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扬州中学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版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选 修) 2019.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总分为 100 分。 第Ⅰ卷(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合计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 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 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周王室安全 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王位世袭制 D.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 2.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又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 象;但自秦以下,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 的非族姓化,其名或取自“吉语”,或取自地理方位,或取自俚俗,偶有姓氏命名的, 也大多与当地实际居民姓氏无关。秦以后的村落命名变化从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观念弱化 B.专制集权强化 C.风俗观念演化 D.社会治理僵化 3.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 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4.在中国古代,折扇是文人墨客们的随身之物,在折扇上题诗作画是文人的一种雅好。下 图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一幅扇面。其中 A.突出了圆润挺拔的书法意趣 B.体现了浓墨重彩的工笔风格 C.抒发了淡泊高雅的情怀追求 D.秉持了自然天成的写实主张 5.1864 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 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 2 A.兴办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 B.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 C.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 D.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 6.严复发表《原强》一文,指出:“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 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 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由此可见严复更主张 A.倡导富国强兵 B.学习西方制度 C.突出中西差异 D.关注民众启蒙 7.梁启超述其师:“以改制言《春秋》,以三世言《春秋》者,自南海始也。改制之义立, 则以为《春秋》者,绌君威而申人权,夷贵族而尚平等,去内竞而归统一,革习惯而遵 法治,此南海之言也。”在梁启超看来,其师改制之旨趣在于 A.终结君威 B.立宪共和 C.全盘西化 D.启蒙维新 8.1860 年代至 1890 年代,西学中源说最为盛行,其基本观点是:西学源出于中国,是中 国流传出去或从中国学去的,中国学习西学尤其是器物,是恢复自己的旧物,不是学习 西方。这一时期的西学中源说,客观上有利于 A.减轻引进西学的阻力 B.避免中西文化的冲突 C.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 D.消除中西学之间差异 9.1913 年,康有为在《不忍》杂志上刊文:“自秦、汉已废封建,人人平等,„„一切皆 听民之自由。凡人身自由,营业自由,所有权自由,集会、言论、出版、信教自由,吾 皆行之久也矣。”这一言论 A.证明了自由平等是我国的传统观念 B.代表了这一时期思想启蒙的方向 C.阐释了辛亥革命共和思想的合理性 D.美化了秦汉以来的专制君主统治 10.“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 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此言论 刊载于中国近代某代表性报刊。该报刊最有可能是 A B C D 11.《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 但有选举权,具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为一般平民所共 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下列对该《宣言》理解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 B.主张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 C.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对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作了新解释 12.1923 年梁启超曾言:“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 3 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这段话 A.解释了中体西用的局限 B.表彰了辛亥革命的贡献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转型 D.分析了新文化运动起因 13.陈独秀在《孔教研究》中言:“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 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 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表明陈独秀旨在 A.强调孔子个人学说不合现代生活 B.肯定孔教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C.否定孔教传统的是非和价值标准 D.从现代生活角度重估孔教的价值 14.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 但它并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新文化运动重 建的现代价值原则主要是 A.自由与法治 B.民主与科学 C.人权与平等 D.理性与科学 15.史家李剑农指出,真正社会主义团体的成立是在新文化运动发生以后,并不是说到了 此时中国已经有了若干的大资本家,需要社会主义,而是到了此时受了俄国革命的刺激, 新文化运动的急进分子在思想上起了变化。该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团体的成立是 A.源自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 D.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刺激 16.1930 年,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看来,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正统观点相比较,毛泽东 的“异端”观点越来越表现出“离经叛道”的趋向。当时,该“异端”观点最有可能是 A.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路线 B.突出强调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C.肯定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 D.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 17.“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 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 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论断出自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18.“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更多地 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以支持内地工业;适当降低国防建设比重,增加 经济建设费用。”这些主张最有可能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 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一个凡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材 料中“他”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是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的核心 C.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20.1977 年 5 月 24 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 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 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1.1985 年邓小平接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 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表明 A.计划经济已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B.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C.发展生产力是实践检验标准之一 D.计划和市场是社会性质判断标准 22.“他感觉自己使动力学成为成熟的科学,感觉自己空前揭露了惊人巨大的宇宙,拓宽 了人类心灵和眼界„„他与开普勒共同承认哥白尼,也与牛顿共同展示了天空的法则。” 材料中的“他” A.提出太阳中心说理论 B.建构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C.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D.阐明了时间空间本质属性 23.“经过 20 余年的经营,17 世纪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出版了。该书对欧洲知识界 心灵的影响程度,唯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可与比拟。” 材料中的“该书” A.认为时空与运动都是相对的 B.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C.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 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 24.美学家蒋勋说:“□□□□鄙弃新古典形式上的稳定,鄙弃教条式的理性,相信真诚的 内在激情可以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最大潜能,也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最适合填 入“□□□□”的文字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5.“他们拿起画笔,没有历史的包袱,没有沉重的使命;他们只是要书写愉悦的心情, 描绘那些跳动在树叶、水面上的光„„他们摆脱了长久以来主宰西方美学的古典符号, 他们以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时代。”最能体现“他们”这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作品是 A B C D 第Ⅱ卷(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合计 5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12 分)“士”的变动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立诸侯),诸侯立 家(卿大夫称家臣),卿置侧室(众子,与正室嫡子相对),大夫有贰宗(次子为贰宗), 士有隶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为隶属),庶人、工、商,各有分亲 5 (以亲疏为别),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 材料二 “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从汉到 清两千年间,“士”在文化与政治方面所占据的中心位置是和科举(广义的)制度分不开 的。通过科举考试(特别如唐、宋以下的“进士”),“士”直接进入了权力世界的大门,„„ 着眼于此,我们才能抓住传统的“士”与现代知识人之间的一个关键性的区别,清末(即 1905 年)废止科举的重大象征意义在此便完全显露出来了。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及春秋早期的社会分层情况,并指出这一时期 “士”的地位。(4 分) (2)据材料二,归纳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的阶层特征,并指出推动传统的“士”阶 层向现代知识人转换的关键性因素。(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 段的折射”这句话的理解。(2 分) 27.(14 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长路漫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 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 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 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 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近百年来大家所讨论的皆是大我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民族危机,还是中西文 化之差异,皆是以群体为单位,很少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多数在探索与集体存亡有关的 问题(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亦即先就大我来探究,小我因而没有真正深入去发挥。 ——余英时《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主要特点。(4 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八十年思想文化史的相关知识,以“近代中国文化 转型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 字左右)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 有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梭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 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他把国家(注:指雅 典城邦)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 誓遵从。„„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 6 正的理想。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雅典时常不能达到梭伦的标准,但它承认 这些标准是其永恒的遗产。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 材料二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 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 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 国时代,仍行之不辍。„„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 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中协调“国与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4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2 分)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改变了俄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民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 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 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他们对社会 生活的垄断也发生动摇。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 1870 年代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 近 28000 家。工业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也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结构的重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运动的活跃,必然要求发展滞后的政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 整。1880 年代初,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准备成立一个由地方自治代表组成的具有立法咨询性 质的全国性机构,但 1881 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皇政权的政治方针从“政府自由 主义”转向反动,拒绝实行任何改革,俄国政治生活陷于停滞。1861 年农民改革未能解决 农民土地不足的问题,以行政权利强化了的村社限制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把农民束缚在土 地上。在政治领域,沙皇政权也不能适应由于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动所提出的变革 政治结构的要求。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措施。(4 分) (2)根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带来的变化。(6 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局限。(2 分) 命题、校对:梅冬 审核:邓惠 7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 2019.11 一.选择题: 1~5 BBCCD 6~10 DDADC 11~15 ADDBD 16~20 BCCCB 21~25 CCBAC 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 26.(12 分)答案要点: (1)分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为贵族阶层; 庶人、工、商属于平民阶层。(2 分) 地位:“士”为贵族阶级中之最底层(或“士”为低级之贵族)。(2 分) (2)特征:知识阶层(有文化优势);权力阶层(有政治优势);得益于科举制。(4 分) 因素:科举制被废除。(2 分) (3)理解:“士”的变动与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相互影响,彼此促进。(2 分) 27.(14 分)答案要点: (1)特点: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文化之间冲突交汇(相斥相纳); 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化(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通过认识西方文化来认识中国文化(或认识自身); 多关注集体的救亡图存,对个人的启蒙深入不够。(4 分) (2)评分建议 论 点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推动社会发展,但启蒙还有待深入 2 分 单纯讲“文化转型推 动社会发展”只能得 1 分 论 据 “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属于“文 化转型 推动社 会发展” 的层面。 6 分 超过时间范围内的史 实酌情扣 1 分。 使用 2 个不同层面 4 个以上论据论证的, 得 6 分;只使用第 1 个层面 3 个以上论据 论证的,最多得 4 分。 “中体西用”,推动了洋务运动 维新思潮,推动了戊戌变法 “三民主义”,推动了辛亥革命 “民主和科学”,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中共成立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时多数在探索救亡图存(群体、 大我)有关的问题,存在对个人启蒙与自我认识不足” 的层面 论 证 普通论证,并结合 2 个史实论证的 1 分 立论完全错误,字数 特别少的给 0 分。 结合 3 个以上史实论证的,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表 达流畅,语言准确。 2 分 8 28.(12 分)答案要点: (1)原则: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维护城邦利益;实行法治; 责任适度,倡导公正;注重人道主义。(任意四点得 4 分) (2)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2 分) 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小家庭制;奖励耕战。(4 分) (3)取向:梭伦改革中城邦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视城邦与公民为一体; 商鞅变法中国家控制民众,民众只是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2 分) 29.(12 分)答案要点: (1)措施:农奴制改革,农民获得人身解放并可以赎买份地;(2 分) 在地方自治、司法制度及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限的自由主义改革。(2 分) (2)变化:社会结构重组,贵族地主、农民、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并存; 经济结构转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俄国工业企业数量增长; 政治结构变化,政府采取有限的自由主义,出现地方自治机构; 社会性质转型,从封建农奴制社会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6 分) (3)局限: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未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村社限制农民自由; 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政治改革迟缓并走向停滞。(2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