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泉港区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泉州泉港区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泉港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期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32 题 48 分) 1.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 1 号墓出土 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 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 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山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 2.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 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 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 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 —— 15 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 年) —— 26 路 288 —— 1234 元朝 12 省 183 路 ——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  ) A.中央财政负担的减轻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 D.地方行政权力不变 3.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 前期(  ) 时期 内容 出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 40 亩,妇人 20 亩,“所受之田 率信之”,再加桑田 20 亩,一夫一妇可受田 140 亩。 《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 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 村落逼侧(拥挤),问 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4.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 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 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 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 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5.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命题时“并不以儒书为限,多杂出于老庄之书”,出现了 “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的情况;考生的答案,在形式或内容上不做严格规定和 限制。这表明北宋时期 A.佛道思想成为官学 B.儒学逐步失去正统地位 C.科举考试自由灵活 D.统治者文化政策较宽明 6.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进行宫廷雅乐改革,从北宋周敦颐到南宋朱熹,理学 家们批评这些改革“求古乐太深”,而主张追求“古乐之意”,将音乐纳入心性 修养和天理的范畴,赋予雅乐以新的内涵。这表明(  ) A.程朱理学确立了统治地位 B.文艺具有时代性与思想性 C.礼乐制度得到了完整继承 D.雅乐丧失社会和政治功能 7.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 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 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  ) A.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B.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 C.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 D.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8.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 8 处,双林镇有 10 处,藏泽镇有 4 处,盛泽镇有 5 处。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 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思想活跃局面再现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市镇经济空前繁荣 9.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 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  ) A.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 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 C.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 D.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 10.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 “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  ) 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C.体现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D.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11.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 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 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 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  ) 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C.还原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12.罗马法规定:“如果受害人与盗窃行为人就返还原物或赔偿罚金的数额达成 了约定,盗窃行为人根据约定承担责任后,受害人又提起盗窃之诉或损失之诉, 则被告即可以以约定进行抗辩.原告的诉求就会因为抗辩而被驳回。”这说明 罗马法(  ) A.进一步规范商业秩序 B.充分保障奴隶主的权益 C.注重对公民利益保护 D.体现了协议优先的原则 13.中世纪(5-15 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 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 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 A.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 B.实现了神权与世俗文化的和解 C.与科学精神并无根本性的冲突 D.旨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 14.17 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18 世纪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9 世 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这些史实说明 A.代议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B.君主立宪政体适应了英国发展 需要C.资产阶级革命莫定了英国霸权基础 D.英国迅速堀起改变了国际关系 格局 15.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 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 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 A.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思想原则 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 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 16.1763 年,一位西班牙记者写道:“通过许多业已流行而有害的书本,诸如伏 尔泰、卢梭和爱尔维修所著书籍之影响,在这个国家中已感受到很多人对信仰 的冷漠。”1768 年,一位法国修道士在游历西班牙后说:“西班牙已普遍产生 宗教漠视,甚至于不信宗教。”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宗教改革开始扩展到整个西欧 B.进化论传播动摇宗教神学权威 C.理性原则得到知识分子的认同 D.民众觉醒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17.17 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取向比例从 7%降至 2%,而对于 科学的兴趣取向则由 1.8%增长至 5%以上。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科学发展推动人们思想解放 B.民主革命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C.人文精神取代宗教神学地位 D.启蒙思想加速了科技革命的到来 18.地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俄国,被半推半就地裹挟进列强的纷争里,从而使 既不具备西欧工业社会内部所具有的整合机制,又徒具帝国外表的它处于内外 矛盾的火山口上。俄国成为“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这说明俄国 (  ) A.尚不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 B.社会进步得益于文明的交流 C.成为列强霸权争夺的中心 D.十月革命具有时空的特殊性 19.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家庭就是社会的雏形,统治者是父亲,子女是 人民,婚姻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前任 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 自己的理性。”这表明卢梭(  ) A.主张自由婚姻的神圣至上 B.赞赏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 C.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 D.强调浪漫主义的婚姻追求 20.“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 16—19 世纪初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 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马尼拉大帆船 贸易”(  )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1.16 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 有一两口锅;而到 16 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 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 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商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C.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D.君主立宪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2.16 世纪法国流传的一本小册子写道:“如果人民选举的统治者没有履行他的 职责,人民——更确切地说,是人民的三级会议有权力来惩戒他吗?我认为人 民当然有这样的权力。”这说明法国 A.革命形势一触即发 B.宗教改革威胁君主专制 C.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D.天赋人权思想由来已久 23.下图是 18 世纪初世界部分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的比值示意图。例如: 英国城市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而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比值较高。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  ) A.英国具有技术革新的驱动力 B.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C.较低比值显示生产成本低廉 D.工业革命推高英国工人工资水平 24.1787 年 5 月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 55 人,来自 12 个州(除罗 得岛州),均为男性,平均年龄 44 岁;其中有一半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律师 31人、种植园主 12 人、商人 8 人、实业家 3 人;55 人中有 33 人曾经是邦联国 会成员、6 人曾在《独立宜言》上签字。由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A. 社会上层对精英政治的普遍认同 B.确立了典型的代议制民主 C.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顶层设计 D.民主制度的普遍性广泛性 25.从 17 世纪初开始,反对特许公司的垄断权、要求经济自由成为英国乡绅、小 商人等社会阶层的共识;1688 年,议会宣布停止东印度公司的专营特权并开 放印度贸易。这反映当时英国 A.自由主义经济意识逐渐形成 B.重商主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C.工业资产阶级成为议会主体 D.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6.《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对外开放,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 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导致了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由此引发中国 社会的蝴蝶效应的事件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 变法运动 27《南京条约》签订后,朝贡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 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 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这表明《南京 条约》 A.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28.中日甲午战争后,张之洞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他建议“急宜筹护华 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该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皇帝发布谕令,着 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筹议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这一战略 的实施 A.摆脱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控制 B.增强了洋务运动办厂的能力 C.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 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 29.从 1872 年到 1875 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 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 年前后留日学 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的冲击 B.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C.清末改革的影响 D.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30.1912 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 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力,也往往各自为政, 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  ) A.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 B. 三民主义在理沦上存在最大缺陷 C.同盟会组织涣散难于统一全国政局 D.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 31.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本任 务是“成立产业工会”。1922 年 5 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参加 大会的代表共 162 人,代表 12 个城市、100 多个工会组织、27 万多名会员。 这体现了 A.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 B.马克思主义影响迅速扩大 C.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D.五四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32.据张国焘《我的回忆》一书中记载:西安事变的第二天,斯大林便亲自草拟 给中共的电报,肯定西安事变是日本阴谋所制造的,并说在张学良左右和他的 军队里暗藏着日本间谍,利用了张的野心,制造了中国的混乱……。对苏联的 立场理解正确的是(  ) A.敦促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主张中共担负起领导抗日重任 C.苏联准备给张学良军事援助 D.认为西安事变是日本间谍所为 二、材料阅读(33 题 22 分、34 题 18 分、35 题 12 分, 三大题共 52 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设。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 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这一 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 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 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使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 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 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1870—1900 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1870 210 105 93 8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异同点。(12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9 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 并分析其原因。(10 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17、18 世纪的欧洲,酒馆成为最初的公共领域。酒馆是模仿贵族的社 交方式而来的,同时也保持了平民化的特征,为市民敞开了更广阔的公共交往 空间。许多雇主可以在酒馆雇到工人。莎士比亚经常来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 他的很多剧目也是首先在酒馆上演并传播的。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辉格党企图推 翻查理二世的阴谋就是在一家酒馆里策划的,酒馆在 17 世纪末 18 世纪早期已 经成为英国正在出现的政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酒馆里资产阶级对政治 事务的讨论和批评在范围更广的公众中得到传播,使公众可以对国家及其事务 进行监督,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 己的意见,公共领域成为宪政的基础。 ——摘编自《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等 材料二 明清以后,四川茶馆遍及城乡。晚清至民国,茶馆成为成都最重要的 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茶馆是人们消闲、打盹儿的自由天地 和评书、杂耍的表演场所,也是说买卖的民间交易所,还是讲道理、断公道的 民间公堂。人们在场馆谈论时政传播消息以及摆龙门阵,不分生人、熟人,不 管是体面官绅,还是下里巴人,萍水相逢,围坐闲谈。民国三十几年,社会不 稳,茶馆忌谈政治,墙上往往贴有“莫谈国事”的警语。 ——摘编自贾玉英《成都茶馆经济与茶馆文化述评》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7、18 世纪酒馆对当时英国社会所起的作 用。(8 分) (2)据材料指出 17、18 世纪的英国酒馆文化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文化 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其原因。(10 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时间 事件进程 1896 年 6 月 《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 1903 年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章士钊大胆革新,使宣传革命的文章和报 道逐渐成为《苏报》的主要内容。 1903 年 6 月 29 日 《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 章太炎在文中直呼光绪皇帝之名,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1909 年 6 月 30 日 清政府以《苏报》“悍谬横肆,为患不小”密谋各华领事“务将该馆立 即封闭”。 1903 年 7 月 4 日 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1903 年 7 月 7 日 《苏报》被封,租界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章、邹在租界法庭 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蔑视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迫害。 1904 年 5 月 经过三次审理,租界法庭判章太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罚做苦力。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 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 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阐释准确全面) 参考答案及解析【答案】 1-10 BCCDD BDDDA 11-20 BDABC CADCB 21-30 BDAAA ABCCC 31-32 BA 33.【答案】(1)同:都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交通体系;都以政府修建为主;维护了帝 国的统治;对后世交通影响深远(一点 2 分,三点 6 分)异:秦帝国以维护统治 为目的,罗马帝国与对外侵略联系紧密;秦帝国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 帝国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秦帝国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帝国交通 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一点 2 分,三点 6 分) (2)特点: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交通发展不平衡;(欧美地区发展快,亚非 地区发展慢亦可得分)(一点 2 分,两点 4 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 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经济发展不 平衡(亚非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一点 2 分,三点 6 分) 34.【答案】(1)作用:为人们休闲娱乐与交流提供了社交场所;成为政治活动的公 共空间;是市民劳动力雇佣市场;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场所;是资产阶级进行 宪政活动的基地。(8 分) (2)不同之处:在政治上的影响不同。英国酒馆文化积极传播民主思想,有利于 民主政治发展;而中国茶馆文化不谈论国家政事,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影响小。 (4 分)原因: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高压政治;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形成以自身 利益为重的社会氛围;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民智未开,国人缺乏参与政治的意 识。(任答出 3 点给 6 分) (3)原因:社会主义改造,茶馆所有权发生变化;政治运动(如大跃进、人民公 社化运动)的影响;新的意识形态的确立,社会风气的转变;政府的限制。(任 答出 3 点给 7 分) 35. 【答案】(12 分) 示例一: 情节:上海道袁树勋亲访英、美领事,密谋镇压因苏报案而起的学生运动。 历史现象: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阐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屡次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清政府联合英国人戈登率领的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 主义的支持下,向革命党施加压力并迫使孙中山解职。 综上所述: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势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示例二: 情节:《苏报》创办于上海的公共租界。 历史现象:租界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复杂作用。 阐释:租界的设立,一方面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结果,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中国的桥头堡,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 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另一方面它也在客观上加快 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成为刺激中 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综上所述:殖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客观上具有双重作用。 (“示例”只作为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