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20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武汉市 11 中 考试时间:2019 年 11 月 7 日上午 9:00—11:30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成为推动 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筑 梦圆梦”伟大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的职业特征,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必须要关心公共社会生活,必须对社会生 活产生正能量影响。在构成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国情怀是维系知识分子职业标识和 价值实 现的重要内容。为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必须要形成以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 志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担负起职业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在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炼地概 括了中 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在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素来强调 “内圣外王” 的致世理念和“以身许国”的救世情怀,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 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铁肩担 道义,妙手著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精彩篇章向我们传递了中国 传统知识分子的高责人格和优秀品质。 家国情怀是滋养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必然素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 人的最高需求。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就在于通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回应所处时代最宏大最重要的问题,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就需要深厚的家国 情怀为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人类历史的实践也证明,那些能够在历史长 河中留下璀璨印记和光辉形象的知识分子,无不胸怀国家、兼济天下、心系苍生,甚至是为 了家国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我们矗立起了一道道广为传颂的精神丰碑。因此,知识 分子社会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深邃渊博的学识素养、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更加需要将远大 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囯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 家国情怀是现代知识分子职业精神的内在要求。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具有 新的内涵。毋庸置疑,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精神追求的差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已 经发展成为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世界。与其他职业群体一样,知识分子是 现代职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逐渐内化为现代知识 分子的职业精神,时代课题的转换也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注入了新的价值元素。毫无疑问, 保持一颗爱国、报国、强国之心,仍是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最可宝贵的精神品质。知识分子所 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 知识分子不应单纯追求个人利益,不应置社会影响于不 顾,而应该将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结 合。 家国情怀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丰厚精神养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任何社会的 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知识分子发挥建设性作用。钱学森、邓稼先、方永刚、黄大年这些优秀知 识分子的先进 事迹已经表明,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知识分子发扬甘于奉献、敢 于担当、善于作为的 时代精神。支撑起这种精神气质的强大动力在于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 使得知识分子始终与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相向而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参与 者和建设者,知识分子有责任拒绝精致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浮夸现象,有义务为科技创新、 理论创造、学术繁荣贡献力量,不辜负伟大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光荣使命。 (选自郇雷《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的高贵品质》,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追求, 自觉地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B.中国知识分子强调儒家文化的“内圣外王”的治世理念和“以身许国”的救世情怀。 C.深厚的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实现社会价值的精神动力,将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 便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D.知识分子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知识分子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而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其中第四段主要论述了家国情怀与知识分子实现社会价值的密 切关系。 B.文章主体部分分五层论述了拥有家国情怀对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每层的第一句话就是全段 的中心句。 C.文章最后一段用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例证明了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知识 分子发扬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精神。D.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印记和光辉形象的知识分子,都是胸怀国家、兼济天下、心系苍生、 拥有深厚家国情怀的人。 B.现代社会,知识分子应认识家国情怀的新内涵,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不辜负伟大时代 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 C.社会的发展赋予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以新的内涵,现代知识分子的职业精神将逐渐取代 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D.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治理十分重要,具备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更是知识分子始终与国家需要 和人民利益相向而行的保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 AA 级和 A 级两个技术等级。AA 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 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膳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 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和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 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 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A 级食 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以 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摘编自 360 百科、百度百科) 材料三: 10 月 30 日,第 16 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西安市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的 A、 B3、B4 三个展馆人头攒动。西安展团农产品上贴着的“二维码”信息,让许多人对绿色食品 有了新的认识,只需扫一下,便可知道农产品的身份信息。 “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者 查询。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伪的大作用,让老百姓 吃得放心。”西安荣华农业一位负责人说。 (摘编自赵辉《陕西:绿色农产品也有“户口簿”》,2015 年 11 月 2 日《西安晚报》) 材料四: 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绿色农产品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 10%至 30%,有机农 产品要高出 50%以上。表面上看,这样的价格很合适,但绿色农产品成本比普通农产品高不少, 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 —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 产品流通渠道。进入超市为打造品牌的第一步,但超市设置了各种进场门槛,这些费用让企 业吃不消。为了破解进入超市不盈利的局面,很多电商企业应运而生。“我们通过互联网让 农民的生产过程透明化,以此重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阿卡农庄总裁江宇虹说,农庄 将客户锁定为中高端消费 者,采用预付费种植方式,实现了以销定产。目前,700 家绿色食 品企业已进驻工行融 e 购,在线销 售额近 9000 万元;中绿生活网对接企业 1000 家,签约额 达 3500 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入阿里和京东平台的农户数量更多。绿色、有机食品行业 未来会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朝阳行业。 (摘编自乔金亮《如何让绿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座》,2017 年 7 月 4 日《经济日报》) 4.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的有机食品,产品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少,并且仅局限在原产品上,在食品市场中所占 份额还非常小。 B.相对国外有机食品市场,我国有机食品销售渠道单一,大多集中在大型超市,还有很多销 售渠道待开发。 C.虽然我国有机食品市场有监管机构,但还缺乏统一认证制度,完全不能为有机食品产业健 康发展保驾护航。 D.对比国外有机食品的发展状况,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还很不成熟,但未来市场很广阔,发展 潜力很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看,所有的有机食品全都属于绿色食品范畴,符合绿色食品产品 质量标准。 B.有机食品并不一定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高,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更少,食品更安全。 C.绿色农产品搭乘信息化快车,既方便生产过程的监管,又可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信任,促进 产品销售。 D.有机食品颇受市场追捧,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没有品牌意识、产品利润低、消费者信任 不足等 问题。 6.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请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天马 贾平凹 四月二十一日,谭宗林从安康带来魏晋画像砖拓片数幅,和一包新茶。因茶思友,分出一 半去寻马海舟。 马海舟是陕西画坛的怪杰,独立特行,平素不与人往来。他作画极认真,画成后却并不自 珍,凭一时高兴,任人拿去。我曾为他的画作说过几句话,或许他认为搔到了痒处,或许都 是矮人,反正我们是熟了。“你几时来家呀,我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他这么邀请着我,但 他交待得太复杂,我不是狗,也不是司机,深如大海的都市里,我寻不着去他家的路。谭宗 林领我过大街穿小巷,扑来扑去了半天,把一家门敲开了。 马海舟正在作画哩。大画家用小画案,我第一次见到。那么窄而短的桌子上,一半又层层 叠叠 堆放着古瓷和奇石异木,空出的一片毡布上,画的是一匹马,天马。马斜侧而立,四蹄 有蹬踏状,但枯瘦如细狗,似有一纵即逝之架势。天上之马是不是这般模样,我不知道,马 海舟是知道的,他使马鬃马尾,及四条腿上,都画成一团团丝麻,若云之浮动。我鼓掌说: 好!谭宗林能煽情惑人,立即说: 你叫好,何不题款几句?!我便提笔写了 : 天上有龙马, 孤独难合群。 何不去世间? 我岂驮官人! 那日马海舟脸色红润,粗而极短的十指搓着,说:你总知我。 谭宗林顿生掠夺之意,从怀里掏出一张拓片来要送马海舟。拓片是一幅有着“飞天”的 魏晋画像砖图案,明显看出马海舟是激动了,惊奇敦煌壁画里有“飞天”,而魏晋时竟也有“飞天”,中国美术史是要改写了。谭宗林自然就提出了交换的话来。我立即反对:此画不能送 人的;拓片毕竟是拓 片;既然宗林对马先生一向敬重,送一幅拓片还舍不得吗?谭宗林百般 骂我,马海舟笑道:“你看了我的‘天马,,我看了你的‘飞天”过过眼福就是,但你的‘飞 天’世人难见,我看过了,送你一个更古老的东西作补偿吧。”遂拿出一幅鹰图给了谭宗林。 一张大纸,赫然站有一鹰,身如峻崖,头生双角, 口微微张开,似有嗷嗷之声发出,题为“八 万年前有此君”。谭宗林大喜。我戏谑道:宗林带他那个 拓片在城里呆三天,数十张画就从 画家手里赚过来了!宗林只是笑,马海舟却不理会,还在讲鹰与 恐龙是同代之物,我便扭头 去观赏古董架上那些秦砖汉瓦唐俑宋瓷了。他的收藏大多是民间工艺, 但精妙绝伦,那奇奇 怪怪的形状,以及古董上绘制的各种色彩图案,使我突然悟到马海舟作品之所以古拙怪诞, 他受古时的民间工艺影响太大了。 “这四幅画,你俩各挑两幅吧!”马海舟送我三件古玩后,突然说。他从柜子里又取出四 幅画来, 一一摊在床上。一幅梅,一幅兰,一幅菊,一幅竹,都是马海舟风格,笔法高古, 简洁之极。如此厚意,令我和谭宗林大受感动,看哪一幅,哪一幅都好。谭宗林说:贾先生 职称高,贾先生先挑。我说:“茶是谭先生带来的,谭先生先挑。”我看中菊与竹,而梅与家 人姓名有关,又怕拿不到手,但我不说。 “抓纸丢儿吧,”马海舟说,“天意让拿什么就拿什么。”他裁纸,写春夏秋冬四字,各 揉成团儿。我抓一个,谭抓一个,我再抓一个,谭再抓一个。绽开,我是梅与菊。梅与菊归 我了,我就大加显摆,说我的梅如何身孕春色,我的菊又如何淡在秋风。正热闹着,门被敲 响,我们立即将画叠起藏在怀中。 进来的是一位高个,拉马海舟到一旁叽叽咕咕说什么,马海舟开始还解释着,后来全然 就生气了,嚷道:“不去,绝对不去。”那人苦笑着,终于说:“那你就在家画一幅吧。” 马海舟垂下头去,直闷了 一会,说:“现在画是不可能的,你瞧我有朋友在这儿。我让你给 他带一幅去吧。”从柜子里取出一幅 画来,小得只有一面报纸那么大。“就这么大?给你说 了一年了,就这么大一张,怎么拿得出手呢?” 那人叫苦着,似乎不接。“那我只有这么大 个画桌呀!”马海舟又要把画装进柜子,那人忙把画拿过去了。 来人一走,马海舟嚷道喝茶喝茶,端起茶杯自己先一口喝干。谭宗林问怎么回事,原来 是那人来说他已给一位大的官人讲好让马海舟去家里作画的,官人家已做好了准备。“他给 当官的说好 了,可他事先不给我说,我是随叫随到的吗?”谭宗林说:“你够作的。”马海 舟说:“我哪里作了?我不是送了画吗?对待大人物,谄是可耻的,作也非分,还是远距离 些好。”他给我笑笑,我也给他笑笑。 告辞该走了,谭宗林把魏晋画像砖拓片要给马海舟,马海舟不收,却说:“下次来,你 把你的那块 铜镜送我就是了,那镜上镌有四匹马,你知道,我姓马,也属马。”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马海舟是陕西画坛的怪杰,他的怪主要体现在他的绘画及待人接物的态度等方面,文中作 者对 其有欣赏之意。 B.本文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开头写我们去寻访马海舟,结尾写到我们与马海舟辞行,文章前 后文脉贯通,结构紧密。 C.我给天马题款,表面是说天马的个性,实际上点出了马海舟不服输的倔强性格,这就难怪 马海 舟要视我为知己。 D.本文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其中“你够 作的”, 有口语化的色彩。 8.概括文中马海舟的形象,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6 分) 9.文章标题是《天马》,请说说为什么还要写到鹰图和梅兰竹菊图。(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少孤,依外家居。九岁通《论语 M 孝经》,及长,习《梁丘易》 《老子》教授后生。 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升为议曹史。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 月震震于雷震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方春岁首,而动发远役,蓉藿不充,田荒 不耕,谷价腾跃,斛至数千,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 帷帐矣。升有一言,可 以解天下倒县,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邑 虽然其言,而竟不用。升称病乞身,邑不听,令乘传使上党。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建武二年,光武征诣怀宫,拜议郎,迁博士,上疏让曰:“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 羌俱修《梁丘 易》。二臣年并耆艾,经学深明,而臣不以时退,与恭并立,深知羌学,又不 能达,惭负二老,无颜于世。诵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开口以为人师,愿推博士以避恭、 羌。”帝不许,然由是重之,数诏引见,每有大议,辄见访问。 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诏下其议。四年正月,朝 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帝曰:“范博士可前平说。”升起对曰:“《左氏》不祖孔 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 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遂与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难,曰中乃罢。时难者以太史 公多引《左氏》,升又上太史公违戾《五经》, 谬孔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诏以下博士。永平中,为聊城令,坐事免,卒 于家。 (选自《后汉书•范升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 / 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B.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 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C.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 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D.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 / 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台阁是指尚书台,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 C.汉代博士是太常的属官,所以有太常博士之称,以聪明威重者一人为博士祭酒。 D.耆艾,古以七十岁为耆,六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期颐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升心忧国事,有志匡救。王莽之时,战争频仍,赋税繁重,他上奏朝廷,历数国家的种 种乱象,表达了自己献计献策、拯救危难的愿望。 B.范升研习经典,治学授业。他虽年少丧父,寄居于外家中,却早通经典。成年后教授后生 以及为官经历也与其精通经史的特点不无关系。 C.范升为人谦逊,礼让贤者。光武帝提拔他为博士,他上疏推让。在奏疏中,他赞美同僚梁 恭、吕羌才学过人,希望光武帝授予他们博士之位。 D.范升富有见解,不随俗流。在如何看待《左氏春秋》的问题上,他并没有因为太史公司马 迁多引书中之语就轻易认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2)《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车式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词的字数不足 58 字,属于词中的小令;由上、下两片构成,又属于双调。 B.苏轼的词写到寒食节,按习俗寒食节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 而不得。词作寄寓了作者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C.在苏轼的词中,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 D.这首诗描写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作者感情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 15.欧阳修在《玉楼春》中写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 春风容易别。”请比较苏轼这首词与欧阳修这句话在感情表达上的异同点,并作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每个空 2 分,共 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暧的名句是: “ ” 。 (2)当人们漫步秦淮河畔的乌衣巷中,除了会想起“乌衣巷口夕阳斜”,还会在这“ ” 中想起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 (3)李白《蜀道难》中以写山中的飞禽走兽来烘托山势之高险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锦旗里面也有辩证法。它承载着荣誉,更写满了责任;它表达了谢意,更倾注了期待。 一位基层干部在长期工作中收到了上百面锦旗,一面一面 ,又颇为感慨:做了分内之事, 群众却送来锦旗,本身就说明工作有不足。所以,每当看到锦旗,除了欣慰,更有压力。郑 板桥诗云衙斋卧 听萧萧竹,( )。”对世界的感应,常常是心灵的写照。竹涛阵阵,一心 忧民者,自然“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官老爷们,对百姓冷暖则 ,想的是送礼声、 升官令。同样,对群众的表扬,有的干部举一返三,想到了更普遍的问题、更多人的急难事,多做 的实功;而有的人却视之为“政绩”的道具,图虚名装门面,不啃硬骨头,专搭花架 子,最后都是“客里空”。锦旗虽小,分量不轻。很多时候,它拷问着思想观念的公与私, 检验着工作作风的实与虚。 不求就里,难寻病根;不务实情,难办实事。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近年来,一 些地方反而不时出现“另类锦旗”。从“最不作为奖”的揶揄,到送时钟、鸭梨、皮球等委 婉提醒,尽管有时失之偏激,但带刺的“表扬”,不也多少反映了现实积弊、民意呼声?可 称道的是,不少单位不仅接下这 份尴尬的“礼物”,而且 ,力求把痛点变成亮点。 17.根据文意,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如数家珍 不以为意 雪中送炭 反躬自省 B.敝帚自珍 不以为然 雪中送炭 反躬自省 C.如数家珍 不以为意 疏财仗义 见贤思齐 D.敝帚自珍 不以为然 疏财仗义 见贤思齐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最苦百姓难为生 B.疑是民间疾苦声 C.宁为民间疾苦悲 D.怎堪人间苦悲情 19.文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不仅是收到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近年来,一些地方反而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B.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近年来,一些地方也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C.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近年来,一些地方反而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D.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近年来,一些地方也不时出现“另类锦旗”。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6 分) 中华文化的自信缘于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我们提倡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① 。 尤其是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排斥外来文化,在文化上把自己封 闭起来。② 。 ③ ,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我国历史上,汉、唐时代既是吸收外来文 化最为积极最有气魄的时代,同时也是民族主体意识高扬、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五 四”以来,以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为代表的革命家和进步作家,都最善于借鉴、吸收 外来文化,同时又都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1.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不超过 80 字。(5 分)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降临在了中国作家莫言身上,在中国人看来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 之外。自从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疯狂地购买他的书,但有多少人只是把它放在高 高的书架上充充门面而已。各大媒体也不约而同地大肆报道他的作品,他的文章也即将收入 中小学生课本,连他住的地方也要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文学界开始研究“莫言现象”,网上 开始流传各种“莫言语录”。对此,你怎么看?请你谈谈你对这个社会现象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20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标答 1.A B 项中“儒家文化的‘内圣外王’的治世理念”说法偷梁换柱,原文第二段 说“以儒 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知识分子素来强调'内圣外王'的治世理念……”,并未说“内圣外王”是 儒家文化;另外“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略有不同,C 项中“将家国情怀与 人生追求熔融合一,便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说法过于绝对。D 项曲解文意,“不应追求个人利 益”错,原文第四段说“知识分子不应单纯追求个人利益”。 2.B 第二自然段的中心论点不是第一句话。 3.C 现代知识分子的职业精神将逐渐取代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错误,原文第四段说 “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逐渐内化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职业精神”,是“内化”而不是“取 代”。4.C “完全不能够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理解错误。从材料二来看,我国有 监管机构,但缺乏认证制度,这些监管机构就是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这样 表述就彻底否定了其作用。 5.D 有机食品包括有机农产品,它存在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但一些农企已经意识到品牌 是其发展的关键,“没有品牌意识”的说法不当。 6.①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监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②降低生产成本;③利用 网络,优化销售渠道;④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6 分,一个点 2 分,答出 3 点可给满分) 7.C 《天马图》没有体现马海舟不服输的倔强性格。 8.①独立特行,平素不与人往来;②有文人骨气,不愿巴结官员;③重友情,送我们画作;④为人 豪爽、大方,送我三件古玩,不收谭宗林的铜镜;⑤爱好奇古,家里古董架上是秦砖汉瓦唐 俑宋瓷,画作古拙怪诞。⑥画画极认真。(6 分,每一点 2 分,答对 3 点可给满分) 9.①以图喻人,《天马图》中的天马、《鹰图》中的老鹰喻指马海舟独立特行、不同凡俗的性 格,《梅兰竹菊图》则表现了他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高雅脱俗的精神品质。它们互相映衬,使 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②将鹰图和梅兰竹菊图轻易送人,也很好刻画了马海舟对朋友大方 的性格。③写鹰图及梅兰竹菊图等相关的情节,也体现了他们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说明他 们情趣相投。(6 分,每一点 2 分) 10. A 句子翻译为:当时王莽频繁调发兵役,征收赋税繁多,范升于是向王邑书面提意见道: “现在天下的事情,比太阳月亮还明亮,比雷庭还宏大响亮,可是朝廷却说看不见,您也说 听不见,那么老百姓向哪里呼唤苍天呢? 11. D 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2. C “希望光武帝授予他们博士之位”不合原文,梁恭、吕羌本来就是博士,原文为“愿推 博士以避恭、羌”,意思是希望推辞博士之位回避梁恭、吕羌。 13、吏人:官员百姓;汤火:水深火热;帷帐:身边.句子翻译为:官员百姓陷入水深火热 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像这样,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3 个词各 一分,整句通顺无误 2 分) ②祖:尊奉;所存:留存的经书;因:理由;句子翻译为:《左氏春秋》不尊奉孔子,而是 出于左丘明之手.师徒传承,又没有传人,并且它不是先帝所留存的经书,没有理由能设立 博士.(3 个词各一分,整句通顺无误 2 分) 14.D 暮春时节 15.不同点:欧阳修的词表现了离别时“肠寸结”的苦痛。苏词写出了思乡的惆怅和诗酒自娱的达观。(2 分) 相同点:都是在春日中生发出满心的愁苦,无限惆怅,而后跳出愁绪,自我解脱。(2 分)欧 阳修词中诗人不忍听新唱的离歌,因为自己已经 “肠寸结”,后又以“看尽洛城花”“容易 别”冲淡现实中的苦别。苏轼的词上片跳望满城烟雨;下片触景伤情,“咨嗟”思乡。最后 以诗酒自娱,自我排遣。 (2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6.(1)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7.A 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 珍惜。疏财仗义: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 神上的帮助。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不认为 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反躬自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见贤思齐:见到德 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18.B 文段的主题是由锦旗观为官之道。由上下文语中文境可知,引用郑板桥的诗正是要说 明官吏对百姓的关心,对下文“竹涛阵阵,一心忧民者”相呼应。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 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听”到“民间疾苦声”,最符合常 理。 19.D 画线句子共两处语病: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与“反而”不搭配;句式杂揉,“不 仅是给好评的锦旗令人欢欣”应改为“不仅是给好评的锦旗”。 20. ①并不是要排斥外来优秀文化 ②只会延缓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 ③积极地借鉴、 吸收有用的外来文化 .(6 分,每空 2 分) 21.“一分钟试卷”是由美国帕曲卡·克罗斯提出的,以课堂重点、难点、疑点为测试内容的, 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的,在课堂结束前进行的一种测试形式。(5 分) 22. 参考 2019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翻译: 范升,宇辩卿,代郡人。少年时死了父亲,依靠外祖父家生活。九岁时通晓《论语》、《孝 经》,到年长时,学习《梁丘易》、《老子》,并教授学生。 王莽的大司空王邑征召范升做议曹史。当时王莽频繁调发兵役,征收赋税繁多,范升于是向王邑书面提意见道:“现在天下的事情,比太阳月亮还明亮,比雷庭还宏大响亮,可是 朝廷却说看不见,您也说听不见,那么老百姓向哪里呼唤苍天呢? 现在正是春天,是一年开 始的时候,却发动百姓到远方服役,粗劣的饭菜也不能吃饱,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谷价飞涨, 每斛涨至数千,官吏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再是国家的吏民。这样,青州、徐州的强盗 就近在身旁了。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倒悬之忧,免去百姓的急难,不能用书信传递, 希望能得到引见,全部陈述我的想法。”王邑虽然认为范升的话是对的,但最终没有采用。范 升借口生病请求辞职,王邑不同意,派他乘传车出使上党。范升就与汉兵相遇,于是留下来 没回去。 建武二年,光武帝征召范升到怀宫,封为议郎,升为博士。范升上疏推辞道:“臣和博士梁 恭、山阳太守吕羌都学过《梁丘易》。他们二人年纪都老了,对经学精通,可我不及时退下来, 与梁恭同位,我十分了解吕羌的学问,又不能推荐,对二老深感惭愧,没脸面见世人。说却 不做,知道却不说出来,不能开口去做别人的师长,我希望推辞博士的职位来回避梁恭、吕 羌。”皇上不同意,但从此更重视他,数次下诏接见,每有朝廷的重大决策,常常咨询他。 当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想为《费氏易》、《左氏春秋》设立博士,皇上下诏让大家讨论。 四年正月,皇帝在云台朝见公卿、大夫、博士。皇帝说:“范博士可上前陈说评论。”范升起 身回答道:“《左氏》不承袭孔子,而是出于左丘明之手,若是师徒相传,又没有这样的人, 况且又不是先帝所遗存下来的,没有理由可设立博士。”于是和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 驳问难,到了中午才停止。当时问难的认为太史公多引《左氏》,范氏又上书说太史公违背 《五经》,错误理解孔子的话,以及《左氏春秋》不可录用的三十一事。诏书把他的意见下交 给博士讨论。 永平年间,做聊城令,因事获罪免职,死在家中。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