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
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 要用
‘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
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
A. 儒、道、法、墨 B. 道、儒、法、墨
C. 儒、法、道、墨 D. 道、法、儒、墨
2.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
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
A.社会动荡人心败坏 B.书院教育非常发达
C.商业发达影响农业 D.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3.右图“孝”字,据说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手书。字形正看是一子
跪地抱拳侍奉梳着高高发髻的老人,反看是一只正在拳打脚踢的
猴子。这幅字意在劝告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便畜生不如。这表
明程朱理学
A. 规范了伦理道德 B. 强调孝的重要性
C. 区别了儒佛特征 D. 提高了儒学地位
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
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正统思想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5.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 14 位天文学家,在国内 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
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推动了科技
的发展
6.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
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
褒, 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7.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
喜 欢听京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郑板桥,泰州兴化人,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画家。如图为其代表
作《墨兰图》,该作品
A. 融合了外来美术风格
B. 强调个性,追求写实
C. 借物抒情,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D. 将诗、书、画、印艺术融为一体
9.2015 年 l 月 13 日,中国一级书法家杨道顺在接受《今日中国》专访时,将书法的美总结为四个
角度——直观美、朦胧美、象征美、理性美。理性美即“书法的点划、结构、章法等都是……有一
种尺度在规范着书法艺术的”。中国书法艺术“理性美”的代表人物是
A.王羲之 B.怀素 C.柳公权 D.吴道子
10. 相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这—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
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这一倾向是
A.怪诞化 B.脸谱化 C.世俗化 D.功利化
11. 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
法。岂曰画也?”这表明他注重
A.描绘人物形象 B.逼真摹写客观事物C.绘画布局构图 D.传达主观情致神韵
12.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
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
主人公身份 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13. “他们(智者学派)的一切学问,无论伦理学也好,修辞学也好,论辩术也好,都蕴
藏着一个哲学的原则,一个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原则”。对于该“原则”的理解,正确
的是
A. 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
B. 倡导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
C. 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构建符合人性的社会
D. 个人主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14. 苏格拉底认为“理性不应该首先沉思宇宙和自然的运转,而应该沉思我们的道德观念,从而让
自己过更好的、更幸福的生活,知道真正的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 忽视“道德观念” B. 强调“认识自我”
C. 反对“禁欲苦行” D. 推崇“理性主义”
15.16 世纪晚期,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莎士比亚
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上述历史现象说明
A. 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 这一时期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达
C. 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
D. 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对人性解放的追求
16.16 世纪欧洲有人宣称:“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徒并无不同之处……凡不
以圣经为可靠启示、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这些宗教观点A. 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B.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
C. 强化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D. 宣扬了理性主义思想
17. 马丁·路德宣称:“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
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 教士,
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 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 B. 教会有权解释《圣经》
C. 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 D. 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
18.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旧两个时代的中间环节、中间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
效。”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新旧时代都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
社会B.两者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
C.两者都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思
想武器D.两者都为反对封建神学体
系作出了贡献
19.1748 年孟德斯鸠出版了《论法的精神》。在书中,他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
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
这说明
A. 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B. 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C. 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D. 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20.《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时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
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下
列哪部 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
A. 《哈姆雷特》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等待戈多》
21.19 世纪 30 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的是
A. 《人间喜剧》、《日出·印象》B. 《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C. 《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 《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2. 右面是荷兰画家维米尔的作品《窗前读信的少女》,画中
的少女身穿蓝衣,正在窗前读信,光线透过窗户打在读信的少女的身
上,显得恬 静唯美。此画作的艺术特点是
A. 抒发作者的情感 B. 反映真实的生活
C. 追求外光与色彩 D. 创作的手法怪异
23.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说:“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
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正确的理解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24. 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
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
体现孙中山
A.节制资本的思想 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C.关注工农的利益 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
25.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
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民本思想。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③》 材料二 后世君主“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
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
之淫 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
君》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第一,封建礼教与
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
为“国 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
则。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
修③》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2 分)和荀子的主要思想(3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4 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1 分)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8 分)
(4) 综合所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传统文化?(2 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
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 16 世
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
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 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 16 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
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
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
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
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
清楚。)
28. 阅读下列材料:(16 分)
材料一 (孙中山说)“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
命。” “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
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
梦》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
的成 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 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
领了中 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
导下出现的 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
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2 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4 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2 分)如何理解其
“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2 分)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4 分)综
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2 分)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ABA 6-10 BDDCC 11-15 DCDBD 16-20 BDBDC 21-25 BCCAC
二、非选
择题26.
(20 分)
(1) 孟子: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民贵君轻).(2 分)
荀子:用“仁义”和“王道”治国(仁政);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君舟民水.(3 分)
(2)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君臣平等,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4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 态度:反对(否定、排斥、批判).(1 分)
作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传统礼教)的统治
地位;解放人们思想(开启民智),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有利于马克思
主义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文学发展;推动近代化进程。(8 分,答出任意四点
即可) (4)应对:批判地继承;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地看待;一
分为二地看待.(2 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7.(14 分)
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
不同。(2 分)
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
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
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
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
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12 分)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2 分) 理
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
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
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2 分)
28. (16 分)
(1) 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2 分)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4
分)
(2)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2
分) 从国情出发,关注三农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 分)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
(4)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