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55 级)期中学业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该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荀
子·礼论》中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
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可推知,先秦儒
家
A.注重自然及伦理关系 B.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C.倡导唯物主义伦理观 D.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承
2.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
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韩非子的“法不阿贵”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C. 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
D.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
《礼》、
《乐》、《春秋》)之论”。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
A. 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B. 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
C. 主张维护礼乐制度 D. 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
4.《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
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
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 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 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 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 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
5.庄子说:“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
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
殉,一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庄子接受儒家倡导的道德理性 B. 庄子提倡功利主义人生价值观
C. 庄子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D. 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生
6.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百姓,让他们有欲望追求,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让他们纯厚朴
实,但不
能没有欲望。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尺度。材料反映
了:
A. 天子应该关注百姓并实行仁政 B. 为君之道需注重“无为而治”
C. 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 D. 利益杠杆是君王的驭民之术
7.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精心构筑“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
了,正是为汉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也由此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局面。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
A. 孔子的思想 B. 孟子的思想 C. 荀子的思想 D. 朱熹的思想
8.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
所以中
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
《丧服经》,
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9.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儒学道统的确立与突破
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10.节妇是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女子,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期节妇、
烈女数量如下表。据此可知
朝代 统治时间(年) 节妇数(人) 烈女数(人 节烈合计(人)
隋唐 326 32 29 6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A. 隋唐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相当强大 B. 隋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兼收并蓄
C. 两宋时期理学发展,备受推崇 D. 隋唐至两宋社会经济发展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11.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
之
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
规律。据
此可知
A. 科技发展推动理学发展 B. 理学思想影响传统科技
C. 理学思想依据客观规律 D. 沈括开启北宋理学之源
12.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
是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
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
13.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
“格物致
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 使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14.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
一个“日
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说明 王夫之
A. 热切呼唤政治变革 B. 彻底否定儒家思想
C. 积极倡导学习西方 D. 强调物质运动观念
15.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男女通用的“多利亚”服饰,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
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设计使用凸显了上
下身的比例关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希腊
A.平等自由理念 B.崇尚理性之美 C.开放包容精神 D.注重功利
实用
16.周作人在《关于卢奇安》中认为,“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
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
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即大见成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 B.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
的判决
C.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 D.演说术的兴盛使希腊法庭与议会迷失了
正义
17.下图为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以马忤斯的晚餐》。它描绘的是耶稣复活后在一次见
面会上向他的门徒现身的情景,画中卡拉瓦乔没有把耶稣的门徒描绘成光辉的圣徒,而是
描绘成卑贱的普通农民。据此判断此画的创作背景是
A.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C. 启蒙运动的开始
D. 工业革命的进行
18.下表反映了
国别 代表 主张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古罗马 盖尤斯 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荷兰 格劳秀斯 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恪守契约是至上性的原则。英国 霍布斯 国家起源于契约。
德国 康德 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一与和平。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19.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
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
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
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A.罗马教皇朱理二世 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D.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
2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
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
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该材料表明
A.启蒙运动催生自由贸易 B.启蒙思想家反对干预经济
C.重商主义阻碍经济发展 D.经济政策是启蒙思想核心
21.宋代《管氏地理指蒙》指出: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
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
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种理论到明朝万历年间(公元 1573~1620 年)才有所改变,
其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传统科技的进步 B.科举制对科技的促进
C.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 D.禁海政策被政府否定
22.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 20 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
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
可以推知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23.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人抵北方之地,士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
端。民尚虚无,做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24.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
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
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25.《寒食帖》(参下图)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
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
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这一作品
A. 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B.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 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26.观察下图,若给该漫画加个标题,合理的是
A.“弘扬人性的莎士比亚”
B.“寻求浪漫的卢梭”
C.“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
D.“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
27. 1598 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
莎士比
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
明
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中英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
D.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28.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
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该理论
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9.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 19 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
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
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主要
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的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30.下表为不同时期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导致表中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荷兰(%) 英国(%) 美国(%)
工业 32 43 24
1890 年
服务业 32 41 38
工业 22 26 23
1998 年
服务业 78 72 74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B.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C.美国出现了“新经济” D.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31.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
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
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缺乏创新和逻辑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与农业息息相关
32.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经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
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
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33.有学者认为:“近代的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曾先后信仰过伏尔泰、孟
德斯鸠、
卢梭等人的学说,并为此流血战斗,建立政权制度,正是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
设计,引 导着法国人民一直高举着革命的旗帜。”该学者旨在
A.说明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性 B.揭示近代法国政体频繁更替的原因
C.肯定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制 D.说明大革命加剧了法国的社会动荡
34.15 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
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
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导致了
A. 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B. 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
C. 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 D. 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
35. 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
产阶级
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
映了当
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36.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
前后,
“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
虏”则为
“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 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37.《中国文化转型》载: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
有限。
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
转向了普
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材料表明
A.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思想启蒙 B.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先进的中国人采用不同方式救国 D.中国革命应由政治领域转向教育领域
38.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
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
分歧
39.1952 年 3 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
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
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 )
A.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 B. 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
C. 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D. 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
40.1984 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道:“农村政策很有效,农村状况确实很
好,我们需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 年,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
农村要有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
规模经营。”这表明邓小平主张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家庭联产承包 D.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第 II 卷
4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22 分)
材料一 孔子具有“仁、礼、孝”等品质,因为他相信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
具有影响力。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
的希望。
材料二 在管理中汉武帝仍然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但是他又通过把儒
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
材料三 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1200)。其最具影响力的作
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作
为一位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都
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勒格《新全球史》
材料四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 19 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
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
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
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儒家和法家为建立“政治和社会秩序”各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统治时需要什么样的思想?为适应这一需要,
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改造?(8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认为人要发挥“正当的作用”什么原则。依据材
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归纳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 分)
42.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
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
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
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
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
奋斗的作用。18 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
还 只 能 停 留 在 社 会 关 系 的 静 态 的 幻 象 上 面 。
——王养冲《18 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
“理性”思想的变化。(6 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根据所学说明启蒙运动的实
质是什么。(6 分)(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说明启蒙运动的影响。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
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6 分)济南市历城二中 55 级期中学业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历 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1.【答案】A
2.【解析】“史实”、“史论”、“史识”并称为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等基
本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客观历史如史实.人物.历史现象的评论;“史识”是指对
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其中 A、D 项是属于“史实”;B 项属于“史论”;
C 项属于“史识”。故选 B。【答案】B
3【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可以得出材料核心信息
是孔子与墨子都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因为先圣之术和六艺是孔子与墨子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
故答案为 A 项;材料中先王之术和六艺是并列存在,B 项排除;C 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材
料主旨是孔子与墨子注重传统文化,没有涉及他们倡导地主阶级学习先王之术和六艺的信息,
D 项排除。
4.【解析】秦始皇强调礼、等级,强调礼教足以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始皇把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
旨在维护封建统治而非单纯的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儒
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尚未取得统治地位,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答案】
B
5.【解析】庄子认为许多人为了“事业”“名声”,“伤性以身为殉”,而“事业”“名声”均是
“物”,不应当“以物易其性”,而是要保持本性,因此可以看出庄子倡导听任自然,顺应
人生。故答案为 D 项。庄子对“道德理性”和“功利主义”持批判态度,排除 A.B 项;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答案】D
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
尺度。”可知,百姓的利益得到适当满足利于君主专制,故 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实行仁政,
故 A 项排除;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故 B 项排除;材料说的是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而不
是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故 C 项排除。
7.【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一方面吸收法家专制思想,
同时又强调儒学的统治艺术,既要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又能缓和社会矛盾, 这与荀子“礼
法并施”的思想最为接近,因此是荀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 C 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了董仲舒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主要体现法家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无关,A 项错误。孟子主
张“仁政” 和“民贵君轻” 的思想,与材料中的中央集权思想不符,故 B 项错误。朱熹
是南宋时期的人物,而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人物,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C
8.【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
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
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
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出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故 A 项排除。
9.【解析】图一反映的是宋朝理学的发展,图二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从图一到图
二,反映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故 C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图二,排除;儒学道统
确立与突破是在唐宋时期,不符合图二,故 B 项排除;两幅图都是儒学的发展,都没有体
现出近代民主思想,故 D 项排除。【答案】C
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两宋时期妇女的节烈人数明显高于隋唐,这主要和
理学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有关,认为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C 选项符合题意;
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A 选项排除;隋唐社会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兼收并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 选项排除;两宋时期,妇女的地位受到
压制,D 选项排除。
11【答案】B【解析】由沈括“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可
知,北宋时期理学思想影响到了传统科技研究,B 项正确;材料中是沈括用理学观念研究自然
科学,而不是科学的观点在理学中的应用,A 项错误;材料中科学借用了理学,不是理学借鉴
的客观规律,C 项错误;开启北宋理学的是周敦颐,沈括是科学家,不是理学家,D 项错误。
12.【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发现,封建经济并不是衰退;专制集权的巩固主有利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与审美观念
的改变无关,故 B 项错误;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
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使当时的服饰
变得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故 C 项正确;唐宋只是审美观念不同,并不是审美意识
的觉醒,故 D 项错误。【答案】C
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古代思想的认识。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体
现的是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 A 项错误;材料中韩非子的“集权”思想体现的是法家
的思想,不是儒家,故 B 项错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韩非
子“集权”学说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宋代理学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要求统治者提高自身的修为,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
君为客”要求对君主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因此都体现了对君主统治的改进,有利于提高君
主执政水平,故 D 项正确。
14【答案】D【解析】从“人性的丰富……”,到要让“六经”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焕发新
生,说明了王夫之持着物质的运动和发展观念,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治变革”的
热切呼唤,A 项错误;希望担负起让“六经”开生面的责任,说明了其对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
历史使命感,B 项错误;王夫之的观点中没有提及对西方的认可和赞赏,C 项错误。
15.【解析】由材料“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使用
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说明对理性的崇尚,体现了古希腊崇尚理性之美,故选 B;材
料没有体现平等自由理念和开放包容精神,排除 AC;材料体现不出功利实用的信息,排除
D。【答案】B
16.【解析】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
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体现了演说术的功用主要是有利于民主,故 B 项错误;奠定雅典
民主制度的基础是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城邦政治,智者学派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故
D 项错误;雅典演说术盛行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在需求,故 A 项正确。【答案】A
17.【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画作并未体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排除 A。画作中耶稣的门
徒不是光辉的圣徒,而是卑贱的普通农民,这就否定了教会的神圣性;同时普通的民众可
以围绕在耶稣基督周围与其直接对话,又体现了因信称义、人人可得救的思想。由此可知,
这幅画作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背景,B 正确。启蒙运动倡导理性,构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这与画作无关,排除 C。画作中并没有工业时代的产物,排除 D。【答案】B
18【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欧洲思想家的契约思想,说明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
展不断拓展丰富,故 B 正确;材料中的契约思想并非都是经济领域的,排除 A;材料无法体现
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排除 C;D 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19.【解析】据材料“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
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
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
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可以判断这是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家的言论,罗马教皇朱理二
世不是宗教改革家,故 A 项错误;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故 B 项正确;雨果是浪漫主
义作家,故 C 项错误;布鲁内列斯齐是建筑师,故 D 项错误。【答案】B
20.【解析】由材料中的“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可知,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提倡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表述的时期不符。
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商主义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故 C 项错误;启蒙运动覆
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
学等等,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理性,而不是经济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B
21.【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社会关于磁石指南原因认识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明朝
万历”前后时代背景的认识,指南针并不是明朝传统文化,题干将指南针的相关知识与阴
阳家的思想联系,是不开心的,故排除 A,指南针与科举制无关,故排,依据时间“公元
1573~1620 年”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新航路开辟完成,欧亚两周的联系加强,故 C 正确。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禁”并没有被政府否定,故排除 D,故选 C。【答案】C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材料说明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科技成就没有转化为
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根源在于落后的小农经济对科技需求不高,不能推动科技的
发展和应用,故 C 正确;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A;由“明朝热兵
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判断 B 错误;D 选项表述太绝对,排除 D。【答案】C
2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本题容易被材料的表面现象迷惑,一定要结
合选项归纳出其实质性的信息。材料中刘师培关于南北环境及文风的逻辑掺杂有些主观因
素,不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故 A 项错误。从材料逻辑中可知地理环境,是导致南北文
风差异的重要因素,但并未达到“决定性”的程度,故 B 项错误。不管环境与文化间的逻
辑关系如何,不同地区间文化不同是事实,故 C 项正确.从材料叙述可知,刘师培已经看
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即复杂性,故 D 项错误,故选 C。【答案】C
24.【解析】风俗画是随着宋代商业发展兴盛起来的描绘社会风俗习气的画作,反映了文化世
俗化的倾向;文人画则为文人高雅艺术,反映了高雅文化倾向,故 A 项正确。话本和小说
都是市民文学的代表,反映的是文化世俗化倾向,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汉赋和唐诗
都出现在宋元之前,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元曲是元代市民文学的代表,傩戏是在民
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二者都反映的是文化世俗
化倾向,故 D 项错误。【答案】A
25.【解析】A 为隶书的特点,B 为楷书的特点 D 为草书的特点。故选 C。【答案】C
26.【解析】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与漫画中的
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
家,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与漫画中的信息不符,故 B 项错误;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与漫画中的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漫画
中的信息相符,故 D 项正确。相对论。【答案】D
27. D.
28.【解析】依据材料可以得出其说阐述的理论应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依据所学知识,相对
论的意义可以得出 D 项正确,所以选 D 项。【答案】D
2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学说是生物科学的一次理论综合,对生
物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生物进化论的提出,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17 世
纪的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虽然牛顿承认了上帝
的第一推动力),19 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注意题干信息“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
命”。A 不对,进化论挑战宗教神学的神创说;B 说法最全面合理,资产阶级崛起反映了社
会变革,而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又反映了变革的手段有序;C 不对,涉及材料的片面意
思;D 不对,资产阶级并非都主张改良,故选 B。
【答案】B
30.【解析】图表 1998 年服务业明显就业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表中数据发生明显
变化的原因是 90 年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故 D 项正确。A 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发生的,故不符合题意。材料与 B 项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无关,排
除。材料中不仅仅是美国,C 项排除。综上所述本题选 D。【答案】D
31.【解析】根据材料“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
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可知,古
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A 项正确。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
验的总结,没有体现缺乏创新和逻辑,排除 B。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
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不符,排除 C。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没有体现与农业息息相关,排除 D。
【答案】A
32.【解析】从材料“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可以看出这是说的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选 C。A 项是君主专制的指导思想;B 项错误,大革命已经上升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的高度,而不再是宗教领域里的斗争;D 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
义并非其指导思想。
【答案】C33. B.
34.【解析】“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
马的税收”反映出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这些世俗权力对教会经济特权的不满,故 C 正
确;材料信息与人文主义思潮无关,排除 A;17.18 世纪近代欧洲革命相继爆发,B 时间
不符合;材料与信仰危机无关,排除 D。【答案】C
35【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易误选 C 项。
从材料语意“只有……才……”句式中不难体会出材料强调的重心是“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
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即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答案选 B, A D 两项显然与题意不
相吻合,当然结合史实可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并不认同各省分散的独立游击战争,C 项自
然也不会是其真正关注的重点 。
36.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众社会心理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历 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很长一段时期,排外与仇外是
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在辛亥革 命前后,民众把“排满”放在第一位,这反映出当时民众对
清政府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欺骗,使民众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故选
D 项;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列强侵 华程度的加剧不是这一转变
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A 项;早在 19 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救亡 意识就已经兴
起,故排除 B 项;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而早在 19 世纪末,资产
阶级维新派就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7. C. 38. C. 39. C. 40.D.
第 II 卷
41【答案】
(1)时代特征: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儒家主张通过道德重建来恢复秩
序;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6 分)
(2)汉武帝需要能够加强君主专制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思想。为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
制.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儒学进行
了改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
常”等学说。(8 分)
(3)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或归纳为压制人的正当欲望。)影响:积极方面:理学
成为官方正统学说,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有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消极方面:后期日益僵化,压制了进
步思想,扼杀人的正当欲求,摧残了人性。(此问必须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归纳)(8 分)
42. (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
到崇拜理
性)(6 分)
(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6 分)
(3)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
原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