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三化学微专题突破训练36: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题型新颖、解析详尽、内容全面】(精选2019真题+模拟题)6份打包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 突破训练(一)‎ ‎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B.米饭咀嚼有甜味,是因为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C.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 解析:选A 糯米中的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A项错误;B、C项正确;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水变蓝,D项正确。‎ ‎2.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12‎ 解析:选C 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因为I2可与NaOH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时,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正确。‎ ‎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现代医学认为,小米的安神作用与其中含有的某种氨基酸有关。下列有机物能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淀粉 D.油脂 解析:选B 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油脂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4.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 B.往食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将变红 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 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 解析:选D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中的—OH被乙氧基(C2H5O—)取代。‎ ‎5.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 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能发生氧化反应 12‎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解析:选D 该产品结构简式为。D项,因为含有甲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6.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解析:选C 制备生物柴油的动植物油脂及短链醇可以再生,A正确;生物柴油为不同酯类组成的混合物,B正确;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高达104~106,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左右,故动植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地沟油”中含有油脂,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D正确。‎ ‎7.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钠 溴水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 D.CH3COOH 解析:选C C项中的“”能使溴水褪色,“—COOH”能与Na、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12‎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解析:选A 浓硫酸的密度大,与乙醇和乙酸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三种物质混合顺序为将浓硫酸逐滴加入乙醇中,最后加入冰醋酸,故A不正确。‎ ‎9.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③与④‎ 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反应 C.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 解析:选B A项,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2Na+2CH3COOH―→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葡萄糖分子中含—OH,也能和钠发生反应;C项,苯的硝化、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应;D项,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 ‎10.下列关于甲烷、乙烯、乙醇、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B.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12‎ 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发生还原反应 D.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是利用了食醋中醋酸的酸性 解析:选C 乙烯和溴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A正确;甲烷和Cl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B正确;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食醋中含醋酸,醋酸可以和CaCO3、Mg(OH)2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可以除去水垢,D正确。‎ ‎1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被提纯物质 酒精(水)‎ 乙醇(乙酸)‎ 乙烷(乙烯)‎ 溴苯(溴)‎ 除杂试剂 生石灰 氢氧化钠溶液 酸性KMnO4‎ 溶液 KI溶液 分离方法 蒸馏 分液 洗气 分液 ‎[解析]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酒精中的水,蒸馏可得到酒精,A项正确;虽乙酸与NaOH发生反应,但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分离出来,B项错误;酸性KMnO4溶液能将CH2CH2氧化成CO2,引入了新的杂质,C项错误;Br2可将KI氧化为碘单质,而I2能溶于溴苯,达不到除杂的目的,D项错误。‎ ‎12.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A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B、C、D、E、F,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烃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1,C能发生银镜反应,F为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 ‎(1)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 ‎(2)D+EF的反应类型是  。 ‎ ‎(3)有机物A在高温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2‎ A.有机物E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有机物D、E、F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实验室制备F时,浓硫酸主要起氧化作用 D.有机物C能被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酸性KMnO4 溶液氧化 ‎【答案】.(1)羧基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2CH4CH≡CH+3H2 (4)BD ‎[解析] (1)B为烃类,只含有C、H元素,标准状况下B的密度为1.16 g·L-1,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推断出B为乙炔(C2H2)。C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C中有醛基;C能氧化为D,则D中含有羧基。C与H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E,即醛被还原为醇,E中含有羟基。(2)E与D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F的不饱和度为1,所以F中只有酯基,根据F的分子式推断出F为乙酸乙酯,则D为乙酸,E为乙醇,C为乙醛,B为乙炔,A为甲烷。(3)甲烷转化为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CH≡CH+3H2。(4)E为乙醇,醇羟基的活泼性不如水中羟基,因此与钠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A项错误;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混合,现象分别为产生气泡、无明显现象、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因此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B项正确;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主要起催化剂和吸水作用而不是氧化作用,C项错误;C为乙醛,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项正确。‎ ‎13.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如图K33-5a所示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 图K33-5‎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    。 ‎ 12‎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  、  ,然后分液。 ‎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    、    。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   ,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     。 ‎ ‎【答案】.(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可) 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 ‎(2)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 ‎(3)振荡 静置 (4)原料损失较大 易发生副反应 乙醚 蒸馏 ‎[解析] (1)乙酸乙酯的制备是一个可逆反应,加入廉价的过量乙醇可以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和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同时还作为吸水剂,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故实际用量较多;若浓硫酸过多,则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容易导致有机物脱水碳化,使产率降低。(4)a、b两套装置的区别是加热方式不同,a装置采用水浴加热,温度可以控制在100 ℃以下,而b装置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容易造成温度过高,从而导致乙醇和乙酸挥发的同时发生副反应;由于在浓硫酸催化下,乙醇分子之间能相互脱水生成乙醚,故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为乙醚,而乙醚的沸点很低,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14.Ⅰ.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栏中,选择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序号 实验要求 答案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 a 检验乙酸是否具有酸性 ‎    ‎ 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b 检验植物油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    ‎ B.紫色石蕊试液 c 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    ‎ C.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12‎ d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 D.溴水 Ⅱ.A的结构简式为。‎ ‎(1)A分子的分子式为      。 ‎ ‎(2)A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 ‎ ‎(3)请写出A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Ⅲ.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个数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        。 ‎ ‎(2)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 ‎(3)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写出符合该条件的酯的结构简式(2种):   、   。 ‎ ‎【答案】.Ⅰ.B D A C Ⅱ.(1)C7H10O5 (2)羟基 羧基 (3)+4Na→+2H2↑‎ Ⅲ.(1)C5H10O2 (2)4 (3)CH3COOCH(CH3)2 CH3COOCH2CH2CH3‎ ‎[解析] Ⅰ.a.乙酸具有酸性,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变红色,答案为B;b.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答案为D;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答案为A;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答案为C。Ⅲ.(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则分子中含有的N(H)==10,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个数的5倍,N(O)=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102,所以N(C)=5,所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H10O2。(2)可与NaHCO3‎ 12‎ 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有羧基,则符合条件的A为CH3CH2CH2CH2COOH、CH3CH(CH3)CH2COOH、CH3CH2CH(CH3)COOH、CH3C(CH3)2COOH,共4种。(3)A的一种酯类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符合条件的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3)2或CH3COOCH2CH2CH3。‎ ‎15.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为;‎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B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C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能与Na反应;‎ ‎③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8的酯 D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2;‎ ‎②能由C催化氧化得到 E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A~E中,属于烃的是    (填字母)。 ‎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C催化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有机物B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 ‎①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5)E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E的水溶液显酸性,现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E与碳酸酸性的强弱,则该实验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答案】.(1)AB (2)CH2CH2+Br2BrCH2CH2Br 12‎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②③‎ ‎(5)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解析] 由题中提示可知A为乙烯,乙烯与水加成得乙醇,因此C为乙醇。由B的球棍模型可知B为苯,由C为乙醇,以及根据醇+羧酸酯+水,可以得出E为乙酸,由乙醇氧化得乙醛,可知D为乙醛。‎ ‎16..有机物F(C9H10O2) 是一种有茉莉花香味的酯。用图D9-3所示的方法可以合成F。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烃,其产量常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E是只含碳、氢、氧元素的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 图D9-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     。 ‎ ‎(2)B的结构简式是       。 ‎ ‎(3)为检验C中的官能团,可选用的试剂是       。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 ‎【答案】.(1)C2H4 (2)CH3CH2OH (3)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 ‎(4)CH3COOH++H2O ‎[解析] (1)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烃,且其产量常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A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分子式为C2H4。(2)F属于酯,是由醇和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根据转化关系,此路线应是C2H4→CH3CH2OH→CH3CHO→CH3COOH,因此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3)C为乙醛,检验醛基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4)根据F的分子式,F为一元酯,根据原子守恒,则E的分子式为C7H8O,含有苯环,只有一个侧链,则E的结构简式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H2O。‎ 12‎ ‎17.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A中配制反应混合液;②按图甲所示连接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大试管5~10 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导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 ‎ 已知乙醇可以与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有关试剂的部分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3‎ ‎78.5‎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338.0‎ ‎1.84‎ ‎(1)配制反应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不必指出液体体积);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上述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与乙酸反应并吸收部分乙醇 C.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其分层析出 D.加快乙酸乙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另一个原因是              。 ‎ ‎(4)写出步骤③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 ‎(5)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通过洗涤可除去的杂质是    (填名称);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填字母)。 ‎ A.P2O5 B.无水硫酸钠 C.碱石灰 D.NaOH固体 12‎ ‎(6)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D9-4乙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制取乙酸乙酯,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的主要优点有    。 ‎ a.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 b.增加了分液漏斗,能随时补充反应混合液 c.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d.反应容器容积大,容纳反应物的量多 ‎【答案】.(1)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再分别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只要不先加入浓硫酸均正确)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BC ‎(3)反应物中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大量反应物会随产物蒸发而损失 ‎(4)试管B中的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可闻到水果香味,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颜色变浅,有气泡产生 (5)乙醇 B (6)abc ‎[解析] (1)浓硫酸与乙醇或乙酸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本实验配制反应混合液时,应先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分别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边加边振荡试管。也可先在试管中加入乙醇、乙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有三个: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以便分层析出;②与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③溶解挥发出的乙醇。(3)本实验中的反应物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分别是78.5 ℃和117.9 ℃)都比较低,若加热温度过高,乙醇和乙酸来不及反应就可能被蒸出,会降低原料的利用率。(5)用CaCl2除去少量的乙醇,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不能选择P2O5、碱石灰或NaOH等干燥剂,以防乙酸乙酯在酸性(P2O5遇水生成酸)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6)比较两套装置的不同之处,图乙装置有温度计、分液漏斗、冷凝管,答题时抓住这三个方面即可。d项不正确,因为容纳液体的量多,在本题中并不能体现出其优点。‎ 1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