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三)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课时检测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三)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课时检测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课时检测(三)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  )‎ A.开放性         B.务实性 C.进取性 D.民本性 解析:选B “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没有涉及进取,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未体现开放性内容,故A、C两项错误;“秦人谈论”是秦民自身的言论,“民本”是国家政策层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尚黑,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材料本质上说明秦始皇(  )‎ A.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B.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 C.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 D.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 解析:选A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行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对历史变迁、王朝兴衰做出解释。“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以证明其政权统治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君权神授理论由西汉董仲舒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阴阳五行”‎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并非本质,且秦始皇信奉法家学说,故C项错误;以德治国是儒家的治国理念,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  )‎ A.由秦王嬴政创立 B.春秋战国已出现 C.全面取代分封制 D.加强了君主专制 解析:选B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A项错误,B项正确;秦朝建立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全面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4.(2018·河南中原名校测评)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形成 B.权力结构的变革 C.思想专制的加强 D.宗法观念的破坏 解析:选B 封建经济并不能决定最高统治者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且封建经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成型,故A项错误;从西周至秦朝,古代中国的官制历经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由世袭变为中央任命,其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思想专制并不会影响皇帝与地方官员的关系,故C项错误;宗法观念的破坏只是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关系出现隔阂的直接而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5.(2018·深圳调研)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  )‎ A.秦朝法律书即《秦律》‎ B.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 C.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 D.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 解析:选C 材料中“律令图书”主要涉及“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这是关于户籍、赋税等方面的文书档案,与秦朝法律无关,故A项错误,C项正确;“律令图书”与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无关,故B项错误;“律令图书”与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无关,故D项错误。‎ ‎6.(2018·昆明检测)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 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选B 刘邦在中心地区实行郡县制,其他地区实行分封制,意在加强中央集权制,而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吸取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的教训,通过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分封制,意在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故B项正确;郡县与王国之间不是相互牵制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侧重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故D项错误。‎ ‎7.汉光武帝设尚书六人。尚书官位低微,但“天下枢要,在于尚书”。同时设中常侍等宦官多人,掌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进一步提高皇帝决策的权威性 B.降低宰相在中央机构中的地位 C.确保皇帝诏令按照程序来实施 D.完善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官制 解析:选A 根据“天下枢要,在于尚书”可知尚书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提高皇帝决策的权威性,故A项正确;宰相的权力被尚书分割,地位相对下降,从而加强了皇权,加强皇权才是主要意图,故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 ‎8.(2018·柳州摸底)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可以得出汉代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汉代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使一些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是在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选官制,没有体现人们的参政情况,故C项错误;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是在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 ‎9.(2018·石家庄二中模拟)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  )‎ 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 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解析:选B 材料中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削弱封国势力,而是加强对国王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表明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因而汉武帝设置刺史的目的不在于整肃地方吏治,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刺史考察封国国王的一条规定,不能说明监察制度趋于完善,故D项错误。‎ ‎10.汉初,皇室子女往往系以母姓,皇室视外戚如宗室而不称异姓,太后及长公主在宫廷中拥有发言权,进而衍生出了外家帝舅的贵重之局。这表明当时(  )‎ A.外戚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外戚参政的政治特色 C.尚未真正实现专制集权 D.郡国并行体制的弊端 解析:选B 重视外戚是汉朝特殊之制,且材料没有外戚威胁皇权的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外戚参政是汉朝的政治特色,故B项正确;秦朝已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外戚参政的政治特色,这与地方实行郡国并行体制无关,故D项错误。‎ ‎11.自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废置不一,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否则只是赠官,并无实权。据此可知,三省体制形成的过程中,最初握有实权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司徒 解析:选A 由材料“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可知尚书是一个有实权的机构,故A项正确;B、C、D三项“只是赠官,并无实权”,排除。‎ ‎12.有学者认为,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的选拔还不足以反映皇权的绝对权威,也不够严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魏晋之前的朝代并未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 B.自下而上的推荐选官削弱了中央的用人权 C.中央掌控官员选拔开始于明清的八股取士 D.隋唐科举制之前没有形成系统的选官制度 解析:选B 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已经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是自下而上的推荐选官制,用人权掌握在地方,这削弱了中央的用人权,故B项正确;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央掌控官员的选拔,故C项错误;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汉朝和魏晋时期也有自己独特的人才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材料 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1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可知,原来的刑罚不够规范、过于严酷,且随意性大;结合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时期社会动荡,需稳定政局;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法相对秦汉有所减轻,表现出了儒家“仁”的思想核心,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中不同时期对刑法的改革上去归纳特点;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社会动荡,需稳定政局;原来的刑罚不够规范、过于严酷,且随意性大;儒家“以礼入法”思想的影响。‎ ‎(2)特点:法定刑规范化;行刑方式越来越简洁化;刑罚趋于宽缓。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隋唐以后封建刑法制度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材料核心强调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观点提取可从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制度的影响等角度为例。以制度的演变趋势为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过程中分朝代按“史实+结论”的方式进行论述即可,最后总结。‎ 答案:示例一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 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 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示例二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 总之,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示例三 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 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总之,中央过分集权易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不利于统治及社会安定。‎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