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本卷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
机”“机要”“枢要”。中枢机构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从
中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呈现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
B.机构不断完善,对社会促进作用不断增大
C.封建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相一致
2.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 4.3 公里)、公
国都城九里(边长 3.2 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 2.5 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 1.7 公里)
的都城建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3.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
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
天下也”。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A.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D.欲稳固统治必先满足部将利益
4.以下是一位同学做的一份历史学习材料: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仅仅是围绕着削弱地
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②汉初只实行分封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
势力;③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导致武官拥兵自重而出现地方割据;④元朝通过宣慰司,加强对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其中错误表述的有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5.2015 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
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屠杀现场遗迹 B.侵华日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 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6.“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
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
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 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7.据《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一书统计,国民政府指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与日军进行
大会战 22 次,重要战斗 1117 次,小规模战斗3.89 万余次,毙伤日军 85.9 万余人,同时也
付出了 322 万余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
A.淞沪会战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气焰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政府在军事上奋力抗击日本侵略 D.太平洋战场是反对日本侵略的主战场
8.某一时期后,江西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安义县“茶叶昔无近
有,皎源西山最盛”,有位外国人在看到玉山、河口一带满山遍野的茶树时称:“这里上万
英亩的土地都种着茶叶,而且大部分土地是最近几年内开垦和栽种的”。修水县全县种茶殆
及乡村,农民 80%-90%以此为业。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9.对下图中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反封建革命纲领②都没有真正的实施③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④两者都顺应了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民国 16 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胡汉民曾说:“倘若中
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 4 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产党的支配,可以说不
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
的“赤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
A.农民运动 B.工人起义
C.秋收起义 D.工农武装割据
11.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
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
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A.① B.② C.③ D.④
12.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
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
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
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
13.《药》发表于 1919 年 4 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
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
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
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14.“‘一国两制’这种具有某些复合式特征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
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
有的柔性特征。”这主要说明“一国两制”
A.整合了联邦制的主要优点 B.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
C.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 D.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
15.1949 年 10 月 11 日晚,周恩来拜访民主人士黄炎培时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
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由各党派斟酌制定了
《共同纲领》,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自己有了剧本,自己怎能不登台去唱呢?”关
于“剧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 1946 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
B.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C.体现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的方针
D.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性质
16.《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
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 不结盟运动
C.万隆会议 D.“上海五国机制”
17.1972 年 8 月,田中与尼克松在夏威夷会谈,想了解美国对中国的真实想法。当得到尼克
松“预祝成功”的明确表态后,大平外相说:“首先是夏威夷大功告成了!这等于拿到了去
北京的单程机票。”这表明
A.日本已经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中国希望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日邦交关系已经基本实现正常化 D.日本的对华政策受美国影响大18.2011 年 10 月 4 日,中国在安理会上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这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自 1971 年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八次使用否决权,这表明中国在
新时期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C.逐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领导力量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经济活动
19.某年,在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表决中,中国投了弃权票。国际著名政治家
为此评价说:“中国过去严格奉行不干预政策。如今,他们对于自己的利益是什么有着更加
成熟的看法。”这表明
①中国始终立足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②不干涉别国内政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政策的依据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中记载一个案例:加图因临时有事,委托马库斯将自己的葡萄
酒带回家中保管,马库斯的妻子认为是马库斯的酒,将酒喝掉,加图起诉马库斯的妻子盗窃,
最终法官裁定盗窃罪不成立。该案例表明
A.罗马的审判法官偏袒了马库斯的妻子 B.罗马法重视证据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
C.公民法已经不能适应罗马帝国的需要 D.主观意图对盗窃罪认定起决定性作用
21.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利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
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岑曾经说过:“假若没
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材料的主旨是
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雅典公民有护卫城邦的义务
22.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经过斗争,获得了在英国议会中的更多议席,这种情况开始于
A.内阁制形成后 B.1832 年议会改革后
C.光荣革命后 D.19 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
23.梯也尔在 1871 年 8 月就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之后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
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梯也尔
A.意在说明当时君主派与君主立宪派斗争激烈 B.希望法国不要发生农民阶级暴动
C.希望资产阶级共和制长久存在下去 D.认为法国封建顽固势力仍会继续复辟24.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
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间接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
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美国各州不能与他州或外国自行缔结盟约
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25.“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这一评论
最有可能针对的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美国的联邦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6.1871 年 4 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
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
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27.圣西门极力主张国家应把资本借给将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起作用的合作
社;傅立叶提倡把社会改组为各有 1 600 人和 5 000 英亩土地的小的合作团体即“法郎吉”;
欧文把其工厂所在的新拉纳克改变成为一个模范村,在印第安纳建立一个短暂的共产主义的
新和谐村。据此分析,他们三人的主张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A.制定了理想社会的种种蓝图 B.废除现实社会中的私有制
C.充分发挥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作用 D.建立一个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
28.1963 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
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29.某次会议韩国代表提出:由联合国监督,按大韩民国的宪法在全朝鲜举行选举;中国军
队全部撤出朝鲜,但联合国军队要在选举和完成统一后再撤退。美国代表马上支持该建议。
下列关于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B.在同一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由于韩国代表没有诚意和美国的破坏,此次会议一度陷入了僵局
D.此次会议最终结束了英国在印度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缓和了亚洲局势
30.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
词而不用“of”一词。这表明丘吉尔
A.正视英国战后国际地位的下降 B.奉行英国传统的外交思想
C.试图建立英国主导的欧洲联合 D.积极推动欧洲联合的进程
31.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
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双方伤亡总人数
马恩河战役 152 万人 35 万人
凡尔登战役 112 个师 70 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 150 个师 130 多万人
上述材料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科技应用于军事使大战充满了危险性 B.一战消耗巨大且伤亡惨重
C.一战陷人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D.两大军事集团都对战事有些力不从心
32.帝国主义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既斗争又妥协,观察下图,它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缔结直接
相关
A.德奥同盟 B.法俄协定 C.英法协约 D.英俄协约33.“当 1914 年 8 月幻想中的短期战斗演变成实际的长期血战时,1916 年的奥运会被取消。
当战争结束以及 1924 年巴黎奥运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时……新兴的布尔什维克俄国的运动
员被彻底禁赛。”这说明该时期的奥运会
A.被大国沙文主义所利用 B.没有合理安排举办时间
C.与古希腊城邦文化相悖 D.深受世界政治局势影响
34.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
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
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这说明他主张
A.最大限度削弱德国,建立欧洲大陆霸权 B.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保持欧洲大陆均势
C.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D.保留德国一定的实力,平息德国的不满
35.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②它在处理领
土问题上根本未履行民族自决的原则③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④美国在该体系中并未谋得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36.1940 年 6 月 10 日,罗斯福在费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 年 6
月 10 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
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 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
C.日本全面侵华,发动七七事变 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37.鉴于对二战的反思,二战的历史表明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
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③所以国家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导致灾
难 ④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38.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给陆相南坎次郎的信中说:“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国五年计
划未完成,支那统一未达成以前之机,确实占领我经营 30 年之满蒙。”该信应写于A.1928 年 12 月 28 日之前 B.1931 年 9 月 18 日之前
C.1936 年 12 月 12 日之前 D.1937 年 7 月 7 日之前
39.马歇尔计划要“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
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笔钱是要在我国国内花掉的。它将用来购买我国农民在农场上和我
国工人在工厂里生产的东西”。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
A.遏制社会主义势力的发展 B.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C.恢复西欧的社会经济 D.拓展美国商品的市场
40.在世界历史近 500 年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
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海权实现了国家的长久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
至国家衰落,有的国家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有的国家追求海权促成国家崛起,但
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源。与上述四种情况相吻合的国家分别是
A.德国、荷兰、苏联、美国 B.荷兰、德国、苏联、美国
C.美国、德国、荷兰、苏联 D.美国、苏联、荷兰、德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本卷共 2 个小题,其中 41 题 22 分,42 题 18 分,共 40 分。
4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
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
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材料二 1990 年 4 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
160 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
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汤应武《1976 年以来的中国》
材料三 民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之间的差别可以分为结构性差别和文化性差别两
类。……世界上许多民族之间爆发的冲突都是由结构性差别扩大成群体性冲突的。……切实
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交往,在各族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国家观念和公
民观念,从而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7·5”事件改变不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局》(1)写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正式确认的标志。(2 分)结合材料
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述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 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一国两制”是怎样协调国家与地方利益的。(4 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从长远看,要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该作好哪些工作?(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项制度的创新具有怎样的特点。(6 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
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事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
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
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
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
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
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日本投降的原因。(8 分)
(2)举出诏书中为战争辩解的内容并给出你的评价(10 分) 历史(答案)
1-5 B C A C A 6-10 A C B A A 11-15 B A A B B
16-20 C D B D D 21-25 A B C A D 26-30 D A C C C
31-35 B D D A C 36-40 D C B B C
41.(1)标志: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目的:保证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
管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地方:保持香港的稳定和高度自治。
(3)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切实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二是帮助各
族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和公民观。
(4)既坚持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又适当兼顾地方利益;实事求是,从具体实际出发;坚持原
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42.(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团结一致,特别是苏军出兵远东,美国投掷原子弹;中国军
民英勇抵抗。
(2)辩解:战争的目的是为自己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停战的理由是为了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
安全。
评价:说明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具有双重性,对战争给被侵略国与日本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
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