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模拟卷(六)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B.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LED 光源中的氮化镓(GaN)熔点为 1 700 ℃,属分子晶体
D.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 A
解析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A 正确;光导纤维主要原料为二氧化
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 错误;熔点高,属于原子晶体,C 错误;蛋白质由 C、H、O、
N、S、P 等多种元素组成,D 错误。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B.CH2F2 的电子式:
C.HClO 的结构式:H—O—Cl
D.CO2 的比例模型:
答案 C
解析 硝基中氮原子应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A 错误;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大,模型
比例不对,D 错误。
3.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
A.检验试液中的 SO2-4 :试液 ― ― ― ― →足量稀硝酸
无沉淀 ― ― →BaCl2
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 SO2-3 :试液 ― ― →浓盐酸
气体 ― ― →品红
褪色
C.检验试液中的 I-:试液 ― ― →H2O2
棕黄色溶液 ― ― ―→淀粉溶液
蓝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 CO2-3 :试液 ― ― ― ― ―→足量稀 BaCl2
白色沉淀 ― ― ― ― →足量稀盐酸
沉淀溶解
答案 C
解析 若溶液中含有 SO2-3 ,加入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反应生
成白色沉淀,选项 A 错误;试液中加入浓盐酸产生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该气体也可能是氯气,
选项 B 错误;试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遇淀粉变蓝,选项 C 正确;若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试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溶解,选
项 D 错误。
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
2O2-2 +2H2O===4OH-+O2↑
B.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酸化的双氧水:
2Fe2++2H++H2O2===2Fe3++2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
HCO-3 +OH-===CO2-3 +H2O
D.AlCl3 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
Al3++4NH3·H2O===AlO-2 +4NH+4 +2H2O
答案 B
解析 过氧化钠是氧化物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Na 2O2 +
2H2O===4Na++4OH-+O2↑,故 A 错误;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酸化的双氧水:2Fe2++2H++
H2O2===2Fe3++2H2O,故 B 正确;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Ca2++2HCO-3 +2OH
-===CaCO3↓+2H2O+CO2-3 ,故 C 错误;氢氧化铝难溶于氨水,AlCl3 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
过量:Al3++3NH3·H2O===Al(OH)3↓+3NH+4 ,故 D 错误。
5.在 2 L 密闭容器中将 4 mol 气体 A 和 2 mol 气体 B 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3A(g)+
2B(g)xC(g)+2D(g)。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 1.6 mol C,又测得反应速率 v(D)=0.2
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4
B.B 的转化率为 60%
C.A 的平衡浓度是 2.8 mol·L-1
D.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 0.94 倍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三段式
3A(g)+2B(g)xC(g)+2D(g)
起始浓度/mol·L-1 2 1 0 0
变化浓度/mol·L-1 0.6 0.4 0.8 0.2×2=0.4
平衡浓度/mol·L-1 1.4 0.6 0.8 0.4
根据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x=4,A 项正确;B 的转化率为0.4
1 ×100%=40%,
B 项错误;A 的平衡浓度是 1.4 mol·L -1,C 项错误;p 平∶p 始=(1.4+0.6+0.8+0.4)∶3=
3.2∶3,D 项错误。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入醋酸溶液中直至过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B.将 CH3COOH 溶液从 20 ℃升温至 30 ℃,溶液中 c(CH3COO-)
c(CH3COOH)c(OH-)增大
C.HCl 是强电解质,所以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D.向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CH3COOH)
c(H+) 减小
答案 D
解析 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入醋酸溶液中直至过量,反应过程中先生成醋酸钠,促进水
的电离,后氢氧化钠过量,水的电离又受到抑制,因此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A 错误;
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但 Ka、Kw 均增大, c(CH3COO-)
c(CH3COOH)c(OH-)= c(CH3COO-)c(H+)
c(CH3COOH)c(OH-)c(H+)=Ka
Kw,
无法判断比值变化情况,B 错误;HCl 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但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C 错误;稀释后 c(CH3COO-)减小,稀释的同时,促进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而温度不变,Ka=
c(CH3COO-)c(H+)
c(CH3COOH) 不变,则溶液中 c(H+)
c(CH3COOH)增大,因此c(CH3COOH)
c(H+) 减小,D 正确。
7.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 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ΔH1=571.6 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ΔH2=131.3 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ΔH3=206.1 kJ·mol-1
A.由反应①知 H2 的燃烧热为 571.6 kJ·mol-1
B.反应②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反应③若改用新催化剂,ΔH3 不变化
D.反应 CH4(g)===C(s)+2H2(g)的 ΔH=74.8 kJ·mol-1
答案 A
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由
反应①知 H2 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A 错误;反应②的焓变大于 0,说明该反应为吸热
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正确;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
率,但是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所以使用催化剂后 ΔH3 不变,C 正确;根据盖斯定律,③-
②可得:反应 CH4(g)===C(s)+2H2(g)的 ΔH3=206.1 kJ· mol-1-131.3 kJ· mol-1=74.8 kJ· mol-
1,D 正确。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或 CCl4 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CO2 和 SiO2 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PCl3 和 Na2O2 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D.24Mg34S 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 1∶1
答案 C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 A 错误;CO2 晶体熔化时,克服
分子间作用力,SiO2 晶体熔化时克服共价键,故 B 错误;PCl3 和 Na2O2 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
层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C 正确;24Mg 含有 12 个电子、12 个中子;34S 含有 16 个电子、
18 个中子,24Mg34S 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 28∶30,故 D 错误。
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氯气
B.用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 HCl 气体
C.用丙装置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D.用丁装置分离乙酸与乙醇
答案 C
解析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反应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常温下二者不反应,不能制备氯气,
故 A 错误;二者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杂,故 B 错误;溴易溶于苯,可
萃取分离,故 C 正确;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附近,故 D 错误。
10.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无味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加硝酸,再滴加 BaCl2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SO2-4
B 先加入 H2O2 溶液,再加 KSCN 溶液 生成血红色溶液 原溶液中有 Fe3+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 Na+、无 K+
D
滴加稀 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有 NH+4答案 D
解析 先加硝酸,再滴加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 Ag+、SO 2-3 或 SO2-4 ,故
A 错误;先加入 H2O2 溶液,再加 KSCN 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原溶液中有 Fe3+或 Fe2+,
故 B 错误;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 Na+、不能确定是
否有 K+,故 C 错误;滴加稀 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蓝,说明有氨气放出,原溶液中有 NH+4 ,故 D 正确。
11.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6。Y 的
原子半径比 X 的大,X 与 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B.元素 X、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元素 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X 的强
D.Y、W 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均能溶解 Z 的氢氧化物
答案 D
解析 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 是 Al 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与 W 同主族,W、X 是第ⅣA~ⅦA 族元素;Y 的原子半径比 X 的大,X、Y 分别在 2 个
不同周期;Y 是第ⅠA 或第ⅡA 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6,所以 W、X 是第ⅥA
族元素,X 是 O 元素、W 是 S 元素;Y 是第ⅠA 族元素,Y 是 Na 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
序:r(W)c(OH-)>c(H+)
答案 D
解析 c(HA)
c(A-)=c(H+)
Ka ,HA 溶液加水稀释,c(H+)降低,Ka 不变,所以比值减小,A 项正确;
根据 KHA=c(A-)·c(H+)
c(HA) = 10-7x
100-x,B 项正确;当滴定分数为 100 时,酸碱恰好反应生成盐,
盐促进水的电离,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 项正确;当滴定分数大于 100 时,溶液中
离子浓度关系可能存在:c(Na+)>c(OH-)>c(A-)>c(H+),D 项错误。
15.从海带中提取碘,可经过以下实验步骤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灼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只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烧杯、玻璃棒
B.在上述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I-+H2O2===I2+2OH-
C.在提取碘单质时,用酒精作萃取剂
D.在分液时,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 D
解析 在灼烧过程中用到坩埚,不能用烧杯,A 项错误;上述氧化过程是在酸性环境中发生
的,离子方程式为 2I-+H2O2+2H+===I2+2H2O,B 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为提取
碘单质的萃取剂,C 项错误;为防止污染,在分液时,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项正确。
16.某溶液可能含有 Al3+、NH+4 、Fe2+、Na+、CO2-3 、SO2-4 、Cl-、NO -3 中的若干种,若
在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并得到 X 溶液,对 X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忽略水的电离,且原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 0.5 mol·L-1)( )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NH+4 、Fe2+、SO2-4 、Cl-
B.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NO -3 和 Al3+
C.白色沉淀 C 可能是 Al(OH)3D.沉淀 B 可能是 Fe(OH)2 和 Fe(OH)3 的混合物
答案 A
解析 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根离子,并得到 X 溶液,
溶液中加入硝酸钡,产生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说明气体为一氧化氮,则溶液中有被
硝酸根氧化的离子,说明含有亚铁离子,则加入盐酸时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原溶液中
不含硝酸根离子。因为不含碳酸根离子,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生成了硫酸
钡沉淀,溶液 A 中含有过量的硝酸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气体,说明原溶液含
有铵根离子,沉淀 B 为氢氧化铁,溶液 B 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 C,肯定含有碳
酸钡沉淀,不能说明是否含铝离子。根据离子浓度相同和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分析,溶液中还
含有氯离子。故含有 NH+4 、Fe2+、SO2-4 、Cl-四种离子,则不含有铝离子和钠离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 5 个大题,共 52 分)
17.(8 分)A、B、C 是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的元素不超过三种,并
有下列转化关系:
其中化合物 D 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
化合物 D+3单质甲―→3化合物 A+2化合物 B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 A、B、C、D 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常温下,A 和 B 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为 C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化合物 B 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生这种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 D 另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葡萄糖 乙醇
(2)水和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的
(3)大量燃烧含碳燃料、人口膨胀、森林大面积砍伐等
(4)CH3—O—CH3
解析 A、B、C 是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化合物,则 A、B、C 可能为水、糖类、油、蛋白
质等,人呼吸时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是与生命运动相关的化合物,根据“目
前,化合物 B 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可推知 B 为二氧化碳,
化合物 A 与化合物 B(CO2)反应生成单质甲和化合物 C,由于水和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下
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所以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知 A 为水,甲为氧气,化合物 C 为葡萄
糖,葡萄糖能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则化合物 D 为乙醇,据此回答。18.(8 分)无水 AlCl3 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食品膨松剂等。工业上可由铝土矿(主要成分
是 Al2O3 和 Fe2O3)和焦炭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AlCl3、FeCl3 分别在 183 ℃、315 ℃时升华。
(1)Cl2 的电子式________。
(2)氯化炉中 Al2O3、Cl2 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炉气中残余的少量 Cl2,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700 ℃时,升华器中物质经充分反应后需降温实现 FeCl3 和 AlCl3 的分离。请选择合适的温
度范围______(填字母)。
a.低于 183 ℃
b.介于 183 ℃和 315 ℃之间
c.高于 315 ℃
(4)样品(含少量 FeCl3)中 AlCl3 含量可通过下列操作测得(部分物质略去)。
m 克样品 ― ― ― ―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NaAlO2 溶液 ― ― ―→过量 CO2
过滤 Al(OH)3 ― ― →△
冷却 n 克 Al2O3
计算该样品中 AlCl3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用 m、n 表示,不必化简)。
答案 (1)
(2)Al2O3+3Cl2+3C =====高温
2AlCl3+3CO
Cl2+2OH-===ClO-+Cl-+H2O
(3)b
(4)
n
102 × 2 × 133.5
m ×100%
解析 (1)Cl2 的电子式为 。
(2)氯化炉中 Al2O3、Cl2 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Al2O3+3Cl2+3C =====高温
2AlCl3+3CO;炉气中残余的少量 Cl2,可用 NaOH 溶液吸收生成
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O-+Cl-+H2O。(3)AlCl3、FeCl3
分别在 183 ℃、315 ℃时升华,为实现 FeCl3 和 AlCl3 的分离让温度介于 183 ℃和 315 ℃之间,
使氯化铝升华。(4)n g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物质的量为n
102×2 mol,根据元素守恒,样品中 AlCl3的 物 质 的 量 为 n
102×2 mol , 质 量 为 n
102×2×133.5 g , 该 样 品 中 AlCl3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n
102 × 2 × 133.5
m ×100%。
19.(12 分)煤粉中的氮元素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②中 NH3 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
a.空气 b.CO c.KNO3 d.NH3
(3)已知:N2(g)+O2(g)===2NO(g) ΔH=a kJ·mol-1
N2(g)+3H2(g)===2NH3(g) ΔH=b kJ·mol-1
2H2(g)+O2(g)===2H2O(l) ΔH=c kJ·mol-1
反应后恢复至常温常压,①中 NH3 参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 NO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 知 电 解 池 的 阴 极 室 中 溶 液 的 pH 在 4 ~ 7 之 间 , 写 出 阴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
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 NO 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2)bd
(3)4NH3(g)+6NO(g)===5N2(g)+6H2O(l) ΔH=(3c-3a-2b) kJ·mol-1
(4)2HSO-3 +2e-+2H+===S2O2-4 +2H2O 2NO+2S2O2-4 +2H2O===N2+4HSO-3
解析 (1)②中 NH3 与氧气反应生成 NO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催化剂
△ 4NO
+6H2O。
(2)③中实现的化学反应是由 NO 生成 N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到 0 价,NO 作氧化剂,
所以加入的物质必须具有还原性,符合条件的有 CO 和 NH3,选 bd。
(3)根据盖斯定律,将三个方程式进行组合,消去无用的氢气、氧气,则 NH3 和 NO 反应生成氮
气和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6NO(g)===5N2(g)+6H2O(l) ΔH=(3c-3a-2b) kJ·mol-1。(4)根据电解池装置图可知,在阴极 HSO -3 得电子生成 S2O2-4 ,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
+2e-+2H+===S2O2-4 +2H2O,在吸收池中 NO 和 S2O 2-4 反应生成氮气和 HSO-3 ,再根据化
合价升降相等、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则吸收池中除去 NO 的原理为 2NO+2S2O2-4 +
2H2O===N2+4HSO-3 。
20.(12 分)实验室以 2丁醇( )为原料制备 2氯丁烷( ),实
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略去未画),相关数据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2丁醇 -114.7 99.5
2氯丁烷 -131.3 68.2
以下是实验步骤:
步骤 1:在圆底烧瓶内放入无水 ZnCl2 和 12 mol·L-1 浓盐酸,充分溶解、冷却,再加入 2丁
醇,加热一段时间。
步骤 2:将反应混合物移至蒸馏装置内,蒸馏并收集 115 ℃以下馏分。
步骤 3:从馏分中分离出有机相,依次用蒸馏水、5% NaOH 溶液、蒸馏水洗涤,再加入 CaCl2
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 4:滤液经进一步精制得产品。
(1)加入烧瓶的物质中,有一种是催化剂,该物质是____________。
(2)反应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内所盛液体可以是________。
(3)用 NaOH 溶液洗涤时操作要迅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用蒸馏水
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4)步骤 4 精制过程中不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a.布氏漏斗 b.抽滤瓶
c.蒸馏烧瓶 d.冷凝管
答案 (1)无水 ZnCl2
(2)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 水(或者碱液)
(3)防止 2氯丁烷水解,减少 2氯丁烷挥发 除去残留的 NaOH(4)ab
解析 (1)醇和盐酸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加入烧瓶的物质中,无水氯化锌是催化剂。
(2)球形冷凝管是用来回流挥发出的 2丁醇和 2氯丁烷;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吸
收需要防倒吸,倒扣在烧杯中的漏斗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烧杯中液体为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3)卤代烃在强碱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醇,二氯丁烷沸点低易挥发,用 NaOH 溶液洗涤时要迅
速,其原因是防止 2氯丁烷水解,减少 2氯丁烷挥发,第二次用蒸馏水洗涤是除去其中的氢
氧化钠溶液。
(4)滤液经进一步精制得产品,精制的操作为蒸馏,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抽滤,所
以不需要布氏漏斗、抽滤瓶。
21.(12 分)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化合物 B 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
(2)上述反应中,过程②属于________反应。
(3)若过程①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且另一种产物有 HBr,写出由 A 到 B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诺洛芬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Ⅰ.能与 NaHCO3 反应放出 CO2,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分子中有 6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 的
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 ― ― ―→浓 H2SO4
170 ℃ CH2==CH2 ― ― ―→H2
催化剂/ △ CH3CH3
答案 (1)醚键 羰基(2)还原(或加成)
(3) + ― ― ― ― →K2CO3,Cu
+HBr
(4) (或
或 或
)
(5) ― ― ― ― ―→NaBH4
或 H2/催化剂 ― ― →PBr3
― ― →NaCN
― ― →H2O/H+
。
解析 (1)根据有机化合物 B 的结构简式可知,B 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和羰基。
(2)上述反应中,过程②是羰基生成醇羟基的过程,有机物 C 与 B 相比,碳氧双键与氢气发生
了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3)过程①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反应产物有 HBr,再对比有机物 A、B 结构简式的特点,可写
出 由 A 到 B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 ― ― ― →K2CO3,Cu
+HBr。
(4)非诺洛芬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Ⅰ.能与 NaHCO3 反应放出 CO2,说明含有羧基,
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Ⅱ.分子中有 6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或
或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