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3第45讲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3第45讲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45讲 课型1:知识体系讲解 ‎ ——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规律方法 ‎[考纲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经过 阶段 时间 主要战役(事件)‎ 影响 爆发 ‎1914年6月~7月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施里芬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对德宣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 同盟国相继投降,一战结束 ‎3.性质 ‎(1)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两大集团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参战的。‎ ‎(2)塞尔维亚、比利时抗击德奥侵略,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4.影响 ‎(1)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西欧相对衰落,瓦解四大帝国,美国和日本崛起,建立国际联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图示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 ‎2.建立 ‎(1)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随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又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1921年,美、英、法、中等九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建立了华盛顿体系。‎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影响 ‎(1)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远东和亚太地区的矛盾,使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该体系内部包含着种种矛盾,决定了该体系不可能长久地维护世界和平。‎ ‎(二)国际联盟 ‎1.背景 ‎(1)建立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一项重要议题。‎ ‎(2)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通过了国联盟约。‎ ‎2.实质: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3.主要活动 ‎(1)恢复战后欧洲经济。‎ ‎(2)处理国际争端和裁军。‎ ‎(3)加强国际合作,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4)20世纪30年代,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 ‎4.评价 ‎(1)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三)维护和平的尝试 ‎1.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但该条约也为德国重新迈入欧洲政治大国行列铺平了道路。‎ ‎2.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图示总结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背景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他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 ‎(3)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利: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但由于没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些斗争没能阻止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4)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美等大国推行绥靖政策,企图避免战争,并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 ‎(5)苏联在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后,为中立自保,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经过 ‎(1)爆发: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接着,德军向西线发动全面进攻,法国亡国,英国也遭受了沉重打击。‎ ‎(2)扩大: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人民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加强。‎ ‎(3)转折:1942年到1943年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4)结束:1943年,北非战事首先结束;1943年7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1945年5月,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3.意义 ‎(1)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结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特别提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带给人类的灾难也是前所未有的。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战争就是灾难,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绝不能让二战的悲剧重演。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团结斗争。‎ 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冷战”局面的形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元气大伤;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加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渐成均势格局。‎ ‎(3)矛盾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 ‎2.表现 ‎(1)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政治上建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 ‎(3)高潮: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德国最终分裂。‎ ‎3.影响 ‎(1)美苏“冷战”,大搞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局部冲突争端不断。‎ ‎(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在美苏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二)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的较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 ‎(2)重大事件 ‎①戴维营会谈: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苏美两国首脑会晤,未取得成果,很快苏美关系趋于紧张。‎ ‎②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3)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战争未发生。‎ ‎2.第二阶段的较量(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1)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2)重大事件 ‎①“缓和”:1972年的尼克松访苏和1975年的欧安会的召开。‎ ‎②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谋求同中国对话。‎ ‎(3)结局: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美苏关系重陷低谷。‎ ‎3.第三阶段的较量(20世纪80年代)‎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2)重大事件: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3)结局:1989年的东欧剧变;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冷战”格局结束。‎ 概念辨析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苏关系为核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世界格局,其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它的建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产生又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两极格局、冷战局面的形成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 ‎(2)经过:①爆发:1950年6月。‎ ‎②扩展:美国操纵“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 ‎③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④结束: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2.越南战争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独立后开展抗法战争。‎ ‎②美国扶植傀儡政权,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2)经过 ‎①爆发:1961~1964年“特种战争”。‎ ‎②发展:1965年,美国将侵越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3)结果:越南取得胜利,美国从越南撤军。‎ ‎3.中东战争 ‎(1)原因: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2)含义: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五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 ‎(3)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 ‎(4)曲折的和平之路 ‎①1991年10月,阿以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和谈。‎ ‎②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则宣言》。‎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③1998年10月,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 ‎4.两伊战争 ‎(1)原因:各种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2)经过: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88年。‎ ‎(3)影响:两伊战争造成了两伊经济的全面倒退,造成了中东的分裂,为美苏等大国插手海湾地区创造了条件。‎ ‎5.海湾战争 ‎(1)背景 ‎①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石油、领土和债务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的争端。‎ ‎②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 ‎③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对伊拉克实施全面制裁,并授权多国部队使用武力解决海湾危机。‎ ‎(2)经过 ‎①1991年1月,多国部队实施“沙漠风暴”行动,使伊拉克遭受沉重打击。‎ ‎②1991年2月,多国部队发动“沙漠军刀”地面攻势,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 ‎(3)特点 ‎①“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②整个战争中多国部队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③电子战、信息战诞生。‎ 图示总结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六、和平与发展 ‎(一)联合国 ‎1.创立 ‎(1)背景 ‎①国际联盟破产。‎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呼唤新的国际组织建立。‎ ‎(2)创立: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意义: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2.宗旨与主要机构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 ‎(2)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 ‎3.作用 ‎(1)积极性 ‎①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在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③在裁军和防止核扩散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④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力促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⑤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局限性:它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而是国家间的协调机构,有时协调冲突时无能为力。‎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依据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的潮流。‎ ‎(4)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的需要。‎ ‎(5)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 ‎2.不利因素 ‎(1)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消除。‎ ‎(3)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的危害。‎ ‎(4)世界发展很不平衡。‎ ‎(5)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名师点睛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力量格局,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人类在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1)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 ‎(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19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4)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对付英法,从而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的局面。‎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准备了世界大战的技术基础。‎ ‎2.“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 ‎①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分崩离析,英法等国受到重创。‎ ‎③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 ‎④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①“一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 ‎②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4)思想观念:“一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3.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1)不同点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 美、日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矛盾尖锐;美、日、英三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内容 签订《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结果 形成凡尔赛体系 形成华盛顿体系 ‎(2)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均由少数大国操纵;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都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根源: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②影响:都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都壮大了美国的实力,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2)不同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形式 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战争很快全面爆发 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终于演变为世界战争 责任 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 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战争,责任由其承担 对战败国处理 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的个人责任 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责任和审判战犯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异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不同点 建立基础 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 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力量均势的基础之上 调整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大国意图 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相同点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的基础上建立的;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体现了大国意志,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④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6.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国联 联合国 是帝国主义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 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对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进行干涉 将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同时联合国在处理战败国时按民主原则,具有进步意义 一直为大国所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 ‎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 ‎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 ‎(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 ‎(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 ‎(4)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 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希望得到的目标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6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 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 ‎1.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 ‎2.战争的性质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 ‎3.战争的胜负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4.战争的影响 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 三、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教训 ‎(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 ‎(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原因 ‎(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 ‎(2)直接原因 ‎①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 ‎②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 ‎(3)结果 ‎①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 ‎②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局部战争出现原因 ‎(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 ‎(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 ‎(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3.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 ‎(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基础训练 ‎1.(2017·济南二模,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而在同一年(1917年)的早些时候,4月1日的夜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忧心忡忡地向《世界日报》的柯布尔先生讲了下面的一番话:“战争会使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翻身。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中立主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那就是说我们也和旁人一样的丧失了头脑,不再有是非的考虑,那也就是说这个半球上的大多数人民都会发了战争狂,放弃了冷静的思考,而集中其精力来从事于毁灭。”威尔逊又说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 威尔逊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没有能挡住美国公众对惩罚德国的义愤,美国终于参战了。不过,欧洲的政治家们不是像威尔逊总统一样,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称为“胜利的和平”或“指定的和平”,而是尖锐地指出:欧洲失去了无胜利有和平的机会,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摘编自王苏波《恶魔在徘徊——对20世纪战争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威尔逊的矛盾心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人“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的理解。‎ 答案 (1)矛盾心理:参战可以镇压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迅速结束战争形成一个和平的局面;惩罚德国对美国商船的袭击;但是破坏美国的孤立主义;而且会使世界形成一种用战争处理国际事务的传统。‎ ‎(2)理解:一战后的德国受到战胜国的分赃式制裁,引起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战胜国之间也因为分赃不均而加剧各种矛盾;在一战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法西斯上台,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解析 (1)一方面美国参战可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又破坏了其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故体现了威尔逊的矛盾心理。(2)可以从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的影响、战胜国之间的分赃不均引发的问题、法西斯的上台和二战的爆发等角度进行作答。‎ ‎2.(2018·西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观是指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看法。具体地讲,战争观的理论构架,包括对战争的性质、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目的、战争的历史作用、对待战争的态度、控制战争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对此,各国学者曾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其中不乏公认的力作。按照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划分,20世纪影响比较大的战争观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战争观、和平主义战争观以及正义战争观等。其中,现实主义战争观一般都认为,惨烈的战争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必要手段或工具,是同道德无关的活动。和平主义战争观(一战后形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正义战争观则是二战后兴起的新的战争观的典型代表,在整理前人见解基础上另辟蹊径,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至今仍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摘编自梁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与衍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和平主义战争观对20世纪20、30年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正义战争观兴起的原因。‎ 答案 (1)积极影响: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消极影响: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没能制止二战的爆发。‎ ‎(2)原因:①二战的爆发标志着和平主义战争观的破产。②法西斯的暴行以及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性需求使得人们认识到战前对战争的整体定性存在局限。③二战期间原子弹的使用以及战后美苏冷战的新形势导致人们开始辩证地看待不同性质的战争。‎ 解析 (1)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一战后形成的和平主义战争观提倡无条件禁止战争,从积极方面,得出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从消极方面,得出30年代,英法等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没能制止二战的爆发。(2)正义战争观的兴起从传统的和平主义战争观的破产、反法西斯侵略的反思、原子弹的使用以及战后美苏冷战的局势等角度分析。‎ ‎3.(2018·哈师大附中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5月,英国和苏联签订了为期20年的互助条约,第二个月,美国和苏联又签订了《美苏租借协定》;这两个协约是同盟国合作的具体表现。合作的另一表现是1943年6月苏联人决定解散他们为推翻世界资本主义而于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鉴于他们同西方列强的友好关系,苏联人这时断定共产国际已没有用处,不过应该指出,这一决定实际上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到1939年时共产国际的主要官员已转入党中央书记处,他们在那里继续发挥作用。同盟国战时合作的另一结果是1943年11月成立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这一国际机构紧跟在军队的后面,向已被解放的国家提供各种救济,直到新的国民政府能负起责任时为止。它于1944年春开始工作,到1948年9月解散时,它已分发了主要源自美国的2 200万吨物资,包括食物、衣服和药品。它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希腊、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意大利。如果没有它所作的贡献,战后欧洲的贫困和苦难实际上会更严重。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转向同苏联合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转向同苏联合作的影响。‎ 答案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达到最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法西斯国家成为世界公敌,英美与苏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淡化;英美出于自身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考虑;苏联解散共产国际表现出的合作努力。‎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影响:改变了盟国与法西斯轴心国的力量对比;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缓解了战后欧洲的贫困和苦难;未能认真地为战后的和解拟定计划,致使同盟分裂,最终走向冷战。‎ 解析 (1)合作的原因,从英美方面看主要从自身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角度分析;从苏联方面看主要从解散共产国际角度分析;从双方来看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淡化等角度分析。(2)从当时的影响看主要从法西斯轴心国力量对比,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等角度分析;从后世的影响看主要从战后欧洲的复兴,英美与苏联走向冷战的角度分析。‎ ‎4.(2017·滨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条约 ‎《开罗宣言》‎ ‎《旧金山和约》‎ 主要内容 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备注 在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后,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 ‎1951年9月8日,美、英等46国与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订。中国、朝鲜没有受到邀请参加旧金山会议,印度、缅甸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中国政府声明此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开罗宣言》和《旧金山和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签订《旧金山和约》的背景并指出其对日本的影响。‎ 答案 (1)不同:台海主权问题的规定:《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归属中国,《旧金山和约》未提归属。‎ 条约的合法性:《开罗宣言》其程序和内容都具有合法性。《旧金山和约》从程序和内容上均不合法。‎ 对日本的政策:《开罗宣言》主要是对日本的制裁,《旧金山和约》对日本既抑制又扶植。‎ 性质(目的)不同:《开罗宣言》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旧金山和约》则带有明显的反共反华倾向。‎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背景:美苏冷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朝鲜战争爆发。‎ 影响:有利于日本重新崛起;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日本和被侵略国的新矛盾。‎ 解析 (1)不同之处从两个条约在台海主权问题的规定、条约的合法性、对日本的政策、性质(目的)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1951年9月8日,美、英等46国与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订”“中国、朝鲜没有受到邀请”“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结合所学得出美苏冷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小问影响,主要结合所学从对日本以及世界的角度回答。‎ ‎5.(2017·辽宁实验中学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历史中,英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发生国霸权战争,从英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到美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的和平转移大概归功于两个社会紧密的文化亲缘关系。……90年代,许多人看到,在伊斯兰和西方之间又在形成一种“文明冷战”……在穆斯林国家中,1995年时比10年前明显地更亲西方国家唯有科威特。西方在穆斯林世界的亲密朋友,不是像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以及海湾酋长国那样,在军事上依赖西方,便是像阿尔及利亚那样在经济上依赖西方。80年代末,当苏联很明显以不再可能或者不愿意向东欧提供经济和军事支持时,东欧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如果西方明显地不再可能维持其穆斯林卫星国政权,那么他们很可能遭到同样的命运。——摘编自[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在欧洲联合进程的关键时刻,与伊斯兰的社会冷战,有助于加强欧洲的全面认同。因此,西方应当拥有一个坚实的共同体,它不仅能够支持与伊斯兰的社会冷战,而且还能够对其采取鼓励政策。——摘编自[英]伯纳德·刘易斯《穆斯林愤怒的根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与穆斯林国家之间“冷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与穆斯林国家之间“冷战”的影响。‎ 答案 (1)原因:不同文明类型的冲突;冷战思维的影响;穆斯林国家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2)影响:海湾战争等加剧了穆斯林国家地区的动荡;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紧了西方对穆斯林国家的控制和渗透;造成油价波动,影响世界经济。‎ 解析 (1)西方与穆斯林国家之间“冷战”的原因,从西方角度看主要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冷战思维等角度分析;从穆斯林国家方面看主要从自身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角度分析;从双方来看主要从不同文明类型的冲突角度分析。(2)西方与穆斯林国家之间“冷战”的影响,从西方角度看主要从欧洲一体化、加紧西方对穆斯林国家的控制等角度分析;从穆斯林国家方面看主要从加剧了该地区的动荡角度分析;从世界来看主要从油价波动影响世界经济角度分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