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一中枣阳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襄州一中宜城一中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命题学校:曾都一中 襄州一中 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分值:100分 命题老师: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 贫,则语之节用、节葬”。持这种观点应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2.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以下符合这一时期因果关系的是
A.铁质农具——庄园经济——大一统思想观念
B.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儒道法意识形态
C.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百家争鸣的局面
D.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宗法礼乐制度
3.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主要目的是
A.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B.为社会治理提供导向
C.强调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士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说明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统治者不再强调封建道德
C.道家思想占据社会主流 D.儒释道三教思想合而为一
5.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在唐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词取代诗歌成为主流文学 B.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C.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 D.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兴起
6.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导致李贽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李贽思想引起保守势力不满 B.离经叛道威胁专制统治
C.社会封闭导致西学东渐中断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7.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A.因循反复的特点 B.走向衰败的轨迹
C.家天下的本质 D.集权体制的根源
8.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B.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
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D.注重生产经验的总结
9.《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级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汉赋、唐诗、楚辞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元曲 D.宋词、唐诗、楚辞
10.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 禁限”。这一规定的实施
A.体现了理学的正统观念 B.导致了戏曲创作逐渐凋零
C.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 D.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
11.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相传为原始文字的创造者)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说明汉字是
A.史官或巫师创造的 B. 口口相传的文字
C.由仓颉个人发明的 D.源于生产生活实践
12.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B.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C.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未能对西方资本主义深入了解
13.清政府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1876—1879年任职)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他的认识
A.代表了清朝大臣的普遍看法 B.已经触及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C.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D.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
14.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中说:“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 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他的评论涉及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5. 民国七年,刘大白创作的《红色中华》中写道:“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 一一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其创作可能受到哪种思想的影响
A.三民主义 B.民主科学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6.1898年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时,意在中学容纳西学,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兼容并包”时,却是对旧式学人和儒学的宽容。这一变化
A.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B.反映西学冲击下中学地位下降
C.反映出西学获得绝对统治地位 D.表明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17.“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他于20世 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在“民族”方面的体现是
A.“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C.“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D.“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18.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
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一论段最早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认识
A.体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明确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总目标 D.表明新中国已经摆脱了苏联模式
20.邓小平1978年9月13日至20日在视察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唐山、天津等地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谈话被称为“北方谈话”。这期间,他多次对身边的人说: “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该“谈话”突出体现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哪一根本问题的思考
A.发展道路 B.发展动力 C.社会主义本质 D.发展步骤
21.表:1949年我国居民受教育情况(单位:万)
大学毕业生
5
中学毕业生
400
小学毕业生
7000
文盲人数(占总人口 80%)
43200
就业年龄人口总数
34000
总人口数
54000
上表说明,当时发展人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
A.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B.开展扫盲教育
C.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D.发展高等教育
22.1952年的院系调整以华北、华东、中南为重点,实行全国一盘棋。通过院系调整,绝大多数省份都设有一所综合大学和工、农、医、师等专门学校。当时的院系调整
A.为社会主义改造服务 B.力求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
C.建立了国民教育体系 D.改变了高等教育水平落后局面
23.中国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举世瞩目,在这次庆典中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被国人戏称“东风快递”的导弹方阵等国之重器。下列关于建国以来科技成就的说
法正确的是
A.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和西方大国进行核竞赛
B.1964年中国自行研制的氢弹爆炸成功
C.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D.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入“载人航天俱乐部”
24.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关于这一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主张文化上“百家争鸣”,科技上“百花齐放”
B.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自提出后持续激发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D.在它的指导下诞生了八个样板戏等大批作品
II卷 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
——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
材料三 宋代理学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产物。一是北宋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说教和控制。理学正是建立和强化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二是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既长期纷争,又相互影响、渗透而趋于合流的结果。隋代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仿佛、道的传法系统,建立儒家道统,为理学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4分)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不同点。(8分)
26、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邓小平理论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富起来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积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一一马启民《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1)指出材料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革命的性质,(2分)在“第一阶段”毛泽东思想有哪些重大理论成果?(4分)为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建国初期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邓小平是“最成功的改革家”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的依据。 (8 分)
27、论述题(12分)
材料 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进行古典小说的考证,就是要用现代的观点、科学的方法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严家炎《“五四” “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结合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