么甲是 Na2O2,乙是水,丙是二氧化碳,戊是碳酸钠,因此 X 为氢元素、Y 为碳元素、Z 为氧元素、 W 为钠元素;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1 mol Na2O2 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1 mol,A 正确;Y 为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2 周期ⅣA 族,B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X 为氢元素、Y 为碳元素、Z 为氧元素、W 为钠元素,则原 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C>O>H,即 W>Y>Z>X,C 错误;戊是碳酸钠,在碳酸钠溶液 中,CO 2-3 水解生成 HCO -3 和 OH-,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大于 0.1 mol,D 错误。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如图有机物的命名为 2,3­二甲基­3­乙基戊烷 B.结构为…—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元链节是乙炔 C.总物质的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 CO2 量不变 D. 化学式为 C10H14O,可以发生取代反应、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答案 B 解析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CH3)(CH2CH3)CH2CH3,按系统命名法,该有机 物的命名为 2,3­二甲基­3­乙基戊烷,A 正确;结构为…—CH==CH—CH==CH—CH==CH—… 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元链节是—CH==CH—,B 错误;乙炔、乙醛的分子式中都含有 2 个 C 原子,1 mol 乙炔耗氧量=(2+2 4) mol=2.5 mol,1 mol 乙醛耗氧量=(2+4 4-1 2) mol=2.5 mol, 总物质的量一定时,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 CO2 量不变,C 正确;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10H14O,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 甲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 正确。 13.随着各地“限牌”政策的推出,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届的“新宠”。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 的是钴酸锂(LiCoO2)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 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 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 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电池反应 式 LixC6+Li1-xCoO2放电 充电 C6+LiCo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题意分析可知该隔膜只允许 Li+通过,放电时 Li+从左边流向右边 B.放电时,正极锂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充电时 B 作阳极,该电极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D.废旧钴酸锂(LiCoO2)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 Li+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LixC6-xe-===C6+xLi+、正极反应式为 Li1 -xCoO2+xLi++xe-===LiCo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 所以 A 是负极、B 是正极。据题意分析可知该隔膜只允许 Li+通过,放电时 Li+从左边流向 右边,A 正确;无论放电还是充电,Li 元素化合价都是+1 价,所以化合价不变,B 正确; 充电时,B 电极是阳极,放电时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Li1-xCoO2 +xLi++xe-===LiCoO2,C 正确;根据电池反应式知,充电时锂离子加入石墨中,D 错误。 14.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 在溶液中可生成 ClO2、HClO2、ClO-2 、Cl-等,其中 HClO2 和 ClO2 都具有漂白作用,但 ClO2 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 ℃时各组分含量随 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 析不正确的是(  )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 ℃时,HClO2 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a=10-6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 pH 为 3 D.25 ℃时,同浓度的 HClO2 溶液和 NaClO2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 Cl-),混合溶液中则有 c(HClO2)+2c(H+)=c(ClO-2 )+2c(OH-)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以得出:碱性条件下 ClO -2 浓度高,即在碱性条件下亚氯酸钠较稳定,故 A 正 确;HClO2 的电离平衡常数 K=c(ClO-2 )·c(H+) c(HClO2) =10-6,故 B 正确;HClO2 和 ClO2 都具有漂 白作用,但 ClO2 有毒,则漂白剂的最佳 pH 应该是 4~5,故 C 错误;依据电荷守恒:c(H+) +c(Na+)=c(ClO-2 )+c(OH-)①,依据物料守恒得出:2c(Na+)=c(ClO-2 )+c(HClO2)②,联立 ①②消去钠离子:c(HClO2)+2c(H+)=c(ClO-2 )+2c(OH-),故 D 正确。 15.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已知:2KMnO4 +16HCl===2KCl+5Cl2↑+2MnCl2+8H2O,向 KMnO4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 培养皿扣在上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 处变蓝、b 处变棕红说明非金属性:Cl2>Br2>I2 B.c 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 Cl2 与 H2O 反应生成 HCl C.d 处立即褪色说明 Cl2 与 H2O 反应生成 HClO D.e 处变血红说明 Cl2 与 Fe2+反应生成 Fe3+ 答案 D 解析 Cl2 分别与 KI、NaBr 作用生成 I2、Br2,a 处变蓝、b 处变棕红色,可证明氧化性:Cl2 >I2、Cl2>Br2,无法证明 I2 与 Br2 之间氧化性的强弱,则无法证明非金属性:Cl2>Br2>I2, 选项 A 错误;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H+使试纸变红,HClO 具有漂 白性,可使试纸褪色,则 C 处先变红后褪色,能证明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质, 选项 B 错误;Cl2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了氢氧化钠,红色褪去, 不能证明生成物质是 HClO,选项 C 错误;Cl2 将 Fe2+氧化为 Fe3+,试纸变为血红色,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证明还原性 Fe2+> Cl-,选项 D 正确。 16.有一未知的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由水电离产生的 H+、OH -):H+、NH+4 、K+、Mg2+、Cu2+、Al3+、NO-3 、CO2-3 、SO2-4 ,现取三份 100 mL 溶液进 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 AgNO3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 BaCl2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6.99 g。 ③第三份逐滴滴加 NaOH 溶液,测得沉淀与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 H+、Cu2+、CO2-3 B.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 K+、NO-3 C.实验所加的 NaOH 的浓度为 2 mol·L-1 D.原溶液确定含 Mg2+、Al3+、NH+4 ,且 n(Mg2+)∶n(Al3+)∶n(NH+4 )=1∶1∶2 答案 B 解析 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不含有颜色的离子,故 Cu2+一定不存在;通过图像知,在加 入过量的 NaOH 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 H+;沉淀部分溶解,推断一 定含有 Al3+;K+不能和中学常见物质反应产生特殊现象,只能用焰色反应判断,则不能确 定是否含 K+;①第一份加足量 AgNO3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推断一定有 CO2-3 、SO 2-4 两种中的一种或两种。因通过图像知含有 Al3+;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所以推断一定不含有 CO2-3 、一定含有 SO2-4 ;②第二份加足量 BaCl2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6.99 g,推断生成 3×10-2 mol BaSO4,所以 n(SO2-4 )=3×10-2 mol;③第三份逐滴滴加 NaOH 溶液,测得沉淀与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通过图像知, 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 H+,沉淀部分溶解, 推断一定含有 Al3+;图像中有一段水平线,说明加入 OH-时无沉淀生成,有 NH+4 ,NH+4 + OH-===NH3·H2O,最后溶液中有沉淀,说明溶液中含 Mg2+,通过此实验无法判断是否含有 K+。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不存在 H+、Cu2+、CO2-3 ,A 正确;原溶液确定含有 Mg2+、 Al3+、NH+4 ,由图可知,沉淀量最大时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且 n[Mg(OH)2]+n[Al(OH)3] =0.02 mol,沉淀最小时,为氢氧化镁,故 n[Mg(OH)2]=0.01 mol,故 n[Al(OH)3]=0.02 mol- 0.01 mol=0.01 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 n(Al3+)=n[Al(OH)3]=0.01 mol,根据 Al3++3OH- ===Al(OH)3↓,需 OH- 0.03 mol;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原溶液中 n(Mg2+)=n[Mg(OH)2]=0.01 mol,根据 Mg2++2OH-===Mg(OH)2↓,需 OH- 0.02 mol;生成沉淀最大量时需 OH- 0.05 mol,由图可知消耗 NaOH 25 mL,所以 c(NaOH)=n V=0.05 mol 0.025 L =2 mol·L-1;根据 NH+4 +OH -===NH3·H2O,所以可得到 NH +4 的物质的量为 0.01 L×2 mol·L-1=2×10-2 mol,则 n(Mg2+) ∶n(Al3 + )∶n(NH+4 )∶n(SO2-4 ) = 0.01 mol∶0.01 mol∶2×10 - 2 mol∶3×10 - 2 mol = 1∶1∶2∶3,由电荷守恒可知 1×2+1×3+2×1>3×2,则应存在 NO-3 ,B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 5 个大题,共 52 分) 17.(8 分)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2O3,含 SiO2、Fe2O3、MgO 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 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 Al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 SiO 2-3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滤液 B 中含 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填试剂名称)。 (4)滤液 E、K 中共同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答案 (1)Al2O3+6H+===2Al3++3H2O (2)SiO2+2OH-===SiO2-3 +H2O (3)硫氰化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NaHCO3 制纯碱(或作发酵粉等合理答案均可)解析 铝土矿中的成分能与盐酸反应的有 Al2O3、Fe2O3、MgO,不反应的是 SiO2,所以固体 A 为 SiO2,滤液 B 中有 Al3 +、Fe3 +、Mg2 +,再加入过量烧碱,Al3 ++4OH -===AlO-2 + 2H2O ,Fe3 ++3OH -===Fe(OH)3↓ ,Mg2 ++2OH -===Mg(OH)2↓ ,沉淀 C 为 Fe(OH)3 、 Mg(OH)2 的混合物,滤液 D 为 NaCl、NaAlO2、NaOH(过量)溶液,NaOH、NaAlO2 能与 CO2 反应,NaOH+CO2===NaHCO3,NaAlO2+2H2O+CO2===Al(OH)3↓+NaHCO3,滤液 E 为 NaCl、NaHCO3 溶液,沉淀 F 为 Al(OH)3,Al(OH)3 灼烧得到 Al2O3。铝土矿中能与 NaOH 溶 液反应的有 Al2O3、SiO2,Al2O3+2NaOH===2NaAlO2+H2O,SiO 2+2NaOH===Na2SiO3+ H2O,其余均不反应,所以固体 X 为 Fe2O3、MgO。 18.(8 分)以冶铝的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制取超细 α­氧化铝,既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 的利用率。已知铝灰的主要成分为 Al2O3(含少量杂质 SiO2、FeO、Fe2O3),其制备实验流程 如下: (1)铝灰中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 30%的 H2O2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4[NH4Al(SO4)2·12H2O] =====1 240 ℃ 2Al2O3+2NH3↑+N2↑+5SO3↑+3SO2↑+53H2O,将产生的 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足量饱和 NaHSO3 溶液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 H2O(g)外还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KMnO4 溶 液 褪 色 (MnO -4 还 原 为 Mn2 + ) ,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2O3+3H2SO4===Al2(SO4)3+3H2O (2)SiO2 (3)2Fe2++H2O2+2H+===2Fe3++2H2O (4)①N2 ②SO3、NH3 ③2MnO-4 +5SO2+2H2O===2Mn2++5SO2-4 +4H+ 解析 (2)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则图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SiO2。 (3)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2Fe3++2H2O。 (4)①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NH4Al(SO4)2·12H2O] =====1 240 ℃ 2Al2O3+2NH3↑ +N2↑+5SO3↑+3SO2↑+53H2O,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氨气和三氧化 硫溶解,剩余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剩余的气体 N2 采用 排水法收集,即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氮气。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足量饱和 NaHSO3 溶液 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 H2O(g)外还有 SO3、NH3。③二氧化硫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导致 KMnO4 溶液褪色,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锰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MnO-4 +5SO2+2H2O===2Mn2++5SO2-4 +4H+。 19.(12 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工业上用天然气为原料, 分为两阶段制备甲醇: (i)制备合成气:CH4(g)+H2O(g)CO(g)+3H2(g) ΔH1=206.0 kJ·mol-1 (ii)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Δ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合成气:将 1.0 mol CH4 和 2.0 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 100 L),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i);CH4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已知 100 ℃时达到平衡的时间为 5 min,则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 率为:v(H2)=________。 ②图中 p1________(填“”或“=”)p2。 ③为解决合成气中 H2 过量而 CO 不足的问题,原料气中需添加 CO2,发生反应如下: CO2(g)+H2(g)CO(g)+H2O(g),为了使合成气配比最佳,理论上原料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 体积比为______。 (2)合成甲醇:在 Cu2O/ZnO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向 2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CO(g)和 2 mol H2(g),发生反应(ii),反应过程中,CH3OH 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及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ii)需在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②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 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的 CO2 有利于维持 Cu2O 的 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在 500 ℃恒压条件下,请在图中画出反应体系中 n(CH3OH)随时间 t 变化的总趋势图。 (3)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3OH(g)+ CO(g)HCOOCH3(g) ΔH=-29.1 kJ·mol-1,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①从反应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效率”看,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是________ Pa(填“3.5×106”“4.0×106”或“5.0×106”)。 ②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 80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0.003 mol·L-1·min-1 ②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